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说道:十月地震,十一月铲除魏阉;要说这地震有何警示,只能说是警示陛下,朝廷尚有敝政,须行使雷霆之手段。【更多精彩小说请访问】今时京师地震,又怎能不是在警示陛下,变法更应全面深入,不能仅此而已!
崇祯听得是心中暗笑,刘鸿训可真够能辩的,按他们的逻辑竟能给出相反的解释。嘿嘿,看他们怎么辩,先把水搅浑了,反正天意也未写明,怎么解释还不是由着各人了。
刘鸿训这次能为崇祯挡灾,是阁臣与皇帝间的三日问对中,在理解了这次机构改革的含意后,虽是不再反对,但仍认为自己的变法方式更好。直到崇祯提出,这种种举措,是为了以后的税改做准备,如全面放开海禁,加强市舶司的管理,又如免农业的生产税,却加强粮食的商税征收。刘鸿训回府,尤其是对农税仔细推演计算,终是扶案感叹,皇帝虽然年轻,却是不世出的奇才,竟有此奇思妙想,佩服!
“免农业的生产税,却加强粮食的商税征收”,虽然都需《考成法》的保障,但至少免去了清丈田土的大量工作与阻力,也免去了贫民的负担,更减少了征税的成本,令贪官污吏更难滋扰贫民百姓。
待刘鸿训推演清楚,决定支持崇祯变法。更重要的是,未来内阁虽不再涉及刑、兵两权,但执政的权力却更加宽泛、自由;首辅韩爌虽德高望重,但廉颇老矣,首辅之职自己是势在必得;皇帝锐意进取,圣贤英明,正是自己安邦定国、青史留名之时!
这次早朝,由于阁臣刘鸿训的诡辩支持,引得联名上疏的的几个大臣不知不觉间,就将争论的话题变为“天意的表达方式,及如何解读天意”;将本来一个政治性很强的话题,演变为讨论一个玄而又玄的宗教玄学等方面。
今天虽然是躲过去了,可是也让崇祯感觉受到了这重重的阻力,本以为千辛万苦地好不容易颁下圣旨,这争论总应是告一段落了。但这一意外的地震,震中还凑巧就是大明朝的京师附近,这让未经现代思想洗礼的明朝官民们怎么想;深受儒道学说、五德始终思想影响的明人,又怎能不将这些事情联系到一起去想?
崇祯越想越觉着,此事不可小觑,如果不能将此等思维方式引导过来的话,未来难免会出现一些挫折,那时这些人再来个总爆发,这结局如何发展,还真是难以预测啊!
殿前吵得热热闹闹,崇祯却没再能听进去,陷入深深的思考。
早朝总算是结束了,可这满腹心事的崇祯,用起膳来也是有些心不在焉,一旁坐陪的皇后妃嫔也看出皇上在为京师地震烦心,也就都安安静静地用膳,弄得交泰殿内气氛有些压抑。
例常的日讲今日暂停了,需要紧急商议下一步的抗震救灾如何进行,崇祯在仔细考虑着,如何应对这次地震,昨天虽然紧急布署一些救灾措施,但显然不够。
危机应对,危机公关,必须将坏事变成好事,变压力为动力,崇祯总算是心中有了结果。
“……,这就是的京师地震伤亡结果。”户部尚在刘鸿训将救灾情况简要介绍完后,上奏了这次的伤亡情况。
“这数字准确么?不要……余人,也不要约……人。朕需要的是亡几人、伤几人、失踪几人,还有伤愈几人,都要准确到个位数!”
崇祯见这位新晋升为户部尚的王家祯,被问得有些哑口无言,知道自己的要求是有些过了,以这时的技术水平,也只能是估计着来。崇祯接着说道:“这具体的数字,卿可回去再行统计就是,不必为难。”
“遵旨。但不知,陛下所指这失踪人数是何意思?”王家祯被问得狼狈不堪,实在是不敢乱猜了。
“就是根据户部黄册,或是里正保甲所言,在其管辖内,震后有生未见人死未见尸的几人。”
“遵旨,臣这就命人重新统计。”王家祯心中暗自庆幸,幸好未瞎猜,这失踪人口都给计算在估计的伤亡人数里了。但他的心中也有些犯难,到底是以黄册虚数为准,还是以里正所言之实数为准,这也颇费思量啊!黄册里面的数字,到底是怎么回事儿,这谁都知道,可这时刚晋升为户部尚的他,哪能跟皇帝解释这些。
“但是……”户部尚王家祯又想起来一件事,接着道:“前番之数字,是臣从各处统计之后,再据经验预估的此次震灾全部的伤亡。如按陛下要求,提供十分精确之数字,这灾情还未完结,如何能得出精确数字?望陛下明查!”
崇祯这才明白,原来刚才那些数儿,虽有点儿根据,但也都是蒙着猜的。刚想斥责上两句欺君之罪,又想到这也怪自己没说清楚,还急着要底下拿出一个数字来,按一般的理解,就只能是瞎估计了;毕竟,这时还没有定时更新灾情数据的惯例,值得原谅。
“呵呵,可能是朕没交待清楚。这伤亡数字,不是要爱卿马上拿出一个最终结果来,朕意是据实情变化,每天统计,定时更新、公布。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灾情趋势,更及时地应对救灾。”崇祯不耐其烦地解释道。
“臣明白了,这就吩咐下去。”王家祯躬身答道。
崇祯接着与诸臣讨论,根据头天的情况,今日该如何调整部署,物资如何调配,自有抗震救灾领导小组的组长刘鸿训组织协调,一夜未停的救灾行动更趋紧张。
崇祯见阁臣刘鸿训,安排得井井有条、忙而不乱,这虽是大明朝的第一次动用军队救灾,而且救灾的理念也不同于以前,提出的要求更多、更高;虽然诸多困难与高标准要求下,仍能指挥若定,各部协调基本顺畅,即使偶有些不和谐之音,也是雷厉风行、措置得当。
如此能力,让来自后世初为皇帝的崇祯,是自愧不如;尤其是他初到贵地还不足两月,虽是全力强化学习了解,但对这时的各部门间关系、各人的能力习性等,仍是不可能深入细致地了解,真要强自为之,怕是只能越帮越乱。
待刘鸿训安排完毕后,崇祯说道:“真是辛苦刘爱卿了,看爱卿的样子,想是一夜未眠。朕在这里,也谢谢诸位爱卿了,都辛苦了。但地震后的三十六时辰,是抗震救灾、救人性命的最关键时期,望诸位爱卿能再接再厉,朕与百姓是不会忘了大家的!”
“陛下辛苦”,“这是臣等本分,……”,“陛下圣断,臣等不过按命行事,这全是陛下爱民如子,……”,一时间听得诸多马屁,原本只是想说几句鼓励话语的崇祯,有些飘飘然,颇有种“同志们辛苦了,为人民服务”的感觉。
“京师及我大明之中枢,今时地震,影响深广,如有不轨之徒,趁机蛊惑民心,必引至不可收拾之局。而诸位爱卿抗震救灾,无不奋勇争先,竭尽心力;民众不知卿等辛苦,他时自当无妨;然今时却不同往日,安稳民心为第一要务,因此——”崇祯有意地看看下面,诸位大臣坐在那里正都倾听着。
接着说道:“朕命,通政使司于各受灾区域,寻交通便利显眼之处,竖一大宽幅牌板,以邸报抄写形式,将此次震情的相关情况,一律公示贴于牌板之上。无论灾情伤亡,还是朝廷赈灾措施,亦或救灾中的感人事例,都如实公之于民。朕希望,用事实击毁流言,更令灾民惶惶之心能得安定,也令奸邪不敢扰乱于前。”
阁臣刘鸿训,抗震救灾领导小组的组长,觉着这番动静是不是太大了;在城门口或交通要道上,他已经命人贴了大量的安民告示,想来也能起到作用了。说道:“陛下,这安民告示已经贴出,对于屑小之辈应能警醒。”
“朕知道,爱卿都安排妥当了。在这危机时刻,更要让百姓都知道朝廷是想着他们的,是同百姓站在一起的,只有民心安定,众臣戮力,我大明才能安然度过。树欲静而风不止,不是朕多虑啊!望卿等,能体会朕心。”崇祯这番话,真说得是语重心长。
众臣听到这里,无不心明眼亮,看来这是皇帝在争取民心,倒要看看“天意是何意”!
“还有,这些公告尽量用白话来写,要让百姓都能看得懂。再者,在公告板上留块地儿,百姓有何意见,皆可张贴其上,……”
见有人欲进言,崇祯摆摆手,接着道:“意见张贴公告之上,是拾遗补缺,也是督促朝廷做事,更可监督下面官吏军士。当然也要有所警示,不得在上面诽谤造谣。这也是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一种好方法么,朕以为,当禀承太祖遗志,多为民着想。”
崇祯本来是想通过报纸、告示等方式,将朝廷赈灾的各项措施,提供的各项物资援助、实时的灾情通报等,广而告之。只是这现在的邸报传播范围多限在官僚的范围,这与崇祯想向百姓通告的目标相差太远,所以选择了广贴告示,但允许百姓贴意见来看,倒也些象是满街贴大字报了。
崇祯忽然有些恶意地想到:嘿嘿,假如允许百姓在告示下面随意跟贴,这岂不就是明朝第一灌水贴了么!
由于崇祯皇帝将会在当天下午,继续巡视外城东部,这让各部官员吏属行动迅速,议定的各项救灾措施一一执行,如那个公告牌在皇帝巡视前,就已铺满大街小巷,至少外城是先布置完的,担心皇帝杀个回马枪,连昨天视察的西部也在优先范围内。
诸官吏能有如此积极性,也是因为昨天有兵丁不守军纪,甚至有扰民的现象,还被皇帝当场看见,虽然崇祯只是关心了几句,但过后这领队的将官,即被刘鸿训会同兵院负责人撤职查办,有了这个前车之鉴,哪还有人在这风口浪尖闹事儿。
明朝的灾荒赈济救助,多由地方官府负责组织,如果灾情严重,则上报省府或朝廷,或免税赋或开仓放粮。各地的卫所官兵,多负责治安秩序的维持,防止趁火打劫趁机作乱,多不参与救灾行动。
“荒政”也是有的,但内容不够细致,如徐光启的《农政全》中所提议的荒政细节,各地官府多不知道;再有这种紧急情况下,当地官府的职权所限,资源手段所限,也很难发挥更多的作用。灾情之下,多是靠民众自己的自救措施,官府只是从旁协助一下。
崇祯鉴于明亡的原因,对于各种灾荒极为重视,两月前的江浙风潮海溢,按惯例只需税赋延缓再交即可,他却又是拨银子又是派钦差的,对于赈灾的细节过程也很是重视,一些具体事务的处置方法,让诸臣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对于北方的旱灾,皇帝已经酝酿着灾区移民开发,同时减免重灾区的税赋,农部正在操作此事。
这一次的京师地震,灾情并不是很严重,即使是照顾京畿重地的影响,也只需免税再开上数日的粥场即可。然而这一次,在皇帝的主持授意下,竟是出动大军,抢险救灾;救灾完了不说,还要帮着恢复生产生活,帮着把房子重建修补好,就算是爱民如子,也实在是有些过了,这让许多大臣有些不解;他们倒不是反对这样做,而是这样做的话,朝廷财政如何受得了。
崇祯的这番作为,让朝臣们很是震动,百姓们更是震惊:朝廷的“爱民如子,军民鱼水情”,百姓们更多的是诧异,这帮子兵痞大爷们,竟会帮着救人盖房子,先开始无论如何是不敢让动手掺合,怕得是请神容易送神难;待这些兵痞老爷们也是一脸的不情愿,但有上头的严令与公告下来,这才半信半疑地接受了。
江浙赈灾、移民开发的事情,这两天京师受灾地区已经传遍了:天下最是物富民丰的地方,受灾之后,皇帝下旨赈灾,捐出内帑银;这次京师震灾,则是出兵救灾救助,更甚于江浙;北方连年大旱,这新农部的产生,怕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
京师百姓素来对政治敏感,一年来,朝廷大事不断,风云迭荡,新皇登基,铲除阉孽,新政旨意接连颁布,无不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百姓们是渴望着,这个世道能有所改变,日子会越过越好。辽东,自奴酋努尔哈赤死后,这一年安定了许多;但前几日下旨要再发宝钞,这让百姓们议论纷纷,人心惶惶之下,许多人家开始购进米粮储存,以防换钞后马上贬值;昨日的地震,将本是少数人的储存行为,变成了今日的抢购。
当百姓们奔到米铺时,早有衙役兵丁在那维持秩序,更早有预防地贴出告示:米面粮食敞开供应,通州粮仓已作好准备,随时运粮进京。京师周边的菜农,已收到官府通告,凡现在运菜入京者,皆免除其入城税,并提供一切便利条件。
百姓的惊惶之情,被官府的镇静有序,刺激得缓不过神儿来,官府竟变得如此体贴入微,弄得百姓们反而有些不太适应了。
百姓们稀里糊涂地,买了少许的粮食就回来了,既然官仓已经打开,米商们又有官府督着不能囤积居奇,倾己所有去买粮也就没必要了。出自京师周边地区的五军营士兵,已经有人得着消息,同样的抢险救灾已在各地展开,无需担心自家。
普通的百姓与官兵们,这时的心中,无不酝酿着一种异样的情绪;在这灾荒时节,常有的恐慌忙乱已不再出现,在生产自救的同时,关心朝政的京城百姓,开始关注着这次不同寻常的救灾中的每一细节。
华殿议事,崇祯已是有些疲乏,回到后宫中,趴在龙床上命宫女给好好按摩一番。崇祯每当疲累之后,就找上仨俩的宫女给揉揉,享受美女玉手的温柔,已经成为他的习惯。
皇帝从华殿出来后,负责抗震救灾的刘鸿训,就将指挥中心搬到内外城交界的正阳门箭楼上。这里,居高临下,可以很好地俯瞰外城的状况,对京师的震情有更直观的把握;即使是京师周边的情况,这里不是皇城大内,也能更快地收到讯息,以便及时处理。
对于阁臣刘鸿训将办公地挪到灾情的第一线去,崇祯很是欣赏和赞同,根据后世的抗震救灾经验,申明了一些注意事项后,就很是放心地交予他去办了;昨天的救灾举措的有序实施,已经又一次证明了刘鸿训的实干能力。
“嗯……,肩上再使点劲儿……”,崇祯趴在床上享受着。按摩肩膀的那个宫女,在这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却是香汗淋漓,手上又加了点劲儿,原本强自抑制怕惊扰了皇上的喘息声,不由得随着****的起伏,传入了崇祯的耳中。
...
(https://www.biquya.cc/id47078/265751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