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玄幻奇幻 > 最美好的时光 > 最美好的时光 15

?★

  我一直这么认为:每一次的改变,都该有它的合理性跟合法性。当然,这改变可大可小,最后的结果也可能是失败或者是成功

  大,可以包括一个国家取代另一个国家的变革,小,可以小大一个班级干部的改选

  本来吧,一个破班长,谁都可以做,而且大概几乎每个人都能做好,为了这样一个位置,谁也不至于去垂涎

  因为平时需要组织的活动并不多,而且同学们都很配合

  我独独不愿意看到的是那个时候大师突然就跑到了班长这个位置上

  或者,我是太在意前任班长苏伟,又或许,我是太在意大师了

  习惯是一种奇怪的力量,有时候可以扭曲一个正常人的思想,使这个人开始不正常起来

  ★

  可能我看不顺眼大师那时候做班长的原因,还在于班长任命那天一大帮人起哄着让大师请客,而他竟然欣然应许了

  最后是苏伟从家里赶来了,——我不认为这是巧合,毕竟,现代化的工具还是很发达的

  吃那顿饭的时候,他哭了,惹着许多女生也跟着哭了

  这其一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苏伟真的很帅,可能在女生的眼里已经到了掉渣的程度

  另外的原因,也可能是他平时的工作即使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当然也可能是之前大师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

  吃完那顿饭,同学们一致决定去向斑竹请愿,目的是恢复班长苏伟的职务

  班主任是勉强答应了,可我知道大师那时候的心里一定是极度不好受,可以说放在谁身上都这样,大起大落并不是什么好事

  难得的是,当时他还装得很坦然:“我是推辞过n次的,心里也一直在支持着他,只要他肯争气我就啥话都不说了。”

  ★

  可是苏伟同学还真就不争气,才恢复班长没两天,他小子一口气又跑回了家,而这一去就是小两月不见面

  当时象他那样的班长并不在少数,然而在老师的眼里,这样的班长能顶什么事啊?

  关键时刻跑了路,又会是谁带领整个班集体走出这非典的困境呢?

  大师要做班长,这时候已经理所当然了

  苏伟的回家,很可能并不把班长放在眼里,上回吃饭时候流的眼泪也可能是一种装孙子的表现,当然,也可能是后来他终于想通了,命比班长更可贵

  而事实上,有条件回家的同学都已经开溜了,这包括楠子

  这时候回想,我却想到了许多关于班干部竞选以及学生会的许多事来,北大:

  ★

  九十年代北大学生会选举黑幕重重,有人称之为:小日本政坛的缩影

  据说,北大学生会主席的竞选,光“显性”的花费就是数万元以上

  这本也无可厚非,人家学校就是牛b,主席身份的确很特殊,加冕之后很可能荣升全国学生联合会主席

  能当主席的人,都是不一般的主儿,不仅仅具有雄厚的经济基础,而且还要有与各方面人物具备千丝万缕的关系

  而我们学校的班干部学生会干部,普遍人的态度还是能有则有,没有拉倒

  ★

  在大师当上我们班班长的这一个星期里,学学生会的干部任命也刚刚换了个遍,一个星期后尘埃落定

  新官上任,是要象征性放放火的,否则老百姓怎么知道自己还能点灯啊?

  这需要大师组织的第一个活动便是为了用运动来抗击非典而诞生的10人接力赛跑

  男的30选7,女的5选3,竟然名单里还有我,如果现在我选双色球有这么运气就好了

  幸运的是,我们并没有进入复赛

  ★

  需要大师组织的第二个活动是班级篮球赛,这事不是小事,怎么着我看着也要打上一月的样子

  对于篮球赛的思想,一开始我是积极参加的,现在是不积极也不排斥

  而那几天,我们屋的人刚好都一致决定要从头开始,所以我们都做了秃子

  反正我一直都以为我该是我们班篮球队里的领军人物,一是我除了中锋什么位置都能打,再而是我的狠劲是他们怎么也追不上的

  所以我的入选,倒不是矮子里边选高个,而是理所当然有目共睹众望所归的事

  而他们所知道的有关于我的表现还在于:非典前的一节体育课,我把大宇帽倒在地

  ★

  大宇一直是我所喜欢的人,我一直拿他作为我学习的好榜样,当然,并不是帽过他以后他就不是了

  他是校篮球队的大前锋,。曾经在cuba的时候打败了清华北大这些学校而进入了北京四强

  他篮球打得好,学习也好,大一的时候就拿了学校一等奖学金,人长得帅不说,也善良

  我一直记得后来毕业的时候有次跟他去刷夜,我身上没钱的时候他塞了五块给我,说,“什么时候都得留点,防身。”于是那时候我想到了我妈

  但往往,老天总不能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可能是由于他的优秀,他终于还是忍不住要恃才傲物的

  偏偏,为了cuba他没参加期末考试,之后也不补考并且无任何书面解释,结果就是被系主任直接从上一级刷到我们这一届来

  ★

  可能是其他同学对我的过分夸奖,终于让大宇对我产生了兴趣,本来在此之前我们也只是点头交情

  那天一上体育课,我们就约好了单挑——他先进20球算他赢,我先进3个球算我赢,输的人请吃菠萝,吃到不想吃为止

  于是,开球……

  一分钟不到就进了三个球,当然都是他进的,我甚至还没开始碰到球

  可是,当我碰到球的时候他已经摔倒在地上了,一开始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

  那天我可能是吃过了,更可能的是他激发了我的斗志

  当然我不能夸张地说我一蹦三米高,但的确,确确实实我是把他的三分球给盖了下来

  而且我的身体摔倒,还压在了他的身上,之后当然是他没面子继续打下去,周围的同学已经把他闹得无地自容了

  而从此,我的篮球能力不容置疑;其实一开始我就很好打球,只是我害怕天气热,而且看球的女生里没有我喜欢的

  我打球也就没有了目的,于是慢慢淡了下来

  ★

  非典那会我们班的篮球队人员并不齐整,说白了就是我们的人全是前锋后卫,一队五个人,没有一个超过175的

  但一不小心之下,我们竟然打进了十六强,而每次打球,我都必须得上线

  当我把同学们称呼我的外号“跳舞的和尚”告诉楠子的时候,她可真后悔回家,不过就算她不回家,那也不能看我打球啊

  而除了打球,我们便是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了学校的机房里,我依然怀念那时候机子的速度

  适合于玩cs,当然也适合玩暗黑,而就在那段闲了没事的时光里,他们竟然做出了传奇的私服来

  ★

  我记得当时的机票是1块钱1张,也就是说1块钱就可以在机房里边玩上一小时了

  而那时候上的课并不多,而且也从来不点名

  于是那一段,我们就整天窝在机房里打暗黑,从普通级别打到地狱,而且从来不刷奶牛关

  除了游戏,我不知道还有什么可以一记的东西,如果真算有,那也就每天还能坚持喝杯热牛奶然后坐食堂里看书了

  这是种享受,我已经无数次说了,况且这期间还能看看nba什么的

  ★

  其实除了上课游戏之外,我们每星期还要做一次消毒,就是穿了厚厚的迷彩去端起那什么水对每个教室进行消毒

  一开始的时候大家都还每天下午排队去领板蓝根,后来每天活着就是舒坦

  大概是六月的时候,李辉回了趟学校,不过他们家的车别拦在了学校的外面

  而他带给我们的信息是他那时候也是每天都在玩奇迹,而且他的战士已经100多级了,现在可以见人就杀,而且,松园那的黑网吧已经开放了,尽管并没多少人去

  那天晚上,老大和何山冒着生命危险就爬出了围墙

  ★

  算了,好烦,今天就写到这了,大家包含啊。。。。。。

  实在是qq上同学太多了,都闹着上我家玩呢:)

  附录一篇昨日写的小文.

  ☆

  北大旧事

  文/留香

  ☆

  那日看到朋友桌子上放了五六本书,操起来看了看,不想全是画册,而我记住的名目就有:《奥运圣火照北京》、《北大百年》、《东京大学百年》还有本《万通地产十五年》。这几本书有一个共同点:都是纪念并且具有宣传的目的;至于它们的不同点,我会在下面的文字里随便说说。现在人民生活好了,连吃饭都开始改称“夜宴”了,而我看完这基本画册后也不能单纯的说只是大饱了一番眼福,至少,现实地说是我接受了一场视觉盛宴。

  ☆

  既然主编把这些书定位在画册上,我也是冲着“画册”两字来看的;所以无论如何,当我看到一些错别字的时候我是可以原谅的,因为本人也偶尔写错别字,但我以为这错别字的底线应该保持在读者不会以为是在看一本盗版书。我说的当然是《百年北大》,编辑者都是些在读研究生,能做到这样已经很不错了,可是令我纳闷的是内容的不全:北大的百年里究竟发生些什么事,读者大概都是看了书才能细致了解,可是我发现的疑点是这北大的历史中断了几十年——也就是从1957年到1978年的情况只字不见;而对于我有一点点了解的80年代的几次*运动也不知道记载到了什么地方。我开始缓役这是因为我看漏了的缘故,可是上中下三册分明已经看过,并且只页不差;我又怀疑这书是盗版的,可能就是漏印了,可不幸的是:这书是正版,并且限量发行。

  ☆

  《东京大学百年》相对来说内容更丰富点,甚至有些地方让我看了会舒了口气,这表现在1968发生的学生运动,画册里三副大特写照片已经明白无误地还原了当年的历史真相。校方并没有为这次学生运动“平反”的意图,仅仅只是以一种发生于本校的大事加以呈现。日本人向来以篡改历史著称,东京大学的知识分子却本着良知的理性,如实记载了校史,尽管里边包含耻辱。那么,发生于80年代的*运动在北大不算是大事吗?或者,编辑者们并没把这样的事放在身上呢?

  ☆

  《东京大学百年》里还有一副极具个人色彩的照片,是1940年即所谓的纪元2600年奉祝仪式上的天皇“行幸”,这照片与学生军训和“学徒出征”放在一起,目的是检讨“战时状态下东京大学的无奈”。日本是一个很善于掩饰自己罪恶的民族,但《东京大学百年》里没有遗漏这“不光辉”的一页,他们无法改变全日本的现状,但至少,他们说了真话。而北大的掩饰和回避可那起来多少有些心虚。那么,我们是否可以下这么一个结论:东大在压力下呈现了真实,北大却在不知觉间阉割历史呢?还好,这只发生在东大和北大。

  ☆

  就感情而言,我是不禅以最大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尤其是我向来所崇拜的北大人。可是我不知道的是,这样一种行为,这样的一本书,对纪念与宣传,又有什么意义呢?“历史是可以被原谅的,但历史不应该被忘记。”在纪念南京大屠杀七十周年即将到来的现在,我又记起了电影《南京大屠杀》里的这么一句台词;然后是,那些黑白的画面占据了我的头脑。

  ☆

  万通地产的小册子就做得很好,至少,他们已经意识到了一个民营企业在中国立足十五年是多么不易,并将公司的诞生日做为了反省日。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当年冯仑、潘石屹这些人的分分合合,以及之中的动荡和稳固……纪念诞生,即为反省,这似乎是八十多年前李大钊曾经说过的。大约,胡适,蔡元培也说过罢,谁知道呢?反正这是北大的旧事,且语焉不详。

  ☆

  

  

(https://www.biquya.cc/id13380/7310133.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