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崖山号称“天下第一山”,共由九大峰组成,最中间为最高峰“指天峰”,指天峰是宗主万羽逍的道场,其余八座山峰拱围而立,以八卦命名,其中的七峰各为七大长老道场。位于西北方的“兑天峰”是三长老段成志的道场,他门下共有十七名二代弟子。元法道宗的规矩是,无论辈分几何,修为达到“出神入化境”的弟子便可以自愿收徒传法,段成志的十七名弟子中有六人开始授徒,其中以首徒杜昶修为最高,三代弟子最多。宗主及六大长老门下的弟子共计八百多人,是为元法道宗内门弟子。而七长老廖成奕,担任元法道宗外事长老一职,独领上千名外门弟子。外门弟子虽然众多,却都是资质平庸之辈,只有寥寥三名“出神入化境”,且都是神魂初现期,其余众弟子皆是“养气入微境”的低阶弟子。
半年多前,丁照渊拜入段成志首徒杜昶门下,成为杜昶的第十名小弟子。这么长时间以来,丁照渊除了几次去找万筱幽了解韩溪的通缉情况外,几乎都是闷在自己房间内刻苦修行。由于这个最小的弟子是经由师尊收入,杜昶对丁照渊可谓关照有加。
这天,杜昶有感丁照渊房间天地灵气波动异常,心中不由欣慰,这个小弟子不但人聪明懂事,更难得的是资质极好,如今仅入门半年就到了伐毛洗髓期突破关口。
不料,正值丁照渊面临突破之际,万筱幽竟再次来访。
杜昶修为直追其师段成志,已臻“出神入化境”纳神养胎期二十年,神魂已凝结神胎,修为超卓,神魂之力强大无比,足不出户就可以感知丁照渊房间周围的一切。他也知道丁照渊在门中除了自己座下的众弟子,就属与万筱幽关系最好,万筱幽毕竟是宗主嫡亲孙女,杜昶本人又属宗主一系势力,自然乐见二人交好。
今天的万筱幽穿着一件桃红色撒花烟罗衫,正满脸兴奋地跑来,谁知却在院门口遇到了一股无形的阻力。
“筱幽,且慢进来。你丁师弟正在伐毛洗髓关头。”一个飘渺的声音传入万筱幽的耳内。
“啊!杜师叔,丁照渊这么快就要突破了?”万筱幽听出了杜昶的传音入密,不过,她修为没到“出神入化境”,尚没有传音入密的本事,小声惊问道。
“不错,你丁师弟资质不俗,将来成就不可限量。你感受一下这天地灵气波动就知道了。”
万筱幽没再做声,仔细感应了一下周围的环境,发觉此时的天地之力正疯狂地涌向丁照渊修行静室之内,那波动之强远超于一般人这个境界的突破异象。
伐毛洗髓,是修行之人体内天地灵气积累由量变到质变的一个过程,通常来说,突破这一境界最少需要一到两年时间的积累,再通过半个时辰左右的质变,不断吸纳天地灵气、淬炼身体,最终将肉身中的杂质完全剔除,这才算完成。丁照渊只用了半年时间积累便达到质变的临界点,就已经证明了其资质的不凡。而如今,他在突破过程中竟用了一个时辰还多的时间,加上远高于一般人的灵气吸取强度,实在无法想象他的资质高到了何种程度。
直到天地元气波动再无异常,万筱幽神色有些怪异?丁照渊的半年临界,在她看来的确不俗,但也不至于让她吃惊,因为她本人当年这一过程只用了两个月。只是她想不通的是,丁照渊伐毛洗髓这个过程比她当年却长了不少?那丁照渊与自己相比,资质到底是高一些还是低一点呢?
由于此处是杜昶的神魂之力,他本人还坐在自己的修行静室,万筱幽自然看不到他的表情,此时杜昶的神情很是夸张。万筱幽修行两个月伐毛洗髓成功这件事,是元法道宗的绝密,只有宗主和七大长老知晓,他杜昶却不知情。杜昶修行七十余年,还是头一次遇到丁照渊这种情况。
元法道宗的修行功法名为《万法归一》,是一部涵盖了“养气入微境”及“出神入化境”两大境界的法诀,它养气入微境的要旨是自伐毛洗髓后,打通体内十二正经及奇经八脉共二十条经络,然后温养人身的三十六大命穴及身体九窍。这一境界是修行的根基,是有别于其他门派修行功法的根本。
按照常识来说,刚刚突破伐毛洗髓期,便是贯经通络期之初,身体的各个经络应该都处于闭塞状态。而此时的丁照渊却大违常理,他体内的二十条经络竟然已经打通了十六条之多,这也是为什么丁照渊突破需要如此多的天地灵气以及这么长时间的原因。这就是杜昶最诧异的地方,他根本就想不到,丁照渊在半年多以前就已经服用了一颗“易经丹”,四十四条经络都已处在半开半闭的状态。
“筱幽,你丁师弟的修炼出了点问题,过会我要召他来我这里传法,你先回去吧,明日我让他去找你。”
万筱幽被杜昶这一道传音从思考中拉了回来,她虽然平时调皮任性,但不至于不明事理,知道事情的轻重缓急,于是点了点头,略带沮丧地转身离开了。
她本来是想告诉丁照渊,六长老水成泽座下二弟子饶宪彤师叔在东海边的墨陵城发现了韩溪的踪迹,如今门中众多弟子都已经赶赴东海沿岸,她也想带丁照渊过去凑凑热闹,不成想这家伙竟然在这时候突破,少不了又得多等几天。
东海上的那一场巨大风暴,也不知道刮了多长时间,自西向东又绵延了多少里?直到碰触到一个海岛,撒落无数鱼虾、木屑残渣,那飓风团才一分为二,化作一南一北两道,又顺着海岛的沿线席卷而去。
潮起潮落,又将海滩上的鱼虾收摄入海。这时,一阵阵巨大的天地灵气从四面八方朝海滩上汇聚而来,钻入剩下的那堆鱼虾和残渣中,把沿线的海水都逼退了几丈远。灵气波动持续了好久,后逐渐减弱,一双人手忽然出现在那堆残渣中,将鱼虾和木屑拨散开来,紧接着,一个人的身体坐了起来。
那人身上的衣衫已几乎看不出本来的颜色,到处是血迹斑斑。最触目惊心的是,他的腰际竟然还插着一根手臂粗细的黑色木棍。
这人正是死里逃生的韩溪,他呆了一呆,举目四望,脸上惊喜之情一闪而过。他扭转身体,左右查看了一下,脸色又变得凝重起来。
他惊喜的是自己并没有死,即使现在腰间还插着木棍,钻心的疼痛,但总算保住了性命。更喜的是,他竟然在昏死的过程中打通了体内最后两道经脉“任脉”和“督脉”,正式踏入了“养气入微境”的最后阶段——养穴开窍期。
然而,韩溪左右环顾了一下,却没有看到朱不鸣和温可宜的身影,不由担心起来。三人相处时间虽只有短短几天,却经历了数次生死关头,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他们是在海上遇到了大风暴,在无情的天地之力面前,人力是那么的渺小。韩溪本就没有什么朋友,他不敢、也不愿相信那二人已经遭遇不测。
强忍着剧痛,韩溪一把将腰间的木棍拔出,直疼的他眼前一黑,差点再次晕厥过去。令他哭笑不得的是,木棍上竟挑着他的包袱。他本以为能保住命就不错了,包裹着弘铭老道传给他的两套法诀和八脉九窍神胎石的包袱应该会遗失在海中,没想到,竟然以这种方式失而复得。
韩溪打开包袱,里面有三件衣服,一件是独臂老道送的褐色长衫,一件是他自己买的那件宝蓝色短衫,另一件则是朱不鸣送的白色华丽长衫。韩溪将那件宝蓝色短衫取出撕开,然后围着腰间一绑,止住流血的伤口。
之后,韩溪开始在那片狼藉中扒拉起来,直到那一堆东西全部清空,又往下挖了很深的一个大洞,始终都没发现朱不鸣和温可宜,看来,这二人怕是真的凶多吉少了。他心里十分难受,之前还同在一船的两人,难道就这样死了?他不甘心,拖着疼痛无力的身体,在海滩上又找了许久,还是一无所获。
在海滩上面朝汹涌澎湃的大海,韩溪又大喊了几声二人的名字,回应他的却是潮汐拍打海岸的声响和孤鸟的鸣叫。
天色渐渐黑了下来,韩溪无力地躺在温热的沙滩上,呆滞地望着天上点点繁星,不知不觉中睡着了。
当火红的朝阳在海平面升起,做了一夜乱七八糟梦的韩溪突然醒来,腹中咕咕直叫,他爬起身,再次打量起岸上的情形。沙滩不远处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挨着海滩的一排树木倒下了不少,看样子应该是遭到了风暴的袭击。韩溪朝着那边走了几步,忽然在一棵歪倒的树枝上发现了一片浅红色布片,有些眼熟。
韩溪急忙跑过去,摘下布片,入手一丝光滑,这是一方纱巾,它的一角绣着一个秀丽的古字。韩溪惊喜地发现,竟是一个“温”字,这定是温可宜的面纱无疑。从树林歪向两边的情形看,这风暴袭击这片海滩后,并没有停止,而是又朝着南北两个方向吹去。韩溪忽然想到,既然自己都能存活,以朱不鸣和温可宜二人的修为,不应该那么轻易陨落,或许被风暴带到了其他地方。
想到这里,韩溪心中又有了希望。他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但从风暴肆虐的方向大致可以判断,这应该是一处远离大陆的海岛,无论如何,他都要尽最大努力找寻朱不鸣和温可宜二人。
寻了一些干树枝,从近海处捞了些海鱼和贝类烤了,虽然没有朱不鸣带的那些佐料,但饿极的韩溪还是吃的津津有味。吃饱后,他又简单地清理了下腰间的伤口,毅然地踏上了沿海岸南去的寻人之路。
六天后,韩溪在岸边的草丛里发现了一件破烂的衣裙,从款式和大小上看,像是温可宜的,但那周边却没发现其他任何线索。
又走了十多天,他发现已经无法再往前走,因为前面是一片杂乱的灌木草丛,这里已经没了风暴肆虐的痕迹,不知道风暴是在此处消散了,还是这里的植被生长掩盖了风暴的形迹。与荒林接连的是一座数百丈高的大山,这大山耸立在岸边,若再要往前走,势必要翻越这座大山。韩溪不得不放弃沿海岸寻找的路线,就算是没有山峰挡道,已经过了二十多日,就算温、朱二人尚存,也应该离开了岸边。于是韩溪沿着草丛,往东南方行去。
这么多天来,韩溪基本上都是白日赶路,夜间在沙滩弄些吃的,然后就地修炼法诀。韩溪虽然对已经几乎灭绝的元一门没有太大的归属感,但他对弘铭老道却是充满了浓浓的感恩之情。修炼,不仅是使他能够强大、活得更好的手段,更是思念弘铭老道的一种寄托。如今他已经踏入养穴开窍期,《致微经》的修炼也进入了下半段。
“养穴开窍”,顾名思义,是将吸入体内的天地灵气转化成修仙者自身的真气,然后用真气打通并温养身体各个穴道,等人身各处穴位都被冲开并蓄满真气,这就完成了这一小境界的前半部分,也就是“养穴”成功。之后便是“开窍”了,这个阶段,修行之人开始用真气冲击人身的九个孔窍,即双目、双耳孔、双鼻孔、口、前阴窍及后明窍,人身这九窍,对于普通人来说并不重视,但修行人却知道,它们是人身体与天地间沟通的最重要的通道,它们所蕴含的奥秘,哪怕是“合身入道境”绝顶高人都不一定能尽皆明了。元一门的嫡传法诀《致微经》提出,人身共有一百零八穴位和九个孔窍,穴位根据其性质又可分为三十六处命穴和七十二处次穴。《致微经》中详尽记述了各个穴位、孔窍的开通之法以及开通后产生的各种奇异能力。比如,三十六命穴中的百会穴,依靠督脉中真气的运转将之开启。百会穴开启后,可极大地提高吸收天地灵气的速度,以加快修炼进境。还有,位于手腕处的太渊穴,可以利用已打通的十二正经中的手太阴肺经中的真气将之冲开,开启后的太渊穴,可形成一种须弥芥子空间,空间的规模视修炼者资质的好、差和真气积累的多、寡而大小不一。一般修仙者的太渊穴的空间形成之初,有三尺方圆,仅够容纳一些法器、丹药等等的存放,以后再随着修为的增长而不断增大。因此,只要有这两处穴位修炼之法的门派,其“养穴开窍期”功法之初,都会将这两处穴位的开通之法作为这一阶段修炼的第一步。
经过将近二十个夜晚的修炼,韩溪已经成功将这两处穴道打通,并蓄满了真气,他汲取天地灵气的速度也提高了将近十倍,太渊穴的须弥芥子也已出现,他按照《致微经》所述,饶有兴趣地将包袱中的东西都存进去、再取出来,玩得不亦乐乎。这太渊穴空间用起来极为神奇而方便,只要韩溪愿意,他的脑海中随时可以呈现空间里的情形,连里面物品的各种细微之处都“看”得一清二楚,他只需真气运转即可将手上的物品收摄入其内,再一个真气流转就能将之取在手上,很是快捷。
韩溪不知道别人太渊穴空间的大小,他只知道自己的足有一丈方圆,只要他愿意,哪怕是将手放在一块大石上,一个真气流转也能将其摄入这个空间。更神奇的是,功法上说,如果修行人的修为能够达到成仙级别,这太渊穴的须弥芥子便会大得不可思议,足可可纳天下万物,甚至能将一座山脉、一条河流纳入其中。但这须弥芥子也有一定的限制,那就是不管修为到了何种境界,都不能收摄有生命的物体,一旦生命体进入,就会窒息而亡。
如今虽然只开通了两个穴道,身体的防御能力却增长了近一倍,而力量则增长了近三倍之多,身体的敏捷性、灵活度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据《致微经》描述,人体的其他各处穴位也都存在的各种各样神妙,韩溪不禁大为期待,完全忘记了修炼时的痛苦,更激起了他浓厚的修炼兴趣。
就这样走走停停,韩溪往东南方向又行进了数百里,他才确定,这不是一个荒岛,而是有人烟的存在。
在深入高山三五十里,韩溪停住了脚步。远远望去,那是一个极其简陋的村寨,在山脚下的河两岸零星散布着一个个木栏围起的小院。小院里大都是一间至数间茅草屋,屋前或是院旁都有或大或小的田块,种着些菜蔬。如今正值七月中,稻穗正是育籽微垂时节,几家院旁的田块与远处的大片青葱的稻田接连在一起,描绘成一副静谧山村欣欣向荣的景象。
一走进村子,韩溪发现村中的实情并不似初时所见的样子,而是相当的破败。几个身着兽皮衣和草编衣物的老人摇着蒲扇在河边的一棵大柳树下乘凉,一见到韩溪,那些老人一个个慌忙起身跑了过来,倒身便拜。
“拜见上仙!”
韩溪被这群老人的举动吓了一跳,当初朱不鸣送给了韩溪两件长衫,一件米白、一件白色,那件米色长衫早就在风暴中被扯得破烂不堪,如今他身上穿的是先前存放在包袱里的白色那件。这件长衫的款式很是华贵,将他衬托出一副翩翩佳公子的风度,却没想到反响这么强烈?
愣了一下,韩溪急忙走上前,扶住中间的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
“你们这是做什么?我不是什么仙人,都快起来。”
这些老人却都没有起身,反而将头磕得更加厉害,尤其是中间的那位,身子剧烈抖动起来,显得十分敬畏。
“上仙,今年的血蝠珠都已经准备好了,还请上仙稍等,我这就去叫族老过来奉上。”中间老者哆哆嗦嗦道。
韩溪稍一思索这些老人大概是认错人了,忙说道:“老人家,我说了不是什么上仙,也不是来拿什么血蝠珠的,我只是个过路人,你们认错人了吧?”
这些老人听到韩溪的话,均怯懦地抬头看了韩溪一眼,又都赶紧低下头去,依旧跪在地上。中间的老人大着胆子道:“上仙,您虽然与上次来的那位气息有些不同,但确实也带着仙人的气息,您有什么要求尽管吩咐。”
韩溪暗想,难道这些老人口中所说的上仙是指的修仙者?自己并没有运转法力,又如何能够被他们发现有修为在身?他不明就里,却发现,自己越是对他们和颜悦色,就越让他们恐惧。于是,韩溪将脸一板,硬着口气说道:“都起来!”
果然,这一句命令比多少句解释、安抚都管用,这些老者都战战兢兢地站了起身。韩溪一指中间的那位,说道:“你过来,其他人散开。”
这位老者似乎比其他的人胆子大些,躬身走到韩溪面前,恭敬问道:“上仙,您有什么吩咐?”
韩溪冷着脸道:“你们确实认错人了,我是找人路过此地,我先问你,你叫什么名字?这段时间有没有其他修。厄。。也就是你们说的‘仙人’来过这里?”
“回上仙,小老儿叫阚春旺。自从上一次来收血蝠珠的仙人来过之后,直到今天,都一直没有其他仙人来过。”
“我听你几次提到血蝠珠,是什么东西?”
阚春旺壮着胆子看了韩溪一眼,暗想,这仙人果然不是来收血蝠珠的。但阚春旺也不敢怠慢,急忙一指矮山,回道:“上仙,这血蝠珠是阚瑶山上的特产,阚瑶山上有很多洞里住着成千上万的血蝠,这些血蝠寿命很短,一般只有三到五年的寿命,他们死后的尸身会化成一粒珠子,上仙们说这种珠子就叫血蝠珠。”
“这血蝠珠有什么作用?”
“这种东西很邪门,人只要摸一下就会精神错乱,要连续做好多天噩梦。至于有没有其他作用,我们就不知道了。但那些以前来过这里的上仙们好像很需要这东西,他们吩咐我们这些族民每年上缴一万颗血蝠珠,上仙基本上都是一年来收取一次。上次来收取的时间,刚好就是去年的这几天,所以我们才会把上仙错认成是这次来收血蝠珠的。”
韩溪接着问道:“照你来说,你们这里最近一次有上仙来,也是一年前的事了?”
阚春旺:“是的。”
“那你们怎么确定一个人是不是上仙?就像我,你们怎么一下子就看出来我是仙人了?”
从韩溪简单的问话中,阚春旺确定这位仙人果然与那些来收血蝠珠的不同,不但身上气息温和,态度也好了太多,阚春旺也就越发放松起来。
“这是我们阚瑶族人独有的天赋,其他部族却没有。我们的鼻子可以闻到仙人身上强大的气息,这些气息在普通人身上是不存在的,它能让我们产生本能的敬畏感。”
“原来如此。”听完阚春旺的话,韩溪不禁一阵失望,看来朱不鸣和温可宜应该没在附近出现过了,这说明自己找错了方向,他决定告辞离去。
“既然我找的人没来过你们这里,我就告辞了。”
阚春旺一听,脸色一变,突然又要下跪,却被韩溪及时制止。
“怎么又要跪?我不喜欢这一套,好了,你们都该做什么做什么吧?”
阚春旺突然大急,一脸的悲戚之色,挣扎着还待要跪。
“上仙。小老儿。小老儿有事相求。”
韩溪看着脸如枯树皮的老人浊泪满溢,心里没来由一痛,脑海里突然出现了弘铭老道的面容,他不由停下半转的身子,想听听这老人家有什么委屈:“有什么事你就说吧,不用跪了,只要我能做到的,我答应你。”
阚春旺转悲为喜,激动道:“多谢上仙!多谢上仙!恳请上仙救我们全族性命!”
他们二人的谈话声音没有刻意压低,尤其是阚春旺最后一句,说得极其大声,好似故意让其余几位老人听到一样,果然离得不远的几位老人忽然一个个都往他们这边走来,一齐跪倒在韩溪面前。
看着这些一个个年纪七老八十的老人给自己下跪,韩溪有些头大,好言相劝没用,又不忍斥责。
他实在受不了这种场面:“好了,都起来。从现在起,你们谁再下跪,不管你们有什么委屈,我都不管你们的事了。”
这一下,那些老人们一个个利索地站了起来。
韩溪脸色这才好转,对阚春旺温言道:“我也没什么本事,不知道能不能帮到你们。你且来说说,你们一族遇到了什么困难?”
;
(https://www.biquya.cc/id45113/2420198.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