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国史上有名的大阪之阵,是后来创立江户幕府的德川家消灭太阁丰臣家的战争。其中包括在1614年11月-12月的大坂冬之阵以及1615年5月大坂夏之阵(6月4日,农历五月八日结束)。
勇猛善战、足智多谋的真田幸村,曾被家康赞叹不已地称赞为“日本第一兵”,然而尽管如此,作为丰臣家主将的真田幸村,最终还是走上了末路。
即使为了守护心中的大义,为了贯彻这条忠义之路,在大阪之战中要与好友杂贺孙市、直江兼续及伊达政宗,还有与稻姬作战,幸村的内心也没有迷茫过。
为天下带来太平之世——这是他和已经兵败被捕,之后遭处斩于六条河原的石田三成,还有不得不为了主君上杉家,而加入德川方与丰臣家为敌的兼续之间,曾经立下的誓言。
兼续和幸村立场不同,可是想要为天下带来太平之世的心愿,却是完全一致的。因此两人之间,谁都不会责怪对方选择了与自己完全不同的道路。
大阪之战最后,德川家的忍者服部半藏,暗杀丰臣家家主丰臣秀赖后,被内奸放火烧城的大阪城炎上。在秀吉死后依然固执地守护着丰臣家的甲斐姬、以及一直默默追随着幸村的女忍者望月千代纷纷战死,整个城内外都被熊熊燃烧的大火映照得红彤彤一片。
然而,哪怕明知丰臣军大势已去,幸村依然单骑突入直取德川家康。当真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可是这种行为,是否该被称为英勇?又或者是愚忠呢?也许哪一种都不是,他只是做了他内心、认为应该做的事而已。
所以他不会考虑自己做的事是否值得,又是否不值,只要那是应该去做的,他就尽力去做。后果如何,完全不在他应该担忧的范围之内。为了忠义而战的武士,不需要那些多余的忧虑。
◇
家康终究还是败给了幸村。若论一对一,基本上已经没有人是幸村的对手。
毕竟怎么说也是让家康心悦诚服地称为“日本第一兵”的武将,假如连这点水准都没有,也只能说明家康连看人的眼光都没有了。身为江户德川幕府的创立者,要是眼光都差到可以去检查视力的地步,那家康也太掉份儿了。
就在幸村提起红牙飞燕,正准备给家康最后一击的时候,家康忽而向左闪躲,身后猛然飞来三支羽箭袭向幸村——
站在家康身后引弓搭箭,急忙之下无法赶得及去救既是义父又是主君的家康,只能以暗箭形式来救助他的,正是本多忠胜之女稻姬。
当幸村匆忙间挡下那三支羽箭之时,稻姬已经欺近身前,攻势凌厉毫不留情,完全可说是将他视作了敌人。幸村狼狈地接下几招调整好姿势,回击的瞬间,两人的武器碰撞在一起形成了僵持,而后他才看清稻姬脸上的神情。
他本以为会像他们初次见面时一样,受到稻姬愤怒斥责的视线洗礼…………然而她脸上的表情,并不是愤怒或者责备,而是悲伤焦虑和无可奈何。
幸村一怔。一向坚强的她,怎么会在面对敌人的时候,露出这种表情来?
仿佛为了掩饰脸上的神情一般,稻姬抿了抿唇,仓促之下将弓身压向幸村方向,借力再度展开了反攻。
弓与枪交相碰撞,发出清越的声响,稻姬猛然后撤一步压低身体重心,弓身平放引弓搭箭,对准了一时间呆愣在原地的幸村。
在箭尖对准他胸口的时候,稻姬握着与一弓滋藤弓身的双手,迟疑地下移了只那么一瞬间——代表了她内心的仓惶和犹豫,而幸村却瞬间就注意到了她那样轻微的一个小动作,凝视着她的视线也微微下移,落在了用力得指尖发白、却还是不断逐渐放松的弓身之上。
伴随着她这一瞬间的迟疑席卷而来的,还有他内心隐藏翻涌的深沉感情。
“喝哈——!”只那瞬间,幸村便抓住了这微小的一个破绽,红牙飞燕枪尖画圆直接刺向她的要害。
稻姬慌忙之下抵挡、却仅仅只用与一弓滋藤阻拦住了红牙飞燕的枪身,人则由于幸村枪身施加的大力而狼狈地被掀翻在地,手中的与一弓滋藤也被幸村的红牙飞燕打飞了出去。
即使下一秒稻姬就反应了过来,试图挣扎着爬起,幸村却没有给她反应的时间,反而将枪尖斜刺入她耳侧的土地之中,冰冷尖锐的枪刃贴在脖颈上,逼迫得她无法再动弹分毫。
但稻姬的样子看上去,也似乎并不想再反抗。
幸村孤身闯入德川军阵营,他是分明知道这是一条死路,依然向着这样一条路勇往直前……闭上眼睛没有再挣扎反抗的稻姬只是认为,如果可以的话,就在这里被他杀死也无所谓。至少到时候,他不会孤身一人上路。
看着放弃了挣扎和反抗的稻姬,幸村终于明白了一件事。
为什么刚才她手下攻势明明毫不留情——毕竟全力一战才是对敌人的尊重——脸上的神情却……还有她那微微下移的箭尖…………
她在心软,为了他。
明明是如此危急紧张的时刻,那样坚强顽固、不比他懂得变通一分的她,却仅仅只是因为面对的敌人是他,就破天荒心软慌乱到了无法拉弓引箭的地步。面对着难得混乱如厮的稻姬,幸村却只想笑出声来。
轻喘了两口气,他试图平复下之前那几场战斗中、几乎快要被消耗干净的体力。
微微抬头,他却看到远处的德川家康,已经在他和稻姬对战之时,退到了诸多兵将的保护范围之内。此时幸村的视线,已快要模糊得逐渐看不清想要击杀的对象了……
他愈发开始想笑。家康真的是对他太有信心,也对稻姬太过放心了。因为家康很清楚地知道,幸村无论如何都不会杀死稻姬,而稻姬无论如何都不会背叛德川家。
他们这一生,到底是在逃避些什么……逃了那么久,还是没能逃过。全部都被人掌控在手心之中,连行动都无法出乎别人意料啊。
可是,即使如此、他也————宁可不出他人意料地……向着死路义无反顾地疾驰而去。
因为这世上还有比爱情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信念。
而他和她的信念,多少年来一直在一起,甚至都未曾改变过。哪怕它们的主人,永远都无法靠近彼此半分。正如幸村不会背叛丰臣,正如稻姬不会背叛德川。
喀拉——火红的十字枪缓缓撤去力道,闪烁着危险银光的枪尖也远离了她的脖颈。
已然疲惫到极点的幸村提起枪,脚步略有些踉跄地向家康所在的兵阵走去。
体力濒临极限的他,再也没有多余的精力,去杀死被他留在身后、茫然于为何幸村没有给自己最后一击的稻姬。
而且,他也不想做出杀害她这种事。
假如能够取她性命,刚才他也不会犹豫到将枪尖刺入她耳侧的土地之中,只为了让她不要再反抗而受到伤害。就像她……如果能下狠心杀死他,刚才也不会心软到无法将羽箭射向他胸口。
看着缓缓远去的萧索火红身影,稻姬怔然之下,忍不住焦急哀戚地呼喊他的名字。那声音中甚至带了几分,察觉到他要去做什么的撕心裂肺。
“……幸村——!!!”
稻姬不知道是想要阻止他,还是希望他能够放过他自己,不要再用忠义之路逼迫他自己。连她自己也不明白,自己呼唤了他的名字之后,究竟想为他做些什么,能为他做些什么。
脚步微滞,但幸村却没有停下步伐。
即使话语已然到达嘴边,此时此刻……他又如何能说得出口。
只是……这已经是最后了啊。如果再不说出口,就永远都没有机会了吧。
“幸好阻止我的人是你。”像是放松下来一般,略带几分震颤的声音,在不远处响起,而他却依然没有停下脚步。
身后大阪城的方向燃烧着熊熊烈焰,幸村忽而想起了当年刚来到大阪城时的情景。
从大阪的天守阁望下去,透过欣欣向荣的表象,他却只能看到大多数人依然在饱尝生活的艰辛,痛苦地忍受着艰难的时日。
要想安定天下,身为武将的幸村一直认为,单纯依靠武力是行不通的,必须爱护人民、抚育百姓、收取人心、给大家一个可以信赖的未来。
可是这个未来……似乎不需要他的存在。
当年为了武田家侵攻德川家的那场不义之战,造成了无数三河百姓生灵涂炭,那时稻姬就曾愤怒地斥责过他。因此幸村一直都记得,无论何时,都要为大义而战。即使一开始,他只是想看到她的笑脸也罢。
所以再也没有争战、没有杀戮的太平之世……是他唯一能够留给她的东西。
何况现在的他,能够留给她的东西,也只剩这个平稳祥和的未来了。
稻姬怔怔地抬起头,却看到幸村仿佛不好意思一般回过头,满脸青涩柔和的笑容,温和的眼眸散发着耀眼的光芒与色彩。
“前来阻止我的人——是义姐……真的太好了。”
不是别人,而是你来阻止我,真的太好了。
能在忠义之路的生涯最后,还可以见到你一面,真的太好了。
至少在最后,他终于确认了她的心意。她的心里,并不是没有他。只是她总是那么坚强……总是那么一往直前、比他还要笨拙傻气……不擅长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感情。
这样擅长隐瞒与掩饰,连她自己都骗过的她,又要让人如何去责备。又如何忍得苛责。
为什么要说这种话……一瞬间,看到幸村侧身回过头、那朝向自己的平稳温柔微笑,她的泪水再也抑制不住地溢出眼眶。
不要笑了……!这种时候——为什么你还能笑得出来!
到了这种时候,他还在为了不让她自责,而说出这种话——完全不责备她,反而说她来阻止他真的太好了!
“幸、村——……”你这个笨蛋!
呢喃着他的名字,她忍不住低下头哽咽起来。
就是因为他是个认死理又一根筋的笨蛋,所以她才会从放不下他开始,一直担心他到连心里都装满这个人。
整颗心都被占据的话,又要如何舍弃、抛却。那是怎么都割舍不下的、心爱的人——
幸村越走越远,尽管步伐缓慢,低垂着头像是在等待着身后的她说些什么一样,沉默却一直悄无声息地在两人之间蔓延。他无法再次开口,稻姬也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看着幸村背对自己,准备抛下依然跌坐在地的自己,而打算步向家康——步向死路的绝然身影,稻姬仓惶而又激动地开口试图挽留,但话语之间,却完全词不达意。
“天下——!!”
被她高声怒鸣一般激烈的语气所阻止,幸村唰地停住了脚步。手指不由得握紧了拖在地上、在身后的地面上勾画出一道又深又长轨迹——如同他们之间距离一般深远的沟壑——的红牙飞燕。
然而,连她自己都不知道,她阻拦下幸村,到底是想要对他说些什么,希望他明白些什么。更何况,她根本没有立场,用那些满含大义的话阻止他。
“乃至全日本!还有后世的所有人,都会尊你为‘日本第一兵’!你已经充分展现了武士的志气——所以、幸村,你已经没有必要为了证明自己的气节、义无反顾地去送死了!无论如何,请你一定要……”
活下去!无论如何……从那时候起,我就希望你能够活着!即使无法与我并肩而行也罢——请你活下去,不要舍弃性命!
然而,他听不到她内心的悲愿。亦或者,正是因为听到了,却又害怕明白,拒绝明白,才毫不迟疑地背对着她,僵硬地秉持着绝不回头的准则,不去听她凄怆的挽留,不去看她殷切的脸庞。
“请你……多多保重。”他的声音柔软而又充斥着温情。
淡淡的雾气席卷包裹着、犹如烈焰一般绚丽的火红铠甲,偌大的战场之上,背对着稻姬、正面迎向德川兵阵的幸村那孤零零的身影,好像随时都有可能如同他周身的雾气一般,消融散去、再也不复存在。
“……——义姐。”
像是为了拒绝、阻拦她没有说出口的那些心意,温柔地留下满含珍重与歉意的最后一句话,幸村提起红牙飞燕,停滞的步伐再也没有丝毫犹疑迟缓,运起最后的一股拼劲,猛然疾冲向了被士兵们团团保护起来的德川家康。
他疾驰而去、不断模糊的背影,最终还是消隐在了逐渐浓厚的雾气之中。即使她伸出手去,再也无法碰触的到。
至此,丰臣家灭亡,而德川家终于得以统一天下。战国时代,就此宣告终结。
◇
“好不容易啊……信长大人、秀吉殿下。”
那是幻觉吗?还是梦境呢?早已逝去的人们,竟然都在漫天飞舞轻扬的樱花之下,不近不远地或坐、或站地注视着他。
也许亡灵们,是来见证他为天下带来太平安宁之日的吧。打胜这场大阪城之役的德川家康,宁愿一厢情愿地这么认为。
像是对着逝者讲述一般,家康絮絮叨叨地用略带几分疲惫和喜悦的语气慢慢说着,“我终于实现、我们一直以来想要达成的愿望了——这平稳安详的和平之世……天下已然太平。”
织田信长坐在樱树下不远处,像是在看漫天飞散着淡粉樱花花瓣,又像是在默不作声地凝视家康。
没错——那位被称为“第六天魔王”的信长,一如既往地用手侧撑着下颌,翘着腿坐在椅子上,丰臣秀吉和石田三成都站在他身侧,最奇妙的是真田幸村也在一旁。
家康想,也许是因为刚才自己才经历过、通往天下太平之路的最后一战吧,所以最后这一战的主将幸村也会在这里。更何况,为丰臣家战到最后一刻的,也是他。
在这里的人们,尽管阵营不同,但他们祈愿着天下太平的愿望,都是一样的。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也好,直江兼续、石田三成、真田幸村也罢……
不论是信长冷酷虚无的“天下布武”,还是秀吉亲切调笑的“算盘优于武器”,亦或者家康朴实理智的“天下不姓德川,我们只是代为管理而已”……还有兼绪的知(爱),三成的锐(义),幸村的勇(忠),全部都是为了给这片土地,带来太平祥和的宁静治世。
然而,即使为了同一个愿望,大家却都走上了不同的道路,甚至彼此为敌。到了现在,这拥有着共同愿望的六人之中,还活着的,已经只剩下家康和兼续了。
面色沉静的信长递给了家康一只酒碗,而难得缄默的秀吉则笑着用手边的酒壶为他斟满。家康将视线移向沉默不语的三成,微微颔首向他敬了一杯酒,三成却皱了皱眉,抱肩转过了身,完全不买账。
就算怀抱着同样的愿望又怎样,他可没有宽容到原谅这只老狸猫的胸襟!就算被人说小气、没有度量也无所谓,反正他就是这么傲慢无礼你又能怎么样?对于看不上外加看不惯的人,任性的三成从来都不会给任何好脸色。
于是,大气儒雅老谋深算的德川内府和姿容貌美却尖酸刻薄的石田治部少辅,在战场之外的地方见面之后的唯一交流,就是内府递酒碗给少辅,而少辅傲娇得一扭头,多么的可爱。
但家康却没有在意三成的无礼举动,端着酒碗的手一滞,反而像是无奈似的垂下头苦笑了起来,“呵呵呵……”
就在这时,火红铠甲的主人却伸出手,扶住了酒碗的边缘。
家康微愣抬头,却看到了那张走过战火弥漫的战场、跨越时光穿梭的岁月……依然年轻坚毅、带着几分仿佛永远不会褪色的青涩与真挚的英挺脸庞——真田幸村,他双手接过家康手中的酒碗,像是郑重地托付什么一般凝视着曾经的死敌……也是他所恋慕的那位女性效忠的主君。
这不是僵持、更加不是对峙,因此最后,幸村也只是将酒碗向前一送,温和淡然地微微一笑,如同将珍重的宝物交托到家康手中一般——郑重地倾下头、轻轻一颔首。
「不论是这得来不易的太平之世,还是已经无须再度步上战场的她……」
「请您代替我好好守护她们。无论如何——拜托您了。」
了解到幸村托付的真意,家康终于露出了释然的笑容。幸村的确是名拿得起放得下的英雄,而家康是识英雄、赏英雄、重英雄的人,自然非常欣赏他——即使他是敌军主将也罢。
假如不够欣赏的话,家康又如何会感叹地称呼他为“日本第一兵”?
幸村能够谅解并宽容地放下芥蒂,谨慎而又不失礼数地选择交托,而不是像三成那样傲娇地闹别扭,这种行为并不是放弃,只是因为确信家康确实能够代替自己,守护他现在无论如何都无法再守护的重要事物。
看着幸村不含丝毫阴霾的明朗笑容,家康释然般扯动嘴角,深深地弯下腰,向最后的最后……依然对自己付出了象征着信任之托付的真田幸村,致以敬意和感谢。
真田幸村,不愧“日本第一兵”这个称号。家康默默在心底,再次给予了幸村最高的称赞与评价。
◇
德川家康睁开了双眼——身后自然是战火湮灭之后丰臣军的惨状,以及被熊熊大火包围的大阪城天守阁。而他面前伏倒在地、长枪斜刺一旁的红铠武将,正是已然阵亡的敌方主将真田幸村。
刚才那一瞬间的恍惚,正是幸村阵亡后,确认德川军获胜的家康所看到的幻象。但此刻的家康,却宁愿相信那并不是幻象,而是逝去的人们对自己的认可。他选择这样一条道路,并没有错。至少为天下带来了安宁祥和的未来。
哪怕牺牲了那么多人……流了那么多血——他也愿意来用自己的胸襟包覆天下人的指责与憎恨。
“一定要好好守住、这得来不易的太平之世呐……阿稻。”家康像是自我提醒,又像是嘱托身后的女性一般喃喃低语。
“……——”凝视着倒在家康面前,已经失去气息的幸村,稻姬甚至无法闭上双眼,只能慎重而又沉痛地强压住内心的悲伤与哀恸,缓缓地点头,再点头。
那一刻,谁在胜利中悲伤地微笑,谁在失败里沉静如处子,谁点亮了火把却燃焦了天空,谁家年轻的孩子死在了战场上……乱世长歌、人生如梦。
「乱世终于结束了,三成、幸村,愿你们一路走好……」
她没有哭,只是默默地双手合十,闭上双眼,为逝者祈求冥福。
*
这便是后世闻名的大阪之阵的终末。
这场战争使得战国时代以来,一直持续不断的各大名之间的大规模战斗完全告终。刚好其时,朝廷更改年号为元和,被称为元和偃武——意指再没有战争,天下可享有太平。
事实上,因为大名家内乱,德川幕府要动用军队作战来平息内乱,也是家康去世后二百多年以后的事情了。也因此,德川幕府结束了战乱之世,甚至令人不可思议地守住了两百多年的太平之世,这一点在后世也得到了非常高的赞誉与评价。
至于战死于乱世的人们?谁知道他们被掩埋在那抔黄土之下,内心与灵魂又在私语些什么?
无人知晓。
(https://www.biquya.cc/id15775/8273729.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