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 第280章 野心

  朱翊钧坐在龙庭上不由皱了皱眉头。
  南直隶的文章他也看过了,并没有觉得有什么问题。
  可以说形势一片大好。
  王锡爵悄悄看了眼徐弘基,他本想从徐弘基的反应,看一看南直隶是不是真的有问题。
  可徐弘基匍匐着,他看不到徐弘基的神色。。
  其实,这一刻,徐弘基的脸色十分的难堪。
  他很清楚,南直隶的情况绝对没有文章写得那么好!
  什么共同富裕。
  南直隶富~的只是绅权、官权。
  不过对于朱泺抓住这篇讨论粮食的文章发难,他心中也十分-费劲。
  “王爷,请问南直隶的这篇文章有什么问题吗?”王锡爵略微犹豫,颤颤巍巍直起身子,请教道。
  哼!
  朱泺冷哼一声,冷冷的直接将拿出的报纸摔在王锡爵面前。
  王锡爵看着飘落在膝盖前面不远处的报纸,松弛的面皮忍不住抽搐几下。
  欺人太甚了!
  欺人太甚了!
  就算是皇帝,也不会如此对答他这个老臣!
  “次辅,请问次辅知道,一艘海船运载量是多少吗?南直隶有多少的百姓?每天每人需要多少口粮?”
  “从西南诸国贩运来回一次,需要多长的周期?”
  “南直隶百姓的口粮有多少?”
  “请次辅回答本王!”
  在众人注视下,朱泺站在王锡爵身边,居高临下的愤怒问道。
  王锡爵被问住了。
  除了每人每天需要多少口粮外,其他的他还真的不知道。
  这种小事情,他堂堂次辅,用得着去了解吗?
  “朝中诸位大人,哪一位能回答本王的这些问题!”朱泺面色冷肃,拄着剑询问道。
  廷臣们交头接耳,相互对视,眼中闪烁着愤怒的火苗。
  此王简直就是把他们当做猪狗一般训斥!
  为官数十年,何曾有过今日这般羞辱!
  朱常浩冷笑开口说道:“诸位大人不知道,本王替你们回答皇兄的这个问题!”
  “一艘海船即便是大海船,承载货物的重量六百石,也就是七万两千斤,百姓维持体力劳动,即便是饿着肚子,每天最少需要一斤米,南直隶百姓的口粮本王不知道,但是这数月来,本王在陕  gan、山xi推广新生活运动,生产自救却知道两地百姓家中的存粮。”
  “根据我们的统计,两地百姓的存粮只有一百斤!”
  “也就是一个五口之家,若是只吃粮食,存粮连一个月都撑不下去,而这些地方虽然在两个月前就推广种植土豆了。”
  “距离收获却至少还需要三个月的时间!”
  “剩下的两个月,大明境内有足够的粮食赈济灾荒吗?”
  一名廷臣抬起头来,语气略微带着一丝冷硬,梗着脖子说道:“燕王、瑞王,福王在文章中已经写得很清楚,南直隶有能力,为朝廷贩运回更多的粮食,绝对不会……”
  “放屁!”不等这名廷臣的话说完,怒喝声响起。
  众人豁然抬头,便见燕王的面孔剧烈的扭曲在一起,一个箭步冲到这名廷臣面前,一脚踹在廷臣的身上。
  啊!
  凄厉的惨叫声响起。
  哗啦!
  值守在门外的御林军冲了进来,廷臣看着还在怒而狂踹同僚的朱泺,震惊愤怒的怒喝弹劾。
  “燕王你放肆!”
  “燕王你放肆!陛下,燕王目无君父!朱泺他目无君父!“
  ⋯⋯⋯
  朱常浩再次期间,已经闪身挡住了冲进来的御林军。
  朱泺在廷臣的咆哮中缓缓停了下来。
  陈矩看着一改往日克制的朱泺,面色发白,手都在哆嗦。
  奉天殿君前如此,这就是大不敬之罪!
  他看着皇帝平静的面色,心中更加的不宁,皇帝若是生气也还罢,可皇帝越是平静,越令人感到心惊胆战。
  朱泺仿佛从始至终都没想过皇帝的态度,握着的天子剑搭在蜷缩在地上的廷臣脖子上,冰冷道:“若不是在奉天殿内,就凭你刚才的那句话,本王一定杀了你!”
  “朝廷就是养了你这些废物,养的太多了,所以才让大明一日不如一日,一艘海船七万两千斤粮食,十艘海船,七十二万斤!”
  “南直隶有多少百姓!”
  “毁了多少良田!”
  “十艘船的粮食,洒在南直隶,连百姓的牙缝都塞满不满!”
  “从西南诸国贩运粮食回来,就按照最快的速度,半个月一次,你来告诉本王,能不能满足南直隶的需求!”
  “更不能撑起整个大明北方的粮食需求!”
  “现在已经是五月份了!还留给朝廷多长时间?”
  “百姓搞新运,搞生产自救,你们身为廷臣,却百般阻拦,散播错误的渔论!”
  “从年后春节开始,南直隶的蠢货,还有你们这些蠢货,几次散播错误的渔论,几次三番的动摇百姓主动积极的生产自救。”
  “为了不久将来狠赚一笔带血的银钱,你们中间某些人,甚至不惜亲自跳下场,动摇百姓生产自救,阴暗龌龊的败类,本王现在会杀!将来只要本王不死,本王不变成你们一样的龌龊,本王还会杀!”
  “直到杀得干干净净!”
  许多人的面色变白。
  明白了!
  皇帝也终于明白这个混球儿子,这一次回来,为什么一改往日的克制,如此愤怒,如此嚣张跋扈的操刀动手了。
  他是被他自己看到的情势焦灼难安。
  当初从播州回来后,他隐晦的告诉所有人:你们不做我来做。
  而这一次,这些人,不,在这个混球眼中,还有他这个当父亲的,他们非但没有去为即将发生的粮荒灾情做什么。
  反而还动摇生产自救。
  这个混球出离了愤怒。
  朱衩钧的面色渐渐变黑,沉声询问道:“朱泺,你说的这些可都是真的?”
  不等这个混球儿子开口,就见五子转身,眼睛通红,梗着脖子,唇角带着一丝冷笑说道:“父皇,是不是真的,在你心中重要吗?”
  “父皇问皇兄,不若去问一问南直隶!”
  “南直隶什么情况儿臣不清楚,也懒得去想,儿臣就说说,儿臣在陕  gan地区见到的情况。”
  “家中有年过七旬父母者,在这段时间,会把自己的娘、自己的爹,背到挖好的墓冢,每日送一顿饭,垒一块石头!”
  “什么时候石头垒完了,墓冢垒好了,什么时候就不要再送饭了。”
  所有人面色都不由动容。
  朱常浩红着眼,继续冷笑说道:“儿臣推广新运,扫除陋习,乡野农村百姓有的陋习很多,什么一个媳妇半条命,一场丧事两头空。”
  “以往的陋习是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现在不用儿臣搞新运去改变这些陋习了!”
  “百姓主动就改变了,没有什么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的攀比不良陋习了,儿臣恭喜父皇,贺喜父皇!”
  朱常浩笑着恭贺,匍匐跪倒。
  “恭喜父皇,贺喜父皇,搞什么新运,只要让百姓活不下去,什么样的陋习都没有了,这大明的天,这大明的满朝诸公,给儿臣上了一课……”
  众人看着有些疯疯癫癫,笑着不停磕头,不停恭喜皇帝的瑞王。
  眼神游弋不定的看向皇帝。
  只见皇帝的面色从漆黑变成紫黑色。
  抓着放在御案茶杯的胳膊,剧烈的颤抖着。
  很明显,皇帝是想要砸人了。
  “给朕拟旨责问南直隶的具体情况!告诉朱常洵!告诉南直隶,若是南直隶的百姓真如这两个混账所言!朕要血洗南直隶官场!”某刻,皇帝咬着牙,近乎一字一顿说道。
  话罢,皇帝紫黑起身就走。
  “退朝!”
  陈矩喊了一声连忙跟上。
  只见皇帝走到奉天殿后门,无人看得见的地方,身子猛地的晃了一下。
  一手撑住门框。
  “陛下……”陈矩面色瞬变,冲上去扶住皇帝,当他看到皇帝抿着的嘴唇渗出鲜血,咽喉咕噜一下……
  陈矩慌了,带着哭音:“传太……”
  “不要声张!”朱翊钧压着声音阻止陈矩,扭头眼神冰冷的看着陈矩,森然提醒道:“这件事情只有你知道,第三个人知道,朕就要了你这个老货的命!”
  陈矩浑身一震。
  他知道,皇帝这句话不是以前的恫吓警告。
  而是真真切切的提醒!
  “拟旨申饬燕王朱泺!瑞王朱常浩!南直隶的事情,轮不到他们插手,做好他们自己该做的事情!”
  皇帝的情况,让陈矩心乱如麻,来不及思考皇帝这道命令的目的。
  他应喏后,小声道:“陛下,是不是让东厂联合锦衣卫去查一查南直隶的真实情况。”
  “不用!”
  皇帝甩开陈矩的手,迈出殿门,一边往前走,一边说道:“让南直隶去自查自纠!”
  陈矩听闻后不由微微皱眉。
  此举是还不相信燕王、瑞王的话,还在给福王机会吗?前殿。
  一群廷臣缓缓挣扎着站起来,眼神忌惮、怨恨的看着朱泺,三三两两结伴离开。
  赵志皋三人,以及少数人围了上来。
  赵志皋作揖一脸惭愧,担忧询问道:“王爷,大西南的土豆是否快要收获了,收成如何?一旦最坏的情况发生,能否满足粮食缺口?”
  “首辅怕是不知道,装着土豆的船,根本就去不了南直隶,进入武昌府就会被拦截!”朱常浩愤怒说道:“三位阁老为什么就不能坚定的支持皇兄!”
  “至于大西南的土豆,为什么会在武昌府沿途的水路被拦截,三位阁老只要仔细想一想就会明白。”
  赵志皋等人并未因为朱常浩的态度而生气。
  他们的面色变了变。
  心中很清楚为什么大西南的土豆会被拦截。
  南直隶不希望价格低廉的粮食进入南直隶!
  有人故意控制粮食,抄告粮价!
  ⋯⋯⋯
  奉天殿外。
  王锡爵一脸不安的询问徐弘基:“国公,你给老朽一句真话,南直隶会不会出现缺粮的情况?”
  徐弘基苦笑道:“阁老,这个问题,我真的回答不了你,乡绅们手中到底捏着多少粮食不清楚,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就是在借助这次机会,要榨干百姓手中的最后一个铜板!”
  王锡爵的身体晃了晃,抓住徐弘基的胳膊,焦急问道:“福王呢?福王呢!福王知不知道这些情况!”
  “怕是不清楚,福王是不会管这些事情的。”徐弘基最清楚不过朱常洵的行事风格了。
  “阁老,你家最好不要沾粮食。”
  王锡爵听着徐弘基隐晦的提醒,眼睛瞬间瞪大。
  他知道,徐弘基一定是知道,王家也在做炒高粮价的事情!
  “马上通知福王!马上通知福王!把朝中的情况,燕王说的那番话,一字不落的统治福王!要是真的出了事情,恐怕他就彻底与储君之位无缘了!”王锡爵压着声音,急切催促道。
  徐弘基面色无比沉重点了点头。
  这一点他也想到了。
  ⋯⋯⋯
  “娘娘,朝会结束了!”
  坤宁宫,绿意面带微笑的走进来,眼神余光看了眼一旁的郑氏,笑着对皇后说道:“陛下没有处罚咱们殿下,殿下有礼有节的解释,让群臣哑口无言。”
  郑氏的面色瞬间变得难堪。
  就在此时,她的心腹侍女也慌张走了进来,小声在她耳边汇禀着。
  啪!
  郑氏慌乱起身,把茶杯带到在地上。
  “姐姐恕罪,妹妹有点急事要离开。”郑氏说这话的时候,只觉的满腹的羞辱。
  不等皇后开口,郑氏就转身匆匆往外走。
  除了坤宁宫后,面色瞬间变白,脚步凌乱,一边往前走,一边催促道:“写信问一问殿下,都人子说的是不是真的!”
  “让他马上想办法补救!”
  ⋯⋯⋯⋯
  此刻,绿意也完完整整的把发生在奉天殿的事情讲述了一边。
  呼!
  皇后听闻后,长长松了口气,紧接着又叹了口气,说道:“泺儿这一次是被朝堂这些人拖后腿的行为给逼急了,所以才做出杀京官的举动,陛下应该会明白他的一番苦衷的。”
  “娘娘,贵妃娘娘走的有些着急了,连秀帕都忘记带了。”绿意看着郑氏掉在地上的秀帕,不由笑了笑,心中十分解恨。
  紧接着说道:“就怕贵妃娘娘如此着急,南直隶也来不及了!就是可怜了南直隶的百姓!”
  南直隶。
  福王府,正厅。
  “殿下,燕王这是血口喷人,故意污蔑殿下!”
  “对,他就是见不得南直隶好,见不得殿下你好!”
  “殿下缺粮的情况绝对不会发生的,地方乡绅手中都有存粮的。”
  “大家与殿下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大家都知道该怎么做。”。
  ⋯⋯⋯
  坐在正厅两面的绅权、官权、商贾代表们义愤填膺的议论着。
  京畿的消息传来了,燕王朱泺残暴不仁的血腥手段,让南直隶震惊害怕之余,生出了前所未有的敌视。
  以前燕王朱泺做的事情,最多只是损害大家的利益。
  可现在他是要大家的命!
  京官再小他也是官,也是士绅!
  此王操刀子,说砍脑袋就砍脑袋,没有一丝的犹豫。
  若是让此王坐上那个位置,是不是要重现洪武初年在皇帝面前,如猪狗草芥的情形?
  啪!
  猛地拍案声响起,愤怒的议论声瞬间落下。
  朱常洵面色阴沉的起身,目光阴霾扫视周围的人,冷冷询问道:“你们告诉本王,南直隶的粮食够不够?”
  十艘海船的粮食起初他也没有察觉什么。
  直到朝中的消息传来,都人子的的分析一字不落的传来后,朱常洵就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
  七十二万斤粮食,看似不少,可落在南直隶上千万的人头上,恐怕连个水花都打不起来。
  “你,你家中还有多少存粮!”朱常洵看着在座的人眼神游弋闪烁,指着其中一名绅权代表质问道。
  朱常洵眼神阴冷的盯着这个站起来的乡绅,警告道:“最好对本王说实话!父皇已经传令了,若是南直隶真的因为粮食问题,发生了乱子,他要血洗南直隶官场。”
  “你们也口口声声的说了,本王与你们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本王若是倒霉,你们一定会比本王“一一三”更加倒霉!“
  “现在本王与诸位还有补救的机会,若是失去了这个机会,后果不用本王说了吧?”
  朱常洵十分的着急。
  他很清楚,这是父皇给他的最后机会了。
  父皇没有派人来,锦衣卫也没有在南直隶大动干戈,就是再给他自查自纠的补救机会!
  被提问的乡绅代表战战兢兢说道:“殿下,臣家中还有一百石的储存粮食,臣可以肯定,南直隶乡绅人家手中的粮食与臣的差不多,每家每户,都会存个百十石粮食的。”
  顾宪成皱了皱眉头,这样算起来,南直隶的粮食缺口似乎不是特别大。
  不过这一次,顾宪成谨慎了许多,询问道:“张员外,有多少百姓佃租员外家的田地,佃租的人口总计几何?”
  朱常洵听闻这个数字,本来轻松了不少,南直隶的乡绅不少,每家每户不说一百石了,所有乡绅的粮食总和也是一笔天文数字了。
  可听闻顾宪成的询问,他心中短暂的不解后,就瞬间恍然大悟。
  小民手中的粮食,其实绝大多数都进了乡绅手中。
  而判断一个地方的粮食储备情况,是否能够满足地方的需要,就不能单单看粮食的总量。
  是要看平均到每一个人人头上的数量。
  统计整个南直隶肯定是不可能了。
  其实也没有必要。
  南直隶与小民,接近于乡绅与百姓。
  尤其是毁田种桑以来,百姓手中存的粮食几乎等于零。
  乡绅与佃租他们田地的租户,就更加相近等于南直隶与小民。
  问一户乡绅家庭与其租户的情况,基本就能知道南直隶整体的情况了。
  顾宪成有此一问的目的,朱常洵想到了,其他人也几乎同时想到了。
  众人的面色均都不由变了变。
  “禀殿下,有八十户人家佃租臣的土地,总人口差不多四百多人。”
  哗啦!
  闻言,顾宪成惊的起身,朱常洵的身体猛地晃了晃,差点跌坐在椅子上,二人的面色瞬间变得一片惨白。
  一百石粮食,是一万两千斤,四百人口,平均到每人头上只有三十斤粮食。
  也就是说,五月底南直隶乡绅手中的粮食,就会被吃光!
  而且这还是一种理想奢望。
  他们很清楚,没有一个乡绅会把所有的粮食拿出来的,这些人狡兔三窟,奸猾狡诈的很。
  别看他们鼓动百姓,把土地种桑树,鼓动百姓不种庄稼,鼓动百姓有了生丝有了钱,还怕买不到粮食。
  可他们绝对不会这样做!
  这些人做任何冒风险的事情,同时也会给自己留下足够确保立于不败之地的后手。
  一百石的粮食,能让这些人拿出五十石粮食就烧高香了!
  “顾先生!”
  阴冷的声音把顾宪成惊醒,顾宪成扭头就看到朱常洵咬着牙,眼神阴郁的盯着他。
  他注意到,朱常洵撑在桌案上的手都隐隐在颤抖。
  顾宪成知道,巨大的恐慌之下,朱常洵心中痛恨他这个幕后主导者。
  若是处理不好这件事情,朝廷的板子打下来之前,朱常洵就会对他动手!
  顾宪成努力的克制着心中的不安,急思转念的思考着,继而故作冷静,郑重其事,稳重作揖献策:“殿下无需担心。”
  “乡绅们手中的存粮可以帮助我们坚持到五月底。”顾宪成说着,隐晦的看了眼郑养性,略微犹豫,继续说道:“除了乡绅们之外,我们要大张旗鼓的运粮回来,在京畿进行宣传反击燕王!”
  “同时利用海商更加依赖我们这一点,逼迫海商运粮回来!事实证明,我们被海商给骗了。”
  要不是朱泺提醒,他们的确不会注意到李旦等海主们的小动作。
  朱常洵皱了皱眉头,冷哼道:“现在给海商施加压力,他们什么时候能够把粮食运回来?等他们运回来,恐怕就要到六月初旬了!”
  “不到那个时候,南直隶的粮荒就已经发生了!”顾宪成郑重点头承认:“殿下说的不错,等那个时候,粮荒一定已经发生了。”
  “叔时适才建议殿下准备大批的粮食,假装海运入港,不但是为了反击燕王,更是为了促成陛下早日南  xun。”
  “大批粮食贩运回来的消息送抵京畿后,殿下就要撕破脸皮弹劾燕王,同时上书陛下五月中旬南  xun,请陛下南下检查南直隶的情况!”
  “只要陛下南  xun离开后,短时间内的些许乱局,安在南直隶不难。”
  所有人都明白了。
  顾宪成的办法其实看似复杂,说直接点也很简单。
  趁着南直隶的粮食还算稳定的时候,促成皇帝早日南  xun。
  等皇帝离开后,南直隶即便发生点乱子,大家也可以把乱子控制住!
  不让皇帝知道了,不就万事大吉了吗!
  至于这个乱子,会死多少人,没有人会在乎。
  “臣等愿意助殿下一臂之力!”
  “臣等愿意拿出粮食,不过殿下,单单臣等乡绅人家的粮食,怕是有些不够。”
  “殿下,国舅爷为首的大粮商们,手中也攥着大量的粮食,是不是……”
  ……
  代表们纷纷表态,不过话里话外,有意无意的却提到了郑养性。
  顾成宪看着郑养性变得难堪的神色,心中不由得意一笑。
  他很清楚,乡绅们绝对不可能拿出所有粮食帮助他们撑到五月底。
  在提建议的时候,他就想到了以郑养性为首的大粮商们。
  只是这种得罪人的事情他不愿意去做,他当时犹豫是在分析,最终断定,即便他不说,在场的官权、绅权代表们也一定会提及郑养性的。
  所以他把这个得罪人的事情,丢给了这些人。
  朱常洵瞥了眼郑养性,黑着脸冷冷吩咐道:“你留下来,与顾先生他们一起商量出一个办法来!”
  “本王的要求很简单,南直隶的稳定大局,至少要坚持到五月底!”
  “这不光关乎着本王的利益,也关注着在座诸位的项上人头,这一次,我们千万不要把父皇的话当做儿戏!”
  话罢,朱常洵甩手离开。
  郑养性面色难看,他知道,朱常洵这个表态,就是在逼着郑家割肉。
  郑养性心中肉疼,但也清楚,现在不割肉不行了。
  福王若是输掉了争储,那才是郑家最大的损失!
  孰轻孰重,郑养性还是很清楚的。
  “诸位。”众人心思各异琢磨的时候,顾宪成走到朱常洵的位置,站着拱手严肃道:“现在我们大家与殿下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京畿发生的事情,你们很清楚,一旦南直隶在陛下南  xun的时候发生不可收拾的乱子,诸位想一想,整顿南直隶这件事情会落在谁的身上!”
  所有人面色瞬间变白。
  有惶恐不安之色从眼中闪过。
  燕王朱泺!
  顾宪成瞧着这些人的反应,心中满意一笑,信誓旦旦的分析道:“看来大家想到了这个人选。”
  “这个人有着播州战后重建的经验,而且又几次三番的提出南直隶缺粮的问题,若是我们南直隶真的发生了他所预料的事情,陛下九成会让此王来接管南直隶。”
  “京畿杀京官的情况,就会在南直隶上演!”
  “而且会血流成河!”
  许多人不安的挪动着身子,只觉得如芒刺背。
  “接下来就讨论一下,大家每家每户拿出多少粮食这个问题,八成如何?乡绅人家拿出八成,剩下的由粮商们来补足!”
  顾宪成看着许多人沉默不语,不由微微皱眉,心中气的暗骂一句。
  他首次感觉到,他的官商资本理论,即便是他不能给这些人利益,掌控起来也做不到如臂挥指。
  “其实大家可以换个角度思考,这一次我们不是白白借给百姓的,可以让他们用桑树田做无息抵押,然后把粮食借给他们。”
  闻言,许多人的眼睛不由一亮。
  顾宪成奸猾,说的很含糊,可大家听清楚了。
  那些小民只要把桑田抵押出去,就别想再赎回去。
  就算这种抵押是无息的也一样。
  只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他们操控粮食价格高于生丝价格,就能逼着小民们借新账,还不上旧账。
  慢慢的把桑田变成自己的。
  而且,愚民们把桑田抵押给他们之后,他们也就多了一层手段,阻止愚民们毁桑复耕了!
  其实今年第一批生丝收购过程中,没有赚到甜头的愚民就动了毁桑复耕的念头……
  不过被大家恫吓、利诱给吓唬住罢了。
  有了抵押做保险,愚民们就彻底的没有办法了!
  等桑田到手,大家只需要雇佣少量的愚民就可以了,成本减少,利润就更加高!
  至于愚民们怎么活下去,那不归他们考虑。
  那些  jian种们,命硬的很,总是可以想方设法活下去的。
  “顾先生高明!”
  “我等愿意鼎力相助!”
  “顾先生大才,有顾先生在南直隶,南直隶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
  一群人激动的恭维着顾宪成。
  “顾先生,南直隶那些纯佃户怎么办?他们可没有什么能够抵押的。”郑养性拧眉询问道:“这部分我们总不能不管吧?这部分人群也不在少数,如果这些人在陛下南  xun的时候闹起来,我们所做的一切,都等于是白做!”
  郑养性的提醒,犹如一盆冷水泼在顾宪成的头上。
  也泼在了其他人头上。
  许多人心中的火热被浇灭了一大半。
  可让他们白白借粮食给这些没有任何抵押物,没有任何价值的穷  gui,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在目前,有限的粮食,肯定是要尽可能用来控制更多的桑田!
  借给纯佃户,那就是做善事!
  “顾先生,我倒是有个主意。”站在后面边角的晋商代表小心翼翼开口。
  顾宪成尽管心中很急切,不过却表现的很平静稳重,儒雅笑着做了一个请的手势:“黄员外,有什么想法但说无妨,现在大家就是在群策群力。”
  “只要能为王爷分忧,王爷绝对不会忘记大家的功劳。”
  黄云发心中激动,连忙拱手道:“小人与建州女真大汗有些关系,我们可以把这些没有任何自由耕地的佃农贩卖到建州!”
  “小人可以保证,一个人,至少可以换回等同于十斤粮食的牛羊,甚至直接是粮食!”
  “如此,南直隶的不稳定因素消除了,我们还能够得到一些粮食作为补充,唯一要考虑的是,如何才能让百姓,不闹事的上船出海。”
  顾宪成眼睛瞳孔不由的缩了缩!
  努尔哈赤已经秘密与南直隶达成协议,从南直隶招收了许多匠人。
  现在又要普通百姓。
  分明就是野心勃勃!
  而晋商黄云发看似为南直隶建言献策,可其实同样是在给努尔哈赤做事!
  即便如此,顾宪成还是心动了。
  建奴即便得到十数万人口又能如何?
  大明最不缺的就是两条腿的人。
  正如黄云发所言,可以消除不安定隐患,还能够赚回一笔粮食。
  “让那些愚昧小民乖乖的上船这好办!只要我们卡主粮食,不给他们粮食,他们活不下去了,自然愿意上船去谋一条活路。”
  “不妥不妥,这样有可能闹出乱子,在这个基础上,增加一些,我们可以告诉愚民们,去了辽东朝廷会给他们分地,告诉他们,辽东有大量无主的土地!”
  “我也有个建议,为了让这些愚民更听话,我们可以给他们每人2.8一斤粮食,到时候,从建奴手中换回的十斤粮食,只要福王能给我们两斤就可以,剩下的八斤粮食,福王可以在陛下南  xun的时候进行展示!”
  “如此好,如此好!南直隶只要弄去建州十万人口,就可以换回百万斤粮食,陛下南  xun,可以让福王好好在陛下面前露脸!”
  ⋯
  顾宪成瞧着眼前这群人激动献计的模样,心中明白,如此积极,根本目的不是为了福王,而是他们看到了这其中的利润!
  榨干愚民手中的最后一个铜板后。
  所有人都想再把愚民卖一个好价钱!
  不过无所谓,福王从中得到的更多!
  长远对他来说更加有利!
  议定后。
  顾宪成与郑养性联袂来到朱常洵的书房。
  “……殿下,这就是我们商议出来的措施,有这些措施再,我们就万无一失了。”顾宪成汇报完后,小心翼翼的观察着朱常洵。
  朱常洵皱了皱眉:“努尔哈赤得到大量的人口,会不会对大明产生威胁?”
  “殿下太看得起建奴了,建奴才多少人口,本身的青壮三十万就顶天了,建奴的对手是草原人。”
  “而且适当的增加建奴的实力,其实对殿下也是一件十分有利的事情!”
  “建奴强大,辽东才有办法增加兵力,殿下能控制的兵马才可以真正压制燕王!”
  顾先生信誓旦旦的给朱常洵分析着。
  略作沉吟后,朱常洵点了点头,握拳砸了一下桌面,咬牙说道:“那就按照这个计划去做吧!这一次,你们要筹集到五十艘海船的粮食,大张旗鼓的入港!”
  “然后准备反击都人子,促成父皇五月南  xun!”
  ⋯⋯⋯

(https://www.biquya.cc/id173495/3126447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