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都市言情 > 职业生涯 > 第八章

?平合农场机关的办公处,是一座大概象倒T字型的连体房屋,正面一排是各科室的办公房间,它又有点象H型,从左到右的顺序是:管教科、财务科、行政办公室,收发室、值班室,生产科、供销科、政治处。左右的两头是特大房间,管教科往后连着的第一间房是它的档案室,第二、第三间是场领导的办公室,政治处往后连着的第一间房是它的档案室,第二间是行政办公室的档案库,第三间是武器库。收发室往后连着的是打字室,值班室往后连着的是通讯员的寝室,这四个室合在一起也不及一个大房间。

  

  在正面办公房间(收发室、值班室之间)的正中部位有一条垂直的走廊与会议厅相连。办公处正面的左侧60米远有一个公共厕所,对面80米远是正在建新的办公楼;右侧斜前方40米远有一个露天小便处,斜后方约60米远的一幢平房里,有一间电话总机房。这就是整个场部机关的基本布局。

  

  此时的平合农场,已经接受不少从其他监狱、劳改农场调进的大批普通刑事犯,并确定今后的工作重点,将按犯人队、劳教队、就业队这样的顺序来考虑;解放军部队也驻进了一个营部,各方面的关系还未完全理顺。

  

  管教科的全称为“管理教育科”、前身是平合农场革命委员会保卫组,办公室内文件柜及桌椅上“保卫组”的字迹还沥沥在目。邹科长是“保卫组”的老人,有时人们按习惯叫他邹组长。其实,无论是过去的保卫组,还是如今的管教科,邹庆一直是任副职、但实际主持工作,对此很多人并不清楚。

  

  邹科长生于一九二四年,是一位老资格的干部,他做过派出所所长、中队政治指导员,小个子、白头发,虽然只有高小文化,但熟悉业务、做事干脆利索,作风正派、群众基础好,其家属长期在农村老家未能迁来。

  

  邹标是邹科长最小的儿子,与常健系高中同学并曾经是好朋友;临近毕业时俩人发生矛盾还打了一架,估计邹科长不一定知道那个事。

  

  管教科的另外一位副科长叫宾昌,一九四二年出生,初中文化,是平阳县本地人;他是在“文革”中由解放军部队转业到平合农场保卫组,好象还充当过“军管”时期“军代表”一类角色,身材高瘦并有一副严肃面孔。

  

  宾科长在科里比较年轻,又经常有一些偏激情绪,因此威信不高;他分管教育那一摊子业务,手下的人、或者是资格比他老,或者是文化程度比他高,比如:汪俊是三十年代末生人,中专文化,也是平阳县本地人。

  

  常健和吕华去管教科报到的那一天,还见到科室内勤人员关苏、郭净,以及正在筹备派出所的老覃;按场里人的习惯,他们对于长辈要表示尊敬,有职务的按头衔称呼,无职务的则以“叔”或“姨”相称,如在场的“邹科长”、“宾科长”以及“关叔”、“郭叔”、“覃叔”、“汪叔”都要打个招呼;他们发现除了邹科长偶尔有些慈祥的笑容,其他的人似乎都不太会笑。

  

  科里下属有一个电影放映组,组长是老赵,带着徒弟柯良、魏林,他们几个都是职工;常健也认识他们,柯良、魏林是其姐姐的同学。

  

  自从常健和吕华正式分配工作之后,场部片区晚间的巡逻值班就不再设专人,而是改为机关男性干部职工轮流来做了。

  

  分管改造工作的领导原来只是华副政委一人,后来管生产的汪副场长也改任副政委抓管教,相当于两个场领导共同分管一个科室。

  

  劳改工作系统的干部、和代理干部工作的职工,以及其他从事警务的职工,在一个时期有“劳改干警”这样的简称。“以工代干”是特指由组织上安排代理干部工作的那一部分职工,象吕华、常健、华云、黄晶等人。

  

  吕华和常健到管教科的初步分工是:吕华跟老覃跑筹备派出所的事情,常健帮内勤人员关苏、郭净做杂务,有事办事、无事整理文件资料。

  

  常健从此做工作笔记,开始他抄录有:国家公安部制定的《公安工作人员八大纪律、十项注意》

  

  八大纪律是:(一)服从领导服从指挥;(二)遵守政策遵守法律;(三)不准泄漏国家机密;(四)不准侵犯群众利益;(五)不准贪污受贿;(六)不准刑讯*供;(七)不准包庇坏人;(八)不准陷害好人。

  

  十项注意是:(一)立场坚定敌我分明;(二)坚决勇敢沉着机智;(三)多办好事服务人民;(四)说话和气办事公平;(五)敬老爱幼尊重妇女;(六)注意礼貌讲究风纪;(七)尊重群众风俗习惯;(八)纠正违章不准刁难;(九)执行政策做好宣传;(十)劳动学习全面煅炼。

  

  平合农场刚刚制定的《管教科岗位责任制》

  

  (一)努力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学习政策业务,提高马列主义思想水平,坚持用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搞好对三类人员的管理和教育改造工作。

  

  (二)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劳改工作路线、方针、政策,坚决执行“改造第一、生产第二”的方针,严禁“*、供、信”。经常向党委请示报告,将贯彻执行政策的情况和三类人员的重大问题及时向场领导汇报,当好党委的参谋。

  

  (三)深入调查研究,落实各项防范措施,掌握敌情动向,经常与附近社队及驻场武装交换敌情、互通情报,做好警戒和安全防范。组织侦破案件和追捕逃犯工作。负责禁闭室的看守和对关押犯人的审案、结案。

  

  (四)负责三类人员的接收工作,办理三种人的解教、释放、清理的呈批手续和组织遣送;办理就业人员的身份认定、摘帽、戴帽、请假、婚姻、生活福利及家属安置等事宜;抓好犯人零用钱的管理;处理犯人、劳教人员保外就医、监外执行,负责三类人员的防逃、追逃及死亡膳后工作。

  

  (五)管理三类人员的档案,保管和处理三种人的贵重物资;根据改造、生产的需要,负责三种人的调动,实行分管分教。制订、修改三类人员的场规队纪,督促检查实施情况,总结先进经验。

  

  (六)负责办理三类人员的来信来访,处理和转递三种人的申诉材料,做好文件材料的上报下达与归档工作。协同有关部门做好三类人员的生活卫生管理工作。做好户口管理,及时掌握人口变动。

  

  (七)拟定警戒设施和狱政建设计划,协同有关部门做好警戒设施与狱政建设项目的落实和实施,以及教育改造费的使用。

  

  (八)负责制订对三类人员的教育改造计划,编写教材,组织三种人外出参观,办好三类人员图书阅览室。抓好对三种人的考核,定期检查对释放的犯人、解教的教养和清理的就业的改造质量。

  

  (九)抓好对三类人员的宣传教育工作,组织力量筹办劳改小报。督促各单位办好“三报”以及各种专栏。协同搞好三种人的文体活动。抓好对电影片的审查,管好放映组,提高放映工作质量。

  

  (十)深入调查研究,督促检查教育计划的执行情况,了解与掌握三类人员各个时期的思想动态,使教育改造工作更有针对性;及时总结典型经验,抓两头、带中间,不断提高教育改造工作质量。

  

  (十一)负责对三类人员的出入场教育工作,安定改造情绪,巩固改造效果。

  

  (十二)积极参加机关的集体劳动生产,努力改造非无产阶级世界观。

  

  从以上两个文件可以看到:当时公安系统、劳改单位重视“政策”的程度远远高于法律,而且特别强调干部要注意政治、业务学习以及参加劳动生产;管教科的工作内容庞大、复杂,不仅包括狱政管理和教育改造两大方面,还有即将成立的派出所“户籍管理”等方面职责,也涉及以后生活卫生、狱内侦查、刑罚执行、劳动改造等多个工作部门的业务范围;对于服刑犯人、劳动教养人员,以及所谓的就业人员,一概统称为三类人员,有时又以“三种人”简称。

(https://www.biquya.cc/id36107/211844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