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健和吕华仍住在同一宿舍,一天晚上看完电影之后,约十点多钟老覃叫他们去帮助处理突发案件。第二天上午,几个受害人到管教科办公室做笔录,常健在办理其他事情的同时,也很留意老覃和吕华怎么案件。
“你们到底丢失了一些什么东西?”这是老覃的发问。
“覃叔,我就是被偷了一辆飞鸽牌自行车,上有锁、算是半新旧吧!已经买有几年了。没有别的。”这是一位高个子年轻女教师说的。
“我是一件衣服……还有一长一短两条裤子。”另一位倭个子单身女教师也吞吞吐吐地说了,她的脸有些发红;做记录的吕华抬头看看她,又看看老覃。
“还有……”高个子女教师又开口想补充说点什么。
“别说了。”倭个子女教师急忙制止她的同伴。
“是不是还有一件文胸。”老覃忍不住点了一句。
两个女教师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在场的其他人也都有些不好意思。
老覃干脆说:“这有什么不好意思?你已经过洗澡,晾晒的衣物全部被偷了,不就是这些东西嘛!肯定是那些变态男人干的……”
对于这件事情,常健的笔记本是这样记录:
“八月十七日晚,刚刚躺上床要睡觉,闻讯学校宿舍发生案件,便即起身赴现场。原来发生了盗窃案件,领导因故而布置保护现场待明天处理。
“十八日早起床,洗漱后便去现场,专案的领导及同志已在场,自己也看了一阵子。在一旁看专案同志处理,自己也摸索思考问题,但没法帮什么忙,没能插手,只能看着别人干。通过最近发生的一连串事件,证明了当前仍情况复杂,阶级敌人及偷、摸、扒、窃者活动猖狂,自己务必时刻要警惕。通过看别人处理问题,觉得自己就现在工作来讲,也应多学、多实践,为今后更好工作。”
一个星期天,新二队发现一名就业人员不知去向,就打电话报告场部值班室,值班室的值班人员又马上转告管教科的邹科长,邹科长当即组织本科人员去新二队处理;后来,管教科人员和新二队的干部在一块甘蔗地里面搜到那个就业人员。常健不仅参加了行动,还在笔记中做了简单的记录:
“九月十一日(星期天)下午,新二队怀疑一个就业躲藏在一大片甘蔗地里请求支援,邹科长带领我们乘坐机务队一辆卡车赶了过去;到达现场时,看见已经有十几个队里干部包围甘蔗地,大家从四面向浓密的蔗林深处搜索;半个多小时后,李管教最先发现逃跑人员,旁边的覃叔马上配合他上前擒拿。
“回到队部,大家一起会餐;邹科长再三强调:队里今后要注意防逃工作。吃过晚饭,汽车顺便把逃跑人员拉去禁闭室关押。”
原来,那个就业人员戴有“反革命分子”的帽子,这样的人平时受到严格管制,因为《有帽就业人员摘帽的五条标准》规定是: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真心靠拢政府,相信党和政府的政策,决心走社会主义道路。
(二)认真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并且认罪、认错,努力改造资产阶级的世界观。
(三)一贯遵守政策法令,遵守场规队纪。
(四)积极参加劳动生产,完成和超额完成各项生产任务,爱护公物,树立新的道德风尚。
(五)敢于检举揭发坏人坏事,及时反映真实情况,向不良倾向作斗争。
了解上述情况后,常健明白队里、科里为何要“兴师动众”了,同时觉得那个就业人员想摘掉“反革命分子”的帽子应该很难。
国庆节前,邹科长在科室会议上宣布调整分工,确定常健跟“教育改造”那一摊工作;会后,宾科长具体安排汪俊和常健负责检查《改造小报》出版和各队文体活动准备情况。第二天上午,汪俊不知从哪里多弄来一辆公用自行车,让常健骑上跟着他一起下队,第一站是出入场队监舍里面的“小报组”。
几个月之前,为制止劳教人员打群架、常健曾经进入过此处,他没想到如今变化那么大,因此感慨说:“汪叔,这里的环境卫生搞得不错哇!”
“门面单位,又准备要过节了,不搞好怎么行?”
在宣传栏处,除红红绿绿的标语、口号、文章、诗词之外,一幅水泥黑板上用黄色油漆书写了《劳教人员五项守则、十条纪律》:
五项守则是(一)要拥护毛主席、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二)要努力学习马列主义和思想,认真改造非无产阶级世界观,争取早日改造成为具有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的劳动者;(三)要遵守政府法令和场规队纪,老实认罪认错,服从管教;(四)要积极向反改造的思想言行和一切不良倾向作坚决斗争;(五)要积极参加劳动,完成或超额完成生产任务,爱护国家财产,养成劳动习惯。
十条纪律是(一)不准造谣、传谣、散布反动言论和封、资、修的思想毒素;(二)不准拨弄是非、拉拢落后、打击积极改造的劳教人员;(三)不准无理取闹、酗酒闹事、行凶打人;(四)不准进行流氓、盗窃、赌博、转手倒卖等一切违法犯罪活动;(五)不准私自与外人接触和向海外投寄信件,亲属来探望时必须持有(公社)大队级以上的书面证明,并经干部审核后方可接见;(六)不准携带农药、毒品、易燃品、易爆品、劳动工具等物进入宿舍;(七)不准私自窜舍、窜队和超越规定的活动场所,要注意搞好集体和个人的卫生;(八)不准消极怠工、阳奉阴违、弄虚作假、违反*作规程、破坏生产;(九)不准擅自单独行动,应严格遵守集体出工、集体收工、集体学习、集体休息等制度;(十)不准顶撞干部、抗拒改造,一切行动必须服从命令、听从指挥。
常健又好奇地问:“汪叔,改造小报是劳教人员搞的吗?”
“基本这样。那些人中、什么人材都有,我们要把好关。”
汪俊和常健走到“小报组”房间的门口时,里面一个戴着眼镜的劳教人员从桌子边迅速站起来打招呼:“汪干事您好!”然后,他把迷惑的目光飘向常健,不知道怎么称呼这学生模样的半大小孩。其时常健已经十八岁。
汪俊看在眼里,他严肃地介绍说:“这是常干事。”
“常干事您好!”戴眼镜的劳教人员虽然迟疑了一下,或者有点不服气,但是他的反应不算慢,也给了常健同等待遇(表示尊敬)。
常健象汪俊一样“唔”了一声,便从“焦点”位置上闪开。
“拿准备出版的清样给我们看看。”汪俊开始发号施令。
“好的。”戴着眼镜的劳教人员恭恭敬敬找文件、递过来……
离开出入场队,汪俊带着常健又去到关押犯人的八队。
在八队监舍里面的宣传栏上,常健看到同样是黄色油漆书写、但内容却有所不同的《犯人的五项守则、十条纪律》:
五项守则是(一)拥护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二)努力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用马列主义、思想改造资产阶级的世界观,改恶从善,争取早日改造成为守法的、自食其力的公民。(三)严守国家的法律、法令,严格遵守监规纪律,认罪服法,服从管教。(四)积极劳动改造,树立劳动观点,养成劳动习惯;要励行节约,爱护国家的财产,努力完成生产任务。(五)积极向反改造的言行作斗争。
十条纪律是(一)不准造谣、散布反动言论和封、资、修的思想毒素。(二)不准拨弄是非、互相拉拢和打击积极改造的犯人。(三)不准包庇他犯的各种破坏活动。(四)不准吵架斗欧、无理取闹、行凶打人。(五)不准互通案情和窜监、窜队。(六)不准私自与外人接触和向投寄信件。(七)不准盗窃、买卖、破坏公私财物。(八)不准消极怠工、弄虚作假和违反*作规程。(九)不准携带毒品、易燃易爆品、劳动工具等进入监舍。(十)不准擅自超越警戒线,要严格遵守集体出工、集体收工、集体学习、集体休息的制度。
检查完节前的文体活动准备情况之后,陪同的何管教说:“有一个平阳籍的反改造分子叫陈青,年纪不大却相当牛气,我们想送他去关禁闭。”
汪俊半开玩笑地说:“哟!哪不是我老乡吗?我倒要见识一下。”
陈青这个罪犯对管教干部有明显的敌意,也许是汪俊苦口婆心的谈话中带些方言,他的态度才稍微好了一点(以后逃跑回被常健等人抓获)。
谈话完毕以后,何管教带汪俊和常健到队里干部职工食堂吃午饭,大家聊起其他问题,都不再提是否送陈犯关禁闭的事情了。
吃过午饭,汪俊和常健抄近道去十六队,路途中要上渡船过清水河;这样的抽查工作,他俩骑自行车跑了几天才走完全程。
(https://www.biquya.cc/id36107/2118446.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