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太平军占领镇江后,李成平就率部跟随着罗大纲镇守镇江。从1853年3月31日,太平军占领镇江,到5月初,罗大纲的主要精力放在了修建城防设施,巩固城防这一方面,但到了5月底,小麦快熟了,就快到了收麦的时候,镇江太平军需要全力做好完税纳粮工作。
太平军的西征、北伐吸引了大量的清军机动兵力,极大的减轻了天京的军事压力,也开拓了太平军的战略空间,但是,在东线,太平军有效控制范围只有金陵、镇江、扬州这一小块地方,北伐军孤军深入,攻下城池都是弃而不守,西征军向长江中游进军,虽然占据地方,但是西征开始时夏粮已经开始收获,只靠缉获的粮食根本不能有效保证天京的粮食供应。天京缺粮啊,这使得罗大纲对金陵、镇江等地完粮纳税工作格外的重视。
由于太平军攻占镇江时没有遇到什么抵抗,钱粮征策等纳粮依据都保留的很完整,征粮的小吏也投靠了太平军,这就给太平军完成征粮提供了最容易的方式。在缺粮的现实压力下,天京的命令也早就下来了,征粮要依旧例,为了征粮顺利,也承认了原有的地权。李成平宣传征粮的工作就在天京的一声令下展开了。
“二子,咱们在武昌讲道场听宣讲的时候听说的不是要少纳粮甚至不纳粮吗?怎么咱们太平军现在要征粮啊。”张旭跟着李成平身边一边走一边抱怨着,还不时的用眼瞄在前面领路的征粮小吏。
在他的心里,这征粮小吏就是他的敌人,虽然这小吏也剪了辫子,但张旭越看他越觉得辫子还呆在这小吏的头上,越看他越觉得他可恶。尽管,现在这些小吏在自己面前表现的像孙子一样,但是,张旭始终忘不了他们以前趾高气昂的样子。
在老家的时候,每当这种纳粮小吏来到村里的时候,除了乡绅老爷是高兴的,其他乡亲全都要面临生死的考验,加米色钱(借口米色不合格要加钱),踢斜淋尖(用大斛装粮,堆成尖状,然后用脚踢,溢出来的粮米全归粮胥所有)等等不仅将乡亲们一年的收获收取大半,收成稍微不好村子里就有人饿死。他及李成平的亲人大部分都是由于饥饿或者饥饿导致的疾病死的。
这征粮小吏便是他的阶级敌人,生死仇人,但是现在自己却要和他一起去征收乡亲们的粮食,这是他内心不能接受的。不仅是张旭,兄弟们对这份差事都很抵触。看着这猥琐的小吏,他心里实在忍不住了,忍不住开口向李成平抱怨起来。
李成平心里对这份差事也是感到难以接受,自己来到这个社会是来革清妖命的,现在倒是要跟征粮小吏搭伙欺负老百姓了,反差腻大了。但是,李成平是知道天京缺粮的现实情况的,所以只能道:“现在天京上百万人,不吃粮食不是要饿死吗?不征粮怎么办?”
“那也用不着这些垃圾,咱们自己就能征粮啊,他们这些人跟乡绅合起伙来还不知道贪多少呢。”张旭对这里面的门道也是很清楚的。
“叫你自己去征粮,你知道怎么征?这征粮策里的字就算你能认全,你能看明白吗?你会算账吗?”李成平忍不住吐槽。
太平天国是一个政教合一的政权,拜上帝教天生就排斥儒家在内的各种宗教和意识形态,太平军所到之处砸毁孔庙,砸孔子牌位,把儒家典籍斥为“妖书”,禁止阅读,焚烧书院等到这一系列的行为,彻底将读书人推到了清廷的这边。所以,尽管很多读书人对腐败、卖国的清廷很不满、失望,但与太平天国相比,读书人当然选择尊崇儒术的清廷这边。
太平军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这三年时间,从广西到江苏这一路上,湖南、湖北、江西、江苏都是人文荟萃之地,但是却没有一个读书人能够融入到太平军中,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悲剧。
“那咱们就眼看着这些奸猾小吏来欺负乡亲们吗?”
“当然不,咱们难道是去保护这些小吏征粮吗?咱们才是去征粮的,这些小吏只是领路的。到时候都听我的。”李成平显然早有定计。
“恩。”张旭听了这话也高兴起来。
等到了村子,胥吏刚要去通知村中的乡绅,李成平赶紧阻止了他。李成平先将士兵们召集起来,说道:“大家挨家挨户的去找乡亲们,要和颜悦色,就说现在咱们太平军要打清妖,要征粮纳税,把乡亲们都召集到晒场,我先说一下我们新的纳粮方法。”
兄弟们敲着锣,挨家挨户的通知乡亲们,之前还算寂静的乡村彻底沸腾了。乡亲们实际上老远就看到这支队伍了,看着向村子行来的队伍,乡亲们就知道是来纳粮的了,赶紧都回家紧闭家门了,所以李成平来到村子的时候才感觉村子里静的可怕,连鸡鸣狗叫声都没有。
不一会儿的工夫,还算宽阔的晒场上就聚满了人,站在最前面的是一个肥头大耳的中年人。他此时正面色阴沉的看着李成平等人以及那个征粮小吏,要是现在方便说话的话,他真想对小吏大声问一句:“前几天到你那打听征粮的消息时,你不是说没问题吗?“
“乡亲们,我们太平军赶跑清妖是为了让大家过上好日子,是为了守卫我们的家园,是为了消灭欺负我们的人,是为了我们每个人能够吃的饱、穿得暖。为了赶跑清妖,建立我们汉人自己的国家,乡亲们是不是也要积极的纳粮?”李成平高声宣讲。
尽管李成平说的很大声,很好听,下面乡亲们还是都不敢说话,畏畏缩缩的聚在一起,都脸现愁容。肥头大耳的中年人以及猥琐的小吏不自觉的面露讥笑之色。
“我们太平军是百姓的队伍,我两个月前和大家一样,也是个泥腿子。我们太平军纳粮和清妖不一样,清妖是地少的多纳粮,地多的少纳粮甚至不纳粮。我们太平军跟清妖正好相反,地多的多纳粮,地少的少纳粮。”李成平继续说道。
李成平的这句话犹如一颗巨石坠入平静的水面,乡亲们面面相觑,面露震惊之色,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每个人都心想:早就听说太平军对百姓很好,以前还不大相信呢,现在才发现太平军真是太好了。乡亲们面露喜色,而肥头大耳的乡绅则面如死灰。
PS:查资料好麻烦,百度了一两个小时就找到一点关于清朝官绅一体纳粮的资料,这方面的资料好难找~~最后,还是求一下收藏,收藏好少啊,各位书友看完能顺手点一下收藏吗,我可能现在写的不算很好,但是你们可以先收藏着,以后再看,我相信我会越写越好的~~~
(https://www.biquya.cc/id42187/2218108.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