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辽东集团,终究因为他们操纵权术而作茧自缚。
萨尔浒之战,辽东父子连埋葬祖宗之地都丢了。
辽东父子陨落后,从辽东集团分裂出,继承了辽东集团的关宁集团同样没有摆脱害人害己的结局。
关宁集团死的死降的降,最终成为了清廷入关的马前卒。
背负上了汉奸的罪名。
作为关宁集团的继承人,吴三桂即便投降清廷做了云南王又如何?
最终还不是以悲惨结局。
追根究底,就是辽东集团这种失去了纯粹,在军中操弄权术,把军队当做他们操弄权术谋取个人私利的筹码!
不单单是现在的辽东集团。
历朝历代,凡事以军队为筹码,操弄权术者,哪一个最终落得一个好下场。
哪个最终不是害人害己!
辽东集团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要承担起戒备强势崛起的新兴政权女真集团。
朱常洛很清楚,他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干涉辽东,更无法把手伸到辽东父子的地盘。
所以他希望能够借这个机会,影响部分的辽东将领。
寄希望辽东集团中还有些人能做一个纯粹一点的武将,为大明守好东北方向的边防。
吴襄肠子都要悔青了。
他万万没想到,眼前这个乳臭未干的黄口小儿竟然这么厉害!
哗啦!
祖大寿猛地起身,大声道:“副经略教训的是,副经略这番话,卑职一定牢记在心中,卑职回到辽东后,也一定把这番话转达给伯爷!”
祖大寿看似在无声的抵触朱常洛。
可朱常洛却从祖大寿的脸上看到了郑重和纯粹。
他不清楚别的人有没有听进去,但祖大寿至少听进去了,也听懂了!
吴襄感激的看了眼祖大寿。
他觉得,祖大寿现在这种表现才不愧为辽东集团的高层领军人物!
很显然,吴襄会错意了。
朱常洛不打算再往下说了,祖大寿的转变已经让他很满意了。
“谢谢祖将军,我本人,很乐意辽东的李伯爷能够听到我这番话,也更希望,李伯爷能够听得进去!”朱常洛掷地有声的回复道。
祖大寿看了眼朱泺。
面色平静,没有一丝做作之色!
这种气度气量,祖大寿在辽东集团内部没有见过,在大明也没有见过。
不过他倒是在努尔哈赤身上见到过!
祖大寿看着朱泺,心中更加感慨佩服,紧接着大声提醒道:“副经略,卑职猜测,德川家康一定会挟大胜而南下,同时忠州还要面临北上的倭寇,而辽东军惨败,已不堪重用,卑职建议副经略,暂时退守清州,避敌锋芒,等朝廷援兵抵达,再与倭寇一较高下!”
祖大寿这完全是为了朱泺着想。
辽东军惨败,杨镐的经略使头衔是保不住了。
而朱泺这个熟悉朝鲜,并且屡战屡胜的副经略就是经略的不二人选。
朱泺现在退兵,既可以保存实力,同时也可以立足不败。
不败,朝廷中反对朱泺取代杨镐,为朝鲜经略的人就找不到有利的反对借口。
只要朝廷的任命下达,援兵抵达,朱泺完全可以重新拟定朝鲜战略。
虽然这样一来,朝鲜事态就不能快速解决。
但祖大寿十分肯定,以朱泺的能力,一定能赢得最后的胜利。
祖大寿都没有想到,他的担忧是切切实实存在的。
此刻,杨镐领着辽东残兵败将,就远远躲在北面的山中,等着朱常洛战败的消息。
只有朱泺败了,他的失败才不会太突兀,太难看,他才有机会在朝中运作,保住经略使的头衔。
朱常洛笑了。
发自内心高兴的笑了:“谢谢。”
“不过,我不准备退!”朱常洛掷地有声的说道:“既然说到了这件事情,我心中有个不成熟的想法,祖将军,戚将军以及诸位一起帮我参谋参谋。”
“把地图拿上来!”
祖大寿,以及辽东将领全都诧异的看着满脸自信的朱泺。
他们怎么也想不到,朱泺竟然没有撤退的打算!
震惊之余,也不由产生了一丝好奇。
倒是戚家军、新军的将领表现的十分平静,似乎早猜到会是这样。
朱常洛吩咐下,一张朝鲜地图被迅速挂在府衙大堂一侧。
祖大寿等人随着朱常洛簇拥到地图前面。
吴襄暗暗看着朱泺,心中冷笑。
朱泺那番话,没有在他心中引起任何的波澜,朱泺这类人,历史上比比皆是,但是这类人都没有一个好结局。
朱泺想要他吴襄跟其一起做个傻子。。
简直就是做梦!
所以对于朱泺要留下来守忠州,吴襄也只是冷眼旁观,暗中嘲讽,在他看来,朱泺这就是在找死!
如历史上许多的傻子一般,忠州就是朱泺的葬身之地!
而他吴襄要琢磨的是如何才~能离开忠州。
免得跟着一个傻子-去送死!
在吴襄急思转念思考着的时候,只见朱泺的手指重重的点在了太白山脉东部尾端的-位置。
所有人全都露出狐疑之色。
太白山脉,也就是现在汉城北部,原本计划将德川家康困住之地。
可是随着辽东军的大败,这个计划明显已经无法实施了。
难道!
祖大寿眼皮抖了抖,眼睛猛地瞪大:“副经略,难道你要……”
“主动出击!”这个时候,戚金也看明白了,在祖大寿惊的说不出话来的时候,接住话茬补充道。
所有人目瞪口呆!
现在这种情况,防守都来不及,还想着主动出击,不是疯了吗?
尤其是不了解朱泺的辽东将领。
他们既不了解朱泺,也没有戚家军、新军将领对朱泺的信服。
当即有人开口说道:“这绝对不可能,闻庆城才有多少兵马?德川家康有四万大军,就算与我部作战,有所损失,不过最多损失数千人,甚至连五千人的战损都没有。”
“而且倭寇北上的增援也正在赶来,出城野战,还不如直接放弃忠州!”
吴襄这一次没有开口,瞥了眼朱泺,心中不由嘲讽一笑。
在他看来,朱泺的举动,简直就是找死!
这是一种比坚守忠州都死得快的方式。
朱泺目光扫视众人,辽东将领乱糟糟的议论声瞬间落下,他开口郑重说道:“倭寇南北对进,以我们现在的兵力,被动防守忠州是肯定守不住的。”
“而想要保住忠州,我们唯一的办法就是主动出击!”
“德川家康挟大胜南下,大家不妨想一想,在这种情况下,德川家康会不会想到我们会主动出击呢?”
戚金、祖大寿听闻后,面上的惊讶为认真思考所取代。
戚金分析道:“如果我是德川家康,在优劣事态如此明显的情况下,我不认为,忠州敢于主动出城寻找战机!”
祖大寿也不由点了点头。
在这种情况下,要么撤退,要么呆在城中,依靠坚固的城池防守。
主动出城寻找战机完全不符合正常的军事逻辑!
“对,我就是要利用德川家康右路大军的这一点心理,主动出城。”
“我们只有打掉南下或者北上其中一路大军气焰,并且将其重创,我们才有可能守住忠州。”
“而我选择打南下的德川家康!”
说到此处,朱常洛的手重重的拍了拍太白山脉。
“副经略,你欲想守城,必先打击其中一路的想法我们认同,可是,为什么选择最难对付的德川家康?而不是选择北上增援的丰臣秀吉?”
“要我看,现在城中的兵力,选择丰臣秀吉虽然冒险,但也不是没有成功的可能。”
一个辽东将领不解询问。
朱常洛笑着点了点头,目光扫视众人后,说道:“那我先说说,为什么不选择丰臣秀吉。”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在朝鲜的倭寇兵力情况。”
“倭寇侵略朝鲜的总兵力十四万,其中外样大名立花宗茂、德川家康总兵力六万余人,这六万人,装备了倭寇自己制作的铁铳、少部分荷兰火绳枪,以及部分装备弓箭的弓箭手。”
“剩下八万人就是丰臣秀吉自己的嫡系,以及搜罗倭国其他小势力的兵马。”
“其中以丰臣秀吉的第一、第二军团最为精锐,装备的都是荷兰人的精良火绳枪,人数两万四千人。”
“余下的五万多倭寇,大多还是装备冷兵器,辅以倭寇自制的铁炮之类的火器,这五万多倭寇,丰臣秀吉都只敢用来弹压占领区,而不敢用于作战。”
“第一军团已经全军覆没,第二军团三千倭寇战死忠州,立花宗茂在清州之战败退后,精锐也折损殆尽,满打满算也就数千人。”
“所以丰臣秀吉能够用于北上增援配合德川家康的兵力不多,最多不过一万五人马。”
“似乎丰臣秀吉是我们主动打击,最合适的目标。”
“但是诸位我们不要忽略了倭寇内部的斗争。”
“一旦我们打丰臣秀吉,如果在面对精锐的第二军团,不能速战速决,德川家康闻讯必然会趁着忠州空虚迅速南下猛攻。”
“相反,如果我们打德川家康,诸位想一想,丰臣秀吉还会不会顾不一切的猛攻忠州?”
“极有可能不会!”祖大寿眼睛渐渐有些发亮:“副经略分析了如今倭寇在朝鲜的兵力情况,我们可以很明显看出,丰臣秀吉此番入侵朝鲜损失很大。”
“他的精锐第一军团全军覆灭,第二军团折损三千,这两支精锐是他压服倭国最大的依仗。”
“反观德川家康,损失很小,击败我辽东军后,德川家康得到了大量的装备,就可能将他的嫡系全都以火器武装!”
“德川家康已经有了威胁丰臣秀吉的实力了!”
“一旦我们打德川家康,或许丰臣秀吉还乐意见得。”
朱常洛点头继续道:“不错,这只是其一,也是我们从倭寇内部争斗做出的一种推断,未必就会真的发生。”
“或许丰臣秀吉的气量比我们想象的更大,可以为了胜利,不顾个人利益以及统治地位受到威胁。”
“但是诸位再看忠州南北地形。”
“北部有太白山脉地形复杂,南部则较为开阔,我部骑兵可以发挥作用,而我们只要派出骑兵不断袭扰拖住丰臣秀吉,就完全有可能抢在丰臣秀吉抵达忠州之前,完成对德川家康的打击!”
“主动出击,小胜则可以打掉德川家康的嚣张气焰,若是能大胜,打残德川家康,我们或许就可以在朝廷不派遣援军的情况下,南下攻城略地,直接将倭寇赶入大海!”
本来众人已经慢慢觉得朱泺的提议有一定可行性,可当他们听到朱泺最后的话时,瞬间抬头,震惊的看着朱泺。
现在他们才明白朱泺选择德川家康的另一目的了!
除了前面分析的原因,他还想着,在辽东军惨败的情况下,不请求朝廷的援兵,凭借现在朝鲜的兵力,把倭寇赶出朝鲜!
这胃口未免也太大了吧!
“诸位是不是觉得我的胃口太大了?”朱常洛笑着反问道,不待众人说话,继续说道:“看似胃口大,其实也未必没有成功的可能。”
“诸位还记不记得我之前对倭寇兵力的分析。”
戚金最先恍然大悟,忍不住激动的握拳道:“不错,只要我们能够打残德川家康,凭我们自己的兵力,也是能把倭寇赶入大海的!”
“现在倭寇真正具有战力的只剩下德川家康一路以及丰臣秀吉的第一军团了,那些装备冷兵器的旧式军队,战斗力其实并不高!”
“祖将军可能不知道,副经略覆灭第一军团,缴获了大量的火绳枪,这部分火绳枪除了装备我们戚家军之外,剩下的就装备了朝鲜军队。”
“配合部分朝鲜自己装备的火绳枪,组成了一支万余人的朝鲜新式军队!”
“朱钰在清州负责按照新军的方式进行训练,副经略在攻打忠州前传令朱钰领兵赶来,现在应该在途中。”
“一旦真的能打残德川家康,倭寇在朝鲜的精锐就少得可怜,凭借我戚家军、新军、以及武装的朝鲜新军,再加上辽东残部,就精锐兵力我们是完全占据优势的。”
“更何况还有数万朝鲜民军可供驱使,凭我们现有的兵力,南下把倭寇赶入海中,完全是有可能的!”
辽东将领们看着戚金,只觉得有些不认识。
戚金表露出的强烈进取姿态,让辽东方面的将领十分不适应。
他们是熟悉戚金的。
可现在竟然感觉到陌生。
(https://www.biquya.cc/id173495/31264621.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