追书网 > 玄幻奇幻 > 读书杂谈笔录 > 第二十八章中山文集之随想

?

  科室值夜班,翻阅从医院图书室借来的中山先生全集,读思之间,精神为之一振。

  想中山先生的年代,中国集权于清人偏族,列强觊觎瓜分中土。当此之际,中山先生孤注一掷,联党集朋,于艰难困苦之中,存振兴中华之志,唱奋发民族精神之慨,宣民生、民权、民主之念,情肝义胆、竭思壮行。其盛年壮举,思行纵横,无一不令人肃穆敬仰!其中志士仁人,更当永被国人追念!

  细分析民国之前,兴中会等众党团从筹建到兵刃相见以至于建国立业。其道路之坎坷,遭遇之惨烈,非常人所能想象;非今日学子,读习教科书,既能体会。1989年之后的中国,学生社团于国外雏形,有效仿孙氏之意向,但今日大陆政体决非清政府可比拟。时下,虽有腐败、乱政、捐税等伤农、伤工、伤民心之愤然,然国民人心之涣散萎靡,非为饥寒交迫、民不聊生使然,而是尚无真正明确理想社会构图之空虚。如果一定要说:“国家民生,已有了短期的前景和美好的未来。”那么,无外乎,左倾者梦求共产大同,右向者谋求英美自由。如此选择,前者近穷途末路、遥遥无期;而后者近似貌美,更须实际描绘。孙文先生革命之得失,应成其教训和借鉴。

  自称倡导民主、民生、民权起家的台湾社会和“摸石头过河”的大陆政体,均不能令全新的社会革命家所尊崇,而从民族文化和国势民情出发,兼容并蓄、去伪存真、中西对比,再造一个新国体是发展之必然。其究竟是王权、帝制、立宪抑或“三权”“五权”分立之共和或宪政等等?虽不知其所终,但应倡导公开畅想也。

  粗阅1912年中山先生社会活动的行文与电传,结合由历史所知当时的国情民事,不难从中发现其脱离政治实际的空想,而妄用绅士风范、礼贤让能之行举的稚幼。两军对垒,必有一伤,如秦末,楚汉相争;如汉唐衰后,诸雄争王。但从古之于今,未曾见到实力尚存,而某一方举鼎人物主动退让,即可偃兵息鼓者。事实上,如此退避,换来的却是更甚、更烈的兵刃相见与生灵涂炭(一种不同利益和思想代表之间的破和立、生与死的决斗)。从此种意义上来看,孙文尚不如甚少文采的刘邦来得聪明、实际和老谋深算。孙文之后,蒋氏兴起于对清朝余孽的铲除,却受制于官僚流弊的侵蚀及其阶级思想的没落,尤其是没能给予生活贫弊的广大民众(特别是农民)以扶植和应有的尊重与实利;更加之国际大环境之下,国共内杠,此消彼长,终至于失却大宝,偏安一隅。

  由中山文集,回顾新中国建立之前的半个世纪之中国,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社会思想变更、政治势力交错、军事争斗延绵不断,以至于民主革命的最终成功。这其中不能排除或否定在民众中确实潜伏且拥有着建立民主、自由、平等之国家的急切渴望和要求。领袖的个性魅力和才干,虽然在这其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但仅从《毛**选集》文章中,尤其是在其极具号召力的思想之间,无一不是抓住了这样一种时代的最强音,反映出了人民大众的心声之语,终达其目的。

  读中山先生的文章感受颇深的是,在其通过于国外数年游历后,仍于中国社会民众精神中发现了国人爱好稳定、温和、平等的生活热情,尤其是中国民众生活中实际上极少存在等级差别和阶级压力的事实。关于此种认识和辨别,胡适先生也曾论述过,但生活于国内的人们对此种说法是心存疑惑而不解的。学习外国历史,特别是宗教史中,仅以印度、阿拉伯地区而言,其明确而严格且不容易逾越的等级观念和宗法制度,是制约其地区文明发展的藩篱。

  读西方学者对中国历史的研究文籍,有一种认识是:“中国社会有母性的柔情,她能融化外族的文化,尤其是生活的习性。”探究这样一种文化感觉的来由,是否正是封建残酷压榨下的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和得过且过的德行呢?还是一种传统文化得以长存的境界之证明?

  沉思中山先生文集,禁不住感慨,凡不敢于提出质疑和畅想的人生或社会,不可能有超越自我的未来,而在一切所谓未来规划的实践中,正如一部中山先生文存全集所揭示的,恰恰不是“思易行难”,而在于“思难行易”决定了其成败得失。

  (1994年9月草于济南。2015年2月15日修。)

(https://www.biquya.cc/id47348/257626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