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 第246章 信了

  砰!
  自学初重重的叩首,声音颤抖道:“自学初死罪,自学初愿意以死谢罪,只求王爷给自家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自学初后悔、惶恐。
  孙敏政再次点明他与李文化的那点事,无疑更加证明,眼前这位王爷,洞若观火,把一切都看透了。
  自学初不安等待的时候,察觉有一双手十分用力的握住他的双臂,他的身体忍不住哆嗦一下,紧接着就感觉这双手是扶他。
  “起来吧。”
  自学初不安起身,顾不得额头磕破流血,惶恐的看着面前和煦笑着的年轻王爷。
  朱泺笑着说道:“孙知府证明天津卫开海,本王说天津卫开海,你心中可能还存有疑虑……”
  “臣不敢……”
  “不必着急表态,听本王把话说完。”朱泺制止自学初:“本王可以请求朝廷,让你去天津卫看看,到时候你便明白本王说的话是真是假了。”
  “而且本王还可以向你承诺,这种土地收归藩王府,百姓为藩王府支配,最多三年!就三年时间!”
  “三年之后,本王会在播州进行一次类似卫所私有化的政策,将所有的一切都还给百姓!”
  “你虽然在这个过程中,损失了传统土司对族人所拥有的权利,但是本王可以十分肯定的告诉你,当你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不但让你自己富裕,更能让你的族人一起跟着你富裕后,你会得到权利给不了你的无数感念人心!”
  ⋯⋯⋯
  “王爷,臣明白了,王爷不计前嫌,愿意为臣,为臣之族人找一条过上好日子的路,臣愿意支持王爷的改革!”自学初郑重说道。
  孙敏政的佐证,以及此王敢让他去天津卫看看。
  他就相信对方不是欺弄他!
  而让所有族人发自内心感念他自家,继而愿意跟着他自家。
  这当然是天大的好事。
  只是这种好事,在此之前,他一直认为是白日做梦天方夜谭罢了。
  “报,指挥使,府门外有大批北直隶商贾求见,这些商贾还带来了大批的物资,说是要报答王爷!”
  就在此时,有常胜军的将士跑入,大声汇禀。
  闻言,朱泺身边的人都不由激动的站起来。
  他们都清楚这些人是谁。
  朱泺也笑着对自学初说道:“自宣抚使,这些商贾你必须见一见,天津卫如何他们最清楚,需不需要你彝族的竹篾,他们也最有发言权。”
  “等听了他们说的,你再跟着他们一起去天津卫,亲自看一看,看看我大明现在的变化。”
  “走,随本王出城去见见这些人!”
  ⋯⋯⋯
  “草民拜见王爷。”
  “王爷,我们来迟了!”
  “王爷是咱们这些人忘恩负义了,咱们这些人受王爷恩惠,早该来了!”
  ⋯⋯⋯⋯
  当朱泺出现在城门时,一群被值守将士拦在城门外的北直隶小商业主、工坊主们纷纷开口,一边向朱泺行礼问候,一边告罪。
  朱泺将众人——扶起,笑着说道:“诸位能来,本王就十分感谢了,本王在这里多谢诸位。”
  “王爷使不得!”
  “王爷折煞我等!”
  ⋯⋯⋯
  众人看着朱泺抱拳作揖连忙躲开。
  一番寒暄后,与朱泺最熟悉的龙山恒走到朱泺面前,小声告知:“王爷,与我们一同入播州的还有朝中的两位阁老。”
  “于阁老和叶阁老,不过进入播州后,叶阁老就执意要先去各地看看,然后再来见王爷,于阁老让小人把这个消息带给王爷。”
  “嗯,我知道了。”朱泺点了点头,然后冲众人笑着说道:“本王已经在府衙内为诸人准备了吃食,先去府衙,为诸位接风洗尘。”
  “谢王爷。”
  众人高兴的嘴都咧到耳根了,这可是燕王亲自招待他们…
  就是在天津卫的时候,都没有这种好事!
  一群人顿时觉得,来对了!
  不为别人,就燕王亲自为他们接风洗尘,都可以回到北直隶吹嘘半年了!
  是夜。
  府衙朱泺的书房中。
  戚金、孙敏政等人全都主动聚集到此。
  戚金担忧道:“王爷,两位阁老,尤其是叶进卿,秘密去各地看,会不会有什么麻烦,要不要派人去盯着。”
  闻言,众人全都看向朱泺。
  任谁都知道,叶向高一定是来挑刺的!
  何况于阁老派人暗中提醒,这已经十分明显了。
  朱泺摆了摆手说道:“无碍,他想看就让他看,我们也的确需要有一个局外人,鸡蛋里挑骨头,给我们指出一些播州改革的弊端!”
  “不要怕别人找麻烦!找出我们的弊端!”
  “若是他真的能给咱们找出来,咱们也可以及时改正!
  这对咱们来说是好事情,更有利于咱们在播州的改革!”
  “我们自己身在局中,或许反而有很多看不到的东西。”
  孙敏政在一旁观察着,听着,此王这番话毫无做作之态!
  是坦坦荡荡的。
  这是做大事人的气量!
  圣人还说吾日三省吾身呢,就是要找出不足。
  自己都要三省找不足,为什么要怕别人找出来呢!
  找出来加以改正,这是好事!
  其他人略作思考后,也不约而同点头。
  就如此,半个月时间过去。
  龙山恒等人来了,带着自学初又离开了,留下了大量的农具、粮食、布匹,药材之类播州紧缺的东西。
  而于慎行,叶向高入播州后,就仿佛消失了一般。
  ⋯⋯⋯
  殊不知,此刻,叶向高、于慎行二人已经到了剿逆大营。
  是夜。
  叶向高找机会撇下于慎行,出现在李文化的帅帐。
  “叶阁老。”李文化小心翼翼的陪着深夜到访的叶向高,表明恭敬,心中却十分厌恶。
  叶向高如今的为人,若非与他有着共同的敌人。
  他是绝对不愿意与此人亲近的。
  现在谁沾上叶向高谁就臭!
  他李文化虽然不是什么好人,但也绝不想像叶向高一样,臭了名声。
  叶向高也能感受到李文化恭从表面背后的那种敬而远之的态度,心中暗暗生恨。
  不过他更恨朱泺!
  若非朱泺,他不至于如此,人人避之如瘟疫!
  叶向高放下手中茶盏,笑着说道:“李侍郎,在进入四川的时候,听说道真的自学初被燕王收复了,不知你心中作何感想?”
  闻言,李文化的面色瞬间变得有些难堪。
  叶进卿就是在给他的伤口上撒盐!
  “燕王稳定地方,这是可喜可贺之事,下官自然是十分高兴的。”
  听着李文化这番言不由衷的话,叶向高不由笑了笑,从袖中拿出一张请柬说道:“对燕王今天送来的参加播州夏收邀请函李侍郎怎么看?”
  这份邀请函在他与于可远到了剿逆大营不久后,被送到这里。
  有他们的,也有李文化等剿逆将领们的。
  很显然,此王或是猜到,或是一直跟踪他们。
  不然他们的邀请函,不会被一并送到这里。
  李文化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反而作揖询问道:“叶阁老半月来,走遍了播州,觉得如何?”
  叶向高知晓李文化是在问他,有没有找到朱泺的把柄。
  说实话,他还真的没有找到。
  那些可供他们攻击的,比如贪婪兼并土地,掌控整个播州图谋不轨之类的,此王早已在给皇帝的密折中一五一十的讲了。
  不过叶向高并没有因此而失望,笑着说道:“播州在一年之内,迅速恢复稳定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不过嘛,想要把播州发展起来,呵呵……三年时间……就是十年时间他也做不成。”
  这是叶向高最大的收获。
  播州的自然环境太恶劣了。
  出了山还是山。
  可用以耕作的土地很少,即便燕王朱泺集中物力民力又如何?
  本身的底子太差,他能集中的东西也十分有限。
  那些小商业主、小工坊主实力有限,他们能给朱泺送一批燃眉之急的东西已经很不错了。
  还能够像支持福王的大工坊主、商业主一般?
  播州改革的成果,想要让直隶黯然失色,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就足够了!
  只要福王在南直隶做的足够出彩,把此王比下去,朱泺就完了!
  叶向高虽然没有明说,可李文化还是听明白了,脸上不由露出轻松笑容。
  稳定播州的确是一件功劳。
  可此王当初离开的时候,在朝堂对朝廷的承诺是让播州富裕!
  只要做不到这一点,只要南直隶的成果更大,此王的改革就注定要受到质疑和调整。
  福王系不会放过这种机会!
  王阁老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这么一大群人围攻之下,他就不相信朱泺还有翻盘的机会。
  “下官愿意随阁老一同前去!看一看燕王的秋收,看看燕王是不是能从田里种出金银财货!而且夏收后,粮食产出,我就不相信,那些百姓真的愿意把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绝大部分交给他,倒要去看看。”李文化知晓叶向高是拉拢他。
  他没有给叶向高明确的答复。
  但也暗示表态了。
  他不答应叶向高的拉拢,是因为他不愿被叶向高弄臭了自身。
  表态则是告诉暗示叶向高,他愿意站在福王一边!
  叶向高心中暗怒,不过至少完成了延禧宫的交代,也便将心中的愤怒压下去,笑着说道:“如此,那我们明天便动身去播州,倒要看看,燕王是不是种出了金银财货!”
  哈哈……
  二人旋即大笑。
  笑过后,李文化抱拳苦笑道:“阁老,是否可以帮忙解决剿逆大军的粮草问题?四川这边已经实难担负了,下官现在想要笼络这些武夫,就必须有粮草。”
  “若是没有粮草,下官就要上折子,播州日渐稳定,请陛下容许各部返回各省。”
  “不可!”叶向高旋即十分急促武断道:“按说你剿逆大营的确已经该解散了,虽然猜不透陛下把你们放在这里,始终不闻不问的态度。”
  “但是你们最好能够待在这里,若是此王有任何不轨之心,朝廷也好迅速调兵入播州平叛!”
  “这也是福王殿下的意思!”
  李文化苦笑道:“那么粮草问题阁老就一定要放在心上,若是没有粮草,恐怕这支大军,很多人都要被此王拉拢过去!”
  “哼,他自己都在吃野菜度日,他凭什么拉拢这些人!”叶向高不以为意。
  遵义城十里外。
  一队明军衣甲鲜明的沿着官道行进。。
  队列前,于慎行、叶向高、李文化三人以及一群剿逆大营的将领们用审视好奇的眼神看着官道旁的农田中。
  对于李文化,乃至剿逆大军的将领来说,这里并不陌生。
  剿灭杨应龙叛乱的战役中,他们曾围绕遵义府周围,与杨应龙展开无数次反复的争夺战。
  这里的一切,对他们来说都很熟悉。
  甚至官道旁的草丛中,还留着战争的痕迹。
  只是官道两侧的农田中,已经再也看不到一点战争痕迹了。
  开阔平坦的田中长者稻子,金黄色的稻穗沉甸甸的压弯了稻杆。
  他们熟悉的记忆中,这里曾经是一片荒芜长满荒草的。
  田中,一队队百姓,奋力的挥舞着手中镰刀,每一队百姓前面,都有一个身穿大明制式红色战袄的常胜军将士。
  士兵们也弯着腰,奋力抢收成熟的稻子。
  对于他们这样一队衣甲鲜明的大队经过,竟然没有人观望,最多也就是会在趁着转身放手中稻子的时候,偶尔用眼睛瞥一眼。
  他们隐约能够听到百姓轻快喜悦的议论声。
  “看看这穗子,握在手里沉甸甸的,俺就是累死在这田里,也乐意!”
  “夏收之后,第一顿饭,俺一定要敞开肚皮吃,把这几年的全都不回来。”
  “……”
  百姓所议论的,也都是关于庄稼、肚子、常胜军这些话题,丝毫没有提及他们这对正在行进中,衣甲鲜明的人马。
  百姓的态度,让李文化、叶向高等人的面色十分难看。
  叶向高看着于慎行不住的点头,笑着询问李文化:“李侍郎,播州的情况你比我们更加熟悉,像眼前这种平坦,可以引水灌溉的良田在播州多吗?”
  “眼前的景象,看着是不错,不过真的能满足播州这么多人吃饱饭?”
  于慎行瞥了眼叶向高,心中暗道一句小人。
  叶向高什么意思,再明白不过了。
  无非还是质疑播州罢了。
  不过他也下意识看向李文化,这段期间,他虽然也走访了播州多地,但对播州的农田等级这些情况并不是很了解。
  便见李文化笑着说道:“两位阁老,眼前这种良田在播州很少,只有临近府城,几个盆地处,才有这种良田。”
  “播州主要是山地多,这种适合高产的农田,在播州农田总面积中,占比十分的小,甚至两一成都不够。”
  “也就是这种原因,造成了播州民生艰苦,想要吃饱肚子,或许只有用燕王的方法,剥夺所有人自己的努力成功,重新分配这个方案了。”
  于慎行听着,眼中闪过一抹讥讽之色。
  李文化看似是在称赞燕王,可这话,怎么听都夹枪带棒的。
  闻言,叶向高不由更加放心了,他对朱泺的这种模式看得清楚,这种模式是不可能持久的。
  百姓是不可能心甘情愿的把自己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与所有人进行平分的。
  毕竟有人认为自己做得多,本应该比那些偷奸耍滑的人要得到的更多。
  此是其一,其二,一如他走访了解,播州太穷了,底子太差了,此王想要通过播州自身的财富产出,进行资源有效集中,发展播州,绝不可能!
  叶向高唇角微微上扬,眼神余光瞥了眼旁边的于慎行。
  他与李文化的对答,其实就是说给于慎行的。
  片刻后。
  叶向高一行人抵达遵义府城门不远处。
  远远便看到,朱泺领着一班人等候在城门处。
  “拜见于阁老、叶阁老,欢迎李侍郎以及诸位剿逆大营的将领们,能来播州故地重游。”在一行人抵达后,朱泺便拱手笑着说道。
  叶向高等人翻身下马,走到朱泺面前。
  叶向高故作感慨道:“殿下不愧是做事之人,短短时间,播州便有了秩序,陛下派臣等来播州,便是为了表示朝廷对殿下播州功绩的肯定。”
  “殿下临行前,所说的播州不富,永不回朝,臣现在都记忆犹新,播州现在的情况,让臣觉得殿下当初许下的诺言,一定可以成功!”
  李文化听闻后不由笑了笑。
  朱泺身后的众人则面露一丝愤怒。
  于慎行瞥了眼叶向高。
  叶向高说这番冠冕堂皇的嘉奖到底什么意思,所有人都清楚。
  看似褒奖燕王,实则是在提醒燕王,稳定播州不算什么。
  你燕王当初临行前许下的诺言是让播州长足发展、富裕!
  这种提醒,恰恰证明了叶向高紧张了,他害怕燕王以播州恢复秩序为功劳向朝廷请功,离开播州。
  提醒燕王,你当初许下的诺言,可不单单只是播州恢复良序这么简单!
  堵死了燕王借此攻击,顺势离开播州,甩掉播州这个麻烦的路。
  于慎行觉得,叶向高这完全就是小人行径,多此一举!
  即便是他虽然也不清楚,这位王爷到底要怎么在播州,带领百姓致富。
  但是以他对这位王爷的了解,对方绝对不是那种做事半途而废的人。
  这是一个有着大毅力的皇子!
  果如他认为的,便见朱泺抱拳感谢道:“多谢阁老褒奖,阁老代表朝廷对我们这些人的褒奖,就是对我们所做努力最大的认可。”
  “有朝廷的认可,我们这些人就没什么顾虑,放手干,大胆敢,播州不安、不宁、不富我们就继续埋头苦干,本王相信,只要愿意下苦工,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
  “愚公移山尚能成功,我们播州有最好最勤劳的百姓,没有道理,他们洒下的汗水和泪水,就变不成财富!”
  叶向高要的就是这句话。
  他还真的担心眼前此王,趁着安定了播州,顺势表功离开播州。
  这是很有可能的。
  皇帝对此王在播州吃得苦,受的累,心生恻隐,他们可都是看到了的!
  此王乘机表功,陛下完全可能因为心中怜子恻隐之心,将此王调出这个水深火热的深坑!
  这不符合他的利益,跟不符合延禧宫的利益。
  既然你要埋头苦干,那就一辈子待在播州埋头苦干吧!
  叶向高心中不由冷笑,播州这种糟糕透顶的恶劣底子,叶向高很满意。
  这种地方,的确适合埋头苦干!
  “王爷高洁,臣代朝廷,代天下百姓,谢王爷!”叶向高一脸动容,冲着朱泺郑重一拜。
  李文化心中冷笑,叶向高这是要把此王高高的架起,架在火上烤啊!
  “王爷高洁高义,臣心中敬佩,王爷入播之时的教训,令臣犹如醍醐灌顶,臣今后必当以王爷为榜样!”李文化不敢落后,紧跟叶向高,说着漂亮话,把朱泺高高架起。
  朱泺哪里看不明白,他抬手扶起二人,笑着说道:“有诸位的支持,本王便更加有信心了!”
  “两位阁老,诸位将军,里面请!”
  “殿下先行!”
  “王爷请!”
  ⋯⋯⋯
  目的达到了,叶向高等人心中高兴,便连语气也都更加轻快许多。
  难掩心中高兴。
  ⋯⋯⋯
  “一二一!”
  “向左转!”
  “齐步走!”
  “放!放!放!”
  砰砰砰……
  ⋯⋯⋯
  当天午后,城外大营中。
  剿逆大营的将领们与叶向高、李文化等文臣分开,找到了正在接受征询的刘綎、杨文通二人。
  一群将领在二人的带领下,参观着两支兵马的征询情况。
  “刘总兵,你们征询的情况怎么样?燕王有没有乘机难为兄弟们?”
  刘綖扭头看了眼提问之人,此人是福建抽调来的总兵马孔英。
  他笑着说道:“马总兵,这要看怎么说,王爷的规矩很多,千户以上所有的将领,到了播州后,就立刻把在播州得到的浮财上缴,这是谁都不能豁免的。”
  “若是不交的话,就必须离开军中,王爷已经上表了朝廷,凡事离开这,革除军籍!即便回到咱们各自的家乡,都不会得到新的任命!”
  “在整顿中,凡事偷奸耍滑者,只要被发现三次,便会从千总降为把总,整顿期间,触发军律者,赶出军中……”
  “你要说苛刻吧,只要做到王爷规定的事情,其实王爷还是很宽和的,并未将常胜军将领安插到军中。”
  “全都是在我们军中,从整顿表现良好的将士中选拔。”
  陕甘总兵陈琳询问道:“供给呢?你们的供给怎么样?”
  “对,杨参将,你们的供给怎么样,是和常胜军看齐吗?王爷有没有苛待你们?”
  “还有,能吃得饱吗?”
  ⋯⋯⋯
  提及供给,一群剿逆大营的将领们纷纷开口询问。
  杨文通与刘綎相互对视一眼,这些人如此急切关注这个问题,从这一举动,他们便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剿逆大营的粮食出现了问题!
  否则这些人不会如此!
  大明的这些常备军兵源,之所以参军当个丘八,拎着脑袋过日子,说白了就是活不下去。
  首先的目的就是来军中吃口包饭!
  若是连这个最基本的条件都不能满足,士兵一定会哗变!
  饷银拖欠,他们这些将领可以出面安抚。
  吃不上饭,填不饱肚子,下面的将士一定不会答应的!
  杨文通感慨道:“若是按照常胜军的口粮份额,恐怕我们的将士也得饿肚子!”
  马孔英好奇询问:“杨参将,这话怎么说?”
  杨文通看了眼众人,神色肃穆道:“即便是现在,随着情况好转,常胜军将士的口粮逐步提高,可也只有每日一斤的份额。”
  “王爷现在也不过每日七两的份额!”
  “诸位以为,这点口粮,没有油水能吃饱吗?”
  “就是如此,常胜军的将士都要参与到播州重建中,带着百姓下地干农活,没有一个人发牢骚!”
  “至于我们,王爷规定,我们的将士,每日有十五两口粮,勉强能够吃饱,满足现在强度不算太高的训练。”
  “不过等秋收之后,相信这种情况就会缓减。”
  众人沉默。
  燕王自己的嫡系常胜军口粮,竟然还不如刘杨二人的。
  刘綎看着众人肃穆沉默,笑着说道:“诸位,不如到我们的帅帐坐坐,看一看军中吃的东西,不算什么好东西,肯定没有王爷在城中招待你们的好。”
  “恭敬不如从命!”
  “走,去看看。”
  ⋯⋯⋯
  一群将领随着杨文通二人来到帅帐,不久后,每个人面前就多了一小碗白饭,一个土豆,一个鬼芋。
  马孔英指着面前的东西:“两位不是臊搭我们吧,你们平日里吃的就是这种东西?”
  刘綎拿起一个煮熟的土豆很自然的咬了一口,一边吃一边说道:“这已经很不错了,你们不要以为王爷在城中招待你们,每桌是四菜一汤很不错了。”
  “其实王爷本人,平日里吃的连我们这个都不如。”
  “王爷的这碗白饭中,至少有一半混合的是土豆叶子,或者是组织百姓采摘回来的野菜。”
  “当然,就算是王爷不提供这些东西,以我们的身份,想要搞到一点丰盛的食物并不难,不过王爷对此严厉禁止。”
  “在这件事上,任何将领敢触犯,就会当即被赶出去。”
  “用王爷的话说,若是我们身为将领,都不能以身作则,我们松一分,下面的将士就会松三分,乃至更多。”
  “即便整顿了,也会很快会军纪涣散腐化,我们为将者,想要领导一支强军,首先便要做到垂范作用,律己正己,否则我们永远也不可能保持麾下军队的长久强盛!”
  “看了常胜军后,我认为王爷说的很有道理,若非王爷的以身作则,又怎么可能让下面的将士,在十两口粮的情况下,依旧能够带领百姓在田间劳作呢?”
  “若说王爷这人吧,严苛是严苛,但绝对会一视同仁,是不会有嫡系旁支之分的。”
  ⋯⋯⋯
  一群将领们听着,面露深思之色。
  刘綖与杨文通看着,相互对视一眼,也没有继续说,二人拿着土豆自顾自的吃起来。
  他们从那边过来,很清楚这些人心中在想些什么。
  燕王这边的确有很吸引这些人的东西。
  但是也有很多让人难受苛刻的东西。
  这就要看个人自身的选择,到底是想要什么了。
  他们相信,随着时间推移,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进入播州接受整训的。
  李文化虽然知兵,可他到底是文臣,他笼络人的手段,很多是朝堂那一套权术笼络手段,他不懂为将者。
  更不明白,燕王这边那些吸引人的东西,对一个为将者的吸引力!
  ⋯⋯⋯
  翌日。
  朱泺领着众人出现在遵义城三十里外一块坡地。
  土豆秧苗青葱翠绿。
  今天是真正收获土豆的日子。
  之前虽然也陆陆续续的收获了一些,补充播州的粮食缺口,可那个时候,土豆毕竟没有生长到足月。
  “不知道这片坡地能收多少粮食。”
  “要是少了,今年恐怕还得勒紧裤腰带,半饥半饱。”
  “半饥半饱就不错了,至少不会饿死人了,俺家幺妹,才三岁大,就是……就是……活活饿死了,当时哪怕有口吃的,别说半饥半饱,俺家幺妹也饿不死。”
  ⋯⋯⋯
  百姓们议论着议论着,想到了这数年反反复复的战乱,有哽咽哭泣声响起。
  不过每一个人,纵使是流着泪,眼睛都紧盯着站在田中央的朱泺等人。
  今天是土豆成熟季,决定了他们以后的日子。
  是他们这数年内,第一次看到的希望。
  叶向高听着周围的议论声,故作笑态说道:“王爷,我们是不是可以开始了,百姓们急切看着。”
  朱泺看了看众人,点了点头:“那就开始吧。”
  话罢,朱泺脚踩着的铁锹插入土中。
  松了松土,然要把土豆秧苗提起来。
  一串鸡蛋大小的土豆随着根系被拔出来。
  在众人注视下,朱泺用铁锹把土翻开,从土里扒拉出两颗拳头大小的土豆。
  李文化的眼睛不由眯起来,有些急促道:“拿小秤来,快量一量。”
  于慎行也有些按捺不住,走过去,亲自将秧苗上挂着的土豆摘下来,荔枝大小的没有要,只选了鸡蛋大小以上的。
  “九两三钱!”
  于慎行看着秤,激动的面色赤红,大声喊道。
  “再挖一窝,再挖一窝!”李文化被产出震惊了,面色有些微微泛白,催促着的时候,就从抢过孙承宗手中的铁锹。
  又开一窝。
  当三个拳头大小的土豆被挖出来后,李文化的面色更白了几分,紧接着又找了一株长势很差的秧苗。
  “十三两四钱!”
  “十三两四钱!”
  就在李文化挖的时候,于慎行已经称量了李文化挖的第一窝,面色赤红,激动的冲周围百姓大喊道:“父老乡亲们,你们再也不用挨饿了,大明百姓也不用挨饿了!“
  “听王爷说,这块地好像总共种了两千多株秧苗对吧?”
  “嗯,总共两千三百四十七株,俺记得清楚,这块坡地以前是俺家的,今年耕种的时候,就是俺领头种的!”
  “平均每株十两,两千多株,就有两千斤吧?两千斤!这种地,种稻子,风调雨顺能打两百斤就算很好的收成了吧!就这一块地,就够一家三口人吃一年了吧?”
  ⋯⋯⋯
  “称一下这株!”百姓议论中,李文化催促道。
  叶向高夺过于慎行手中的小秤,快步走了过去。
  于慎行与戚金相互对视一眼,不由露出笑容,其实已经完全没有必要继续称量了。
  即便再差,只有一千斤,也足够惊人的了!
  这种山地能够种出一千斤粮食,大明的亿兆百姓就再也不用挨饿了!
  于慎行看着叶向高二人面色苍白不说话,笑着踱步走过去:“进卿兄如何?”
  说着,他故意凑进去看了看,然后转身冲围观的百姓大声喊道:“六两三钱!长势极差,并且秧苗都已经枯萎的一株,六两三钱重!”
  “太好了,太好了!这块地至少两千斤!”
  “至少两千斤粮食!”
  “再也不用挨饿了!再也不用挨饿了!”
  ⋯
  百姓们彻底沸腾了,相互抱着身边的人,流着泪,大声欢呼着。
  没有吃过他们的苦,没有经历过他们的难,是无法体会此刻他们心中的欢快与高兴的。
  “两千斤,播州的粮食危机彻底解决了?”
  “刘总兵恭喜恭喜,接下来你们就不用挨饿了。”
  ⋯⋯
  剿逆大营跟随而来的将领们,羡慕的恭贺杨文通和刘綎。
  李文化听着丘八们的恭贺声,脸色变得极为难堪,形式随着这块地的产出,已经彻底逆转了。
  此王能不能让这个贫瘠之地致富现在还不好说,毕竟吃饱和富裕完全是两码事情。
  可对他来说,已经完了!
  这些该死丘八们恭贺杨文通、刘has的举动,就是最好的证明。
  播州有粮了,不缺粮食了!
  而他……
  叶向高的面色也十分难堪。
  他心中更加不安了。
  土豆的产出太惊人了!
  若是皇帝知晓,这又是此王的功劳!
  皇帝龙颜大悦,再有怜子恻隐之心,万一要调此王离开这个穷山恶水之地怎么办?
  他可以将此王高高架起,让他下不来。
  可若皇帝执意要调此王离开,此王自然可以顺势下坡了!
  “请殿下受臣一拜!”于慎行激动的面色赤红,郑重一拜,大声道:“殿下此举,泽被苍生,功德无量!”
  “燕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燕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
  周围百姓在于慎行跪下的瞬间,也从激动中回过神来,跪拜在地,激动高呼。
  啪嗒!
  李文化手中的小秤掉落在地。
  李文化看着这些愚民的虔诚行为,心中知道,完了!
  彻底的完了!
  至少短时间内,就凭此王在这些愚民心中的威望,即便朱泺将他们的东西拿走,他们也不会反抗,甚至也不会发牢骚。
  他想要借助愚民的反抗,引发播州乱局,然后再次兵入播州,掌控播州的目的失败了!
  而他麾下的将领,却明显已经开始动摇。
  此消彼长……
  李文化知道,恐怕距离他离开剿逆大营用不了多久了!
  朱泺用这种方式,不染血就和平的夺取了他的兵权!
  只要再有三个,不只要再有两个总兵投向朱泺,接受常胜军的整顿,播州的兵力就足够了。
  剿逆大营就完全没有成立的必要了!
  叶向高也意识到这一点了。
  孙承宗等人看着百姓们眼中流着泪,唇角却露着笑容,激动叩拜的模样,相互对视,会心一笑。
  忍不住看向朱泺。
  看着自家王爷。
  朱泺将于慎行扶起来,然后看向百姓们:“父老乡亲们,大家都起来,都起来。”
  众人擦着眼泪,咧着嘴,傻傻笑着站起来。
  朱泺大声说道:“吃饱肚子只是我们的第一步,我们不但要吃饱肚子,我们兜里面还要有钱!”
  “本王向父老乡亲们承诺,做不到这一点,本王就绝对不会离开播州!”
  “或许还需要两三年,但只要我们肯努力,本王认为,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
  “我们相信王爷!”
  “王爷千岁千岁千千岁!”
  ⋯
  百姓们高兴欢呼,叶向高紧张的心情也不由缓减了许多。
  朱泺当着播州百姓的面做出了承诺,那么即便皇帝下旨,恐怕他也无颜离开吧?
  叶向高看着朱泺的背影,心中不由冷笑。
  唯一让他不安的是,朱泺斩钉截铁的承诺。
  似乎他有办法让播州致富。
  ‘不行,得马上回去!让福王加快一点!更快一点!不能给此王一丁点机会!’叶向高心中急切想到,恨不得现在马上回朝中。
  ⋯
  天津卫。
  “宣抚使,怎么样,天津卫码头的盛景震惊吧?”天津卫卫指挥使,楼大有陪着自学初,扬手豪迈的指着远处的千帆点点,爽朗说道。
  自学初已经完全被眼前的境况给震惊到了。
  龙山恒陪在一边,笑着说道:“宣抚使,说实话,这还不是最热闹的,就在四个月前,也就是燕王离开京畿不久后,我们在天津卫组织了一次一百艘海船同时出港的盛况。”
  “那才叫大场面!”
  “眼下真正的海船才不过十几艘罢了。”
  “当时这码头各处,货物堆积如山,楼指挥使不得不派兵来协助维持码头的秩序。”
  “你彝族的竹篾、竹筐之类的,我们这里需求量十分庞大。”
  “这些东西都是些一次性货物,可我们买东西又必须给对方准备,麻袋太贵了,除非一些精细的东西,我们才会用麻袋装。”
  “木箱的价格虽然略微低于麻袋,但是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笔十分庞大的开销,你们的竹篾,只要按照我们要求的规格去做,你做多少,我们就能保证要多少。”
  “天津卫用不了,你可以去南直隶的秦淮河售卖,去福建夏  men兜售!”
  “播州不缺竹子,你们彝族人不缺手艺,王爷给你们指的这条路,真的是一条几乎不需要本钱的赚钱路子!”
  “说实话,我都有些心动!”
  “我龙山恒别的不敢说,却可以拍着胸脯向你保证,王爷说能带你们播州致富,就一定可以!”
  “跟着王爷干,绝对不会后悔的,你看看我们这些人,以前虽然能赚点钱,可赚的太难了。”
  “现在呢,我们有自己的工坊,一旦我们的需求量足够大,自己的工坊做不过来,只要派个人去北直隶的村子里走一趟,铁匠、绣娘,一天之内就能组织起来,效力一点都不必那些大工坊主差!”
  ⋯⋯⋯
  自学初眼睛还直勾勾的盯着海面上,听着龙山恒的解释,不停的点头。
  “信了!”
  “这回我真的信了!”自学初指着远处的一艘大海船,手有些颤抖,声音明显带着颤音,大声说道。

(https://www.biquya.cc/id173495/31264509.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