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玄幻奇幻 > 龙蜂战族 > 13脱贫计划

?

  

  “公路?”野风突然灵光一闪,一个激楞好似发现了惊天之秘,望着远远的地方,那条隐约的公路。

  那边那条公路当时野风来黄崖村时坐的大巴就经过那一段路,并仅还在路边停车休息一会。

  那段公路不知怎么的,也许两头不靠边的原因,再加上这一段公路两侧的路基非常宽大,便于停车,司机乘客喜欢在这里停车休息顺便尿尿,扔下大量的食品包装袋空饮料瓶,沿路两边一片垃圾。江田公路车流量挺大,时间久了尿的人多了,路边长长的一段杂草全被尿死。

  灵光一闪,如同晴天霹雳般,一个念头闪过:卖玉米。用卖玉米的钱买大米,还有剩余。

  野风一个激楞,找到了一条突破口,他混身大爽,心灵洞开了一般。

  黄崖村的玉米美味,无比清香,煮熟了摆在路边卖五块钱一个没问题。一斤玉米大约有三个,这样算来一斤玉米能卖到十五块钱,十五块钱能买五斤挺好的大米了。相当于一斤玉米能换五斤大米。

  黄崖村的玉米产量摊到每个人头上约三百斤,再加上红薯,和扶贫救济款,勉强不挨饿但也吃不饱。但如果三百斤玉米煮熟了卖,就能卖四千五百元,再买三百斤大米只需九百元,那将会剩下三千多元啊,这就是纯收入。

  以前黄崖村也有人煮了玉米背到岩桃镇去卖,但岩桃镇是个穷镇,很少外人进来,再加上镇里家家种玉米,就算黄崖村玉米味道再好,可谁也不舍得花高价吃黄崖村的高价玉米,所以也没能卖得几个。

  但是在公路上卖就不一样了,路上跑的都是开私家车的,要么是开大货车的,如果味道真好,没人在乎那几块钱。

  野风激动着,立刻有了一个规划。他一声长啸,拔地而起,如在山崖上飞,朝黄崖村飞去。

  村里依旧灯光辉煌,从一个个岩洞里透出明亮的灯光,家家户户大桶煮热水,白气蒸气腾腾从岩洞里冒出,整个崖壁一个个明亮的洞穴,如同精灵神话里的灵精国度。

  野风再次感叹蜂巢电太给力了,就这么一直还在发着电。

  冲到村长家,村长刚洗好澡,见到野风进来,连忙招呼。

  “村长,叫他们来商量个事情”野风没有客气,直接道。他现在在村里的威信极高。

  搬回岩洞,通电,电灯热水器,这几样成绩对黄崖村人来说简直就是功高盖世,足以刻碑万世留传。

  很快,黄山通知了黄归黄军他们几人。

  一听说野风有请,几个山里汉子立刻飞跑到村长家。

  明亮的灯光下,暖暖的电炉,岩洞里天然的冬暖夏凉,再加上电炉,整个岩洞更显得温暖如春,只穿一件单衣也没问题。

  几个汉子暖得脸上都化开了,非常享受的坐在矮凳上。黄山眨着眼在一旁。村长老婆烧着苔藓晒成的茶端上来,苔茶有一种无以伦比的醇香味,很好喝。

  “我们卖玉米”野风开门见山。

  “以前也有卖过,不值钱啊”村长挠挠头道。

  “煮熟了卖,到路边去卖”野风指着公路的方向兴奋的说:“五块一个,卖给那些开小车的”

  “五块一个?”黄归张大眼睛,不可思议的望着野风:“有人吃吗。我以前在镇上卖一块一个,一天也才卖得十个八个,再换成大米差不多平本,路不好走,背出去卖还受累”

  “对。五块一个,能行”野风斩钉载铁道:“城里人.大米猪肉吃腻了,就喜欢玉米红薯,我们黄崖村的玉米很香,肯定好卖”对很多私家车主来说五块钱算根毛,而且在那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五块钱一个可能还便宜了。

  “吃肉能吃腻吗”黄山惊奇叫了起来。

  “传说大城市的人天天吃肉”黄归好似深有学问的说道。

  黄禄顺着野风指的方向若有所思的望去,想了想道:“野干部说行就行,不过要到那公路边,路程更远,要走一天时间”

  野风早想好了他的玉米计划,说道:“找出十个人,每个背二十斤玉米过去能行吗?”

  “那么远,二十斤?”黄归想了想道:“虽然有点难,但问题不大”

  “好,能背得过去就行”野风放心了,最大的问题就是能不能背玉米出山,这一路过去全是悬崖啊,没有路。

  “每人二十斤,十个人就是二百斤,大约六百个玉米,能卖三千块钱”野风算道,这几个山里粗人勉强认几个字,要算数非要半天才能算出二百斤玉米能卖多少钱。

  “多少?”所有人立刻屁股被烫了一般站了起来,吓得脸色大变。三千块,那是传说中的巨款。

  “坐下坐下”野风连忙安抚他们:“这是有可能的,我们要相信奇迹”

  “野干部,你说吧,我们怎么做”黄禄豁出去了,三千块啊,多么大的诱惑。

  几个男人红着眼,呼吸急促,直楞的盯着野风,看着他们脱贫的救星。

  “还要背两个大锅出去”黄归说。

  “没那么大的锅”黄禄说。

  “不用锅,用木桶。木桶煮玉米更有农家风味”野风说。

  “木桶怎么烧火煮呢”

  “用电”

  “可是那里没电啊”

  “到时我再拿个高科技太空电池去发电”野风道。蜂巢分开,可以得到三十对蜂房,等于三十个电站,电的问题不是问题。

  商量片刻,野风说能赚三千块就是三千块,那是一笔巨款。几个人激动得走路都走不稳,散会回去分头和村民商量,每家自愿出玉米交到村长家。第一批每人交三个玉米。

  由于刚通电,村民的兴奋劲儿还没过,都守在电灯下吹牛窜门,村里还很热闹。

  一听说野风要卖玉米,所有村民无条件支持,问也没问明白就交出了三个玉米。凭野风弄来了电灯,如果野干部叫卖血那也是一句话的事,何况仅仅是卖玉米。

  村长几个连夜挑选二十个精壮男人组成玉米小分队。说是精壮只不过是没那么瘦,拿到城里还是瘦子一个。长期吃不饱,还能长得怎么样呢。

  十个精壮男人负责运输,还另有十个负责卖玉米,在野风的要求下卖玉米的人里有五个是女人,要不一群大老爷们聚在一起一看就象是拦路打劫的刁民。

  决定明天一早就出发。

  这些杂事野风没有参与,回到他的岩洞挑出两个蜂房,放在拇指粗的竹筒里加上水通上电线后用泥封好。

  试了一下,有电。神奇的蜂巢啊,果真没有让他失望。

  山崖上的两个蜂房提供着全村的电能至今至少用去了二千度电,这两个蜂房用来煮玉米绰绰有余。

  第二天一早,全村集结。母送子,妻送夫,聚满一大群,一群人瑟瑟发抖。几乎全都衣衫褴褛,破旧单薄,但是洗得干洗,野风相信黄崖村是整个恶水县乃至整个玖田市最干净的村民,有热水了家家户户天天洗澡洗衣服,有些一天还洗两次,一个个精神饱满神气昂扬。

  玉米小分队在村长和黄归的带领下出发。野风没和他们一起出发,按他们的速度至少天黑才能走到公路上。

  野风打算先到镇里向主管的副镇长汇报一下卖玉米的事情,必竟他是扶贫干部,一切行动都要报告请示的。顺便上网查查那个紫色螺壳是什么品种,晚上再去找黄禄他们汇合。

  临走时野风特别交待把公路边的垃圾清理干净,再修几个卫生间,环境卫生搞好了才能留住客人。

  “卫生间是什么啊?”有村民还真搞不懂这个文刍刍的词。

  “听城里人说卫生间就是厕所”

  “厕所是什么啊”还真有不开窃的愚民。

  “厕所就是茅坑”

  “哦——”

(https://www.biquya.cc/id46159/2412721.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