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 第277章 彻查

  四月末。
  “老兵报,老兵报!燕王亲笔撰文,燕王亲笔撰文!论生产自救的重要性!”
  “燕王论生产自救的重要性!北方四月滴雨未降,燕王号召民间的青壮组织、女子组织、匠人组织要想尽一切办法,展开生产自救!”
  “东林报,东林报!最新一期东林报!”
  “南直隶连续第四个月财税超百万!南直隶财税半壁江山指日可待!”
  “南直隶的百姓是幸福的、富裕的,南直隶已经初步解决了百姓温饱问题!迈出了历史性的一大步!”
  “南直隶已经成立了陛下南  xun筹备组!为迎接陛下南  xun做准备!”
  ⋯⋯⋯
  老兵报刊发朱泺亲笔撰文的号召生产自救文章时,南直隶以一篇报捷的文章几乎是故意一般,在老兵报刊发的当天下午刊发。
  一时间,百姓热议。
  而站在大明顶层建筑,富有眼界的一群人,却隐约察觉到,随着陛下南  xun即将来临乎。
  京畿的空气中渐渐弥漫起了火药味儿!
  ⋯⋯⋯⋯
  秦淮河。
  白天的花船画舫已经静静的停靠在河岸边。
  运送货物的商船成为了秦淮河白天的主角。
  大大小小的船只进进出出,穿梭在河面上,号子声,吆喝声,好不热闹。
  一艘装饰华丽的大船缓慢的顺波逐流而下,遇到的船只,全都纷纷避让,仿佛这艘船上,有着什么了不起的大人物一般。
  好似靠近了,溅起的水花,溅在这艘华丽的大船上,都是对这艘大船的一种亵  du。
  船舱内。
  朱常洵站在窗户前,居高临下的看着一艘艘海船纷纷避让,放在窗沿上的手不由微微有些颤抖,面色渐渐变红。
  船只避让的举动,仿佛无数人向他叩拜一般。。
  此刻,他朱常洵身处在这宽阔的河面上,仿佛就是主宰天下的君王!
  这是朱常洵第一次感受到这种让万物对他低头折腰滋味。
  是一种让人欲罢不能。
  深深陶醉的滋味!
  这就是当皇帝的感觉吧?
  朱常洵心中暗暗的琢磨着,激动之下,眼神都剧烈的跳跃着。
  当皇帝!
  当皇帝!
  朱常洵的双手紧紧的抓着窗沿,心中大声的咆哮着,眼神中  yu望的光芒,如同点燃的干柴一般,熊熊燃烧跳跃着。
  “好!好!好!”
  终于,朱常洵忍不住连说三个好字,宣泄心中压抑着的汹涌激  liu。
  身后船舱内,坐在两侧的顾宪成、南直隶官权代表,南直隶乡绅代表、南直隶商贾代表听闻朱常洵略带颤音大喊三个好字,不由相互交头接耳对视、点头、大有深意的无声笑了笑。
  所有人心中不约而同生出一个念头:不枉咱们准备了这么久!
  朱常洵转身,脸上还略带着一丝微红,对在场的众人拱手爽朗道:“诸位这份礼物本王十分喜欢,只有站在这里,才能看到我南直隶的繁华!”
  这艘大船是南直隶各方送给他朱常洵的礼物。
  对这份礼物,朱常洵起初并不在意。
  可现在他十分满意!
  顾宪成连忙起身,拱手笑道:“南直隶今天的繁华,都是殿下一手缔造的,大家不知如何感谢福王,思来想去,觉得南直隶应船而兴盛,便为殿下打造了这艘王舟,殿下喜欢,大家心里也跟着高兴!”
  “对,当今天下,也只有殿下能够配得上这艘王舟!”
  “殿下今后乘坐此船,便可尽览南直隶的繁华了!”
  ⋯⋯⋯
  一群绅权、官权、商贾代表们纷纷起身真诚笑着恭维着。
  一时间,船舱内格外的热闹喜庆。
  恭维奉承声落下后,朱常洵面色  chao红的做一请的手势:“诸位不必拘礼,都坐,都坐。”
  “谢殿下!”没有人真的直接落座,齐声谢恩,让朱常洵更加高兴,满足了朱常洵高高在上,帝王般的荣耀后,才落座。
  朱常洵对这些人很满意。
  这无疑证明,一年多的各种让利笼络的结果是十分好的。
  这些人已经牢牢地团结在他身边。
  唯他马首是瞻!
  而这不就是他想要的结果吗?
  有了庞大绅权、官权以及商贾掌握财富的支持,都人子拿什么和他争?
  朱常洵暗暗深吸气克制着胸中涌动的激  liu,面色渐变严肃,沉吟道:“诸位都是各行各业的代表,此番请诸位来此,目的呢,想必大家都已经知道了。”
  “无他,本王准备,由本王亲自挂  shuai,劳请诸位协助,成立迎接陛下南  xun的筹备小组。”
  “有方方面面需要诸位配合,还请诸位能够鼎力相助本王。”
  “应该的!”
  “殿下尽管说,咱们一定遵照殿下的指示办。”
  ⋯⋯⋯
  一群代表纷纷开口许诺。
  朱常洵笑了笑,对这些人的态度很满意,他紧接着说道:“多谢诸位贤达,筹备父皇南  xun,还需要各位积极的建言献策,本王就说说,本王对这个筹备的要求。”
  “其实嘛,要求很简单,那就是展现咱们南直隶富裕的一面。”
  “殿下,臣以为可以准备一些绸缎,缠在陛下进入南直隶的官道两侧的树木上,丝绸就是我们南直隶的一张名片,咱们自然要让陛下看到咱们南直隶,最出名的名片。”一名商贾许是希望进入朱常洵的法眼,迫不及待起身。
  朱常洵看了看,这是一位山  xi商贾。
  是跟着范永斗一起来的。
  与建奴那边的关系也很不错,只是不如一些范永斗罢了。
  范永斗不在南直隶,此人便是晋商的代表。
  范永斗瞧着山  xi的刘氏火锅店在山  xi各地开了数十家分店,日进斗金,有些眼热就跑回山  xi与刘氏火锅店去打擂台,抢夺对方的生意去了。
  范永斗临行前还担心他误会开火锅店是去捧都人子的臭脚,专门跑到他面前解释过。
  对此,朱常洵十分支持。
  刘氏火锅店这个刘氏具体叫什么,范永斗对他说过,不过这种小人物他是不会记得的。
  但有一点他记得。
  据范永斗介绍,刘姓晋商以前只是一个小商贾,可一年时间,凭着都人子的火锅店,创新的在各地开启了刘氏的分店。
  已经成为晋商中的翘楚。
  这是朱常洵所不能忍受的。
  刘姓晋商等同于是都人子麾下的燕王党。
  又有着雄厚的财力,将来其财力,若是为都人子所用,对他来说不是一件好事。
  所以范永斗要回去与姓刘的晋商斗法,他是十分支持的。
  “不妥。”朱常洵出神之际,就听身侧顾宪成的声音响起,便见顾宪成摇头道:“大家不要忘记,陛下还在提倡新生活运动。”
  “而历史上,将丝绸缠在树上,做过此等事的人,也只有隋炀帝了,如此铺张浪费,怕是不但不会讨陛下欢心,还会让陛下不高兴。”
  “殿下,草民该死,险些坏了殿下的大事!”
  朱常洵看着诚惶诚恐跪倒的晋商代表,和煦安抚道:“不必紧张,你也是为了本王,起来,起来。”
  晋商谢恩后,擦着冷汗起身,瞧着周围南直隶绅权、官权代表们投来的嘲讽之色,暗暗下定决心,今后一定多读书。
  今天出丑,就是读书读的少的缘故。
  这些人瞧不起他,还不是因为他读书少?
  若是他多读些史书传记,知晓隋炀帝干过这么荒唐的事情,他也就绝对不会提出如此愚蠢的建议。
  朱常洵正色说道:“顾先生说的不错,本王再补充一句,我们既要展现南直隶富裕的一面,还不能太奢侈,公然对抗父皇的新生活运动。”
  “本王看,我们虽然不能在树上缠丝绸,但我们可以在路两边种些花花草草嘛。”
  “比如牡丹花,象征着富贵,又好看,本王母妃就十分钟爱牡丹花。”
  “若是父皇南  xun途径的南直隶官道,两旁种满了牡丹花,父皇一定会十分高兴,顺便将道路清理一遍,什么牛粪马粪之类的东西要清理掉,干净、整洁也是新生活运动的一部分。”
  “殿下高明!”
  “殿下一开口,就是与我等不同,此法好!”
  ⋯⋯⋯
  众人一阵恭维,至于种花种菜,清洁路面,需要动员多少民力,在场的许多人心中都清楚,不过大家并没有说出来。
  征徭役便是了。
  皇帝南  xun,大家出钱,那些愚民们,总不能享受这份荣耀,没有任何表示吧?
  “殿下,臣以为还要改变沿途百姓的精神面貌。”郑养性忽然开口说道:“百姓们得穿好衣服,不说穿绫罗绸缎这么夸张,但至少得穿一件崭新的棉布衣服吧?”
  “这么多人,怕是我们准备的南  xun筹备金,无法全部负担吧,那些小民恐怕也舍不得拿出这么多的钱,置办一身新衣服。”有人小声说道。
  国舅爷的目的大家都清楚。
  早在放出成立皇帝南  xun筹备组的时候,这位国舅爷就忽然大肆的收购南直隶的棉布,甚至还从外面运来一批。
  刚开始大家不明白,可现在还有什么不明白。
  国舅爷分明就是想要趁机捞一笔。
  据闻郑家在科举中设庄,差点输掉,这是已经到了什么钱都要捞一笔的地步了。
  可这钱是大家伙儿投献的,若是全都高价换成了棉布,接下来的事情怎么办?
  是不是还要大家伙儿掏钱呢?
  其他人看明白的事情,朱常洵自然也看得明白。
  他不由有些左右为难,在场这些各行各业的代表,分明就是有些抵触。
  “殿下,臣以为是不是筹备组补  tie部分,南直隶的百姓自己花部分,而且每家每户也不是人人都要置办一身,但每家必须置办一身。”
  安静中,袁崇焕忽然起身提议道:“筹备组补  tie一半,百姓自付一半,如此,价格低于平日里百姓购买棉布的价格,喜欢占便宜的小民们,应该会很乐意贪这个小便宜的。”
  顾宪成看了眼自己这个学生,他知道,这是学生在挽救他给郑家造成的损失。
  所以在这个时候,替郑家说话。
  他还可以肯定,自己学生这个建议,到了郑家真正去做的时候,愚民们肯定占不了一半的便宜。
  郑家一定会提高价格的!
  愚民们能低于往日三成的价格拿到棉布就已经是烧高香了。
  郑家则可以借助这次的强制性政  ce要求,从两头狠赚一笔!
  其他人则暗骂袁崇焕出的馊主意。
  大家给那些愚民的粮食,掺杂上大量的野菜,勉强喝口稀的罢了。
  愚民们手中哪有钱购买布匹,这种行  zheng命令下达,愚民们被强迫购买的结果,必然是要用手中的粮食换取布匹。
  大家疲民的尺度已经压到了接近愚民破产的底线了!
  只希望这个馊主意,不要搞出什么乱子来。
  至于他们暗中贴补愚民?
  做梦!
  国舅郑家已经从筹备组的筹备金捞了一笔,那可都是他们的钱,凭什么让他们为国舅的贪婪买单!
  “诸位以为如何?”朱常洵环顾四周询问道。
  “国舅爷的建议老成谋国!”
  “应该的,百姓们应该穿的整洁一些,南直隶的繁荣富裕,是全体南直隶人的繁荣富裕!”
  ⋯⋯⋯
  一群人纷纷附和,只是在心中不断的问候出这个馊主意的袁崇焕家人。
  ⋯⋯⋯
  随后众人纷纷踊跃建言献策。
  国舅爷给大家带了一个好头,大家怎么也得琢磨着,怎么借助这次机会,为自己捞点好处吧。
  就算不能捞钱,捞个好名声,捞个在皇帝面前露一露脸的机会总成吧。
  一条条建议经过反复论证定下来后,船舱内的热烈议论声平息。
  朱常洵十分满意。
  再次谢过众人后,他的目光落在作为靠后的魁梧汉子身上:“李海主,已经到了四月末,你们海商贩运粮食是不是应该开始了?”
  对于此人,朱常洵还是很重视的。
  此人本是一个海盗,南直隶开埔后,一边干着海盗的勾当,一边做着正当的生意。
  这人是东南  yanhai所有海盗中最近精明的,其他海盗还在做着劫掠的勾当,可此人已经开始积极的谋求以干净的身份走上陆地了。
  朱常洵看重李旦,看重的恰恰是李旦的海盗势力!
  海盗也是军事力量,必要的时候,可以帮他进攻  tian津卫!
  李旦瞥了眼郑养性。
  以这位国舅爷为首的南直隶粮商,太贪婪了。
  把到岸的价格压得太狠了。
  从西南诸国贩运一艘海船的利润,还不如一艘香料利润的三成!
  大家的积极性并不高。
  本来此番来,李旦的目的就是想要代表各大海主们反映这个情况的。
  可郑养性刚才提出的棉布意见,得到了朱常洵的采纳,李旦就把这种念头打消了。
  这位王爷亲疏有别的实在是太明显了。
  他很清楚提出来只会让这位王爷不高兴,这位王爷绝对不会惩处母族,他自己反而会惹对方不高兴,同时也得罪了郑家。
  大不了大家每次回来,十艘船贩运一艘船的粮食就是了。
  想到这里,李旦抱拳郑重答道:“王爷放心,海商中已经做好了准备,下一次回来,至少运回十船粮食。”
  啪!
  朱常洵满意的抚掌赞道:“好!李海主,你的功劳本王不会忘记的。”
  “多谢殿下!”
  李旦抱拳谢恩,心中补充一句:希望如此吧。他不由看了眼郑养性,观郑养性一脸得意洋洋,沉浸于即将借着皇帝南  xun发一笔横财的好心情模样,心中不由鄙夷。
  要不是朱常洵有天下的绅权、官权支持者,他还真的一点儿都不看好朱常洵。
  事情议定后。
  一番觥筹交错后,李旦从王舟踏上自己的海船。
  一个年轻人迎上来,询问道:“义父,怎么样,郑家为首大粮商压价太狠,有没有向福王反应?”
  哼!
  李旦忍不住冷哼一声,压着声音怒道:“芝龙,告诉各大海主,按照我们商议好的,十艘海船贩运一艘粮食回来,应付应付就行了!”
  “你是不在王舟,你若是在王舟,见到这位福王偏袒母族……”
  郑芝龙听闻义父讲述王舟发生的事情,不由摇了摇头,略微犹豫后,压着声音提醒道:“义父,孩儿观福王不是做大事的人,听tian津卫那边的海商说,燕王让他们追击叶向高,损失补偿,还给他们免了一成的进出口关税。”
  “这才是做大事的人,真正做大事的人,是不会把一些铜臭之物看在眼中的。”
  “不若我们去  tian津卫吧。”
  李旦沉默许久摇头:“那位燕王和我们不是同路人,你瞧瞧他做的那些事情,他可以给我们财富,但不会给我们高人一等的威  quan。”
  “而且,福王虽然不是做大事的人,可他身边有绅权、官权支持,这才是大明朝最庞大的力量。”
  “那位燕王很难赢。”
  年轻的郑芝龙略微皱眉思索,也点了点头。
  于此同时。
  朱常洵则站在王舟,瞭望着北直隶的方向。
  唇角泛起一丝冷笑,自言自语道:“都人子,你拿什么与我争!与我比!”
  ⋯⋯
  “生产自救,这是燕王几次撰文生产自救了?”
  “这个月第三次了!看来今年的旱情一定会很严重,要不然燕王不会如此焦急!”
  “可不是吗,我听说这段时间,燕王根本就不在朝中,而是去了山  xi、陕  ga  n,督促几地生产自救!”
  “粮价今天又涨了,以前做一天活,至少能够吃三天,可现在,做一天活挣的钱,只能吃一天半了!”
  “南直隶第四个月商税突破百万了!报纸上说,南直隶都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
  “吹吧!”
  “吹?如果南直隶没有解决温饱问题,怎么敢吹,也就你们这些愚民,还把燕王当成个香饽饽!燕王他要是真有能力,他就应该领着你们这些  diao民们创造财富,这可是他自己说的,现在怎么光听他喊什么生产自救了!”
  “对,燕王要是有福王的能力,他应该在北直隶创造出更多的财税,朝廷有了钱,你们还会饿肚子?饿肚子,朝廷也会管你们的!”
  “你们希望他提一个大北方计划呢?这都多长时间了,他提出来了吗?”
  “胡说八道!燕王跑前跑后,现在都亲自赶到陕  gan地区,督促生产自救了!”
  “愚昧!燕王技穷也!他要是真有本事,就不是督促你们挖草根,挖水渠、打猎之类的,他现在也就只能做做这些没用的事情,糊弄你们这些愚昧的小民!”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燕王早在年初就说了,会出现大面积缺粮,有钱也买不到粮食,生产自救怎么了,生产自救就是在粮食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找出一切能吃的东西!难道燕王做的不对吗!”
  “张小娘,不要忘记你的立场,你的身份!你的行为,是引火自焚!”
  ⋯⋯
  老兵报、东林报刊发,两种几乎完全对立的论调,在京畿引发了极其强烈的碰撞。
  在新运中,利益受到了损害,本就敌视朱泺的绅权、官权与百姓阶层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对抗。
  两个天差地别的阶层,亘古都未出现的大辩论,大讨论在京畿上演。
  绅权、官权阶层千百年来,从未在意过小民百姓的声音,可这一次,从最先命令家仆去反驳百姓,紧接着亲自跳下场。
  紫禁城的街头,两个阶层针锋相对的辩论,变得随处可见。
  很快,城中的这种激烈对  kang,谁也说服不了谁,由嘴斗开始演变成全武行。
  朝廷震动!
  绅权、官权震动!
  威武!
  啪!
  顺天府衙大堂,衙役威武声过后,杨镐面色漆黑把惊堂木拍在案牍上。
  指着被拘拿回来的青壮,呵斥道:“大胆  diao民,当街殴打身负功名的士绅,进了衙门是谁给你们的胆气,敢如此嚣张,为何不跪!~”
  青壮们到底是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阵仗,被杨镐呵斥,一时间,惶恐胆怯,相互看看膝-盖不由自主的弯曲。
  周围几名鼻青脸肿的士绅看了后,不由露出得意的笑容。
  杨镐笑着这些同仁的模样,心中不由呸的啐了一口,都被打成猪头了,还能有脸笑出来!
  可把你们能耐的!
  不过这话杨镐也没法儿说,这已经不是这两日的第一回了。
  参与全武行的也并非只有眼前的士绅。。
  还有很多人。
  其中还包括了有官身的。
  只是有官身的,身份不一般的士绅不愿意站在这里丢人罢了,大家迅速相互勾连,等到了这几个没什么背景,可以丢人的同仁被揍后,顺天府衙迅速出动,将这些胆大包天的  diao民们拘押。
  大家都是在争论两份报纸中,谁也说服不了谁,动手的。
  数日的全武行中,往往都是官绅们指派身边的仆从率先动手的。
  可丢人呐!
  竟然打不过一群愚民!
  个中缘由,也都是他们这次要针对的那位王爷做的好事。
  往往只要动手,一伙青壮落入下风后,周围弄坊中的青壮组就全都冲出来了。
  动员组织速度,让杨镐即便现在坐在正大光明牌匾下,高堂之上,都感觉心惊肉跳,心中寒气直冒!
  此王提出的民间组织模式,早已经阐明了,这种模式的组织动员能力。
  只是在此之前,大家毕竟没有真正见识过。
  何况现在是亲身体会!
  而更令杨镐这些人感到恐惧的是愚民。
  愚民竟然敢对官绅动手!
  在以往,是绝对不会发生的事情!
  短时间内,如同军队一般的高效组织动员,再加上愚民们对他们这个阶层的敬畏之心变得如此薄弱。
  恐惧!
  绅权、官权集体生出一股彻骨的恐惧!
  他们隐隐已经感觉到,千百年来阶层天堑形成的那种敬畏,正在迅速的消失。
  恐惧之下,加上这样一个对付此王的绝好机会,促成了他们迅速的联合。
  “慢着!”
  就在此时,衙门外拥挤的人群中,有脆生生的声音响起。
  杨镐看着走进来的一男一女不由微微皱眉。
  女的走在前面,男的跟在后面,还不停的试图劝说女子。
  张小娘!
  张夫子的唯一门生王在晋!
  杨镐不由有些恼火,这一次,就连张夫子、老胡裱匠、于可远都骇然沉默,张夫子更是对愚民的这种举动深为震动,甚至对燕王朱泺隐隐有些不满。
  现在这个张小娘却掺和进来。
  “小女张楚君拜见杨大人!”张楚君入内后,微微一福。
  杨镐拧眉呵斥道:“张小娘,此事你某要掺和,便是张老大人,对这些乱法造  fandiao民的行为十分愤怒,要求严惩!”
  王在晋一个劲儿的给张楚君使眼色。
  作为一个虔诚尊儒之人,王在晋也站在老师一边。
  对于此番连续数日,京中发生的争斗之事,感到愤怒震动,百姓不该如此,若是任由百姓这种行为蔓延,必将天下大乱。
  民再也无法治理!
  摧毁的是整个儒家治国治民体系。
  张小娘从怀中拿出一块雕刻精美的木牌,高高举起。
  杨镐看着系着红绳,写着一个礼字的牌子,眼睛不由一缩,面色变了变。
  “杨大人,这是朝廷予以新运实践表现优异的弄坊、个人、以及组织的嘉奖,拥有此物者,可见官不跪,邢不上士大夫!”
  张小娘铿锵说着,指着左侧惶恐不安的青壮:“而他们都是集体颁发嘉奖的弄坊百姓,杨大人适才恫吓他们下跪,就是触犯了朝廷的纲纪。”
  “杨大人你该当何罪!”
  “小女子要提醒杨大人,这些百姓,不但拥有见官不跪的权利,还拥有瞧不上士大夫的权利,大人可以问话,可以调查,但绝不能屈打成招!”
  青壮们相互对视一眼,腰杆渐渐挺直了,已经微微弯曲的膝盖也渐渐站直了,虽说还不敢如被打的士绅一样,昂首挺胸,但也没有适才的惊恐和不安了。
  士绅们瞧着这一幕,面色变得十分愤怒。
  杨镐则不由微微皱眉。
  “张小娘说得好!”
  “我们有礼字牌!快,回弄坊,把朝廷颁发给咱们弄坊的礼字牌搬来!”
  ⋯⋯⋯
  府衙外本来因为害怕不敢说话的百姓纷纷大声叫喊。
  ⋯⋯⋯
  延禧宫。
  “娘娘,朝中的四品大员,都已经义愤填膺进了乾清宫,其他廷臣也都聚集在乾清宫外不愿意离开!”
  “这一次,这些大人们的矛头直指都人子!”
  “内阁的三个燕王党一句话都不敢说,就连张夫子现在都要求陛下严惩那些愚民!”
  “廷臣们的矛头直指都人子,都在弹劾,愚民现在敢殴打官绅,将来就敢造反!这一切都是都人子在愚民背后撑腰!”
  ⋯⋯⋯
  咯咯……
  郑氏听着侍女汇禀着外廷的消息,忍不住得意娇笑起来:“这一次,都人子死定了!他怎么也不会想到,他竟然是被一群,他为其人做了许多事情的  diao民害死的!”
  “愚民的这种举动,绅权、官权震动!就连皇权都感到害怕!”
  “陛下难道就不会对愚民这种胆大包天的举动而震惊恐惧吗!”
  “事实证明,愚民可以利用,但是争储,愚民只会帮倒忙!咱们殿下结交绅权、官权才是一条正确的路!”
  “现在陛下也应该清醒了!若是再继续放任都人子,将来颠覆大明江山的,必定是这个卑  jian种!”
  说到最后,郑氏咬牙狰狞冷笑。
  “娘娘英明,这一次,都人子是死定了,都不需要咱们殿下在南直隶赢他了,咱们殿下只是为南直隶提前造势,就已经让都人子身陷绝地了!”
  郑氏俏面的得意张狂之色尽显。
  ⋯⋯⋯
  乾清宫。
  “陛下,不能放任燕王这么干下去了,现在的百姓已经不是百姓,而是随时都有可能造反作乱的  diao民!”
  “陛下,民间组织不能推广了!新运也应该停止了,至少燕王的新运理念给停止了!”
  “陛下,今天  diao民们敢冲击官绅,他日就敢冲击皇权!“
  “陛下……”
  暖阁内,一群廷臣跪在皇帝面前,声泪俱下的不停叩首请命。
  赵志皋三人也跪在其中,没有说话,面色却格外的沉凝,这次的事情发生的太突然了。
  谁都没有任何的心理准备。
  现在弹劾的人当中,不但有本来就反对王爷的,更连一些与他们站在一起,支持那位王爷的人也反对。
  不过好在并没有直接弹劾燕王。
  只是请求陛下停止民间组织,停止新运!
  说白了,大家是真的害怕了!
  殴打官绅!
  这种事情只有乱世中才会出现的!
  承平年代,百姓怎敢如此!
  就是他们,也对天津卫民间组织模式,对那位王爷深入阐述的新运充满了担忧。
  他们倒不是为维护本阶层的利益。
  便如张夫子所言,他们是担心,百姓的这种举动,会造成天下大乱!
  摧毁大明一栋本就已经四处漏风的屋子!
  皇帝面色平静的看着跪满了整个暖阁的廷臣们,脑海中不由想到了那个混球儿子对他说过的一番话。
  “朝廷手中握着枪、官绅手中握着刀,百姓手中为什么就不能抓根棍子?”
  当初他是接受了这个提议。
  毕竟当初百姓只是对绅权提出减租减  xi的要求,在当时看来,这是好事。
  可是这一次,他也不知,到底算好事,还是坏事。
  百姓为了那混球,手中的棍子对准了绅权、官权。
  教训这群土犬,他一点儿都不觉得心疼惋惜,相反他心中十分痛快。
  但他不得不担心,这根棍子会不会在将来对准皇权!
  陈矩站在一旁,忐忑不安的看着皇帝。
  他意识到,那位殿下的改革,经过两年多的酝酿,已经形成了力量和风暴!
  而改革的风暴,只要改革不被扼杀、推翻的话,那么如同眼前发生的,还会不断上演,甚至今后的风暴会更大,更加令人恐惧!
  未来如何,陈矩也被此番发生的事情,弄得心惊胆战。
  他不清楚,那位殿下是否已经有了应对的举措。
  此刻他更加担心皇帝的心意。
  皇帝决定着,朱泺式改革路线能否继续进行下去!
  “传令骆思恭,派出锦衣卫缇骑,八百里加急找到朱泺,严令他马上赶回京城!”某刻,皇帝冰冷的语气详细。
  王锡爵等人听着,眉宇间不由流露出激动喜色。
  紧接着便听皇帝吩咐道:“此事朕要好好想一想,责令京畿不得再议论老兵报、东林报的两篇文章!”
  “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民百姓,从即日起,谁若敢妄议,北镇抚司可先斩后奏拘拿!”
  “尔等都下去吧。”
  听闻后半部分,王锡爵等人不由露出一丝失望之色,赵志皋三人则暗暗松了口气。
  群臣请安后离开。
  ⋯⋯⋯⋯
  “锦衣卫缇骑出城了!”
  “听说陛下震怒,派出缇骑去捉拿燕王了!”
  “不会吧,陛下对燕王如此,那……那我们……”
  ⋯⋯⋯
  缇骑出城,加上有心人在暗中推波助澜,京畿百姓中,一股恐慌情绪开始蔓延酝酿。
  常胜军空置大营。
  熊廷弼的营房。
  熊廷弼在等着朝廷的空缺任命,袁崇焕走了福王的路子,很快在南直隶开始履任一县县令。
  而他没有让燕王帮忙,按照朝廷的规矩,再等朝廷的任命。
  “飞白兄,宫中流传出,陛下派缇骑拘拿燕王的流言,其心可诛啊!”来常胜军大营作客的周应秋看着熊廷弼神色不安的模样,小声提醒道。
  他来常胜军大营,除了与熊廷弼交好,等着朝廷任命下达,相互走动外,另一个目的就是想看一看名震天下的大明第一等精锐,常胜军到底何等精良。
  虽然常胜军大部不在这里。
  但是从蓟州卫轮换下来的常胜军在。
  而且观察一支兵马是否精锐,看的也并非是士卒本身。
  营地的建设,就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参考。
  熊廷弼微微皱眉,拱手真诚请教道:“请茂实兄教我!”
  他现在心乱了,他的注意力完全在朝中对自家王爷的弹劾上。
  周应秋沉凝道:“城内流言纷纷,百姓若是在惊恐不安中先乱了,做出什么不理智的行为,那么王爷真的就万劫不复了!”
  熊廷弼面色瞬间苍白,身体都不由晃了晃。
  他是个聪明人,自然知道周应秋提醒的意思。
  程胜吴广是怎么起兵的,刘邦是怎么起兵的?
  不就是利用了百姓的恐慌,让身边的人以为真的到了绝境,除了拼命,没有其他办法了吗?
  “京畿的百姓已经被组织起来有一段时间了,这次百姓自发展现出来的组织动员力,已经十分令人惊惧了,这还只是零星的弄坊,若是……”周应秋紧接着提醒道:“飞白兄,现在最主要的是稳定人心。”
  “让百姓千万不要做出不理智的行为!”
  熊廷弼当即起身,躬身郑重道:“飞白谢茂实兄!我现在就命令军中的兄弟,脱去衣甲,放下武器,入城安抚百姓!”
  “万万不能!”周应秋像是被踩了尾巴似的,反倒是面色瞬间苍白,惊恐起身道:“飞白兄,就算燕王的常胜军脱掉盔甲,徒手入城,可他们就是兵!就是常胜军!”
  “在这个紧要关头,你们入城,陛下会怎么想!”
  “怕是不用别人泼脏水,陛下首先就会寝食难安了!”
  “要知道,整个紫禁城,一旦拥有军事素养的常胜军进入各弄坊,可以组织起多少青壮!”
  “百万不止吧,就算是三大营,也要被人海给淹没了!”
  “我建议,此事让张小娘、燕王侧妃出面。”
  “王爷的民间组织模式,对于这种情况,有弊同样有利。”
  “利就在于不需要挨家挨户的安抚,只需要将每个弄坊选出来的百姓代表找出来进行安抚就行了,让百姓代表传到安抚。”
  “任务量不大,张小娘的新运小娘队,再加上王妃足够了!”
  熊廷弼听的也后怕连连,再次躬身谢道:“飞白谢茂实兄!飞白知晓,茂实兄对于辅佐王爷心中还有诸多顾虑,但是这个人情,我们承下了!”
  熊廷弼也意识到他现在已经心乱了,失去了冷静理智。
  否则这些他应该会想到的。
  周应秋摇了摇头道:“算是我偿还之前给王爷造成的麻烦吧,而且,我虽然有很多顾虑,诸多牵挂,无法辅佐王爷,但也不不愿意看着一位真正愿意做事的人,倒在这种肮脏卑鄙的阴谋中。”
  说道这里的时候,周应秋激动抚掌:“飞白兄,福祸相依,祸福相依啊!”
  在熊廷弼的注视下,周应秋难掩激动之色,声音急促颤抖道:“以往发展动乱,除了派兵征讨平乱,血流成河,面对乱糟糟的百姓,就再也没有其他沟通的渠道和途径了。”
  “而燕王的这种组织模式,提供了一种迅速沟通渠道!”
  “若是王妃与张小娘等弱女子都能做成,那么说明了什么!”
  熊廷弼的脸上也不由露出激动之色。
  对,只若王妃与张小娘等人做成此事,那么,那么就可以向陛下证明,民间组织模式的另一极大利好面!
  二人都是聪明人。
  紧接着就不由琢磨,这是不是王爷组织民间的另一目的呢?
  为朝廷与百姓之间建立了更为有效的沟通渠道。
  翌日。
  整个紫禁城的气氛变得十分诡异。
  宵禁戒除后,街面没有如往日一般,从各个弄坊迅速涌出大量的百姓。
  街面上安静的吓人!
  而锦衣卫则探知,弄坊青壮一队队组织起来,在弄坊中平静的巡逻。
  此消息既令人心惊胆战,又让许多人感到发自骨子里的寒气直冒!
  “国公,延禧宫那位不可小觑啊!”建极殿外的阔地,王锡爵看着徐弘基感慨一句。
  徐弘基声音有些冷漠:“可也是玩火!老大人就不觉得心惊肉跳吗?不怕与老大人说实话,某现在浑身寒气直冒!”
  “这紫禁城有多少青壮,老大人知道吗?”
  “延禧宫那位可清楚,一旦这百万青壮动起来,怕是三大营入城都会被淹没!何况三大营有多少将士的家眷就在紫禁城中!”
  徐弘基十分的愤怒。
  城内的消息,他们已经知道是延禧宫放出来的了。
  对此,徐弘基丝毫不觉得延禧宫那位聪明!
  一个火星,就可以让大家死无葬身之地!
  王锡爵愣神一下,随即说道:“现在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国公,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时机,天津卫民间组织模式,福王不喜欢!大家都不喜欢!”
  “这也更是一个对付燕王朱泺,绝佳的机会!”
  徐弘基微微皱眉。
  其实天津卫组织模式,对于一个将领来说,徐弘基还是十分欣赏的。
  这种组织模式,对武夫来说,实在是太有利了。
  对他们这种领兵将来征战的帮助作用很大。
  不过……
  徐弘基最终还是点了点头,王锡爵说的没错,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随着王锡爵动了。
  躲在官房中不安的百官闻风而动。
  “陛下,天津卫组织模式弊端已显,不能继续下去了!”
  “陛下,整个紫禁城坐在了一堆火药上,若是这种民间模式继续推行下去,就是整个天下!”
  “陛下,臣要弹劾燕王!燕王路线是错误的!应该改弦更张了!”
  “当断则断啊陛下!”
  “……”
  很快,乾清宫外跪下一大片廷臣,哭su声,弹劾声,整个皇宫都能听得到。
  乾清宫内。
  皇帝的面色阴沉的难看。
  骆思恭额头冷汗直冒,小心翼翼的汇禀:“陛下,锦衣卫已经初步估算,整个紫禁城内,组织起来的青壮百姓至少有百万!”
  “所有的青壮都手持木棍或者农具、菜刀在弄坊中巡逻。”
  “城中传的朝廷拘拿那混球的谣言查清楚了吗!”皇帝忽然开口,打断骆思恭的话,阴沉冰冷询问道。
  骆思恭倒是有些线索,可没有真凭实据,涉及到后宫,他真不敢说。
  只能硬着头皮撒谎道:“臣无能,暂时还未查到。”说着,骆思恭噗通跪倒在地。
  “还有什么消息!”
  骆思恭有些犹豫,吞吞吐吐说道:“臣入宫前,收到……消息,燕王侧妃、张小娘……等人,亲自去了……各个……弄坊”
  “尚未……尚未查清,她们的目的!”
  “去查!马上给朕查清楚!”

(https://www.biquya.cc/id173495/31264478.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