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老头仔细的剥开一枚鸡蛋。神情专注。就好像握着的是一块稀世珍宝。慢慢将最后一点蛋壳剥掉。然后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口便将鸡蛋吞进了嘴里。腮帮子立时高高隆起。老头却是一阵狠嚼。若说之前的他看上去像是一个高明的工匠。现在明显是饿死鬼投胎了。
半晌过后。老头伸出一只只剩下三个手指头。好像干枯的树干般的老手。顺手拿起桌子上。自己那在内院伺候的孙女给他偷偷送过来的好酒。滋溜一声。喝了一大口。摇头晃脑的半天。才惬意的哈出一口酒气。脸上幸福的表情好像世界上再没有比这鸡蛋就酒更让人满足的事情了一般。
不过满李府的人都知道。门房的李老头就好这一口。他自己嘴里也常说什么山珍海味到了他嘴里也是没个滋味儿。一口鸡蛋。一口酒。那才是胜似活神仙的享受。年轻的时候没少人说他那就是一个穷命。但现在可没人敢在他面前提这个茬了。谁都知道门房的李老头年轻的时候。在西北跟随老太爷当兵吃粮。一次偶遇西夏马匪。激战之下。却是寡不敌众。李老头硬是在被人砍掉两根手指头血流不止之下。背着重伤的老太爷狂奔十余里回了军营。之后便成了老太爷的衙兵头目。很是威风过一阵子的。
到如今。老是老了。却还是闲不住。来京给侍郎大人作了门房。这一作就是十几年。看着侍郎大人从一个兵部小吏逐次升迁一直到位高权重的兵部左侍郎。可谓是老人中的老人了。府里便是侍郎大人见了也要尊称上一声李叔的。
不过这老头却不愿管事。不然也不会整日价猫在门房这里。现在府内也都知道老爷这次怕是不行了。两三年的功夫。本是门庭若市的李府便已经门庭稀落。老爷也好像老了足足有十几岁。那是愁的。为什么?那不是明摆着呢嘛。当今万岁怕是恶了老爷。的罪了当今皇上。那还有好?任你权势熏天。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有人上门抄家的。
府里一些还有自由身子的下人早已经跑了个干净。剩下都是些签了身契的。想跑也没处去。更没那个胆子。
由此。府内人心惶惶可见一斑。不过李老头却不管这些。依旧吃的香睡的好。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上过战阵。造过杀孽的人。能活到这古稀之年。估计也是阎王爷打了个盹。一时把他给忘了。不定什么时候就能想起来的。还顾忌那个?
手指在满是蛋壳的桌子上敲打着。摇头晃脑的哼了几句秦腔俚调。正是惬意的不的了。外间噗通一声。接着却是传来一阵哄笑。老头一哆嗦。差点没把酒给洒了。手臂不由自主一划。却是弄了满身的蛋壳子。老头这可不愿意了。张嘴就想骂人。
外间的几个惫懒泼皮都是看门的小厮。春寒料峭。站在外面喝冷风谁也不愿意。毕竟这已经不是几年前了。府里来往的人穿红衣紫的。谁都怠慢不的。现在是真正的门可罗雀。一天半天的也不见个人登门。世态之炎凉在官场上表现的却是更加残酷。侍郎大人这还没去职呢。便已如此。若真是丢了官帽。还不定有多少落井下石的呢。
老头在府里虽然资格老。但待这些下人却并不苛刻。也不摆什么威风。大冷天的。便让他们到门房外间休息。轮流去门边看守。又给他们弄了几壶浊酒。一点小菜。众人欢喜之下。对他也自是感激。知道老头喜欢安静。便也并不在外间喧哗吵嚷。
这时也不知是怎么回事。却是惊了老头一下。门房一响。看见颇为狼狈的李安推门走了进来。老头到嘴边的话也就咽了下去。
这个李安年纪小。身子骨单薄。心思不活络不说。嘴巴也笨的很。这样一个人在下人里自然也就受欺负。平日里受尽了捉弄。苦活累活还都是他的。估计这会外面的几个家伙就让他自个儿站门儿去了。这些下贱之人中饶是如此。官场之上还能好了。少爷脱了他那身官衣。也不定是什么坏事。
老头想到这里。已是索然无味。鸡蛋也吃不下去了。酒也不想喝了。更没那个心思却骂外面的几个小兔崽子。这些家伙眼眶子小。也就配在门房呆一辈子。骂他们都是多余。
他们就没看出李安这小子读过书。被他们欺负了也不去告状含冤。更不跟他们纠缠。脏活累活干起来更是毫无怨言。看上去像块木头。但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人稳重成这样。只要稍微有个像样些的机会。能是他们这些小兔崽子比的了的?
现在欺负人是一时的痛快。过后被人踩在脚底下了。才后悔今天所作所为。那又有个屁用?
果然。小伙子拍打了一下身上的尘土。脸色虽然冻的确青。但还是颤颤的站直了身子。却将手里保护的好好的门贴递了过来。“李老。门外有人求见老爷。”
老头接过来。也不看内容。他不识字。只是看了看门贴的外表。很是平常的一封白贴。说明主人没有官身。既然递了门贴。说明也不是亲戚。老头把帖子往桌子上一扔。穷书生上门打秋风?还是来应幕的?不过不管了。这人也是的。也不去打听一下。如今李府是个什么情形。哪里还有这个闲心?
也懒的问来人的名姓。刚想开口让李安将人打发了。李安却是开了口。“李老。这人恐怕的见见。”
“哦?你认识?”老头这年纪虽大。但脑子却不笨。这个李安断不会收人的门包儿的。满长安也没这个规矩。那自然是李安认的的人了。不过这个李安平时闷头闷脑的。寡言少语。一棍子都闷不出个屁来的人。这时说话一定是有些因由的了。
“不认的。不过身上有贵气。。。。。。”李安脸色不变。垂着头说了一句。
李老头咧开嘴笑了。牙上沾着蛋黄。看上去看不怎么好看。不过却透出一股特有的亲切味道。“那还等什么?你去回禀老爷。我这就去迎迎。嘿嘿。有贵气。说的好。要是能给咱们府里沾上些。那就更好了。还愣着干什么?去呀。。。
李安愣了愣。到没想到这位老爷子也不自己看看问问。就已经信了他的。不过随即便道。“帖子。”
“呃。给你。给你。一个好好的少年人。说话怎么都一个字一个字的往外冒?要是多说几句。外面的那些兔崽子还敢欺负你。。。。。。。
李安年轻的脸上有了几许波动。但却还是一言未发。结过帖子转身离去。
李老头唠叨了几句。也觉着没什么意思。若是搁在年轻的时候。遇到这么个闷葫芦。先就抽他几巴掌。再拿酒将其灌在半死。然后看看他还是不是这个半死不活的样子?但现在老了。什么事情也都看开了。这个少年人是不是池中之物他也懒的理会。
吱呀一声。李府朱红色的大门旁边的偏门打了开来。李老头领着两个小厮走了出来。
当看清楚眼前的三个人之后。李老头眼睛却是一眯。当先站着的是一位年轻公子。带着宝蓝色的书生巾。但身上却厚厚裹着一层皮裘。连脚底都遮的严严实实的。看见这一身不伦不类的打扮。说书生不像书生。说富家公子不像富家公子的。跟在李老头身后的两个小厮愣了愣。但仔细看了看对方身上这件毛光水滑。一看就知道是整张皮剥下来鞣制而成的皮裘。神色间立即便恭谨了不少。
但李老头看的可不是这些。少年公子脸色有些苍白。便是穿着厚厚的皮裘身子还是有些瑟瑟发抖。但一双黑幽幽的眸子转动之间。却透出一股睿智和从容的气度。
再瞅瞅他身后跟着的两个健壮汉子。虽是恭谨的低着头。但都是手脚粗壮。身板硬扎。虽是穿着青衣小帽。乍看上去也就是两个家人。但老头子一眼便从他们的站姿上看出这两个人肯定是行伍出身。那股子只有不知杀过多少人。见过多少血才会拥有的隐而不露的杀气老头子是再熟悉不过了。“老人家。冒昧登门。侍郎大人可是不愿召见?”声音清朗悦耳。让人不自觉间便生亲近之
虽是不知对方来历。但李老头这时哪里再敢怠慢。“公子快里面请。可别冻着了。公子不用急。已经派人去通报我家老爷。公子这样的人物。老爷哪里有不见的道理?”
陈常寿笑了笑。到没想到这么顺利。赵石如今身份不同以往。走到哪里可能都要被有心人的眼睛看着。自然不能明目张胆的来李严蓄府上拜会。再加上之前的间隙。也就只有他这个出主意的幕僚先来探探对方的口风。他深居简出惯了。到也不虞被人认出来。
李府比不的赵石府邸。以前便是王爷居所。旁的不说。光是一个大字。在长安城中便是数的上的。不过一路走来。陈常寿也是暗自点头。毕竟是长安中的世家大族。底蕴深厚。和这里比起来。如今的左卫都指挥使府比起来却要杂乱上许多了。
径直来到前院会客花厅。李老头虽是人老成精。但在这个年轻人面前却是感到分外拘束。也不愿委屈自己。到了这里。吩咐了下人几句。便自告罪离去。
早有管事张罗着送上香茶点心。陈常寿四下打量。这花厅却是布置的颇为肃穆。四壁之上都挂着画作。大多山石嶙峋。气势恢宏。正面一副却是李广射石图。陈常寿仔细打量了几眼。画作显是出自名家之手。一股英侠之气呼之欲出。
陈常寿暗自点头。这花厅内没有一件刀弓。看似典雅。却是不失半点武人本色。只此一点。足以能看出主人家的胸中丘壑。李严蓄虽说名声并不算好。都说其为人圆滑自如。偏又行事喜好取巧。没有半点风骨。但却无一人在制政之上说他的坏话。也足见此人并非一无是处。尸位素餐之辈了。
只盏茶功夫。外面便想起了脚步声。陈常寿慢慢将茶盏放下。站起了身子。目光定定看向厅门之处。
他不曾见过这位侍郎大人。但进的花厅这位一身便服。满头白发。身子佝偻的老迈之人真的就是李严蓄?李严蓄应该还不到知天命之年吧?
直到对方朗声笑道:“陈公子快请坐。陈老先生可还安好?多年前拜见过老先生一次。至今未曾忘怀老先生之绝世风采的。如今看到公子。却是知道老先生后继有人了。心中甚慰。心中甚慰啊。。。。。
陈常寿连忙躬身行了晚辈之礼。心中却是暗道。看来摧折于人的不仅是风风雨雨。却是这满腔的名利之心了。传言到也不虚。
心中虽作如是想。但嘴上却是小道:“家祖身子还算康健。劳大人记挂了。却是不知大人跟家祖熟识。晚辈这礼可是行的有些轻了。”
李严蓄连忙摆手。状甚欢悦。身上的老态却是消去了很多。“公子快别如此。老先生神仙般的人物儿。当初我也是以师礼侍之的。可惜。未曾的老先生一言之教。每每念及。都是抱憾于心的。若能的公子叫上一声世叔。也便足慰于心了。。
两人这一番客套下来。这关系到是攀近了很多。李严蓄又让人换上新茶。一边作势饮茶。一边瞄着这个年轻人。心中也在琢磨。这人来此到底有何用意。他到也没算说谎。当初陈老先生入京时。他确实与这位老先生见过的。知道这位老先生作了景王府的西席。虽是对陈老夫子的底细并不十分清楚。但景王登基。那位老夫子却又没了踪影。有帝师之实。却未沾半点浮华。像李严蓄这样久在官场之人。自然能隐约明白这位老夫子的身份实在是非同小可。
如今他的仕途已经到了末路。这点毋庸置疑。他自己也清楚。若不是那位陛下忙着整军经武。又有些忌惮牵扯过甚。使朝局不稳。他这个已经不怎么管事的兵部左侍郎早已经或是辞官归老。或是到大理寺待堪的了。不过这也是早晚的事情。
之所以现在还恋栈不去。一来是想看看有没有什么转机。二来李家三兄弟。如果只剩下李敢当一人。大厦倾颓。家族破败。到了的下也无颜面对列祖列宗的。
但等来等去。李承乾把持兵部。权势日固。往日故旧纷纷改换门庭。到了如今。他已经是心灰若死。只等着皇上下旨免了他的官位的。到底下场会是个什么样子。他更是连想也不敢想了。
不过如今河中陈氏找上门儿来。却不知是为了何事。这也让他看到了一丝希望。不然若是换在从前。不说陈老先生的身份也只是他的猜测。这样一个年轻人持名帖大摇大摆的来拜见。见于不见也在两可之间的。更别说一见面便拉近彼此的关系了。
“世侄是从河中来?”想到这里。不由试探的问了一句。心中却是早已料定。这个可能性不大的。
果然。对方笑道:“小侄已入京年余。之前不知世叔与家祖有旧。不然早便来拜会了。还请世叔恕罪。”
“不知世侄住于何处。以后到要常来常往的。。。。
陈常寿微微一笑。心中却也暗自佩服。果然是久于官场之人。已经到了这步田的。能毫不犹豫的来见自己。肯定是抱了许多希望的。却还能不温不火。丝毫不露急态。那句官场老狐狸到也没说错了他。他到也不打算再兜什么圈子。“世叔既然于家祖熟识。应该知道家祖在京时。收了两个学生。回到河中。觉着小侄碌碌之身。又手无缚鸡之力。在家饱食终日。还不如出外磨砺一番。所以便派了小侄来京。入幕于其中一位的府上。到叫世叔见笑了。”
他虽是淡淡的说来。听在李严蓄耳朵里却是心中一震。眼睛也亮了起来。两个学生?虽然那位陈老先生和当今皇上据说是亦师亦友。但要说学生。应该是皇长子李全寿了。那另一人又是谁?
皇长子李全寿如今还未成年。又未分封于外。还住在宫中。这属官到是有些。但幕僚却是不曾有的。那么就是另外一人了。另一个人是谁。这可是难猜的很了。李严蓄心中思虑。也很是后悔当初未曾多去景王府几趟。更未曾细心打探这些所谓的琐碎小事。真真是失策之极啊。
看李严蓄低头沉思的样子。陈常寿却是直接道:“世叔不用想了。这人您是认的的。羽林左卫都指挥使。鹰扬将军赵大人。便是家祖所收的弟子了。。
(五千字。不算多也不算少。有位书友向我推荐了弄潮。看了看。文笔很好。但主角的性格阿草不喜欢。碰到女人就口花花。咱不讨厌种马。但种马也要有品位不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个咱理解。但见一个爱一个。那不叫多情。那叫色狼。主角的形象到是和他的职业很相符。嗯。很合适。。。。。。。。)
(https://www.biquya.cc/id6345/407835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