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海角迷雾 > 第112章 大祸临头宿儒灾

?周泰柏晚饭后,怀着沉重的心情,步行回珠溪中学去。

  

  本来学生晚修,教师备课,他身为校长,晚上回不回学校问题不大,但目前几位老师和教务主任都被抓走了,学校师生人心惶惶,他必须回学校去坐镇,有什么事情他随时可出面处理。

  

  刚才回家路上和吴六叔的谈话,回到家和太太、小儿子的闲聊,一直在他周泰柏脑际萦绕,令他产生很大的感触。目前形势的发展,农村将翻天覆地,学校也决不是风平浪静的避风港。从捉岳群而引出抓姜嫣兰,一场《陈情书》的风波,詹秉文、孙承俊、金仲贤被捕,进而云大芹和姚婉华又被捕,都是丘逢清手下一伙人直闯课堂、在几十名学生面前将几位老师抓走,是谁在为他们壮胆,竟然敢如此无法无天胡来呢!

  

  教务主任詹秉文,先抓回农村批斗继而逮捕,一小校长云冠华同样被捕,他二人历史上在旧政权都任有要职,看来教育界背负有历史包袱的留用人员,又将有新一轮的清算。他周泰柏北伐中任过团长、在上海也在商界露过头角,虽然,他早已弃武修文投身教育近二十年,但如果有人要针对挑他的历史问题,也足可罗织罪名,将他置于死地,因此某些学生家长的疑虑,不能说没有道理。

  

  周泰柏俯仰不愧于天地。日治时期,他到处逃亡教学,虽然生活和工作的条件很差,但他心中充满民族大义,对教育兴国有坚定的信念,再困难他亦能熬下去。刚解放,吴干桐对他喻以大义,要他回家乡出任珠溪中学校长,时百业待兴,生活工作的环境仍甚维难,但他心中充满希望和信心,毅然接受委任。执掌珠溪中学二年多来,周泰柏为学校教育的发展,为国家培养人才,他历尽艰难,呕心沥血。他对得起国家民族,对得起十三区的父老乡亲。

  

  自从清匪反霸、土改八字运动开展后,许多事情都令他费解。本来周泰柏打算对社会种种事态不予理会,超然处之,坚守教育岗位,全心全意把珠溪中学办好。他万万想不到,抓特务竟然抓到学校里来,他这个一校之长,区里竟然连打个招呼都没有,就把学校几位优秀教师逮捕了。青年团刘步云、学生会江道良几个学生,在同学中搞签名,欲担保姜嫣兰老师,保释候查,但孙承俊、金仲贤、云大芹、姚婉华四位教师也因在学生搞的《陈情书》上签了名,结果他们都相继被捕。而区里对学生的签名陈情,一直不作回应,置之不理。

  

  因老师在陈情书上签名而被捕,现在最令他周泰柏担心的是,那几个创导搞签名的学生领袖的学业前途。他们是无辜的,如果事态继续恶化下去,如果上级来一个指令,勒令他们全部退学或开除学籍,恐怕到那时候,他这个校长也保护不了!

  

  当周泰柏回到学校大门口的凤凰树下时,站在大门口的十三区文教助理陈哲迎上来,热情地说:“周校长!近来身体好吗?”

  

  “陈助理!有心了!怎不进去坐呀!”周泰柏有点意外。

  

  “县文教科凌科长来了,他要见你。”

  

  “好呀!我正要找他。”周泰柏很高兴。

  

  听说凌岸波来了,周泰柏没有进学校,拐头就和陈哲一起到十三区公所去。他们走后,从半月塘的树荫处走出四个挎枪的民兵,远远跟在他们的后面,周泰柏根本没有发觉。

  

  到了区公所,陈哲将周泰柏带到一个小会客室,客气地说:“周校长!你坐坐,喝茶,我去通知凌科长和凌区长。”

  

  陈哲说一声走了。有个服务员来给周泰柏泡茶又退出去。周泰柏对着一盏煤油灯,喝口清茶,心中盘算着如何跟凌岸波力争,文教科如不能为力或坐视不管,他这个校长只好拼了,一是辞职,二是告到行署文教处,非讨个说法不可。

  

  已等待了一会,还不见凌岸波跟陈哲过来,周泰柏站起身准备找个人问问,就在这时,从门外进来两位戎装军人和三四个民兵,周泰柏不由一怔。其中一位年青军人开口了:“周校长!我们又见面了。”

  

  周泰柏一看,说话人竟是姓柳的土改队长,他不得不客套地说:“呵!原来是柳队长,幸会!”

  

  周泰柏记得,他是之前逮捕孙承俊的土改队副队长,姓柳的。情况突变,周泰柏心中不由一凛。这时,他瞥见在姓柳的身旁还有一位个子瘦小像个“猴子精”的陌生军人,一脸的鄙夷,凶狠的眼光直瞪着他。周泰柏感到事态发展诡异,好像危机已迫在眉睫,但他依然如无其事地说:“这位……”

  

  “丘逢清队长!”柳从风从容作答。

  

  丘逢清,令人闻之色变的大魔头突然出现,周泰柏不由心头抽紧,但他仍能镇定地面对,客套应酬:“丘队长!久仰大名!”

  

  “哈哈!想不到我们第一次见面,却是不愉快的。”丘逢清哈哈笑,忽然拉下脸来,厉声说:“周泰柏!你被捕了。”

  

  几个民兵应声上前,按着周泰柏马上捆绑起来。周泰柏挣扎着说:“我要见凌岸波。”

  

  “你别妄想了!凌科长不会见你的。”

  

  不由分说,几个民兵将周泰柏拥到一个单独囚禁犯人的房间。“咔嚓”一声,大锁已上。在十三区极孚众望的一代名儒、爱国教育家周泰柏,顿间变成阶下之囚,堪叹!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正是:教育兴邦志未酬,高墙缧绁已蒙羞;书生报国空谈处,只见黉门碧血流!(尤韵)

(https://www.biquya.cc/id29003/155043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