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第一笔大生意
野风很快到镇子里,一头钻进镇上唯一的简陋的网吧。他要查查在蚁穴里那神秘的紫色螺壳和那些吃螺壳的蚂蚁到底是什么品种。
打开电脑。全世界已知的蚂蚁种类达一万六千多种,在天朝上国境内的蚂蚁种类多达六百种。
但是查了老半天也没查到蜂窝旁边的蚂蚁是什么品种。
“也许是一个没有被发现的新品种”野风暗自想:“那我就给蚂蚁命名”想了一下野风呵呵一笑自言道:“我发现的,就叫风蚁”
再查一下螺。全世界海螺的的种类更是多达四万种,野风惊讶,没想到螺的家族如此庞大。
认真查了老半天,竟然找不到那紫色的螺是什么品种。
“该不会是灭绝了吧”,野风心里一沉。手里的螺必竟是数百万年前造山运动时的螺,算是化石品种了,不知现在还有没有这个品种。如果真的灭绝,他的蜂电计划将无从下手。
在网吧呆到下午,到县里吃了饭又买了几个高功率大灯一捆电线,又搭上往穷山县的小客车,天黑时终于停在黄崖村玉米销售点。一路过来,发现路上车流量很大,川流不息,这么大的车流量,玉米生意应该会很好。
黄禄等人好似也刚刚也走到这个地方,正坐在石头上喘气休息。
“这是干嘛”客车司机见到一群人扛着玉米坐在一起。
野风边下车边不忘了宣传:“明天黄崖村的玉米在这里卖了,很好吃的,欢迎多买几个”
“多少钱一个”有人问道。
“五块一个”
“五块一个玉米?去死”立刻几个乘客叫道。
野风笑笑不语,坐这小客车的都是穷山县的农民草根,家里可能也种玉米,或者平日主食吃的就是玉米,谁也不会对玉米有兴趣。
看见野风下车,黄禄黄归黄军等人围上来。
“辛苦了”野风连忙和他们打招呼。
“没事,山里人这点路不是问题。走了些岔路,不然能提早三个钟。下次再来估计八个小时能到”黄禄说,他有一块黄崖村唯一的手表。
野风看着玉米小分队,个个虽然有些疲惫,但却精神非常。
“野干部,我们连夜干,明天一早就可以卖玉米。都等不及了”黄禄说。
野风把人分成几组,分别搭睡觉的窝棚、搭卖玉米的草棚、搭卫生间、打扫卫生捡垃圾、再分几个人拉电线架电灯,再用一种特地从山里砍来的藤做成三个大桶用来煮玉米。
三盏碘钨灯亮起,灯火通明照亮了五十米的一段路,明晃晃的灯光下,二十个黄崖村群众叫喊着,热火朝天干劲十足。
他们从路边的山谷里砍来小树,做成窝棚,下到公路边二十多米深的谷底背水上来。
十点,三个大木桶做成,摆在路边,通上电,三个热得快扔进去,十二点左右时第一锅玉米煮熟。在野风的要求下,木桶里加入了黄崖村人平时喝的那种苔藓茶一起煮。
“吃饭了”黄禄一声招呼,这一桶玉米煮来是自已吃的。
干劲虽足,但也要吃饱饭啊。正在搭棚扫地的群众纷纷放下手里的活计准备过来吃饭。加了苔茶的玉米更浓香,隔得远远就闻到一种非常特别的香味,混合着黄崖村玉米的清香馋得都要流口水。
“野干部真有办法,加了这种苔茶玉米更香哩”
“是哦,天天喝苔茶,都不知道用来煮玉米更香哩”
“轰隆隆”一辆大货车驶过,突然“噶——”的一声尖悦刺耳的刹车声,货车停在玉米桶边,驾驶室里伸出一个头大声问道:“玉米多少钱一个?”
黄禄黄归黄军,所有黄崖村群众心里猛然一缩,大气不敢出,不敢相信的齐涮涮看着那辆大车,看向野风——这么快就有生意上门了。
“五块”野风乐得连忙一声高喊,差点喊破了喉咙。
从车上扔下一张十块钞票:“来两个,路上吃着解乏”
所有人都在楞着,你看我,我看你,做梦也想不到这么快就有生意上门,而且还是十块钱。花三五天的时间采十斤岩苔,晒干成一斤,拿去卖也才得二十块钱,如今二个玉米就卖了十块钱,这个钱太好赚,做梦一样。
山外面的人当真是有钱啊,十块钱买两个玉米眼都不眨一下。
“黄归黄归,傻站着干嘛”野风叫道:“快给人家玉米”
黄归反应过来,几乎是连滚带爬的拿了两个玉米递车上。车上的司机啃着玉米,一边发动车子缓缓开走。
黄禄拿着那张十块钱,认真摸着,几乎要流出眼泪。周围的村民围上来看着那钱。
“村长,看来这玉米真能卖,这就得十块钱。能买三斤大米哩”
“乖乖啊,我们都吃腻歪的玉米竟然这么值钱”
“好了好了”第一笔生意做成,野风心情大好,玉米项目非常可行。他高兴的笑着:“村长收好钱,先开饭了,大伙儿也饿得够呛,明天更有好生意,就等着数钱数到笑”
村民会心的轰然大笑,个个脸上乐开了花,高兴得喜笑颜开合不拢嘴,仿佛明天就是万元户似的。
村长小心的把那张钱收到贴身的口袋里,然后说:“先吃东西,然后接着干”
有村民伸手进木桶里准备要拿玉米吃,只见刚才开出不远的大货车在前面停了下来,然后慢慢倒车往回走。
“野干部——”有村民紧张万分小声问,不知那车干嘛要退回来。
“野干部,是不是他要退货。五块一个真是太贵”黄军紧张的问。
“是啊是啊,两块一个已经很不错”
“是不是玉米不好吃,人家要退货”
“别吵,看看先”野风摇摇头,他不相信五块的东西还会退货,而且如果真是玉米不好吃,人家直接就扔出窗外,还退什么货。
看着那车退过来,停在木桶旁边。
司机和货主跳下车,那货主边啃着玉米走到木桶旁边看着:“什么玉米,这么好吃,要三十个”
三十个玉米!
话音落地,惊得黄崖村所有群众目瞪口呆,一地眼珠全都着魔似的发呆着看那两个人。是不是听错了。好大一笔生意。
“不卖吗”货主见到众人看着他们发呆,一时有些摸不着头脑。
“卖——”黄崖村二十个村民齐声怒吼,发出最响亮的声音。
震得山谷里远远传来一阵一阵回音:“卖—卖—卖—”
“快快快,快拿给人家”黄禄有些口齿不清,颤声下命令。
黄崖村人一拥而上围着木桶拿玉米。
玉米是连着穗一起煮的,用细小的藤条把十个玉米捆成一捆,扔到车箱上。
村民们捆玉米时野风和货主聊天。
“买这么多吃得完吗”野风递支烟过去。
“走南闯北,玉米也吃了不少,你们这个玉米特别,非常香甜,还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货主接过烟却没点上,还在啃着玉米:“拿回去给亲戚朋友尝尝鲜。送点礼轻情义重的东西,你们的玉米能拿得出手”
“老板,我们黄崖村玉米种在山谷里,一年四季都被雾滋润,不浇水,也不用农药化肥,生长周期很长,所以味道很特别”野风解释说。
玉米很快装好车,货主数了一百五十块钱交给黄禄驾车离去。
看着空空只剩下玉米汤的空桶,黄禄颤抖着手,摸了一遍又一遍百元大钞。十九个村民围成一圈,一脸肃目,静得连呼吸也不敢大声,不厌其烦看着他一张张数个不停。看了五六遍后才慎重装在口袋里。
“发财了——”有个女村民终于忍不住哭出来。
“我们黄崖村几百年的发财梦,天朝上国梦,美梦成真了”
一个年轻的姑娘终于忍不住一把抱住野风,泪流满面:“野干部,你叫我干啥我就干啥”
立刻就有无数人慷慨激昂吼道:“还有我——”
看到村民情绪要失控,野风挣脱那女村民热情的怀抱道:“大家连夜干啊,明天更有好生意”
惊狂若狂之后,村民更以无比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仿佛混身使不完的劲儿。又煮了一桶玉米,但大家都不敢吃多,每人只拿了一个。
“一个卖五块钱哩”
这时一辆大车停下,望了望,车上人喊道:“多少钱一个?”
“五块——”
“来四个”
再一车大辆停下,买了三个玉米。
一辆小车停下,买了十个。
……
一边卖着玉米,一边工作,每卖出一个玉米黄崖村人就一声欢呼。天亮时,黄崖村玉米小队以无比热情和精力终于把这一切全都弄好。
四个厕所搭好,在玉米销售点的对面山谷里搭了两个大窝棚当作晚上休息用。三个大木桶冒着腾腾热气,全煮上了玉米。一个大桶能煮一百个玉米,三大桶玉米同时开锅,异香扑鼻,远远闻着就要流口水。
就是用水有点困难,要下到路边的谷底,那里有山泉流出,清洌甘甜。野风决定去买个抽水机抽水上来。
“又卖了五十个”天刚刚放亮,黄归眼里兴奋,边走路边跳。
“大伙儿抓紧时间休息”,走了一天山路,又连夜干了一晚,村民们脸上带着倦容,但却精神昂昂,眼里带着精光。每当有人来买玉米,他们都停下手里的活直刷刷看过来。
“一晚上卖了八十多个玉米,白天能卖得更多,抓紧时间休息准备回去搬玉米”野风也很高兴,忙活一晚毫无睡意。
一共就带了六百个玉米,现在还剩下四百个,按这样的速度,明天可能就要卖光。
黄禄连忙把那几个背玉米小组组员赶到窝棚里睡觉,睡几个小时中午就要往村里赶,再组织二十个人背玉米来,争取明天玉米能运到。
(https://www.biquya.cc/id46159/241272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