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 第156章 班师回朝

  四月末。
  入朝大军班师回朝。
  整个朝鲜闻讯而动!
  是关于改革、民生、官场生态、工业萌芽资本与土地,服务于传统士农工商农耕文明的儒教与新生产关系的矛盾碰撞,外部环境对内部变革的影响等等,涉及的真的太多了,我会适当提快进度,同时增加每天的章数和字数.
  “朱经略对我朝鲜有再造之恩,自此而后,经略就是我朝鲜上下的恩人,请经略喝下这碗酒!”
  入朝大军阵列前,李昭领着群臣亲自敬酒为朱泺践行。
  朱泺笑着接过酒碗,仰头喝掉:“多谢国主。”
  李昖高兴笑了,若是朱泺没有顺手牵羊带走朝鲜新军,李昖心中会更加高兴。
  不过就算如此,李昭也十分感激朱泺。
  朱泺给朝鲜争取了五百万两的赔偿,丰臣秀吉倭国高层的家眷也正在来汉成为质的途中。
  备受倭寇欺辱的李昖有种扬眉吐气的感觉。
  就算朱泺劫掠了他三百万两雪花银,就算朱泺顺手牵羊带走了朝鲜新军,真的不归还,李昭看来,且不说朱泺帮助朝鲜赶走倭寇。
  就凭赔偿和人质两条,那点损失都不算什么!。
  李昖惋惜挽留道:“经略若是能晚几天走便好了,孤已经遣人为经略雕刻雕像,今后经略的雕像会伫立在王城宫门外的广场上,孤要让李氏子子孙孙、让朝鲜所有的子民,都记住经略对朝鲜的再造之恩。”
  站在朱泺旁边的戚金听闻后,心中不由一笑。
  李昖这完全就是引狼入室。
  从朱泺笼络朝鲜百姓的举动,他不难看出,朱泺其实对朝鲜有着一些不能明说的想法。
  现在让朝鲜百姓天天看着朱泺的雕像,记着朱泺的恩情,将来若是他这位贤侄领兵再次进入朝鲜……
  是不是更容易被接受呢?
  戚金觉得眼前的这位朝鲜国主十分可爱。
  朱泺也有相同的感觉。
  他笑着说道:“国主美意,恪感激不尽,不过大军在外多时,兄弟们都想念家人,恪再次谢过国主。”
  寒暄几句后,朱泺翻身上马。
  锵!
  朱泺猛地拔剑,爽朗喊道:“兄弟们,回家了!”
  “回家喽!”
  “回家喽!”
  ⋯⋯
  常胜军、戚家军、辽东军的将士们,在这一刻,全都激动的欢呼起来。
  域外作战,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对家的思念,前所未有的强烈。
  呜呜呜……
  号角声响起之际,嗒嗒嗒的步点声传出,大军开始有序的运转起来。
  朱泺冲李昖等朝鲜君臣拱了拱手,骑马伴随在大军行军阵列旁边缓慢的行进。
  刚走出不远,进入向北的官道,道路两边就密密麻麻站满了朝鲜百姓。
  道路前方被几名老翁领着人挡住。
  “禀经略,前方有朝鲜名宿,代表朝鲜百姓来为我回朝大军送行!”有士卒跑来,汇禀道。
  朱泺扭头冲戚金等人笑着说道:“走,我们去前面看看。”
  朱泺等人驾马来到前军阵列前,就看到了摆放桌案,挡在路中间的朝鲜百姓。
  几名头发花白,牙齿都掉光了,穿着儒衫的老翁站在桌案后面,手中举着酒碗。
  朱泺连忙翻身下马,快步走上去。
  戚金等人也跟着下马。
  杨镐骑在马背上,冷眼旁观没有任何动作。
  再热闹,再风光,那也是朱泺的,不是他杨镐的。
  他杨镐因为朱泺,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
  此恨难消!
  朱泺越是风光,他杨镐越是像一只不能见光的老鼠一般!
  “老朽为汉城周边父老乡亲推举为代表,感谢将军,感谢宗国对朝鲜百姓的再造之恩。”
  其中一名老翁在朱泺走近后,举着酒碗说道。
  太老了,牙齿都没有几颗,又明显十分激动,声音颤抖含糊不清:“朝鲜百姓苦,倭寇入侵后,朝鲜百姓更苦。”
  “百姓们没有值钱的东西感谢将军,特为将军以及将士们,备了一点酒水,几颗鸡蛋、几根萝卜、几块米糠饼子,还望将军不要嫌弃,请将军一定让将士们收下!”
  朱泺随着老翁指向的方向看去,沿途的朝鲜百姓,手中或是捧着几颗鸡蛋、或是拿着萝卜、米糠混杂的饼子、又或是抱着一小罐子的糟酒。
  入朝有段时间了。
  他对朝鲜底层百姓的日子还是了解的。
  这些东西的确是朝鲜百姓能够拿出最好的东西了。
  朱泺郑重接过老翁递来的酒碗,再一次仰头一饮而尽后,郑重道:“多谢老先生,多谢朝鲜百姓。”
  “我部大军回程途中的粮草给养充足,我知道,或许这是很多百姓为数不多的口粮,请几位老先生转告百姓们,心意我本人以及我部将士心领了,东西请朝鲜的百姓留下。”
  “大明与朝鲜是兄弟友邦。”
  “朝鲜是大明的属国,朝鲜人也是大明人,我是大明人中的汉家族裔,老先生你们是明人中的朝鲜族裔,从夏商周时期,我们彼此之间就有着深厚的联系。”
  “我们同属沐浴在儒家文明下的华夏族裔,此番入朝讨倭,本就是兄弟帮忙,我岂能拿走朝鲜百姓仅剩不多的活命之粮。”
  几名作为代表的老翁听到朱泺这番话,感动的落泪。
  与朱泺说话的老翁更是拉住他的手,一边抹着眼泪,一边说道:“请经略一定要收下,这也是百姓的一点心意,经略不但赶走倭寇,更是发放粮食救助我苦难百姓,纵使是朝廷,也不会做,经略却做了,经略若是不收,朝鲜百姓心中不安。”
  朱泺有些为难之际。
  东哥低声建议道:“夫君,不如让朝鲜百姓,将他们的感谢,写成万言书,带回朝廷。”
  闻言,朱泺不由眼睛一亮!
  他当即说道:“老先生,东西我们便不收了,此番出兵朝鲜,我大明内部的百姓为出兵也忍受了很大的痛苦。”
  “说到底,这是双方百姓缺少交流沟通导致的。”
  “若是能让我大明百姓知晓朝鲜百姓遭遇的苦难,他们一定会支持朝廷出兵的,我大明的百姓,其实也一样如朝鲜百姓质朴纯粹。”
  “若是能让大明百姓,知晓朝鲜百姓,对他们蒙受苦难的感激,就是对我大明百姓最好的回报。”
  “百姓们仅剩的活命口粮我们万万不能收,但我想请几位老先生,转告朝鲜百姓,请他们把对大明百姓的感谢写下来,让我带回大明,告诉我们的百姓。”
  几位老翁低声商议几句,齐齐哽咽鞠躬拜道:“经略高洁,心中装着天下,装着百姓,大明能够经略这样装着百姓的父母官,大明百姓比我朝鲜百姓有福,老朽等一定协助经略,促进两国百姓的了解,让兄弟手足,水乳交融!”
  朱泺笑着将几人扶起,然后转身吩咐熊廷弼一句。
  很快,熊廷弼就找来了大量的纯白棉布。
  几个老翁带头。
  “感谢大明百姓。”
  “谢谢大明质朴百姓为朝鲜百姓所承受的苦难。”
  能够写汉字的就在纯白棉布上留下感谢的话语。
  大多数不会写字的百姓,则咬破、割破手指,在大军行进过程中,在棉布上留下手印、指纹。
  “呸,姓朱的穷大方!咱们爷们儿什么也捞不到!”
  “得了吧,鸡蛋还好,那些糠多米少的饼子,你吃吗?”
  “赵二,你还是不是辽东爷们儿了!怎么,在闻庆城跟着常胜军并肩作战,就把自己当常胜军了是吗!”
  ⋯⋯⋯
  大军行进,辽东军阵列中,有人不满朱泺的决定,低声咒骂着。
  吴襄看着已经走出三十里了,还有朝鲜百姓在路边相送,将学着前面的人,将手印按在阵列行进中,士卒拉起的棉布上。
  他都不记得,这是第几匹棉布了。
  “咱们这位朱经略,还真是穷大方。”吴襄侧着身子,对身边的杨镐低声说道。
  他们不愿意往朱泺身边凑,在大军行进开始后,就故意落在后面,回到了辽东军的阵列中。
  杨镐看了眼吴襄,冷冷说道:“这不是穷大方,而是奸险!”
  “朝鲜贱民手中那点东西有什么用,还不够大军一天的粮食所需。”
  “可他的这个举动就不同,朝xian百姓会更加感激他,感激大明!”
  “这还不是最主要的,万言书尤为重要,无论是朝鲜的,还是大明的,底层的百姓都是愚昧的,容易被煽动蛊惑的!”
  “只要回到国内,将朝鲜百姓沿途留下的万言书展示出来,讲述朝鲜百姓的苦难,就十分容易引起我朝愚昧百姓的同情心理。”
  “会让我朝百姓自豪自己做了一件自以为正义的事情!”
  “摊派造成的心中怨气就会消失!”
  “而他朱泺,帮助朝廷,帮助皇帝消除了百姓心中的怨念,这就是大功一件!”
  “此人阴险奸诈!为平生所见奸险者之最!”
  吴襄听的神色凛然。
  他万万没有想到,被嗤之以鼻的行为,竟然有隐藏这么深的目的!
  姓朱的年纪轻轻,却是一个十足的老奸贼!
  手段阴险,为人虚伪!
  吴襄更加忌惮朱泺了。
  “这个时节的朝鲜百姓还是很质朴,很可爱的,就如同我们大明的百姓,只是很多时候,质朴在某些人眼中,就等同于愚昧。”朱泺忍不住感慨道。
  戚金笑着提醒道:“贤侄,后面的将士刚刚传来消息,你的行为,在辽东军心中就是穷大方。”
  旁边的熊廷弼也笑着打趣:“指挥使,等回朝后,这万言书帮朝廷解决了大麻烦后,在某些聪明人眼中,你还会成为阴险奸诈,虚伪之人。”
  哼!
  海中砥忽然间十分激动的冷哼道:“任何光明正义的事情,在真正的小人、伪君子、阴险奸诈之人眼中,都会变色的,就是这种人太多了,才搞坏了风气!”
  “大明现在经不起折腾,朝xian百姓的那几个米糠饼子,几根萝卜拿回去,也解决不了百姓的苦难生活。”
  “可要是不能想办法,消除百姓心中的怒火,天下大乱,对朝廷固然没有好处,可天下大乱,百姓能够什么好处?”
  “纵观历史,任何一次天下大乱,百姓最终得到了什么?”
  “百姓流血,野心家谋利罢了,兴百姓苦,亡百姓更苦,不但苦,还会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熊廷弼诧异的看着海中砥,他到不认为海中砥是针对他。
  可这个袍泽手足,还从未向今天这般反应激烈:“海秀才,怎么了?”
  海中砥这才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太激动了,看着众人都诧异的看着他,连忙对朱泺歉疚道:“指挥使,卑职有些情绪激动了。”
  “你这个秀才娃娃说得好!”祖大寿笑着说道。
  麻贵也笑着点了点头。
  朱泺点了点头,开口说道:“敬语有句话说的不错,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百姓不亏欠天,不亏欠地,不亏欠我们这些当权者,他们唯独亏欠了自己。”
  “我们做事,不要管别人怎么看,只要我们心中存着光明,坚持做下去,不必因为委屈而辩解什么,且待二十年,三十年,乃至更久千百年后,让时间,让后人评说我们所做之事是否阴险。”
  “我们的道德品格,是否虚伪!”
  “是!”海中砥、熊廷弼听着朱泺越来越豪迈的气势,为这种豪迈所感染,在朱泺话落之际,捶胸大声领命。
  其他人则露出深思之色,细细回味朱泺这番话。
  这番话,给他们感觉好像是朱泺的誓言一般。
  戚金却十分笃定,这就是朱泺的誓言!
  那份上奏皇帝的万言折,他有幸读过,他知道朱泺想要做什么!
  也正是那份万言折,才更加坚定了他的决心。
  ......
  “娘,娘……”
  延禧宫,朱常洵急匆匆闯进其母真是的寝宫,着急说道:“朱泺,朱泺要假道伐虢,在回朝途中,对建奴施行犁庭扫穴!”
  哗啦!
  郑氏猛地起身,面露惊慌:“马上把消息告诉李如桢,决不能让朱泺达成目的,没有了建奴,辽东集团在朝廷许多人眼中,也就没有了存在的必要!”
  “李氏父子的权利减弱,甚至被肢解,我们母子就等同于失去了最大的助力!”

(https://www.biquya.cc/id173495/31264599.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