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番对话,韩溪了解了他们所求之事。说来这件事还是跟血蝠珠有关。数十年以前,仙人在阚瑶一族的认知中,仅是传说虚构,他们根本不知道这世上还有仙人的存在,直到五十多年前,几位如同仙神一般的人物来到这里,施展了极为强大的力量,阚瑶一族才开始知道这世上真有神仙存在。那些上仙发现了阚瑶山上的血蝠,就吩咐阚瑶一族帮他们采集血蝠珠。自古以来,阚瑶山就是阚瑶一族的禁地,从没人敢公然进去过,偶尔有人不小心误入,往往不是再也没能出来,就是疯疯癫癫地逃出。后来,阚瑶族人才知道,这一切都是因为血蝠的存在。阚瑶山上有许多诡异的山洞,里面住着一种凶兽血蝠,这血蝠虽然个头不大,却个个诡异无比,往往被他们咬上一口,轻则癫狂疯乱,重则当场毙命。阚瑶一族虽然有辨识修仙者的天赋,但总得来说还是普通凡人,而血蝠却是一种异兽,虽然在采集血蝠珠的过程中并不需要人与血蝠直接相斗,只需偷摸捡取,但这五十年来,在采珠的过程中,阚瑶一族当场死在血蝠口中的人至少也有数十人,那些伤势较轻的族人,往往也都是变得疯癫,且活不过一年便相继死亡,这两种情况加起来,经过五十年的累积,起码也超过了百人。
虽然采集血蝠珠危险性极高,但阚瑶一族却不敢违背上仙的命令,因为那些上仙的手段比之血蝠珠更为残忍、骇人。有一次来收取血蝠珠时,因为阚瑶族人没能采集到一万颗,那名收珠的上仙突然震怒,只单手一挥,一道血光闪过,当时的族老一家八口人顿时被灭了个满门。本来,按说阚瑶族大可迁徙到别处,不再忍受奴役和欺压,可惜那些上仙门早有防范,他们逼迫每一个阚瑶族人服下一种叫做“腐血丹”的药物,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刚出生的婴儿,一个都不遗漏。腐血丹这种药物极其诡异,一旦服用,终生受制,需每年服下一粒解药来舒缓,那丹药的毒性会暂时性地被压制下来,保证一年之内不会毒发,如此的年复一年。倘或有哪次一年届满,而不服用解药,那人全身就会长出一种血红色的毒瘤,疼痛难忍,而且毒瘤的数量每天都会增加,直到一个月后,全身长满,毒瘤便会爆裂,那人便当即身亡。因此,阚瑶族人不得不继续被上仙们奴役,又不敢懈怠,几乎每天都组织全村所有青壮年上山采珠,以保证能完成任务。
今年情况很特殊,不知道为什么,阚瑶山上的血蝠珠突然大幅减少,直到昨天,他们也才采集了不到八千颗血蝠珠,距离一万颗,还有不小的差距,眼看上仙们随时会来派发“腐血丹”解药,并收取今年的血蝠珠,而他们能够完成任务的希望几乎已经破灭。只要那仙人一来,最好的情况也是将族老一家灭杀,倘或这次来的上仙更为残忍的话,说不定会扣发全族的“腐血丹”解药,一旦这样,恐怕到时阚瑶族人没有一人能够幸免于难。凭阚瑶一族的天赋,阚春旺能够感知到,韩溪的实力应该比上次来收珠的人强上一些,因此,他便想韩溪帮忙抵挡仙人的怒火,即使不与之相斗,也希望韩溪能够在紧要关头替他们求求情,多宽限些时日。
阚春旺说完,其余诸老一个个神情悲苦,呜咽之声不绝于耳。韩溪听完,怒气在胸中奔腾,似这等伤天害理之辈,岂能容他们猖獗无忌、作威作福?大丈夫立世,当有所为。莫说对方实力不如自己,就算高过他韩溪,哪怕拼死,也要尽力保全这可怜一族的性命!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阚春旺等人的请求。
被阚春旺等人邀请进村,韩溪心中的悲悯之情更甚。这阚瑶一族的生活状况,并不像他在村外看到的那样静谧、和谐。这一族共有百多户人家,总人口约四百人。他们这里本该是物阜民丰、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却被那所谓的仙人给逼迫得凄惨不已。阚瑶族人不懂蚕桑纺织,以致全族人身上所穿,都是各种各样的兽皮和草衣草裙。青壮年一般都忙于采集血蝠珠,甚少狩猎,加上野兽也不易捕获,兽皮短缺,只能用些韧草编织,权当衣物,因此这里无论老弱还是妇孺几乎可以用衣不蔽体来形容。
走在村中的小路,阚春旺给韩溪介绍着村里的风土人情,沿途遇到许多老人和孩子,他们就像耗子见了猫一样,一个个恐惧地躲进茅屋里,拴上门栓。看到这些情形,韩溪脸色愈加地难看。
来到一个破破烂烂的栅栏外,院子里一个十一二岁穿着兽皮短裤的男孩正在砍柴。当他看到被几个老头簇拥着的韩溪那一刹,急忙丢开手中的柴刀,慌慌张张跑进茅屋,大叫着:“爷爷,上仙来了。”
不多时,从茅屋里走出来一个颤巍巍的老人,他身后跟着个五六十岁的妇人和一男两女三个孩子。这五人看到韩溪,倒头便拜。
经过阚春旺一番解释,那族老一家的五人欢天喜地地起身,恭恭敬敬地将韩溪请到茅屋中。
现任的族老叫阚保福,是一个八十三岁的老人,长得很是慈祥,他老伴已去世多年,共生有四个儿子一个女儿,排行居中的女儿嫁给了阚春旺的长子。而那四个儿子都死在了采珠中,全家只剩下阚保福、老二的媳妇、老二的两个女儿和老三的儿子,一共五人。先前在院里砍柴的孩子便是阚保福唯一的孙子阚天祥。
韩溪和阚保福、阚春旺叙话,其他老人则都告辞离去,安抚受到惊扰的其他族人。到了傍晚,更多的老弱妇孺都聚集到了阚保福的门口,手上捧着各色菜肴和野味,他们将这些东西交给阚保福的儿媳,用来招待韩溪,之后都各自回家了。
黄昏的时候,韩溪在阚保福一家的殷勤招待下吃了顿丰盛的晚餐。今日的采珠队伍才浩浩荡荡的回来。
这个采珠队伍的领头人是阚春旺已故二弟的长子阚雄,今年四十二岁,是一个皮肤黝黑、身材壮硕的汉子。看到韩溪,阚雄及身后五、六十名青年人的脸上都充满着喜悦和恭敬,显然他们已经在进村的时候被人告知了韩溪到来的事情。
他们应该都已经知道韩溪不喜欢人跪拜,都毕恭毕敬地欠身,向韩溪行礼。
当阚雄从一个白色藤篓中取出一个黄色兽皮袋交到阚保福手中时,他脸上的喜悦又变成了凄怆,眼圈红红地说道。
“族老,阚雄无能,今日只采到了十九颗珠子。而且.大力兄弟太过着急,不小心被血蝠咬死了。”
他身后那些青年人一个个也都伤心不已。阚保福苦叹一声,接过兽皮袋说道:“这都是我们的命啊!我知道你们都已经尽力了,你们都是好孩子。大力也是为了全族人而牺牲,等一下你们给大力娘和他孩子送去些东西,好好安慰他们一下,以后我们都好好照顾他们母子。现在好了,上天赐下韩上仙来到我们村,定会为帮我们度过今年这一劫。”
大家伙这都将目光聚集在了韩溪身上,然而,此刻的韩溪好似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他愣愣地站着,一脸的疑惑。
因为韩溪就在阚雄将兽皮袋拿出来时,他太渊穴中的八脉九窍神胎石突然动了一下,之后便在太渊穴中来回飞舞,看那样子是很想挣脱须弥芥子而出来,很明显是受了兽皮袋中血蝠珠的影响。神胎石自主地飞动这种情况韩溪还是第一次碰到,按说八脉九窍神胎石虽然有很多玄妙,但也不过是一块石头,然而现在它却像是一个活物,被血蝠珠所引动。
尽管兽皮袋口子被绳子绑着,韩溪还是从袋子上感应到了一股浓重的血腥之气,胸中憋着一股烦闷之气,他这才意识到了这血蝠珠的邪异。韩溪主要心神放在了八脉九窍神胎石上,却也一字不落地将阚雄与阚保福二人的对话听在耳中,他定了下心神,说道。
“族老放心,我韩溪虽然本事低微,但绝不会对这件事坐视不理。”
众人好一番道谢,阚雄这才领着采珠队伍告辞离去。
阚保福拿着黄色兽皮袋走到床边的木柜前,正要将那些血蝠珠与之前积累的合放一处,却听到身后的韩溪叫住了他。
“族老,能不能给我一颗血蝠珠,我研究一下这到底是什么东西?”
阚保福转身走回,将手中的兽皮袋双手递到韩溪身前,恭敬道:“当然可以,老朽这就将今天得来的这些都奉于上仙。”
韩溪却摆手道:“不用,我只要一颗就行。”
不料阚保福却很坚持:“韩上仙,这一袋也不过十几颗,多这些也不济事。还不如交奉上仙,或许对您有些帮助。上仙研究后,如果确实有用,您若再需要,只管找老朽来取。”
韩溪想了一下,觉得阚保福说的有理,既然自己决定插手此事,准备越充足,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阚瑶一族都是越好,于是便不再推辞,接下了兽皮袋。
“族老,有件事,我想跟你说下。那上仙这几天便会过来,我若暂住你家,或许会给你们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同时也会将我暴露在那人眼前,倒不如在村外附近寻一隐秘处落脚,我会在暗处时常留意村里的情况,并将我藏身之地告诉你。当收珠的上仙来时,你且先以好好招待为借口暂时稳住他,然后暗中差人去知会我。我得到消息便会立刻赶来,这样一来,既可以在需要时及时赶来,又可以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还能与你们撇清关系,即使斗法时我不敌那人,也不至于太过连累你们。”
思索一阵,阚保福也觉得韩溪说的在理,可谓处处为他们一族着想,唯一可虑的是,一旦这样,韩上仙会不会在紧要关头不出现,将他们弃之不顾。他又转念一想,哪怕将韩溪留在家中,只要对方决意不出手,他们也无可奈何。
“韩上仙真是思虑周全,就是这样会不会太怠慢了上仙?”
“无妨,我毕竟有修为在身,环境的好坏对我影响不大。不过,有件事你一定要做好。最好是现在就去安排,我来你们这里的消息在这段时间一定要保密,绝不可泄露出去。否则,到时候我不但起不了出其不意的效果,还会更加连累你们。”
阚保福也是久经世事的老人,当然能够明白韩溪的意思,当即恭送韩溪出门后,立即挨家挨户去叮嘱保密事宜。
小河自北而南在阚瑶族村中穿过,将其一分为二。今夜月明星稀,初秋的微风拂过河面,皎洁的明月在小河中映出粼粼银光。韩溪沿着村中小桥走到河东岸,借着月光看到前方里许有一片密林,他快步走了过去。
深入树林,找到一块相对平坦、树少的草地,很适合用来藏身,于是便又进村告知阚保福他暂驻的地点,然后回来安心地盘坐了下来。太渊穴中,八脉九窍神胎石好似感应到了血蝠珠在韩溪身上,这一来一回的途中,在须弥芥子中跳动个不停,险些控制不住。
韩溪从怀中取出兽皮袋打开,在斑驳的月光下,他看到袋中一颗颗黄豆大小的血色珠子散发着蒙蒙红光,一股强大的血腥之气弥漫开来。
从阚春旺那里得知,这血蝠珠并不能直接用手触摸,但韩溪艺高人胆大,伸手就将一颗珠子拿在手中。
血蝠珠一入手,一股莫名的力量便要从韩溪指尖钻入皮肤,他尚不知这股力量威力如何,不敢贸然让其进入体内,遂将一丝真气聚手指,挡住了那股力量的侵袭。
那股力量遭遇真气的抵挡,又冲了几下,没能冲破真气层,竟然掉头退了出来,射向空中,又瞬间转了个弯,朝着韩溪身体其他地方射去。韩溪没有料到,这种力量如此诡异通灵,一个不防,腰间那处刚刚愈合的伤口处,被一丝力量侵入。不过,韩溪反应还算快,及时又分出一道真气挡在伤口处。他本想将已经钻进来的那一丝能量迫出体外,忽然又将这个想法放弃。既然想研究此物,何不亲身尝试一番,这么一点,应该不致有大的影响。
于是,韩溪将真气覆满身体每一寸肌肤,切断那股力量的后续侵入。这一刻,手中那颗珠子红光竟然一下子敛去,不再放射那种能量,被韩溪静静捏在指尖,如同一颗普通的红豆。
韩溪不再看血蝠珠,闭上眼睛,运转内视之法,查看体内的情形。他缓缓放开伤口处真气的禁锢之力,那股力量立时就有了动作。它忽然化成了两股,一股沿督脉直冲而上,另一股则侵入手太阴肺经,沿着右臂往手掌处游去。
右腕太渊穴中的八脉九窍神胎石的跳动更加剧烈起来,与那一股侵入手太阴肺经的力量遥相呼应。而那股进入督脉的力量则一直冲到了他的头颅,忽然爆散开来,形成一片雾气,试图侵入他的脑海,韩溪知道,人的大脑是将来修炼进入“出神入化境”的关键,而且十分脆弱,不敢轻易尝试让那不知名的力量入侵,怕造成无法估量的伤害,于是又将真气抵挡在了脑层表面。这片雾气努力了几次,始终冲不破韩溪的真气防御,不得不放弃。但那雾气并没有停滞,转而朝着韩溪头顶的百会穴蜂拥而去。
就在此时,侵入手太阴肺经向下而行的那股力量也终于抵达太渊穴,一股脑钻进了太渊穴的须弥芥子,八脉九窍神胎石在这一瞬间,突然飞到了那股力量侵入之点,那个激发“三通鼓圈”的孔窍微微一动,将这股力量吞噬了进去。
同一时刻,百会穴处的那片雾气弥漫在百会穴的道口,形成一层薄膜,忽然之间,韩溪感觉自九天之上的落下一道不可思议的玄妙力量,这股力量无色无形无质,却又有别于天地灵气,显得更加神秘莫测,这力量一接触到红色薄膜,薄膜立即消失不见,而那玄妙力量却顺势进入了韩溪的大脑,就连真气都无法抵挡。韩溪大惊,顾不得研究太渊穴中的八脉九窍神胎石,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了百会穴。
忽然之间,韩溪福至心灵。
他虽然目前修为只是“养气入微境”的养穴开窍期之初,却因为好奇翻看过《致微经》终章以及“出神入化境”的功法《化神真经》,《致微经》终章提到,当“养穴开窍期”修炼至巅峰,需集合全身穴道及九孔窍内的真气之力通过一种玄妙的术法,将这些真气异变成一种叫做“天人气桥”的能量,然后将天人气桥通过百会穴冲出升天,勾连诸天星辰的震动之力,并将星辰之力俘获,再经由百会穴接引入头颅,回返入脑的天人气桥,再次变回人体真气,然后与星辰之力互相交感,便会在脑中开辟出一方识海,识海的出现,便是“养气入微境”大成的标志。《化神真经》中说,识海一经出现,便不再需要天人气桥这个媒介来俘获星辰之力,识海本身就能吸引九天星辰之力,星辰之力越积越多,便会孕育出神魂,神魂的出现标志着修为真正踏入“出神入化境”。“出神入化境”以后的修仙者的修炼,除了需要天地灵气来转化成真气,以滋养、壮大识海,还需要诸天星辰之力滋养、壮大神魂,神魂达到一定的量,便能结成神胎。从神魂出现到结成神胎,再到后面的胎成化婴,天地灵气、星辰之力这两种力量对于修仙者而言,都缺一不可。
此时,韩溪结合功法中对星辰之力的描述,一下子断定,方才从九天之上落下、钻入他脑中的那种奇特能量就是星辰之力,他大是讶异,按理来说,只有将身体诸穴道和九窍全部打通并蓄满真气后才能感应到星辰之力,并将其吸收。而如今,他不过是才成功温养了两个穴道,距离一百零八处养穴大成还遥不可及,更别说再将九窍完全打开。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定是和血蝠珠的红色能量有着莫大关联。换句话说,也就是血蝠珠可以让修仙者提早接触到星辰之力。
他感叹血蝠珠神奇时,并没有体会到其中的凶险。若不是元一门嫡传功法的繁复强大,使他成功打通了四十四道经络,体内的真气远比其他门派同境界的门人强大,恐怕早就被血蝠珠的血煞之力冲破真气防御进入大脑进行破坏,进而神志散乱,成为一个癫疯之人,还哪里能够清醒地感应星辰之力的玄妙。
星辰之力进入韩溪的大脑后,并没有对他的脑海进行破坏,而是让他产生了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舒服感觉,但很快的,这种感觉一闪而逝,星辰之力在脑际盘旋了一圈,又从百会穴中窜出,消散在天地间。如今百会穴口处的血蝠珠灵力薄膜已经消失不见,天上也不再降下星辰之力。
可惜了,星辰之力是形成神魂之力的关键,若不是韩溪修为不到,大脑中尚未开辟出识海,无法羁留星辰之力,恐怕他现在已经进入了“出神入化境”。但境界未到,他却提早感知到了星辰之力,对他以后的修炼也是有着莫大的好处。
韩溪忽然又想到,血蝠珠不仅有着牵引星辰之力的作用,在百会穴形成的那道薄膜也有阻挡星辰之力逸出的作用。也就是说,只要是血蝠珠足够多,再配合其他能快速开辟识海的神物,足可以在极短时间内使境界低微的人跨入“出神入化境”,这何尝不是一种快速提高修为的途径?这是多么惊世骇俗的发现?或许,那奴役阚瑶族采集血蝠珠的上仙就是发现了这个秘密。
今夜,韩溪的发现并不止这些,还有一个就是八脉九窍神胎石似乎与血蝠珠也有些牵连。
于是他将神胎石从太渊穴中取出,借明亮月光看去。
;
(https://www.biquya.cc/id45113/2420199.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