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 第247章 怎么回事

  “燕王他没有糊弄我们,楼指挥使,龙掌管,诸位,多谢你们,我自然初知道该怎么做了!”
  “今天我就启程,快马加鞭回播州,我们道真彝族现在已经落在后面了,要是我们道真彝族成了播州最穷的,我这个土司头人,就是彝族的罪人了!”
  ⋯⋯⋯
  南下北上。
  自学初看过了天津卫后匆匆南下。
  而叶向高看过了播州后,则匆匆北上。
  双方都十分急切,都害怕耽搁一点时间,误了自己心中的大事!
  步履匆匆,心匆匆……
  八月初。
  叶向高、于慎行入播一行人返回京畿。
  当天。
  朝廷百官纷纷将目光聚焦在乾清宫内。
  大家都想知道播州的情况。
  不过在于叶二人抵京的第一时间,就被皇帝叫到了乾清宫。
  延禧宫。
  “又有什么新消息?”郑氏看着匆匆踩着小碎步走进来的侍女,面色漆黑,急切询问道。
  侍女不敢耽搁,延禧宫上上下下都清楚,主子现在的心情极为糟糕。
  “娘娘,乾清宫传出最新消息,叶阁老承认,通过暗中走访播州民间,尚未发现都人子欺压百姓的现象。”
  “都人子在为他们洗尘的时候,准备的是四菜一汤,一荤三素。”
  郑氏看着侍女停下来,知道没有了,立刻冷着脸呵斥道:“愣着干什么!赶快给本宫继续去盯着!”
  侍女慌慌张张离开。
  郑氏的面色这才缓和几分,自言自语道:“叶进卿这个废物倒还是有些用处,知道给都人子在陛下眼中上药。”
  叶向高在汇报中,就连都人子为他们接风洗尘吃什么都讲述出来,郑氏自然明白这其中的用意。
  就是告诉皇帝,都人子过的没有那么清苦。
  最多,最多就是在对百姓虚伪的装模作样。
  都人子完全有能力吃到任何东西。
  让皇帝明白,或许锦衣卫传来的那些消息,不过是都人子故意想让皇帝知晓的,故意做出的虚伪姿态!
  ⋯⋯⋯
  “陛下,土豆……”
  “叶爱卿。”叶向高要接着往下叙述之际,皇帝抬手打断叶向高的话,笑着吩咐陈矩:“叶爱卿说了这么久也累了,陈矩给爱卿赐茶。”
  “遵命。”
  陈矩端着茶走到叶向高面前,眼底闪过一抹鄙夷之色。
  皇帝为什么忽然打断叶向高,他多少能够猜测到一些。
  无外乎适才叶向高用燕王接待他们的四菜一汤上眼药的小动作。
  皇帝难道还不清楚,就算播州再苦再恶劣,凭着一位王爷的身份,只要想要,就没有办不到的事情吗?
  皇帝欣赏的就是那位殿下身为王爷,大明皇子,却能带头垂范,对自己以身作则严要求的举动!
  这恰恰是很多人做不到的。
  是最难能可贵的。
  “于爱卿,你替叶爱卿继续说说播州的所见所闻。”就在叶向高倍感激动接过茶的时候,皇帝笑着冲于慎行说道。
  叶向高的面色不由变了变。
  他这时才意识到,皇帝赐茶,恐怕不是一种恩宠。
  而是一种厌恶!
  不想听他叶向高继续往下说了!
  这时候,其他几人也反应过来了。
  于慎行眼神余光瞥了眼一手端茶,一手愣神,仿佛被人点穴了一般的叶向高,心中暗暗一笑。
  当即拱手道:“陛下,接下来便是燕王带我们挖土豆了。”
  “一块一亩的山地,最差的秧苗产出都有六两三钱,最好的甚至有两斤,就那块坡地,全部挖出来称量,陛下知道最终产出有多少吗?”
  哪怕早已将最终的产出数字烂熟于心了,可此刻,于慎行说着说着,声音颤抖,激动的面色微红。
  朱翊钧也不由十分好奇,心中高兴,对于慎行卖关子的行为,也不恼怒,笑着问道:“多少,于爱卿莫要在朕面前卖关子了。”
  其他人,除了叶向高外,也好奇的看向于慎行。
  任谁都能从于慎行的语气中可以判断,这个数字绝对可以让人大吃一惊。
  于慎行忘记了君前礼仪,抬起双手比划着欢快大声道:“两千五百三十六斤!”
  “什么!”
  暖阁中几个人,除了叶向高之外,全都惊呼一声。
  皇帝更是惊的双脚踩在地上,看着于慎行,确认道:“爱卿,多少?”
  “陛下,两千五百三十六斤!两千五百三十六斤啊!坡地的产出!大明有此物,百姓就再也不用挨饿了!”于慎行说着说着,跪倒大声哽咽呼喊道。
  “若非燕王观察仔细,我们又岂能知道,这种被我们当做其稀罕玩意儿,偶尔食用的东西,竟然有如此高的产量,竟可解决一直困扰历朝历代的吃饭问题!”
  “一亩坡地,便可产两千斤,足够一家三口放开肚皮吃一年,单此物,便可再保大明江山一百年啊陛下!”
  众人看着跪拜地上,哽咽失态大喊着的于慎行,忍不住动容。
  皇帝踱步走到窗户前,背对着众人,没有人能看到皇帝的神色,便闻皇帝好似自言自语,沉声说道:“是啊,我们都吃过,为什么我们就没有发现呢?”
  “为什么那混球就发现了呢?”
  土豆之物,虽然属于皇室特供体系内的一种菜蔬。
  不过并不是一种受人追捧的菜蔬。
  大家也只是偶尔尝个鲜吃吃罢了。
  更多是在冬季,北方菜蔬缺乏,当做蔬菜来吃罢了。
  并不是因为他们这些权力顶层的人,特别喜爱此物,所以才被列入贡贡体系的。
  朱翊钧猜测,他这个混球儿子知道,多半恐怕是过去十几年中知道的吧。
  十年国本之争期间,他这个混球儿子,受他冷落,又有延禧宫暗中排挤。
  就连景仁宫冬季的木炭下面人都敢克扣。
  更别说吃饭问题了。
  是否因此,而让他发现了这种产量高,并不受宫内多么追捧喜欢的作物呢?
  叶向高、王锡爵等人面色变了变。
  隐约已经猜到此刻皇帝在想什么了。
  皇帝那句,为什么那混球就发现了的询问,足可以引导他们推断此刻皇帝的心理思绪动态了。
  叶向高怨毒的看向于慎行。
  于可远哭的好啊!
  成功的让皇帝对此王更加内疚了!
  妖臣的徒子徒孙!妖臣的徒子徒孙!
  “陛下,土豆一物,的确可以对我大明亿兆百姓吃饭问题有很大的帮助。”王锡爵忽然开口,平缓说道:“自从知晓燕王在播州广泛种植土豆后,臣担心燕王铺的太大,所以专去询问过上林苑的农户。”
  “根据农户描述,土豆不宜存放,一旦夏天,就是放到地窨子中,也会发芽,腐烂。”
  “土豆无法如稻谷、粟米等农作物,存放数年,乃至十数年。”
  “作为一种民间补充农作物,引导百姓利用贫瘠的山地、坡体种植,以达到代替野菜,满足温饱可以。”“但不适合作为一种主粮,占用良田去种植。”
  赵志皋瞥了眼此老。
  这番话可以说说的十分有水平有建树。
  的确,土豆不易储存的缺点,决定了此物不可代替稻谷之类现有的大明主粮。
  主粮是可以长时间储存的。
  一旦遇到灾荒年,可以随时投入到民间市场中,平稳物价。
  土豆无法达到这个功效。
  但此老话里话外,抓住此作物的缺点,甚至将此作物比作代替野菜的一种补充作物。
  建树的建言中,贬低了土豆。
  无形中,让燕王发现土豆高产,推动播州广泛种植土豆,就显得不那么耀眼了。
  不愧是个老狐狸!
  在知晓无法彻底抹掉燕王功劳的时候,就选择退而求其次,让这份功劳变得不那么耀眼夺目!
  令燕王不那么耀眼夺目。
  并且夹在建言中,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实现了目的!
  “次辅,可远绝不敢苟同你的说辞!”王锡爵暗暗得意之际,于慎行忽然抬头,眼睛红红的直视着王锡爵,大声说道:“次辅将此作物等同于野菜,这是误国误民的严重错误!”
  “次辅将土豆定为一种补充作物的确没错,但土豆不是野菜!”
  “野菜充是可以充饥,但是百姓吃野菜身体越来越虚弱!”
  “可土豆不会!土豆可以和其他主粮作物一样,拥有极大的营养价值,吃了不单单是饱腹感,更可以如其他主粮作物一样,让百姓的身体不断强壮!”
  “这是野菜不可能达到的作用!”
  “若是次辅此番土豆等同于野菜的话传到民间,民间的百姓信以为真,是否会产生对土豆的轻视?”
  “是否会影响土豆的推广?”
  “继而无法解决百姓吃饭这个重大问题!”
  “身为次辅,岂能说如此不负责任的话!”
  王锡爵一张脸青一阵紫一阵。
  他竟然被一个小辈当着皇帝的面,把面皮给撕下,而且还狠狠地摩擦着地面踩。
  偏偏他还说不出任何反驳之言。
  王锡爵憋着一口气,艰难的冲皇帝的背影躬身请罪:“陛下,于大人指正的对,是臣失言了,请陛下责罚。”
  没人能看到此刻皇帝的神色,便见皇帝背对着他们摆了摆手道:“无碍,爱卿也只是打个比方。”
  “于爱卿也莫要抓住次辅的一点语病,紧抓着不放。”
  “臣遵旨!”于慎行大声拜道。
  紧接着,便听皇帝吩咐道:“内阁拟一道推广土豆的折子,于爱卿,叶爱卿,你二人亲自去过播州,知晓大范围种植此作物的详细情况,你二人负责主抓。”
  “引导民间百姓种植此作物。”
  “都下去吧。”
  “臣等遵旨!”
  五人领命后,从乾清宫出来。
  王锡爵走出乾清宫,看了眼走在前面的于慎行,面色瞬间变得阴沉。
  皇帝虽然似乎没有追求他。
  可内心到底怎么想的,便不可知了!
  总之,这一次,他被于可远这个妖臣徒子徒孙坑惨了!
  “老大人。”
  王锡爵闻声转头,便见叶向高不动声色的跟上来,叶向高瞥了眼于慎行,微微冷哼:“妖臣的徒子徒孙,妖臣张居正严于律人,宽于律己的龌龊风格,倒是全都被他这些徒子徒孙学去了,老大人不必与这等龌龊之辈计较。”
  王锡爵明白叶向高是想趁着他受伤的时候,拉近双方的关系。
  可王锡爵不是杨镐。
  顾宪成可以抓住同病相怜,巧妙的让杨镐将其视为知己。
  可王锡爵这种活了快一辈子的老狐狸,却不会因此而过分的亲近叶向高。
  王锡爵没有答话,反而感慨道:“的确是我说错话了,险些误国误民,可远及时指正是对的,我得感谢他。”
  “进卿,你亲自去过播州,燕王如此快稳定播州,并且解决了吃饭问题,想来播州富裕,恐也会很快实现对吧?”
  “大明有燕王这样的杰出皇帝,是大明的幸事啊!”老狐狸!
  叶向高心中失落,暗骂一句,王锡爵后面的询问,他猜到了对方的目的。
  继而笑着说道:“老大人,吃饱饭和富裕是两回事,播州太穷了,底子太差了,老大人以为,就凭一个土豆,能让播州这种穷山恶水的地方富裕起来?”
  “燕王富裕播州的路,还漫漫其修远兮呢!”
  话罢,叶向高快步离开。
  姓王的老狐狸没有接他抛出的橄榄枝,他也不愿热脸贴对方的冷皮股!
  呼!
  王锡爵长长的吐了一口气,看着叶向高的背影,唇角露出了笑容。
  只要播州无法尽快富裕就够了!
  这就证明,燕王朱泺的改革,是不够成功的,就给了他推翻此王改革路线,提自己改革路线的借口了!
  不过现在还不到时候。
  得等福王在南直隶成功的时候。
  彼时福王系发力,他再在其中推波助澜,定可一举大获全胜!
  ⋯⋯⋯
  “妖臣的徒子徒孙!于可远,你这个妖臣的徒子徒孙,早晚有一天,我儿登上大宝,你会和你那个坐师一样,死都不得安宁,被人挖出来鞭尸的!”
  延禧宫,郑氏咬牙切齿的大骂。
  于慎行痛哭流涕的做作,在皇帝心中会产生什么作用,郑氏略微一想便清楚了。
  都人子!这会让皇帝对都人子更加内疚!
  发  xie过后,郑氏渐渐冷静下来。
  吩咐道:“去信给殿下,把播州的事情告诉殿下,让殿下再接再厉,一定要在明年拿出一个震惊天下的成绩!”
  “彻底把都人子踩入尘埃!”
  “娘娘,咱们殿下一定可以的!叶大人派人送来消息,播州即便解决了吃饭问题,也解决不了致富问题!”
  “都人子是绝对不可能比咱们殿下做的更好的!”
  郑氏听闻后,不由面露一丝轻松。
  叶向高亲自去播州看过,叶向高的话,还是值得相信的。
  ⋯⋯⋯
  遵义城外。
  一块农田中。
  朱泺一行人席地坐在田中。
  朱泺笑着看着围坐在身边的众人,说道:“夏收已经结束了,所以我把你们这些军政方面的高层全都召回来。”
  “吃饭问题,我们已经解决了,现在我们就要拿出一个章程来,解决如何实现播州的整体富裕繁荣。”“大家可以畅所欲言,有什么好的建议,都可以说出来,说错了不怕,就怕不说!”
  “王爷,能否让卑职先说?”从天津卫回来的自学初率先开口。
  朱泺笑道:“当然可以,宣抚使如此积极,我高兴还来不及。”话中,朱泺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自学初感慨道:“王爷引荐,卑职天津卫之行,真的是开了眼了。”
  众人听的不由会心一笑。
  自学初感慨后,略作停顿说道:“王爷提议我族裔族人编织竹篾出售,卑职现在十分赞同,卑职的建议就是围绕竹篾。”
  “在播州会编织竹篾的人有很多,不光我们彝族,只是我们彝族人人都会罢了。”
  “卑职觉得,此事不应该只我彝族人受益,卑职觉得整个播州会编织竹篾的百姓都可以加入进来。”
  “卑职成立一个商行,专与天津卫,南直隶、夏men接触,把我们播州的竹制产业做大,用王爷曾对卑职说过的一句话,不去剥削财富,去创造财富!”
  啪啪啪……
  朱泺带头鼓掌,其他人也纷纷笑着一边点头,一边鼓掌。
  朱泺压了压手,赞赏道:“宣抚使能有此转变,本王很欣慰,你的提议算一条,东哥记下来。”
  朱泺说着扭头看向旁边的妻子。
  东哥展颜温柔一笑,点了点头,开始记录。
  “谁还发言?”
  “指挥使,我来说说。”朱泺话落,朱钰就大声嚷嚷道:“卑职建议在播州放开朝廷禁止杀牛的禁令!”
  “朱钰!”秦良玉听闻后,面露愤怒:“我看是你想吃牛了对吧!”
  话中,秦良玉转身冲朱泺抱拳,气恼道:“指挥使,卑职请罪,卑职向指挥使隐瞒了一件事情,就在王爷戒除粮食定额禁令后,朱钰将军便在道真杀了一只受伤的牛,当时被卑职发现,朱将军求卑职不要告知将军,并且对卑职发誓,绝不再犯。”
  “卑职起了恻隐之心,所以没有揭发他,卑职身为播州各地监督使,却知法犯法,请指挥使责罚!”
  唰!
  众人齐齐看向朱钰。
  朱钰一张脸瞬间涨红,看着朱泺的眼神渐变凌厉,连忙起身单膝跪地,着急解释道:“指挥使,兽医看过了,那只牛就算治好,也会落下病根,以后无法耕地,只能干一点轻活,所以卑职才杀了的。”
  “当然,卑职不否认,卑职的确是想吃牛肉了。”
  “卑职也愿意接受惩罚!”
  “但是卑职提议放开不准宰杀耕牛的禁令是有原因的。”
  “不是卑职为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卑职只是觉得,牛肉的价格很贵,而卑职与蓟州卫叶指挥使平日里多有书信往来。”
  “知晓蓟州卫与塞北商贸,手中攥着大批的牛羊。”“叶指挥使在信中说过,一些牛犊子太小,卖不出好价钱,都被贱卖了十分可惜。”
  “卑职就琢磨这,我们是不是可以从蓟州卫弄一批牛犊子,然后让百姓们饲养,放开不准宰割耕牛的禁令后,完全可以用牛肉迅速的赚一笔钱。”
  ⋯⋯⋯
  哼!
  待朱钰说完后,朱泺冷哼一声,冷冷道:“军中规矩你朱钰懂,下去后自己领罚。”
  “秦将军同样有包庇罪,按照当初我们制定的规矩,下去后领罚!”
  “遵命!”
  二人大声领命。
  朱泺继而笑着说道:“不过朱钰这块滚刀肉提的意见也不是不可行。”
  “王爷,不准宰杀耕牛是朝廷的禁令。”秦良玉连忙提醒道。
  朱泺笑着反问道:“那么秦将军以为,朝廷为什么不准民间宰杀耕牛呢?”
  “耕牛是用来耕地的,若是大肆宰杀耕牛,会让民间缺少耕地所需的牲畜。”
  “可如果我们的耕牛足够多,是不是就不需要有这种担心了呢?你们看塞北的草原上,鞑靼人谁会心疼杀一头牛?就是因为他们有足够多的牛。”
  孙敏政微微皱眉:“殿下,耕牛一户一头足矣……”
  “孙知府,谁规定一户人家就只准养活一头耕牛呢?”海中砥的反问,让孙敏政不由哑然。
  朱泺缓缓起身,踩着挖过土豆后,松软的泥土一边踱步一边说道:“这个问题,其实就涉及到了我们的改革。”
  “改革是做什么,就是要把一些限制百姓积极性的条条框框给劈了当柴烧。”
  “我们播州多山,山上到处都是草,只要我们废除了不准宰杀耕牛的这条禁令后,财富的鼓励下,会让百姓对养牛产生强烈的积极性。”
  “.々如此不但可以充足民间蓄力,还可以让百姓的腰包鼓起来!”
  “养牛要做,养牛还要当做一种百姓的副业,作为补充。”
  “你们大家都知道,我们播州现在的这种制度,满足了百姓温饱,却无法给百姓更多,可我们又必须这么做。”
  “如此,百姓的牺牲就很大。”
  “养牛不作为我们统一协调民力物力的一部分,这部分创造的财富,属于百姓自有,如此,在这数年之内,百姓们就可以通过养牛,养羊,挣一些额外的收入,就算我们这些人,对百姓这数年付出的一种补偿。”
  众人不由默默点头,戚金拧眉道:“指挥使,可是我们现在没有这么大的财力,去给每一户百姓,分一头牛或是几只羊去饲养。”
  朱泺自信笑了:“这个好办,朱钰不是说了吗,蓟州卫有嘛。”
  “我们也不让蓟州卫叶叔他们吃亏,蓟州卫现在是看不上养牛这种见效慢的赚钱方式,可我们看得上啊。”
  “我们可以代表播州与蓟州达成合作。”
  “我们的百姓帮他们养两头母牛,一年之内,两头母牛产子,作为酬劳,他们要分一头小牛犊给我们的百姓。”
  “养羊也是如此,具体如何分,那就需要双方坐下来细细讨论,力保双方都是有利可图。”
  “我觉得这个合作是可以做的。”
  朱钰举手大声嚷嚷道:“指挥使,卑职愿意去蓟州卫和叶指挥使谈判!叶指挥使他要是不答应,我就吃他的,喝他的,直到他答应为止。”
  话中,朱钰还得意的冲秦良玉看了看。
  他倒没有记恨秦良玉揭发之事。
  秦良玉不甘示弱,拱手道:“王爷,卑职认为,朱将军脸皮厚,与叶指挥使又有很深的交情,的确是个合适的人选,不过卑职请命,一起去,免得朱将军山高皇帝远,做出有损播州名声的事情!”
  朱泺瞧着这二人,不由笑了。
  “可,你们的请求我答应了。”朱泺笑着说道。
  朱钰脸上的兴奋之色消失的无影无踪,伸手拦住坐在旁边的马千乘,嚷嚷道:“老马,你家夫纲不振啊!要不要我传授你点经验,等回京后,我带你回我朱钰家瞧瞧,我让我婆娘往东,她绝不敢往西!”
  哈哈……
  众人不由指着朱钰笑了起来。
  气氛一时间更加欢愉了。
  随即,众人开始踊跃发言献策。
  “指挥使,我认为,接下来我们要尽快修通道路。”
  “指挥使……”
  “王爷……”
  发言讨论一直临近中午的时候。
  朱泺看着众人都说完了,说道:“今天我请大家吃点好东西。”
  话中,他拍了拍手。
  远处常胜军的伙夫得到动静后,马上端着盘子走过来。
  在每一个人面前放下一只盛着吃食的碗后离开。
  众人看着碗中晶莹剔透,像极了面条的东西。
  倒了酒,洒了辣椒粉,以及一点点野菜沫子,红绿白,看着十分好看。
  “指挥使,这是……”马千乘好奇询问。
  其他人也看向朱泺。
  朱泺笑着说道:“土豆做的,偶然发现的,我把它称之为粉条,大家尝一尝怎么样。”
  话中,朱泺率先端起吃了起来。
  其他人看了看,也端起来品尝。
  “光滑!比面条都光滑!”
  “还很有劲道!”
  “指挥使,这真的是土豆做的,这种东西,要真的是土豆做的,那可真是天赐的宝物,就凭这东西,我们就能迅速的积累大笔钱!”
  “对,我可以肯定,这种东西,一定有很多富贵人家争着抢着要!”
  ⋯⋯
  众人尝过后,都不下吃,纷纷激动询问。
  呕!
  朱泺刚准备说话的时候,坐在他身边的东哥干呕了一声,捂着嘴便往远处跑去。
  众人不由面面相觑。
  朱泺连忙起身跟上去。
  “王妃这是怎么了?”
  “不会是这段日子,吃苦身体受不了了吧?”
  ⋯⋯⋯
  众人议论中,秦良玉站在丈夫马千乘身边,低声说道:“王妃会不会是有了?”
  “秦家妹子,王妃有什么了?”朱钰听到后,不解嚷嚷询问。
  众人唰一下看向秦良玉。
  紧接着,许多人脸上露出恍然之色。
  戚金连忙大喊道:“护兵!马上去找军中郎中!快!”
  “走,马上让王爷带王妃回城!”
  ⋯⋯⋯
  府衙内。
  朱泺的房间内。
  众人恭贺后,高高兴兴结伴离开,给朱泺二人腾出空间。
  朱泺坐在榻边,握着妻子的手,有些歉疚道:“刚来播州,我们要以身作则,你是吃不上东西,跟着我吃不饱,现在情况好转了,你又要吃什么吐什么,不能吃,让你跟着我受累了。”
  东哥听着丈夫的话,略有些苍白的脸上露出甜美的笑容。
  紧握着朱泺的手,柔声说道:“我不觉得苦,能跟着夫君你做这么多有意义的事情,一点都不苦。”
  “东哥从小看着天上的雄鹰翱翔,从小最大的梦想,就是为自己找一个纯粹的英雄,长生天听到了我的祈祷,眷顾我,让我遇到了夫君。”
  南直隶。
  “殿下,朝廷推广土豆种植的政令,殿下怎么看?”福王府中,一群南直隶的粮商在顾宪成询问之际,眼巴巴的看着朱常洵。
  朱常洵随手将朝廷推广土豆种植的函件丢到一边,说道:“这种新作物,尚未得到广泛的验证,证明我们南直隶是适合种植的,暂时不用推广,免得发生不可预估的后果!”
  “殿下老成持重!”
  “殿下的稳重,才是治理国家需要的,燕王推广种植土豆,实在是急功近利了,也就播州恰好适合种植土豆。”
  “对南橘北枳的教训,我们应该吸取!”
  ⋯⋯⋯
  朱常洵看着身边的粮商们纷纷恭维他,他太清楚这些人的想法了。
  这些人无外乎担心在南直隶推广土豆,会影响他们囤积的粮食。
  毁田种桑后,他们以及地方乡绅借给百姓很多粮食回。
  明年就要用蚕丝偿还,而明年南直隶的粮价必定要攀升。
  这些人囤积了大批的粮食,还准备发一笔横财呢。
  若是推广土豆,百姓种植土豆,粮食就不会短缺,他们囤积的粮食就要砸在手中。
  他们自然不希望在南直隶推广了。
  他朱常洵绝不会给都人子捧臭脚!
  在自己的南直隶,点缀都人子的功勋!
  都人子他做梦!
  “顾先生,来年南直隶的粮食足够吧?”
  待粮商们离开后,朱常洵看着顾宪成询问道。
  在南直隶推广土豆种植,到时候做好了又如何,还不是让人人都盛赞都人子嘛?
  朱常洵对此十万个不乐意。。
  不过粮食问题他也不敢大意。
  整个南直隶,到处都在毁田种桑,根据统计,南直隶的耕作面积只剩下原本的三成不到。
  单凭这点耕作面积,是绝不足以养活南直隶这么多人口的。
  顾宪成放下手中茶盏,自信笑道:“殿下,适才来求见福王的大粮商就足足有数十位,这还不算分布南直隶各地的中小粮商,若是这些人手中无粮,他们就不会对朝廷的这份函件如此害怕了。”
  “殿下尽管放心……”
  略作犹豫,顾宪成观朱常洵眉头微蹙,似还有不放心,便笑着补充道:“若是殿下还有担心,那我们就在南直隶小范围的进行推广,作为补充。”
  “不必了!”朱常洵的脸色瞬间变冷,瞥了眼被他丢在一旁的函件,冷冷说道:“本王是不会给他捧臭脚的。”
  “顾先生以为,播州能不能富裕起来?”朱常洵寒着脸转移话题。
  叶向高来信,信誓旦旦的笃定都人子不会成功。但当初谁又看好他能够在短短半年多时间,稳定播州呢?
  此无形中给了朱常洵十分大的压力。
  顾宪成的眉宇间也流露出一丝凝重,他两次三番在朱泺手中吃亏,对于朱泺他同样有种本能的忌惮。
  琢磨片刻后,顾宪成笑了,自信道:“殿下没有必要为此担心,这一次,殿下可以说占尽了优势。”“其一,南直隶的底蕴较之播州完全不是一个等级,一个在天一个在地。”
  “其二,殿下身边的助力,南北直隶大商业主、工坊主云集殿下身边,反观燕王呢?也仅有一些北直隶的小商业主、工坊主帮忙,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其三,臣观察燕王的改革,追根究底也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重商。”
  “播州即无对外商贸的海港便捷性,又闭塞于穷山恶水之中,叶阁老的消息显示,燕王下一步的打算是修通播州境内的道路,显然燕王很明白,闭塞的交通不利于他重商的举措。”
  “而在播州那种穷山恶水之中修路,不亚于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吧?”
  “没有一年时间,他是绝对做不成的。”
  “再过一年,我们南直隶已经收获成效,殿下觉得燕王他还拿什么跟你比?”
  “何况就算修通了道路又能如何?”
  “播州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兜售播州的土豆吗?”
  “难不成,燕王要把自己的土豆,卖的价格超过我们南直隶的丝绸不成?”
  听到这里的时候,朱常洵紧蹙的眉头舒展了,唇角不由微微上扬,露出一丝冷笑。
  虽然说无粮不稳,粮食是重要。
  但是粮食的价格,却始终也比不上丝绸更加贵重!
  何况大明的愚民有什么购买力?
  播州的地里位置决定了,他只能在大明境内进行商贸。
  播州有产不出什么能够让大明真正富有阶层趋之若愚的东西,正如顾宪成所言,难不成都人子还能把土豆变成金子?
  让大明的富贵阶层趋之若愚不成?
  “善!”
  某刻,朱常洵抚掌起身,冷笑道:“顾先生说的不错,这一次天时地利人和本王都占尽了,没什么可担心的。”
  “不过我们的进展还是太慢了,通知南直隶各地的官府,让各地都加快进度,明年父皇南巡,我南直隶要组织两百艘海船的各类商货出海!本王要让整个秦淮河全都是船只!”
  “叔时遵命!”顾宪成立刻领命,他知道,虽然播州致富无望,但是燕王朱泺以最快的速度实现了播州的稳定。
  还是让福王朱常洵产生了强烈的急促感。
  朱常洵想要做出更大的成绩来朱泺的功劳,在南直隶的繁荣面前,黯然失色!
  而这也恰是他所想的。
  嗒嗒嗒……
  就在此时,外面有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便见魏国公徐弘基匆匆走了进来。
  “王爷,兵部给南直隶后府的命令。”徐弘基来到朱常洵面前,便双手捧着折子递到朱常洵面前。
  兵部?
  朱常浩?
  朱常洵只要想到,这道命令是来自朱常浩的,心中就不由生出一股厌恶感。
  他接都没有接,询问道:“说吧,兵部有什么命令?”
  徐弘基瞥了眼朱常洵,对于朱常洵的厌恶态度,倒也一清二楚,他忙回答道:“兵部责令后府,仿照天津卫民间组织模式,引导南直隶民间百姓,形成有序的组织。”
  哼!
  又是都人子!
  朱常洵听闻此事又与朱泺有关,便不由微微冷哼一声。
  徐弘基小心翼翼提醒道:“殿下,组织百姓,有利于加快现在南直隶的进程,南直隶各地之所以进度缓慢,就是民间各行其是,如果能够组织起来,倒是可以极大的加快我们现在正在做的事情。”
  他对于天津卫那种组织模式是看好的。
  作为南直隶的土皇帝,这种组织模式一旦实现,虽然卫所私有化后,他的权柄遭到了巨大的打击。
  但有这种组织模式,一旦朝廷真的需要用兵,用他徐弘基的时候,他也不必捉襟见肘。
  此组织模式,可以确保将来必要的时候,给他带来功名利禄。
  呵呵……
  顾宪成微笑着说道:“国公,我看没有这个必要吧?南直隶人口众多,根本不需要用这种组织模式来达到人力利用的最大化。”
  “这只是其一,其次,这种组织模式,一直为乡绅们所不喜,现在正值乡绅们配合福王,致力于南直隶繁荣的关键时刻。”
  “若是殿下现在协助兵部推进此事,必然惹南直隶乡绅们心中抵触,甚至影响现在首要事情的进展。”
  “完全得不偿失,何况为何瑞王在这种时候,忽然要南直隶做此事呢?”
  “真的是为公……”
  哼!
  不等顾宪成说下去,朱常洵冷哼一声,冷冷道:“此事就不要再提了,朱常浩是在帮都人子,故意害本王!”
  话落,朱常洵甩手不理会二人,黑着脸离开。
  顾宪成看着徐弘基,心中不由一笑,作揖道:“叔时还有要代殿下约见南直隶的大商业主们,国公,叔时先告退了。”
  徐弘基听着顾宪成的背影,面色变得极为阴冷。
  “小人!”
  呸!
  徐弘基黑着脸,冲顾宪成离开的背影,狠狠的吐了口唾沫。
  时间转瞬进入九月。
  北直隶比往年都更加炎热,已经连续数月滴雨未落了。
  这种情况几乎蔓延整个大明北方。
  水渠灌溉的农田情况还好,北方更多无法浇灌的旱地,无数的百姓,在灼人的日头下忙碌着挑水灌溉。
  可正在结浆的庄稼还是从底层的叶子开始,一层层不断的枯黄。
  任谁都能意识到,在这么下去,虽说颗粒无收倒不至于,但至少收成较之往年会大打折扣!
  朝廷的气氛,也随着各地情况不断的汇报而来,变得焦灼起来。

(https://www.biquya.cc/id173495/31264508.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