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 第229章 动手

  “怎么宣讲改到了菜市口的刑场了呢?”
  “谁知道呢,小弟还在皇城外广场等着呢,忽然接到通知,说是转移到了菜市口。”
  “是不是皇上在背后胁迫?朝廷在背后打压?”
  “朝中三分之二的大臣,以及两位廷臣为这场宣讲站台,不可能是朝廷打压吧,我看是皇上在暗中打压!”
  “嘘,小心锦衣卫!”
  ⋯⋯⋯
  菜市口的邢台周围,许多匆匆赶来的士子低声议论着,他们都对宣讲忽然转移到邢台感到十分费解。
  各种猜忌也在议论中传开。
  “来了!”
  “袁元素来了!”
  ⋯⋯⋯⋯⋯
  众人看着袁崇焕在几名身着东林书院士子的簇拥下走来,议论声很快消失。
  袁崇焕缓缓走到邢台上。
  看着周围密密麻麻的人群。
  前面是士子,后面是百姓。
  整个菜市口的放眼望去,就看不到人群的边际,后面的街头巷尾,屋顶上都站满了人。
  袁崇焕按捺着心中激动。
  名震天下,就在今日这擂台之上!
  心中如是暗道一句,袁崇焕冲着周围的士子作揖。
  周围的士子也纷纷作揖回礼。
  “不是宣讲吗?这虚头巴脑是干啥?”
  “瓜!这都不懂,这是人家士人见面时打招呼的,就像咱们见面招手一样。”
  “瞧瞧人家,俺就算是累死苦死,也一定让俺儿子读书,像这些士子一样!”
  “一样诋毁王爷?你家虎头敢这样做,那天我就把他阉了,让你老王家多个太监儿子!”
  ⋯⋯⋯⋯
  百姓看着,或是好奇,或是觉得无聊议论着。
  袁崇焕低着头,看着脚下擂台上的斑驳血迹。
  “本朝自迁北都以来,这座邢台上不知染了多少鲜血。”
  众人闻声连忙抬头向着声音传来的地方看去。
  便见袁崇焕当着众人的面蹲下身子,伸手摸了摸地上斑驳的血迹,自言自语说道:“以往这里杀的多是十恶不赦之人,侵染此处的也都是肮脏的鲜血,漆黑的血液。”
  话中袁崇焕缓缓起身,面色坚定,眼神执着的扫视一圈,而后才继续说道:“吾辈为天下计,为国家计,为社稷计,为亿兆生养之民计,所做的很多事情,或许不被人理解。”
  “或许受人诋毁,受人攻歼,会承受来自周围亲密朋友、兄弟手足、乃至家人的不解。”
  士子们恍然,琢磨着,袁崇焕这番话,定然是为了昨日与其结义兄长发生冲突做找补。
  “甚至我们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袁崇焕忽然提高声音,握拳高举,挥舞着,激动的面色赤红,大声道:“我们针砭时弊,为朝廷指出弊端,我们或许会为强权所压制!”
  “甚至为此而流血!”
  “此便是我袁元素选择站在菜市口的原因,站在这里,元素就是向所有人表明心迹,俯仰天地,对神明圣贤宣誓!”
  “为了天下,为了江山社稷,我袁元素之血,可以在将来某一天,染红此处!”
  “成为斩杀奸佞,流下的肮脏、漆黑、散发着恶臭之血中,第一股忠勇赤诚的热血!”
  “说的好!”
  “袁元素,我承认小看你了,我给你道歉!”
  “说的好,吾辈读书人,只要为国为民,就算被朝廷打压,也要用我们炽热鲜红之血,染红此处!”
  “东林书院的人都是好样的!”
  “袁元素当为吾辈榜样!”
  ⋯⋯⋯⋯
  此前士子们还怀疑,袁崇焕的所作所为,是为了挽回入城时,对王在晋咆哮所留下的不好印象。
  可此刻,听到此处的时候,所有的士子都被袁崇焕的话给鼓动起来,明白袁崇焕站在这里的原因了。袁崇焕听着周围士子激动的议论,心中不由得意。
  从皇城广场转移到此处,还是他对沈一贯提出来的。
  他等着众人的情绪安定下来再继续宣讲,眼神看向对面的酒肆。
  啪啪啪……
  酒肆包间中,沈一贯等人连连抚掌。
  “叔时,你这个弟子是个人才!”
  叶向高笑而说道:“来菜市口的邢台宣讲,这建议好,好啊!”
  顾宪成谦逊道:“阁老,元素虽然聪颖,却还年轻,将来还需要阁老,以及诸位多帮扶。”
  “叔是太过谦逊了!”
  “叔时,你这个学生,如此人杰,我们这些做前辈的,不为别的,就算为朝廷,为社稷,也会竭尽全力帮扶的。”
  ⋯⋯⋯
  在场的人纷纷开口,抬着花花轿子。
  可他们心中很清楚,袁崇焕这么做的原因。
  除了可以让入城发生的事情,对其本人产生的不好影响消除。
  更是通过站在擂台上一番不怕死的表明心迹,让其本人,让东林书院显得更具有正义性。
  为针砭时弊,敢于流血的袁崇焕高大形象就这么竖起来了。
  顺带连东林书院的形象也更加正面了。
  这与他们血谏、死谏有什么不同?不过此子更加巧妙,比他们这些老狐狸都会来事。
  他踩着过往百年,在这座邢台上流血而死之人的鲜血,成就了他的名声。
  其中有该死之人,但又有多少忠诚呢?
  可在这个晚辈口中,除他之外,所有染血邢台之人的血液,都是肮脏的、漆黑的、恶臭的。
  不流血,却达到了比他们血谏自残,流血都达不到的效果!
  后生可畏呐!
  哼!
  隔壁包间中,病恹恹的张位苍白的面色一片漆黑,冷哼一声,盯着邢台上的袁崇焕,冷冷断言道:“年纪轻轻,便如此虚伪奸猾,顾宪成那点本事,你这个义弟算是学到骨血里了!”
  “看着吧,你这个义弟,终有一天,会如他所愿,把他的鲜血洒在这邢台上的。”
  “到那时,他的血是恶臭的、漆黑的,还是炽热的,一切就会真相大白了!”
  王在晋站在身后,听闻先生的断言,面露痛苦之色。
  张位扭头说道:“明初,扶我回去,听先生一句话,这已是彻底把圣贤书读歪了,只读到了满肚子沽名钓誉虚伪,无法挽救的年轻人。”
  若非这个弟子昨夜跪在门外苦苦哀求他,求他来听一听,看一看,想一个挽救的办法。
  而他张位也想努力一把,制止放权这种祸患无穷之事发生。
  他根本不会来这里。
  不过当袁崇焕将宣讲地改到菜市口。
  当听闻袁崇焕这番大义凛然的话后,固执的张位也放弃了。
  王在晋嘴唇动了动,最终还是扶着先生张位,走出了包间。
  …
  外面,袁崇焕一番慷慨激昂的宣誓,所鼓动起的燥热渐渐平息。
  袁崇焕感受着士林同窗们投射到他身上的佩服眼神,心中不由激动,暗暗吸了口气,平复心情。
  继而大声说道:“今天,元素宣讲的内容就是围绕元素此前的文章,关于燕王天津卫开海注定失败、放权、改革进行一些更为通俗的详细论述。”
  “燕王天津卫开海,以强权垄断所有的一切,朝廷从其中谋取巨大的利益,此举一定会损伤百姓、小商业主、小工坊主的利益,乃至彻底侵吞三者的利益。”
  “本质上来说,与矿税没有任何的区别!”
  “如今燕王为何封锁了整个天津卫?”
  “据小道消息传闻,燕王在天津卫举刀,杀了很多人,整个天津卫港口都被鲜血染红了!”
  “因为没有切确的消息,所以原素只能根据现有的消息进行推论。”
  “若消息是真的,那么一定是燕王盘剥三者太厉害,引发了天津卫小商业主、小工坊主、百姓的反抗。”
  “燕王戒  yan了天津卫,就是不想让消息传出来!”“这更加证明了元素论断,天津卫开海必定失败的论述。”
  ⋯⋯⋯⋯
  “天津卫真的血流成河了?”
  “不会吧?”
  “难说,这个袁崇焕说的好像也有一定道理,而且听说这段时间,朝中的大臣,就是在弹劾燕王在天津卫动刀。”
  ⋯⋯⋯⋯
  百姓们听着袁崇焕的论述,因为不知道天津卫的具体消息,许多人对朱泺的信任,产生了犹豫。
  ⋯⋯⋯⋯
  “再说放权与改革。”
  “王爷曾今写了一片论如何正确看待改革的文章,文章中指出,改革就是解放对百姓的束缚。”
  “而元素提出的朝廷放权地方,同样也是解放对百姓的束缚,地方官员有了更大的权限,才可以根据当地的现实情况。”
  “根据百姓的呼声,做出切合实际的调整。”
  ⋯⋯⋯⋯
  “所以放权同样是改革大明的一项重要举措!”
  “燕王曾今说过,谁反对改革,谁反对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我们就打到谁。”
  “燕王还说过,改革就要大胆的尝试,不能像裹小脚的女人,放权就是大胆的尝试!”
  “所以,谁要反对放权,就是反对改革!就是反对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朝中有这么一批顽固腐朽之人,蒙蔽陛下圣聪,反对放权,他们这就是反对改革!”
  “吾辈士子,代表着大明的未来,面对这些顽固腐朽之辈,吾辈当如何!”
  “打倒!”
  “对,谁反对我们就打到谁!”
  “谁反对,我们就打到谁!”
  ⋯⋯⋯⋯
  年轻的士子激动的挥舞着手笔,大声呼喊。
  打倒的声浪远远的传开。
  包间中。
  沈一贯等人听着外面传来的声浪,面色都不由变得有些苍白。
  这声浪仿佛是冲着他们来的。
  因为他们本质就是反对改革,这次鼓动放权,其实就是抓住了皇帝不愿放权的心思,让皇帝明白,改革就要失去权利。
  继而让皇帝终止改革。
  可现在,这股声浪……
  “叔时,你们的调子拔的是不是太高,太极端了,这些士子们都被你们鼓动起来了,你们的调子应该是放权,不是改革。”
  沈一贯看着窗外激动高呼的士子们,眼底闪过一抹惊惧不宁之色,声音有些颤抖说道。
  说是按照下面士子的高呼,他沈一贯都是被打倒的人!
  顾宪成心中暗暗冷笑,表面却十分谦恭,作揖谦逊说道:“先生,这只是一个策略,若是不如此,如何能震动龙庭呢?”
  “只要陛下改弦更张后,学生有办法扭转士子们的想法,年轻人嘛,做事情就是冲动热血,可也很容易扭转他们的价值观。”
  沈一贯听闻顾宪成的保证,面色轻松了不少。
  ⋯⋯⋯⋯
  啪!
  乾清宫。
  皇帝朱翊钧猛地将手中折子扔在案牍上。
  看着站在面前的于慎行,赵志皋,指着窗外传来声音的方向,冷笑道:“好啊,好啊!你们这些反对放权的要被打倒,你们倒了,接下来是不是就是朕了!”
  于慎行、赵志皋面色凝重。他们听着外面极端的呼喊声,也是心惊肉跳的。
  在官房中坐不住,所以才来乾清宫请示,是否阻止的。
  “陛下,该用点手段阻止了。”
  于慎行面色严肃的说道:“臣察觉到,有人似乎想要浑水摸鱼。”
  “现在已经不是利用放权来逼迫朝廷终止改革,而是有人假借改革,鼓噪士林士子变得极端狂热,似乎想要达成不可告人的目的!”
  哎!
  赵志皋叹了口气,担忧道:“陛下,沈肩吾作茧自缚到也罢,臣最担心的是这种极端狂热控制不住,会彻底绑架朝廷!”
  谁反对,打到谁。
  当初燕王的一句话,被有人利用鼓噪,在士林中形成了一股十分极端狂热的思潮,听的让人心惊肉跳。
  朱翊钧从软塌下来,走到窗口,听着外面传入的呼喊声,背对着二人,冷冷道:“不必,让他们闹!”
  “朕要看看,这浑水摸鱼之人,到底想要干什么!”
  ⋯⋯⋯⋯
  七日后。
  天津卫。
  漕运码头。
  朱泺看着从京畿传来的消息,面色变得凝重。
  众人站在后面,神色也都十分凝重。
  “指挥使,有人想要假借改革的名义浑水摸鱼!”
  熊廷弼急切说道:“他们在士林鼓噪起这么强大的一股极端狂热,这很有可能绑架朝廷!”
  “现在陛下都无法阻拦,因为在士子们眼中,皇上是反对放权的。”
  “皇上若是阻拦,就等于是反对改革了。”
  “现在只能由指挥使来阻止。”
  “天下人谁不知道指挥使是坚定支持改革的,改革也是指挥使提出来的,指挥使来阻止这股极端狂热是最合适的人选,没有人会怀疑指挥使的改革决心!”
  “指挥使,我们该动手了!”
  熊廷弼铿锵说着,当即单膝跪地拜道。

(https://www.biquya.cc/id173495/31264526.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