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玄幻奇幻 > 燕与岳的三国 > 第十章 申氏 上

?

  “哦,说来听听。”燕婉答道。

  来人微微躬身道:“我家家主愿意交出西城,保证城内的秩序,并不带走物资财物。只愿将军回告贵上,我有条件三件。”

  “说来听听。”

  “一是两家结为同盟友好,不得互相攻侵。二是维护贸易往来,保护对方的商队,不得加以刁难和课税。三是我主欲借贵方演武之大将、铁骑和精锐矛手八百一用,完事后必定归还,如有折损必重金补偿。”

  燕婉等人听后皆十分惊奇,这个交易前两条可谓优厚之极,而第三条又十分不合理。

  燕婉想了想后回答道:“我教从关中迁来,只不过欲得西城以为安身立命之地罢了。本就无东取上庸之意,当然愿与贵方结为盟好,若有背离,必遭天遣。”

  “然而毕竟是新结友好,我精兵猛将孤军深入贵境,实难安心,这一条怕是难以同意,还请先生回去回禀贵家主。”

  来人苦笑一声,说道:“这一条至关重要,万望再做考虑。”

  岳飞忍不住道:“此事非常不合常理,万难同意,欲为盟好,就请先生明言告我原因。”来人道:“正当如此。”听来人细说后,燕婉等人才明白这一切来龙去脉。

  原来这汉中郡地势十分奇异,一系列大小盆地星罗棋布,由西向东依次排开。

  首先汉中是个比较完整的盆地,是个典型的汉水造就的河流冲积平原。

  而东边半部则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板块,安康盆地、竹山盆地、房陵盆地,而且这三个板块都不是汉水冲积而成。

  这东部三县是典型的山地地形,除了一些山间盆地,此时大部分地区都处于未开发的原始状态。

  其次就交通而言,汉中盆地和安康盆地间的地缘平衡线要容易突破一些。

  因为这条地缘平衡线的主要阻隔是山脉,汉水多少还是能起到一点帮助进攻的作用。

  而安康盆地和上庸盆地之间,除了有山脉阻挡外,汉水也从顺流变成了横流,成为了康庸两地之间的又一道屏障,所以突破这条地缘平衡线的难度非常大。

  不但如此,从南阳盆地进入上庸盆地,有堵河、南河两条汉水支流沟通,从这个方向攻易守难。

  并且上庸离汉中盆地的中心比南阳盆地要远得多。

  因此,对掌握汉中盆地的政权来说,安康盆地是易攻易守,而上庸盆地是难攻难守。

  对占据南阳盆地的政权来说却相反,是安康盆地难攻难守而上庸盆地易攻易守。

  因此,历史上康庸之间的山川天险往往就是汉中盆地和南阳盆地达成地缘均势的地方。

  现在,申氏就是遇到了这样的困境。

  申氏原本只是上庸竹山地区的一个小豪族,但其接连几位家主都比较有头脑,慢慢的富裕了起来,开始建筑坞堡,吸收徒附,强大了起来。

  到申耽父亲当家主时感到天下就要乱了,开始大规模的聚拢流民,购买骏马铠甲,打造武器。

  在其去世后,申耽接掌申家,这是一个虽然年轻但非常有本领的人,在真正的历史上统治上庸与西城三十多年,屡挫强敌。

  现在荆州地区尤其是南阳郡的世家大族饱受战乱之苦,又面临着董卓和超级豪门袁氏的双重压迫掳掠,都在寻找避难之所,有些家族就将目光转移到了上庸、房陵两地。

  申家虽多年积蓄力量,但和这些大家族一比就不够看了。历史上申氏就是拖延隐忍,又趁西城混乱之际慢慢整合了当地的小豪族控制了西城为后盾壮大了力量。

  又交好汉中的张鲁,在汉中之变时站对了边,在张鲁的支持下以西城为基地与外来豪族不停纠缠,终于保住了上庸,但房陵还是最终被荆州蒯氏夺走了。

  而现在的局面不同,天道教一战就斩杀陈氏父子夺取安阳的战力就让西城县的大小豪族吓破了胆。

  要知道陈英是汉中城固的豪门陈家的重要人物,陈庆的勇武更是西城闻名,这样的力量都不堪一击,又让这些人怎么敢对抗?

  申氏也颇感胆寒,毕竟申家并没有真正打过仗,更没有燕婉、岳飞这样的眼光与计谋。

  这与智商无关,而是没有阅历与缺乏知识造成的。后来的大演武只不过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恐惧而已。

  申家自觉全力以赴守西城也能撑一阶段,可申氏没时间了。

  如果不能迅速的击败天道教又拖住了自己的实力,灭顶之灾就在眼前了,所以求和乃至借力就是必然之举了。

  听使者的详细解读后燕婉和岳飞与历史一对照,基本相信了来人所说。

  但燕婉说道:“我理解申氏的处境了。可你们怎么保证我军的安全呢?再说,你就不怕我军反手灭了申家?”

  来人一笑:“我申家家主愿意把母亲妻子送来为质,以安贵方之心。至于贵方翻脸,我方也不怕,大不了我申家降了蒯家,迁往荆州好了。贵军孤军在外,再强也是必败无疑。”

  燕婉说道:“先生好口才,我就是掌事之人,结盟之事一言而决,只是我军为你征战,必需有回报。我也不要别的,耕牛五百头即可。”

  来人面露难色,细想之后说:“五百太多,我愿意给三百头牛和钱十万,不能再加了。”

  燕婉一跃而来到来人面前,端详了半天,说道:“你就是申耽吧?我同意了,现在可以结盟了。”

  来人一笑,说道:“在下就是申耽,愿与阁下永结盟好。”

  双方细谈细节直到午后,终于敲定了所有条款,达成了盟约。

  于是申耽回城,燕婉军后撤十余里等待,早已准备好的申家队伍出了东门,一路快速离去。

  燕婉军随即进城,接管了县衙府库等要地,西城这座坚城就此落入了燕婉手中。

  忙碌到晚间,徐晃带一人来见燕婉。

  此人三十多岁,神色黯然,徐晃嘴角露出一丝微笑,说道:“道祖,此人是西城赵县令,想知道道祖对他的安排。”

  燕婉也笑了起来,光顾和申家交涉了,都忘了这还是大汉天下,还是有县令的。

  这县令也是心中苦涩,他原是南郑赵家的重要成员,被太守苏固派来掌握西城,但此处不比安阳,豪族众多又有强邻在侧,一个外乡人难以掌握局面。

  而赵家以诗书传家,声望虽高,武力远不如陈家,他自己也是名士派头多过实务能力,手下又无能干之人协助,渐渐被架空,尤其是申氏到来后,但拱手而已。

  现在这西城实际上又换了一个主人,他这名义上的主人地位更加尴尬。他拱手道:“如蒙恩准,愿离此往蜀中而居。”

  燕婉笑道:“可以,若有什么困难,可告知与我。”

  燕婉第一次见到汉朝县官,有些好奇,就攀谈了几句,而赵县令得到自由,心情不错,也谈兴颇高。

  一谈之下,双方都受益匪浅,燕婉发现这个人还是非常博学的,很多事情和知识是在史书上和她以前的贫民身份接触不到的。

  而赵县令更吃惊,眼前这个冲龄少女竟然天文地理,无所不知,儒道释法各家知识也有涉猎,时局大势也看法犀利,与自己多有暗合,难道这世上真有生而知之的人?

  实际是燕婉谈到了他才领悟的,只是他自己不觉得。

  两人不禁有了惺惺相惜之感,但两人也明白彼此基本立场对立,燕婉也没有挽留,他也没提留下。

  第二日清晨赵县令踏上了去蜀中的路程,就此消失在历史中,无人知其后来结果,就像许许多多的失意世家子弟一样。

(https://www.biquya.cc/id32616/1746666.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