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玄幻奇幻 > 春芳竞妍 > 第二十九章 回报亲人

?

  第二十九章回报亲人

  吃晚饭了,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听李介绍在深圳打工的种种情况。桃的母亲听说了,也带着桃的弟弟赶过来,李的母亲给亲家加了个座位,也和大家围坐在一起吃饭。

  晚饭已过,李的父亲拿起烟袋开始吸烟,李连忙拿出香烟给他。老李说:“不用,你还是留着招待客人吧。”李说:“还有呢。”硬把一包香烟塞给了父亲。老李点着一支香烟吸了一口问李:“你这次回来,单是回家看看?还是有什么打算?”李说:“我是专门回来还债的。”“还债!”老李吃惊,“你少人家的钱?不少吗?”李知道父亲误会了,解释说:“我不是少人家的钱。我是说,这些年,我不在家,家里全靠父母、兄弟和桃辛苦支撑,我不仅欠了父母的情,兄弟的情,也欠了妻子孩子的情。人在深圳,心却惦记着家里,日思夜想,心里就像欠了债一样纠结。这两年,我在深圳打工挣了些钱,想着一家人的恩情,就决定回来报答大家。”老李终于听明白了:儿子是回来报恩的。他高兴地说:“算你小子有良心!我和你妈没有白疼你,全家人也没有白白受你连累。”他看着李:“你打算怎么个报答?每人给做件衣服,再给点零花钱?”

  李摇摇头:“爸,你也太小看你儿子了!报答深恩大德,这样怎么行?我也出去两年多了,多少也不止挣这几个钱。”

  “如果钱多,就给我和你妈留下个棺材本钱,再给李桃留下读书的钱,其余的,都给桃用吧,这两年,家里家外,实在苦了她了。家里就不为难你了。”

  “有。你和妈的棺材本钱,李桃读书的钱,都有,不过现在不给你们,因为您二老身体还健壮,李桃还不到读书年龄,我先给你们存在银行里,多少也长点利息。我这次回来,是想给家里盖一座楼房,让全家都住进去。一来,我答应过桃的,保证叫她住上楼房;二来,两个弟弟也这么大了,眼看就要找对象了,住上楼房,也算一个有利条件。”

  “这倒是实在话。”老李想起两个小儿子的婚姻大事说,“前些时清风岭有个女孩看上你二弟弟松了,一听说咱们家还住在石头屋里,就有些不满意。我说,你别怕,他哥哥在深圳打工赚钱,楼房不敢包你的,瓦房保证有你住的。她还有些不相信呢。”

  李对松说:“二弟,你大胆地告诉她:明年就有楼房住。现在不同意,以后别后悔。”松听了高兴极了,说:“明天,我就去告诉她,叫她来看看你的宝马车,保证她就相信了。”李说:“汽车是老板的,不是我的,我不过借来临时用一下。”松说:“你开回来,就是你的。咱们春风里,有哪个开过汽车回来的?”大家都笑了。父亲说:“你别说,还真的没有过。就连王书记,也只骑个摩托车。”

  三弟枫说:“大哥,我还没对象,不要你盖楼房。这回,你只要给我买件皮茄克就行了。”李说:“放心,皮茄克,有你的,楼房,也有你的。两个弟弟,一视同仁!没对象怕什么?以后条件好了,找个比你二哥的还好的!”枫腼腆地笑了。

  桃看着李说话的样子,笑着说:“你真是财大气粗,楼房呢?八字还没有一撇就吹牛,空中楼阁可不能住。”

  李说:“牛皮不是吹的,泰山不是堆的。万丈高楼平地起,我不正在和爸妈商量盖楼房的事吗?如今不是从前了,拿着钱买不到东西;现在物资丰富,只要有钱,什么都买得到。你放心,楼房一定盖得起来!”

  老李相信儿子的话,说:“这话我相信。如今这个社会,东西多得卖不出去,只要有钱,什么样的楼房都盖得起来。就是不知道你到底有多少钱。如果钱不够,暂时盖三间瓦房也行。在咱们这里,瓦房还不算落后,那女孩也一定会同意的。”

  “不。我答应桃这辈子叫她住上楼房的,就一定要办到。”

  桃满脸羞红,说:“开玩笑的话,你也当真?盖楼房可是需要很多钱!你现在就拿得出?”

  李说:“男子汉一言九鼎,话既然说出口,就一定要兑现,否则,以后谁还会相信我?这楼房我盖定了!”

  老李很佩服大儿子诚实守信的精神,对两个小儿子说:“记住你大哥的话,你们也是男子汉,话说出口,就一定要做到;不要说话不算数,自己打嘴巴。”

  李说:“我打算盖两层楼,上下各五间,一共十间,这样才够住。爸,你替我盘算盘算,大约要多少钱?”

  老李掐指算了算,说:“这可要不少钱,除了木料咱自家有,最少也得四五万块!你盖这么多楼房干什么?上下六间就足够了,你兄弟三个,每人两间还不够住的?”

  “那你和妈住哪?”

  “你们都住楼房了,剩下这么多石头屋,还不够我和你妈住的?打滚也住不了。”

  “这不行。你和妈辛苦了一辈子,即使我们不住,也一定要你们先住进楼房,绝不让你二老再住石头屋受罪。你和妈和我们一样也住两间。剩下两间,一间做会客室,一间做书房。钱,你不要愁,我有!”

  “你有?五万块!”

  李点点头。

  “你小子贪污的,还是抢银行了?”

  “看你老说的,我一个打工的,又不是市长,书记,到哪里去贪污?抢银行?那可是犯法的事,吓死我也不敢干。我这钱可是两年来辛辛苦苦打工挣来的血汗钱!”

  “你在深圳干什么,两年能挣这么多钱?”老李有些不相信。

  “一开始,在电子公司当搬运工,拉货车,一个月也就是一千多元。因为我识字,做事又踏实,后来被老板看中了,当上了总经理特助,工资长到三千。再后来我学会了开车,张总又给我加了一千,就是四千。另外,我工作干得好,老板满意,还会给奖金,一次大奖,比一个月的工资还多!这两年,我除了给家里寄点生活费,其余的钱都存在银行里了,就想着有朝一日回来报答全家人,给你们个惊喜。今天,总算兑现了!”李说着,回想起两年来打工的种种艰苦辛酸,不觉眼泪汪然。

  老李夫妇看见儿子流泪,知道这两年他在外头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艰难,劝他说:“你挣这些钱也不容易,就少盖些搂房,留着些慢慢地花。丰年也该想着欠年,在外头别一时挣不着钱,短着了。”

  李擦干眼泪对父母亲说:“不会的。吃饭钱我留着呢。这钱是专门留作建搂房的,我早有计划。只是这楼房我不能亲自盖了,要麻烦二老多费心了,因为公司只给我半个月的假,迟去是要受处罚的。明天我就把五万元交给你们,请二老带着两个弟弟,共同商量着盖吧。休息两天,我打算带桃到北京旅游一次,算是再补给她一个婚礼。您也知道,我们结婚的时候,实在太简单,连我们也觉得对不起自己。现在有了钱,就想找补回来。——这也是我对桃的承诺。”

  桃听了有些不好意思,说:“孩子都这么大了,还补办什么婚礼?别叫人家笑话了!”

  李说:“尽管你这么想,我还是坚持要补办;否则,我一辈子都会觉得对不起你。”

  老李听了,想起李结婚时的草率不周,对比今天儿子对自己的孝敬,对全家人的贡献,不免有些愧疚之意。他说:“补办是应该的。我也支持。你们结婚的时候,正当我心情不好,经济也紧张些,事情办得实在不像样子。今天,儿子出息了,赚大钱了,还当上了总经理特助,也算给咱们老李家光宗耀祖了!这喜事一定要补办,大办!你们不同意,我也要给你们补办!”他低头略略筹划了一下说:“这样吧,趁着明天你们都在家,我带上老二老三,到街上多买些酒菜,多做上几桌,把春风里的乡亲,一家叫上一个,七十岁以上的老人,都请来,再把咱们家的亲戚朋友都叫过来,大家热热闹闹吃上一顿,也算我先给你们补办一次婚礼。”

  桃有些不好意思,说:“爸,你要请客我没意见,千万别说为我们补办婚礼,乡亲们会笑话的。”

  老李说:“我就是要当成喜事办。难道只许他杏家有喜事,我老李家就没有喜事?我看咱们村老少几辈子,除了李,还没有一个开着小轿车回家的。李一个的月工资四千多元,她杏就是大学毕业,也拿不了这么多钱。我家怎么不是喜事?不应该好好庆贺庆贺?明天一定要办!”

  李也觉得有些不妥,对父亲说:“心里高兴归高兴,话可不能这么说,杏家听了会不高兴的,乡亲们也会说咱没有涵养。请客,我也同意。我已经两年不在家了,这次回来住不上几天又要走,下次还不知什么时候回来。趁着这个机会和亲友们见见面,说说心里话,彼此也熟悉熟悉,增进感情。”

  李当即拿出一千元交给父亲,说:“爸,这是明天请客的钱。你到街上多买些酒菜,再请个厨师来,丰丰盛盛办上几桌,明天一定叫大家吃得开心满意。外村的几家亲戚,明天我和桃开车去请,也叫他们坐上轿车,风光风光。”

  老李说:“这样最好。买菜的钱不要你花,我有的,再说也用不了这么多。这钱你就留着盖楼房用吧。”说着把钱还给李。

  “用不了你就留着零用吧。以前,儿子不能挣钱,干什么都要向您和妈伸手要;如今儿子能挣钱了,也该好好孝敬孝敬您二老了。”李把一千元又送给父亲。

  桃的母亲说:“他大伯,你就拿着吧。如今儿子能挣钱了,孝敬您也是应该的。”

  她又转向李:“你每月能拿到四千多块,这可比王书记的工资高多了!听说他每月才几百块钱。”

  桃说:“几百块?二百四十五元。我问过他的。”

  李说:“这不能比。咱们这里是内地,低收入,低消费。深圳是特区,高收入,高消费;一碗面条就卖十几元,一碗青菜汤也要七八元。”

  桃母觉得吃惊,说:“这么说,我和桃还不如跟你到深圳去卖面条、青菜汤了?”

  李说:“这不行。饮食贵,房租更贵,你们自己没有房子,租一间房一个月的租金就要几千块,你们经营不好,连房租费都赚不回来。”

  桃母摇摇头:“租金这么贵?几千块!三间瓦房也盖起来了。看来,我只好留在家种地了。”

  李说:“不怕。我每月给你寄些钱,家里有桃和我两个弟弟帮着,只要把地种好,把林子管好,生活也不成问题。”

  桃母说:“这两年你不在家,多亏了你两个弟弟了,田里、林子里的活都没有耽误,生活也过得去。”

  李说:“亲帮亲,邻帮邻,亲戚互相帮助,这是应该的。”

  说起请客的事,桃说:“既然明天办酒席,我把王书记也请来:他给我说了好多次,等你回来,他要找你好好谈谈。”

  李说:“好啊!我也很想见见他。你听说,王书记找我谈什么事?”

  桃说:“还不是谈开发旅游的事。他很想叫你留下来,帮助他搞开发旅游。”

  李说:“当初,我也是想留在家乡搞开发旅游,可是,老是没有人来投资开发,一天两天,光是空谈,不见行动;没办法,我才出去打工的。现在可有人来投资了?”

  桃摇摇头:“还是没有。这两年,也有几个老板来考察过,都是嫌咱们这里太偏僻,投资环境不好,不肯投资。其实,现在的投资环境比以前好多了:县里的高速公路也修起来了,到咱们村的柏油路也修通了。不知道他们到底想要什么条件?”

  “明摆着:他们是怕担风险,看准能赚钱才肯投资。现在王书记打算怎么办?”

  “王书记说,县里的意见是‘筑巢引凤’。要我们自己先干起来,搞出个样子,打个基础,让投资商看了觉得有利可图,他们就会来投资了。上个月,王书记把春风里、清风岭、黑虎山三个村子的村干部召集在一起开会,要我们三个村子联合起来搞旅游开发,一起发动村民投资入股,一千元一股,自愿认购。可是三个村子的干部回去一宣传,群众反应很冷淡,除了几个村干部,极少有认购的。过几天,王书记要把三个村子的村民都集中在咱们村开会,再做一次集中动员。我想,王书记明天来,一定会找你谈这件事。”

  老李说:“王书记明天来谈,咱也不能入股:就凭咱们三个村,六七十户人家,就算每户认购两股,也就是十三四万元,能干个啥?白白把钱占在那里,最后赚不了钱,怕还要赔钱!”

  桃说:“单靠投资入股的钱哪能够?王书记说,国家还贷款五十万呢。我们现在只是筑巢引凤,先搞出点名堂来,让投资商看了,觉得有利可图,下面由他们来投资开发。”

  老李说:“这是我们这样想的,你知道人家投资商怎么想?他们会不会来投资?”

  桃说:“我们没有试过怎么会知道?也可能投资商看见我们办旅游的积极性高,受了感动,会主动来投资呢。”

  老李说:“我不跟你们争,等王书记来开过会你就知道了:就怕还是没有人愿意入股。你想,谁会拿血汗钱往水里扔?”

  李说:“我们争论有什么意思?等明天王书记来了看他怎么个说法,再看看开会后群众的反应就知道了。”

  桃的弟弟要睡觉,桃的母亲要回家了。李拿出五百元钱和一块布料送给她,说:“这些钱您老拿去零用,布拿去做件衣服穿。我本来想买成衣的,又怕您老不合身,所以就买了布,你自己看着做吧。”桃母说:“这样最好,自己做的衣服合身。”收了钱和布。李又拿了些糖果、饼干给桃的弟弟。母子俩高高兴兴地回家了。李和桃一直送到大门外。

  李和桃回到屋里,李拿出两块布料给自己的父母亲,叫他们做衣服穿。李母摸着布料说:“深圳的布也比咱们这里的好,你看多细密、厚实!”李笑了,说:“这布是上海生产的,只要有钱,咱们县里也能买得到。”

  他又拿出两双皮鞋和一千元钱对两个弟弟说:“我知道,你们老早就想穿皮鞋了,所以我从深圳给你们买回来了,每人一双,你们穿上试试?”兄弟俩穿上高兴地说:“正合脚。”他又把一千元钱交给他们,说:“哥哥已经先你们穿上西装了,不过这是公司给我买的工作服,自己没花钱。你们也买一套西装穿穿,感觉就是和自家做的衣服不一样,以后谈对象也气派。”兄弟俩很高兴,接了钱,商量着什么时候进县城买西装。

  李桃吃饱了饼干水果,听大人说话甚觉无味,玩了一天也累了,挤过去倚在妈妈怀里。桃抱起来拍了拍,不一会就睡着了。桃起身去把孩子放在自己房里。老李看了说:“天不早了,累了一天,你们都去睡吧。”这样大家才散了,各自回房休息。

(https://www.biquya.cc/id49206/265293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