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帝王 > 第252章

???    殿里的大臣还是惊惧不已,如果大兴刑狱恐朝中是人人自危。我深吸了口气,重新坐回龙椅。

  

      “好了,你们可以说话了,朕这也是迫不得已,若不是作威作福,鱼肉百姓,朕断然不会将他们治罪。”

  

      看来我说话重了,搞得这么多人都有罪。我原想把这些贪官污吏弄掉就算了,没想到牵连到这么多人。开始思虑下怎么处置这些人了。这里面还有些是我新提拔上来的,全部处置,问题也是大大的。

  

      “臣以为,皇上要大治天下,稳定地方最为关键,如此大规模惩处朝臣,恐地方官员不安。况吏治清查,也非一时可以肃清,人心或多有变化,虽各部大人有责,但决非结党抗旨。”我看了过去,是户部尚书程国祥。这家伙还算识大体,懂得帮我解围。

  

      “哦,那程爱卿以为如何呢?”

  

      “臣以为只需查明首恶,余者从轻发落。这既可震服宵小,也可安抚地方。”

  

      我缓缓的看着下面跪着的大臣,心里有了主意。

  

      “好,就准你所奏,朝中大臣是我大明梁柱,朕不希望还有人犯错。此次朕只是小惩,再有下次,则国法无情。朕念吏部尚书周爱卿年老,朕加你少师衔,准你致休。刑部尚书乔爱卿亦年事已高,朕加你少保衔,准你致休。擢李长庚任吏部尚书,李日宣为吏部左侍郎,张致发任刑部尚书,范景文为刑部左侍郎。大理寺与湖广案相关人员革职查办,曹荃任大理寺卿,曹于汴任大理寺少卿。上任后,将历年来案情重新查看。此次收受贿赂的官员与湖广一案教由孙慎行审理。顺天府伊杨延麟罚半年俸禄留用。”

  

      “臣等谢恩,臣等遵旨。”

  

      “都起来吧,朕看这督察院从大行皇帝起,就言路闭塞,群臣也无人监督。朕欲重整督察院,现各督察院臣工大多年纪都在六十以上,朕不忍你们再为朝事奔波,准你们致休。”

  

      “老臣谢恩。”这些能在三朝多事之秋当这么久官的,不是老油条,就是老好人。如今我没有怪罪他们督察不力,他们已经谢天谢地了。

  

      “以后给事中,各道监察御史改正五品,六部给事科归于督察院管制,各御史不领军政,专负监督弹劾之责。这督察院不能空着,原先魏忠贤所定非六十岁不能为御史之例已废除,各位臣工以为谁可任左右都御史啊?

  

      “臣推选倪元路。”

  

      “臣推选房可壮。”

  

      “臣推选吴执域。”

  

      ...

  

      这些人在我记忆中,好像都还不错。《明史》中也算是有点名气的。这房可壮为人正直,倪元璐也素有清名。就选他们吧。

  

      “朕决定房可壮任左都御史,倪元璐任右都御史,吴执域任左副都御史,禹好善任右副都御史。其余十八道监察御史及其他督察院官员,由吏部拟定人选,然后到各省巡风。有不法之徒,竟可办了,不管是地方官员也好,还是皇亲国戚,龙子龙孙,只要犯了国法就绝不法外开恩,也绝不手下留情!”

  

      “臣等遵旨。”

  

      “这新任的督察院,尽好你们的本分,朕为你们撑腰。原先朕未登基之时,魏党逆行,朕也就不追究官员所作所为,但从朕开朝起,胆敢犯国法的,朕决不轻饶。督察院,吏部弹劾朝中大臣就以此例,以往的过失朕就放过了,不再翻旧账。各位大臣是朕的左膀右臂,只要你们安心办好皇差,朕会给你们一世的荣华富贵,那些为非作歹,眼里没有朝廷的人是自作孽,不可活。希望各位大臣以此为戒,不要伤了君臣和气!”

  

      “臣等定当尽心竭力。”新任的督察院官员忙出声应到。

  

      “下面地方的官员好,朝廷的政策才得以实施,各部推举官员需得谨慎。以后朝廷大事每月一次发廷寄下去,到各省付印后,送到各府县,严令需得贴于城门。这样才可使地方官员不得徇私舞弊,从中作手脚。宣旨给各省都抚,把驿站整顿好了。”

  

      经过一番整治,下面朝臣今天哪还敢出声,都是一个劲的答应不啻。

  

      “好了,都下去办差吧。退朝!”

  

      由于刚处置污吏,下面的官员都很卖力办事。很快关于湖广案子的判决就到了我手上。湖广案主犯严国焘,郭如暗判腰斩,家产充公,家人为奴。原吏部左侍郎张好古,原刑部宪部郎中魏照乘,原御史张孙振,原大理寺少卿姚明恭,原翰林院庶吉士陈演,原国子监祭酒李建泰,涉嫌湖广一案,身犯结党营私,受贿,纵家人行凶等数罪。判为斩首抄家,家人流放三千里。其余受贿者,革职抄家。张四知有欺男霸女等数项罪行,判为斩首。

  

      我看了后,叹息一声,在上面做了朱批。至此,扰了大半年的湖广案子终于解决了。

  

      是日下旨给开国公常炎林,定国公徐子文,让他们查抄严国焘府邸,送往京城。最主要的是让他们任湖广总督和湖广布政使,在湖广开始赋税改革,其体制一如河南。

  

      同日亦下旨给浙江许誉卿,任他为浙江巡抚,开始浙江赋税改革。

  

      现在有了互市来的粮食,也不用怕改革时,出现缺粮引起动荡。历史上,崇祯用人不专,十七年用了五十余内阁大臣。如今我登基一年,也换了好些大臣,还挺符合历史的。忙碌了一年,总算感觉这国家的机构走上正轨。

  

      这一日京城下了场大雪,我也不记得入冬后下了几场雪了,我走出乾清宫门,呼吸着雪后的空气,感觉脑子清醒了很多。我对着旁边的曹化淳问道:

  

      “今天是什么日子了?”

  

      “回万岁爷,今天已经初八了。”

  

      “哦,很快就过年了。忙了这么多时日,朕也出去看看。曹化淳,你就在这宫里给朕挡着,别让人知道了。”

  

      “奴才知道了!”

  

      于是我带着方正华,傅山,和两个大内侍卫出了去。这天还不是一般的冷,我穿了个大袄,披着披风方感好一点。可我一出紫禁城门就还不知道去哪?太远的地方也不方便去,回去又太不像样了,刚出去就回来了。想想,还是去看下吴贞疏怎么样了?

  

      太医院的人见皇上来,都在那三跪九叩的迎接。等他们平身后,我问在旁的太医院院使,

  

      “那送来的吴贞疏怎样了?你们有没有尽心医治啊?”

  

      “回皇上,吴大人已经包扎好,身体已不大碍。只是年纪大了点,恢复较慢,特别是左腿骨折,可能需要半年休养方能长好。”

  

      “伤得这么重?”

  

      “臣为吴大人仔细诊治过,吴大人之前曾受夹棍之刑。是以.。”

  

      “好了,朕去看看。大冷天的你们也别候着了,下去忙吧!”

  

      “臣遵旨。”

  

      这太医院还算清静,皇家的太医院本是没有给病人住院的地方,但皇上发旨下来,就只好把吴贞疏给安排在太医休息的偏房。可能做皇帝久了,原先养成的敲门习惯早就扔了,我一闯将进去,那吴贞疏在床上拿着本书在看,突然有人推门进来,吓得他一跳。

  

      “啊,是皇上,臣。。”说着吴贞疏就要挣扎起来行礼。

  

      “你就好好躺着吧,别行礼了,朕刚好出来走走,想着你的伤势,就过来看看。”

  

      “多谢皇上挂记,臣已没有大碍。”

  

      “嗯,傅山,你不是也会医术吗?给吴爱卿看看。”我顺着就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下。

  

      “是。”

  

      “皇上,吴大人脉象平和,已没有什么事了,只需要静养便可康复。”傅山诊完脉,回身禀奏。

  

      “那就好!吴爱卿受苦了,朕要向你赔罪才是。”

  

      “臣不敢当。皇上能还臣清白,臣已死而无怨。”

  

      这虽是一句套话,但吴贞疏讲来,却让人真实的感觉到他的忠诚。我心里不由得感慨起来,

  

      “朕知道你是冤枉的,可朕虽是皇帝也有为难的时候。你在大理寺狱中,于国法朕是不能把你调出来。于私朕也不能这样做。”

  

      显然他们都没有想到皇上早就知道案情了,晓得全过程的也只有小太监方正华。他们一时间都没有想明白我说这话的含义。

  

      “朕当时只要稍微透露点偏向于你的话,吴爱卿可能就给那帮人在狱里弄没了。朕若放你出来,那些藏着的贪官污吏就知道朕的心思,不敢去接触严国焘,朕也就整治不出这些人了。所以只好委屈吴爱卿你,朕也没有想到那帮人还是把吴爱卿来了个屈打成招。”

  

      讲到这,他们都是聪明人,很快明白了皇上的意思。傅山也想起那天为什么皇上会容忍恶少行凶,原来一切都是为了挖朝中的不法之徒。他们不由的佩服起皇上来,皇上毕竟年纪未及弱冠,能够如此老成的圣心独运,当真是圣明的天子啊!

  

      “能帮皇上除掉那些贪官污吏,就是要臣这条性命,臣也没有怨言。”吴贞疏讲的有些老泪纵横。

  

      “吴爱卿别说这话,好好养着身体,朕还要用你。你就在京城好生住着,把病养好再说。你家眷朕已发旨叫人送进京来。待会,朕让人给你们找处房子,也算是朝廷对你的补贴。”

  

      吴贞疏听着皇上说着暖心的话,心里一感动差点眼泪都来了。

  

      “臣谢皇上恩典。”

  

      “对了,令爱月前就来到京城。朕把她安置在朕以前的府邸,待会叫人传她过来,你也好有个人伺候。”

  

      吴贞疏咋听到自己的女儿来到京师,居然给皇上安排到以前的信王府邸,他心下很是惊讶,现在虽满腹疑问,可他也不敢问皇上,只好等女儿来时再问了。

  

      “好了,你好好休息,朕走了。你见到秀儿的时候,.。唉,算了。朕也有失信于人的时候。”

  

      “臣恭送皇上。”

  

      我心里觉得失信于吴秀儿,有些过意不去。毕竟一个女孩子不远千里来京,就是为了父亲的平安。我还答应人家来着。这回阿,真是没面子了。想着想着,居然走出了皇城。旁边跟着的一帮人,居然也没有说话,就是紧紧跟着我,搞得我心里觉得怪闷的。

  

      “傅山,你们怎么不说话啊?”

  

      傅山显然给我问得一愣,回过神来,才答话道:

  

      “臣在想,皇上仁德过人,对臣下关心委实令人可敬。”

  

      “呃?!傅山啊,在朕身边,你不用奉承朕,那你在外头也比朕知道的多一些,有什么话,都可以跟朕实话是说。”

  

      “臣知错了。臣刚才是在想,皇上亲临太医院看望吴大人,有些过于荣耀了,历代惟有治世贤臣才有这殊荣。”

  

      “嗯,这个朕知道。朕就是要给世人立个榜样。要让他们知道,只要是清正廉明的臣子,朕就会把朝廷的恩典赏给他们。朕就是要下面的人知道,朕要的是什么样的官员,也给下面那些清廉自守的官员树掌明灯。”

  

      “皇上圣虑远见,臣不及。敢问皇上这是起驾去哪?也好让方公公先准备着。”

  

      “呵呵,朕也是在宫里闷得慌,才出来透气,但这.。”

  

      我刚要往下说的时候,却看到迎面来了个汉子,大街上一个汉子原本也没什么的,只是这大冷天的只是穿着些许厚的长裳,不由得我多看了他两眼。嗯,原来是他,谷刚!他不是回山东老家了吗?怎么身上带着伤?

  

      “傅山,那不是那天你结交的汉子吗?”

  

      傅山也看到了,只是皇上在一旁,他不好上去搭话,他又恐谷刚看到他,若谷刚向他打招呼,他不知怎么处理。正乱想一通的时候,听到我问才松了口气。

  

      “谷兄,怎的还在京城?”

  

      “原来是傅兄,说来惭愧!”那大汉谷刚倒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原来那日他说要走,只是虚晃一枪,当时他来京参兵,以为必能收用是以没有多带盘缠,所以回家不成,只好在京城作些零工,不想冤家路窄,在城南居然又碰到张四知那恶少,一阵纠缠下,谷刚让他们捉住,给痛殴一顿后,丢进了大理寺监狱。因为皇上下旨重新查案,他才给放了出来。现在刚从牢狱出来,正没地方安身,不想在路上碰到傅山一群人。

  

      那谷刚脸红了下,也没做隐瞒,就把这连日来的遭遇说了遍。我看他这么直爽,心下喜欢,就有了招揽的意思。

  

      “这位谷兄弟也是侠义之人,朕看洪承畴不要你,是他的损失。你就留在朕身边做个侍卫好了。”

  

      因为周围没有别的人,我也没有多做掩饰身份。谷刚听到我说的话,心中还正犯迷糊。

  

      “这位弟兄是..”

  

      傅山见状,忙在他耳前嘀咕几声!

  

      “啊,草民谷刚叩见皇上万岁爷!”谷刚一听,两眼瞪得老大,他知道傅山不是个乱来的主儿,谁也不敢在这京师冒充天子,那么傅山自然说的是真的,于是连忙下跪行礼。

  

      “不用多礼了,上次在五塔寺朕就见过你了。本想和傅山一起招你过来的。现在倒好,又聚回在一起。朕看你武功不错,心思也粗中有细,给朕做个文华殿的侍卫如何?”

  

      “草民谢皇上天恩。”谷刚几乎不信自己的耳朵,心里想着那天一定要去还神!

  

      “好了,等下你跟这两个侍卫到内城司报到!咱们都回去吧,以后傅山午后到乾清宫侍侯吧,有什么给朕提点下。别在外面候着了。”我看着这灰朦朦的天,地上又湿漉漉的,实在想不到去哪里可以消遣下!收了个侍卫算是有点收获,所以还是打道回宫!

  

      “臣遵旨。”

  

      一群人有点傻乎乎的走出来,又走回去了!那些守门的侍卫脑门直冒问号!

  

      十二月二十四日是崇祯的生日,刚好就在民间所说的小年那一天。因为我一向提倡节俭,所以十二月十二,礼部来请示万寿节如何安排时,我就下旨简办,不需大臣送礼,就请各内阁六部大臣,封侯拜将的功勋,宗室近亲吃顿饭就好了。下面的官员更加不能借过万寿节搞什么庆祝活动。

  

      吴贞疏已经搬到外面的一座宅子,吴秀儿也从信王府邸搬了过去。因为觉得自己有点失信于她,见到她时,若她问起不知如何应付,干脆就不去见。只是叫傅山带去些银两,并让他看下吴贞疏恢复的怎样!

  

      婉琴皇后已经挺着个大肚子了,虽然史书上说是男的,可那是历史上的崇祯,现在换成是我,谁知道会怎样!每天我都去那摸摸她的肚子,陪她一阵。其它的时候,隔几天我就会睡在田袁两妃那。

  

      这天在乾清宫处理完政务,时间尚早。旁边的傅山,侍讲曹文衡,李邦华,陈文一陪着我聊天。因为大家这几个人年纪都相仿,很快聊天的氛围就调动起来了。我看陈文一有话欲言又止的,就说:

  

      “陈文一,你们都是天子近臣,有什么不能说的,不要婆婆妈妈。就算讲错,朕也不会怪你们。”

  

      陈文一倒是真的有话讲,受皇上一鼓励,便站起来启奏:

  

      “回皇上,臣自陪侍在皇上身边,每每看到皇上召见臣子,或发布诏令,都一言而定,臣以为如此不好。”(侠客中文网)

(https://www.biquya.cc/id47078/251097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