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朱泺掌兵已经是既定事实,可沈一贯等人听到皇帝将朱泺掌握的三万五千兵马,正式赐番号,编为两卫,面色变得十分难堪。
“陛下,藩王不得用兵!这是祖制!”叶向高忍不住痛心疾首,大声疾呼:“陛下,祖制不可废!”
一股寒气瞬间笼罩大殿。
只见常胜军的将领们纷纷怒而瞪着叶向高。
“够了!”朱翊钧恼怒呵斥一声,起身怒道:“退朝!”
独留群臣眼神复杂的看着朱泺等人结伴施施然的离开奉天殿。
“进卿,你选的不是时候,戚金付出如此之大,戚家军从此彻底消失,常胜军虽然是朱泺掌控,可他是皇子,就意味着,戚家军完成了朝廷化,陛下正值高兴的时候,你不该在此时弹劾。”从奉天殿内出来后,沈一贯提点道。
叶向高担忧道:“次辅,两卫兵马,这等同于朝廷正式的承认了!”
“把顾宪成的那篇文章散播出去!”沈一贯面色瞬间冷硬,咬牙阴冷道。
今日朝堂,发生了太多的始料未及了!
就连朱泺放弃太子之位,在后面接二连三的始料未及冲击下,似乎都没有什么值得高兴的。
以朱泺为首团体的强劲凝聚力,让人感到心悸!
沈一贯害怕了。
他要尽快打掉这个团体!
大军扎营地。
朱泺的出现,让将士们十分激动。
当天,密集的枪声再次笼罩紫禁城。
帅帐内。
众人落座后。
李舜臣起身征询道:“指挥使,什么时候展示朝鲜百姓对大明百姓的感激呢?”
“卑职有个想法,不知可不可行。”
李舜臣如此积极做这件事情,也是为了更好的融入大明。
而他朝鲜人的身份,如果想要融入大明,那就需要让大明的百姓接受他。
他想到了朱泺在朝鲜,让朝鲜百姓写下的万言书。
只要大明百姓认可了朝鲜百姓,自然也就会接受他。
朱泺笑着鼓励道:“在这里不要拘束,没有人会把你当做外人,我们都是一起战斗过的袍泽,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李舜臣连忙笑着说道:“卑职琢磨是不是让朝鲜营的将士,在展示万言书的时候,亲自在大明百姓前述说倭寇入侵朝鲜,朝鲜百姓的苦泪屈辱,同时感谢大明百姓对朝鲜的付出。”
啪!
朱泺激动起身,抚掌赞道:“好主意!汝谐,你为大明,为咱们讨倭的所有幸存的,亦或是牺牲的兄弟们立了一大功!”
这不就是士兵报告嘛!
朱泺庆幸李舜臣提醒了他。
他竟然把士兵报告给忘记了。
万言书配合士兵报告,现身讲述讨倭战争的所见所闻,还有什么比这更加真实的,更加打动人心的!
朱泺激动的从帅位走到中央,踱步说道:“不单单是朝xian营的兄弟,还要有咱们其他各军的兄弟!”
“辽东军、戚家军、常胜军、叶赫部都要选人出来!”
“从他们不同的角度,向我们的百姓讲述讨倭之战!”
“要把这件事情当成我们眼下重中之重的事情来对待。”
“戚将军、祖将军、李将军、朱钰、小布你们从军中挑选兄弟们,至少要组织一百个士兵报告团!”
“海中砥、熊廷弼!”
“到!”
“你二人负责在紫禁城联络茶肆、酒肆、客栈,以及选人流密集的街道等等。”
“我给你们五天时间,你们必须要从整个北平城选出最合适做士兵报告的位置!”
“能不能办到?”
二人直接傻眼了,熊廷弼小声询问:“指挥使,能不能把军中那群士子们派给我们,同时派兄弟们跟着他们,不怕他们跑了。”
“不然就属下两个人,就算是跑断腿,也不可能五天时间完成这么大的任务量,军中兄弟识文断字的又比较少,这些士子待在军中,白吃白喝,不如让他们做点事情。”
朱泺这才想起数千名士子。
熊廷弼的建议,倒是让他脑海闪光一道亮光。
有个不成熟的想法冒出来。
他暂时将这个想法搁置,点头首肯:“可以,那些士子就交给你们看管、使用,但是我告诉你们,要是你们徇私情,少了一人,别怪我军法从事!”
“卑职谨记指挥使训导!”二人连忙立正。
“那好,大家都行动起来!”
⋯⋯⋯⋯
就在当天,三皇子朱常洵封福王、五皇子朱常浩封瑞王的圣旨在朱泺封燕王之后颁布。
“听说了吗,讨倭之战,朝廷总计花费了一千五百多万两的银子。”
“听谁说的?用了这么多钱?是不是真的?岂不是说即便长皇子让倭寇赔了咱们一千三百万两,讨倭之战还是做了赔本买卖?”。
“之前有几个士子在隔壁茶摊喝茶读的一篇文章,叫什么论讨倭之战的得失。”
“俺也听说了,何止是赔了,有人说就是血赔,这还没有算上将士阵亡,朝廷要拨付的抚恤,立功将领的嘉奖,把这些算上,朝廷总计消耗超出两千万两!”
“朝廷哪来的这么多钱,还不是一次次,一点点从咱们身上刮油刮下来的吗!”
“俺还听说,文章做了详细的统计,讨倭之战发生后,朝廷历次的特别摊派,总计从我们每个人身上刮了至少三两银子,三两银子都够一个五口之家半年不愁饿肚子了!”
“朝廷给咱们免除一年的粮赋,才不过半两银子!”“这场讨倭之战就根本不应该打!长皇子就应该让倭寇多赔偿我们!”
“赔偿也到不了咱们小民手里!”
“朝廷国库空了,长皇子和那些逃倭将领们升官发财了,咱们却饿着肚子!凭什么!”
⋯⋯
三王并封,似乎预示着讨倭之战,真正落下帷幕的时候,紫禁城的大街小巷,忽然刮起了一股讨论讨倭之战得失的风浪。
这股风浪传播的很快。
短短两天时间,就引发了京畿附近数百万百姓的激烈讨论。
讨论变成了声讨,主流声讨变成,这场战争,打空了国库,朝廷空虚,百姓被几次刮油,唯独以朱泺为首的丘八们得利。
汹涌的流言涌向朱泺,以及得胜班师回朝的将士们。
⋯⋯⋯
醉仙楼。
海中砥、熊廷弼静静坐在角落中。
海中砥将手中的文章扔掉,压着声音怒道:“胡说八道,歪曲事实,这就是一场针对燕王,针对咱们凯旋大军的阴谋!”
他们来醉仙楼就是为了士兵报告的事情。
这醉仙楼与紫禁城其他的酒肆客栈不同。
开在皇城根脚的醉仙楼,背后站着的是北都定国公府。
若论大明两百年,最显耀的家族,当数徐家。
南都魏国公,北都定国公,一门双公!
出入醉仙楼的也都是京畿范围内的富贾之流,这些人的产业遍布京畿,这些人虽然不入权利阶层,不掌权。
但是他们对京畿百姓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也就是这个原因,他们打算把醉仙楼当做一处固定地点来做老兵报告。
只是前期派人来征求与醉仙楼的合作,却被醉仙楼的掌柜一口回绝。
二人只得亲自来。
到了醉仙楼,他们才发现,醉仙楼内为食客免费提供那篇名为论讨倭之得失的文章。
这样的情况,其实已经很常见。
有一股神秘力量,在紫禁城的各大酒肆茶摊,几天之内,免费发放了大量这篇文章。
只是醉仙楼是唯一一家,拒绝他们借地开展老兵报告的!
熊廷弼的面色也不好看。
这分明就是一次针对燕王,针对凯旋大军有预谋的抹黑行动。
目光所及,大堂内的食客手中,几乎人手一份文章。
“嗨,写这篇文章的一定是一位十分厉害的账房先生,瞧瞧人家这统计,做得多扎实,对比多么明了,简直就是一目了然,要是能找到这个人,花再大的价钱,我也要顾这个人给我当账房先生!”
某刻,一个个子矮矮,富态的商贾站起来笑着说道,同时也打破了大堂内低声交流的气氛。
“范老爷,你在大同的生意都做到了草原上,听说与草原各部的关系都不错,赚的盆满钵满的,你也舍不得去楼上的包间,而是跟我们这些人一起在这乱糟糟的大堂内。”
“你可是出了名的晋地老抠,你会舍得花大价钱雇佣作这篇文章之人?”
被称为范老爷的山西富商也不恼怒,笑着拱了拱手坐下。
不过大堂原本的低声议论却被打破了,一群富贾豪商们大声议论起来。
“要我说啊,作此文章之人,可不是一个好账房,是个做假账的高手,一般人还真很难发现。”
“对对对,瞧瞧人家,前后两次讨倭战争的总消耗与倭寇的战败赔偿相互对比,似乎很正常,谁都找不出毛病来。”
“可仔细想一想,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这第一次的消耗与燕王以及凯旋大军没什么关系啊。”
“现在这笔账却算到了燕王的头上。”
“对极了,这就是这位账房先生的高明之处,按咱们做生意来讲,讨倭之战应该算是一桩赔本的买卖,燕王迅速结束第二次讨倭之战,在生意上来说,是止损!一千三百万赔偿,也算是尽可能把这桩赔本的生意,卖了一个好价钱,收回了部分的本钱。”
“要不是燕王,这赔本的买卖还不知道要做到什么时候,能迅速结束战争止损已经是很不错的事情了。”
“可这位账房先生妙笔生花啊!从他的账面算,就成了百姓和朝廷损失惨重,唯独燕王和凯旋的将士们得利。”
“嘘!别乱说!”
“对对对,我等商贾,还是莫议国事!”
⋯⋯⋯
很快,大堂再次陷入安静。
熊廷弼收回视线,唇角泛起一抹冷笑,说道:“走吧,去会一会醉仙楼的掌柜,我们的反击也要尽快做起来,有些人呐,就是要往铁板上踢!”
海中砥不由一笑。
本来燕王开展老兵报告,是为了消除讨倭之战,百姓对朝廷的不满,凝聚人心,让内部平稳下来。
为接下来做事,提供一个稳定的内外环境。
可有些人,偏偏以为抓住了机会!
二人亲自找上了醉仙楼的掌柜,亮明了身份。
包间中。
掌柜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容,亲自给二人奉茶:“两位将军追随燕王扬威于域外,能来小店,实在令小店蓬荜生辉。”
熊廷弼顺势笑着说道:“既然掌柜的这么支持扬威于域外,支持我们凯旋大军,那我们借用贵地,为百姓们做一场老兵报告,掌柜的也一定支持对吧?”
掌柜脸上的笑容瞬间凝滞。
紧接着,为难笑着,委婉说道:“两位将军,非小人不愿,而是实在不能,来醉仙楼的客人都是有身份有头脸的。”
“我们醉仙楼给客人解闷,请的都是江南有名的歌姬,军中的将士,杀气太重,会吓到小店往来的客人。”
“小店也是支持了讨倭,朝廷的摊派,我们一次都没有抗捐,都是足额捐献,请两位将军体谅……”啪!
性子耿直的海中砥终于忍不住了,一巴掌拍在桌面上,起身怒问:“也就是说,你醉仙楼不能与我们展开合作,不许我们在你的地方开展老兵报告是吗?”
“这是定国公府的决定对吗!”
掌柜的脸色变了变,讪笑着搓了搓手:“将军,实在是小店也需要经营……”
熊廷弼也一改之前对这个掌柜的和善,冷着脸起身,打断掌柜的话:“好了,我们知道了,告辞!”
掌柜的目视着熊廷弼二人离开后,眼中闪过一抹不屑,嘀咕一句,丘八!
然后小跑着进了隔壁包间。
“老爷,已经打发走了。”掌柜恭恭敬敬的对坐在里面的当代定国公徐文璧汇报道。
徐文璧询问道:“打听清楚了吗?这个老兵报告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燕王就想要凭一些粗鄙的丘八,扭转眼下对他的不利局势?”
“老爷,小人打听到,这老兵报告在那篇文章出来之前就已经在准备了,至于这老兵报告到底是怎么回事,小人也没有打听到。”
噢?
徐文璧不由皱眉:“也就是说,这老兵报告并不是针对这股声讨准备的,看来燕王眼下也没有想到反击的办法。”
“本打算从五十坛酒劳军,至少面子上过得去,免得燕王要是反击成功呢?如今看来也就没有必要了。”
掌柜笑着说道:“老爷高明!”
徐文璧笑着起身,临走之际吩咐道:“那些文章送来后,继续免费帮忙分发给客人,这些文章背后的群体,我们定国公府得罪不起。”
“小人明白,老爷就放心吧。”
⋯⋯
努尔哈赤落脚的货栈。
“大汗,你吩咐的事情,我已经帮大汗试探过了,这一次没有人愿意帮燕王殿下。”如果海中砥二人此刻在这里,一定会惊讶的发现,毕恭毕敬站在努尔哈赤面前的人,赫然就是醉仙楼那位挑起话头的姓范的晋商。
“大明的百姓已经被蛊惑,而看明白这件事情的人也全都是精明人,更愿意明哲保身。”
努尔哈赤对这个消息很满意。
朱泺倒霉,他很高兴。
大明的百姓他不担心,百姓愚昧,已经被谣言鼓动,不明真相的声讨朱泺了。
可努尔哈赤知道,这种伎俩骗不了所有人。
大明人杰地灵,地大物博,有的是能够看明这些伎俩的人。
而这些人,就是大明那些中阶层,富贾豪商,士林之流。
他让范永斗试探,就是想知道,这些人对朱泺的态度。
要知道,大明商贾阶层是受到摊派最严重的一个群体。
如今这些受朱泺恩惠最大的阶层,看透彻,却选择明哲保身。
如此大明……
“如此大明,纵使有一个朱泺这样的人杰,又能够维持多久?”努尔哈赤心中嘲讽着,对大明的敬畏也在迅速消减,与之伴随的是野心在急剧膨胀。
这看似只是针对朱泺的一次权利斗争。
但努尔哈赤看到的更多。
朱泺尽快结束讨倭战争,于大明王朝来说,是一件对的事情,正义的事情。
而当一件对的,正义的事情,一个做了对的事情的人,却遭到了来自权力阶层的敌视。
能够看透事情本质对与错的精明人却选择了明哲保身。
最直接的反应出了这个朝廷,这个政权已经病入膏肓了。
今后,无数对的、正义的事情,一样会被这个朝廷内部敌视、冷漠对待。
如此朝廷,纵使是庞然大物又如何!
他努尔哈赤有信心与其斗一斗,最少也要从这庞然大物身上撕下一块肥肉!
努尔哈赤看了眼面前的范永斗,暗道:其实从此人身上,我就早应该能够判断出大明内部的实际情况了。
“范先生,今后我女真购买大明粮食的生意就全都交给你了,你是我们女真人永远的朋友。”努尔哈赤许诺道。
范永斗听闻激动的连忙起身,那张胖乎乎富态的脸上堆满了笑容,冲努尔哈赤微微弯腰,感谢道:“多谢大汗!”
噔噔噔……
脚步声响起,有人来到努尔哈赤身边,低声私语几句。
范永斗心中惊骇。
他隐约听到了李成梁。
努尔哈赤起身温言说道:“范先生,我还有事,就不能久陪了,此处的货栈也一并送给范先生。”
努尔哈赤要赶着去与李成梁见面。
这只辽东土犬在祖大寿自立,并且被大明皇帝放在辽东集团背后,任命为山海关总兵后,终于沉不住气了。
而他当初早知道朱泺便是大明长皇子朱常洛,在宁远与李如松见面的时候,也没把此消息告诉李成梁。
目的就是让李成梁彻底站在朱泺的对立面。
这只土犬越是处于政治颓势,双反合作,李成梁才越需要女真人,才不敢拿捏他!
(https://www.biquya.cc/id173495/3126458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