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帝王 > 第235章

???    在场的朝廷大臣一看。既然你皇帝陛下都已经决定了,而且已经定下了基调,说洪承畴有才华,让他戴罪立功。那你皇帝陛下还让我们说什么啊,难道让我们说:这不行,必须要严厉的惩处洪承畴以严肃朝纲吗?这不是给自己添麻烦吗。

  

      于是众朝臣齐声的恭贺皇上圣明,洪承畴的为题解决了。接下来应该是遵化解决空缺官员的问题了。首先是遵化巡抚的人选,让谁来当遵化巡抚,朝廷大臣们众说不一。对于这些朝廷大臣们推举的人选,崇祯皇帝都是不太满意。

  

      崇祯皇帝对眼下官员的选拔任免都十分的不满意。在明朝中后期,一般都在进士当中挑选官吏,所以才有那么一句话,叫做“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阁僚”。意思是通常人士在得中进士后,进入翰林院学习,成绩优异者就有机会进入吏部等部任职,然后在一步步的高升,最后进入内阁,光艳门楣。

  

      于是就造成了由进士包揽了朝廷一切要职的情况。崇祯皇帝决定要改变这种状况,所以,他决定这次对于遵化巡抚,一定要破格提拔一个人,但是好要照顾一下内阁等朝廷大臣的情绪。

  

      崇祯皇帝一边在那里想啊想的,一边听朝廷大臣为这个遵化巡抚的人选在一旁争论不休。崇祯皇帝突然间想到在孙承宗的奏章里提到一个人,那就是梁廷栋。孙承宗在奏章里可是非常的赞誉这个梁廷栋,说他有能力,知兵事。

  

      崇祯皇帝想,为何不将这个梁廷栋提拔为遵化巡抚。虽然说这个梁廷栋现在只是一个小小的参政道的官员,可他也是正经的科举出身啊,这样的话就减少了任命他为遵化巡抚的阻力。虽说他的资历不够,但没有关系,自己不按常理出牌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

  

      当皇上提出让梁廷栋当任遵化巡抚的时候朝臣都是一愣,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这个梁廷栋是何方神圣。崇祯皇帝看到朝臣们不知所以的样子,解释说这个梁廷栋是一个参政道的小官,因为在这次后金犯边中,表现良好,所以才打算将其跃升为遵化巡抚。

  

      在场的朝臣们一听说这个梁廷栋原来是一个小小的参政道官员,才恍然大悟,原来是个地方小官啊,不知道不足为奇,知道了才奇怪呢。

  

      对于皇上提出来的人选,内阁和大部分东林官员都觉得这个人资历太浅,部怎么合适。但是对于那些像温体仁,周延儒等反对派官员来说,这个到时无所谓的。本来他们所提出的那些人选,不过是为了增加自己在朝廷上声势,这个时候,既然皇上亲自提出遵化巡抚的人选,那我们何不顺着皇上的意思行事啊。

  

      于是乎温体仁,周延儒等人一下子就转变了口风,纷纷支持皇上所提出的人选。所谓的资历问题,温体仁,周延儒等人反驳说朝廷现在用人在即,应当不拘一格的选拔人才,而不是一味强调资历问题。

  

      但是一部分东林和清流提出,固然梁廷栋有功劳,但是这样连升几级,提拔他做遵化巡抚,有些不和体制。温体仁当即驳斥道:如果说越级提拔梁廷栋不合体制,那么请问,孙承宗大人和成基命大人被擢升为内阁大学士就合乎体制了吗?

  

      根据大明皇朝的体制,兵部尚书和吏部尚书是不能当任内阁职务的。因为兵部尚书掌握全国兵马,而吏部尚书掌管全国官吏。一个掌兵,一个掌管,如果在让这两部尚书进入内阁,那么就有内阁架空皇帝的危险,所以在体制上就不允许这两部尚书进入内阁。

  

      但是,因为孙承宗和成基命是皇上亲自提名,在加上孙承宗和成基命本身的政治倾向就是倒向东林的,所以在朝堂之上,东林官员是不会出来指手画脚的,而温体仁,周延儒等官员也不会惹皇上不高兴。

  

      温体仁是在赌,温体仁浸染官场十几年,他知道有些话在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不该说。就今天这种情况下,谁知道皇上是一时兴起好是打定了主意要破格提拔这个梁廷栋,如果皇上是要打定主意要提拔这个梁廷栋,那么在皇上的心里肯定会对自己如此“体贴”的做法大加赞扬,那今后的日子就好过多了。

  

      温体仁说完之后,低头用眼睛的余光探查四周同僚的反应。内阁,尤其是东林一脉的官员被温体仁驳斥的无话可说,一个个十分的尴尬;而自己一派的官员一个个欢欣鼓舞,兴致昂扬。

  

      反观皇上,崇祯的表情还是一如既往,没有什么变化,但是温体仁看到崇祯看自己的眼光,他知道,自己赌对了。一时间,谁也不说话了,现场陷入一片十分令东林官员难堪的平静。最后成基命出列,向皇上请求,免去自己内阁职务或者免去自己吏部尚书的职务。

  

      崇祯皇帝看到成基命要求免去自己的职务后,崇祯皇帝摆摆受说道:朝廷现在正式用人之际,成爱卿就不必苛责自己了。再说,这些常规吗,就是用来打破的。

  

      东林官员听到皇上说的话,大部分都松了一口气。但是有些官员,听到皇上说的话后,就有些不是滋味了。这些人都是理学派代表人物,在他们的眼里,皇上的如此作为是非常危险的,为此他们可算是忧心匆匆。

  

      既然皇上都说话了,那么任命梁廷栋为遵化巡抚的事情就算是定下来了。在这场交锋上面,以温体仁等为代表的反对派可谓是取得了小胜。这个结果让温体仁等人是欢欣鼓舞。同时他们也知道,皇上并不是十分的倚重东林,如果自己能博得皇上的欢心,入主内阁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任命梁廷栋为遵化巡抚的事情就这么的定下来了。不过,钱龙锡和孙承宗那里又传来消息,说是以方哲等为首的几十个蒙古部落纷纷要求内附,因为事关重大,没有朝廷明确的旨意,钱龙锡和孙承宗不敢决断,所以请求朝廷明示。不过在奏章的末尾,钱龙锡和孙承宗表示朝廷应该积极的应对蒙古要求内附的请求。

  

      内阁接到这份奏章后,韩犷等人就开始了紧急的磋商。因为钱龙锡和孙承宗在奏章里表示同意接受蒙古内附的请求。随意内阁当中,也比较倾向于接受蒙古内附的请求。对于朝廷如何对待归附的蒙古部落,那就按照朝廷惯例就好了。

  

      大明王朝对待归附蒙古部落的办法,一是:有些蒙古部落在草原实在是混不下去,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这些蒙古部落首领就带领这所辖民众,迁移到明朝的边境地区,然后上表请求明朝政府接纳自己。

  

      对于这种情况,明朝就在边境地区划出一块土地,然后任命要求归附的蒙古部落首领官职,让他们在这块土地上生活,然后这些蒙古人就是大明王朝的子民;军队就是大明王朝的军队。而这些蒙古人也是十分忠于明王朝的。

  

      还有一种就是一些蒙古部落看到明王朝十分的强大,而自己又靠近明朝。为了保全自己的部落,那怎么办啊,干脆就向明朝皇帝上表,要求归附朝廷,年年给朝廷上供。但是,这些蒙古诸部名面上归附明朝,但是暗地里,一直不服明王朝的管理,是找机会要捅明王朝几刀。其中的代表就是明初的兀良哈部。

  

      当然,内阁不可能让这些要求内附的蒙古部落仿照兀良哈部的例子。内阁的计划是让这些要求内附的蒙古部落迁移的明朝的边境地区,后朝廷提供钱粮让他们安家落户。而那些蒙古首领,朝廷一律赐予官职,还是让他们统领所辖部落。总的来说,就是给那些蒙古部落高度的自治权。

  

      内阁拟定完计划以后,就送交到了崇祯皇帝那里。崇祯皇帝看到钱龙锡和孙承宗的奏章,以及内阁的处理意见以后,开始觉得很好,但是崇祯仔细一想,又觉得有些不对劲啊。想想后,崇祯才恍然大悟。

  

      如果把要求内附的蒙古部落全迁移到明朝境内,首先,这要花费朝廷多少的钱粮,如果实在朝廷财政充裕的情况下还可以,但是,现在朝廷没有钱;再有,那么多蒙古民众前来归附,朝廷有那么多的土地来养活他们吗?现在朝廷连中原的民众都快养不活了。

  

      所以崇祯皇帝思量了一会儿,就吩咐王承恩,让内阁大臣到德政殿见驾。等到内阁大臣到德政殿后,崇祯皇帝已经在德政殿里了。

  

      群臣施礼后,崇祯皇帝就开始说正事。崇祯皇帝说道:难道非得让这些蒙古民众内迁吗?

  

      内阁看到皇上对内阁草拟的意见有些不同意。内阁大臣思量了一会儿,韩犷说道:蒙古事务衙门曾经提出过一条意见,就是不内迁要求内附的蒙古,而是将内地的民众迁移过去。然后任命那些蒙古部落首领为武官,而民政事务官员由朝廷派遣。

  

      崇祯皇帝一听,这是一个好办法啊。以往内附都是内迁,朝廷还要花钱置地来安置那些蒙古民众。这一回如果搞外迁,即增加了朝廷在草原的影响力,又能有效的控制内附的蒙古部落,何乐而不为。

  

      内阁看到皇上偏重于外迁,成基命就出列说道:启禀万岁,如果要外迁,朝廷是有些困难的。首先,如果要外迁民众的话,有多少民众愿意到塞外生活;其次,朝廷怎么来保护这些外迁民众的安全;再有,朝廷是不是有足够的钱粮在塞外建造城池。

  

      对于成基命提出的疑问,崇祯皇帝也是很犯难。毕竟在明朝的时候,是没有多少人愿意到塞外生活的,毕竟在明朝民众的心里,塞外是不毛之地。

  

      还有,朝廷是不是有足够的防卫力量来保证迁徙到塞外民众的安全。本来朝廷的军力就有些不够用。如果在征召军队的话,朝廷到底能拨出多少钱粮,是不是能够组建一支有实力保卫塞外民众的军事力量。

  

      李标思量了一会说道:蒙古事务衙门的想法不失为好的办法。如今因为天灾,北方有很多的流民,朝廷为何部把这些流民迁移到塞外,让他们在塞外安家,然后在这些流民当中挑选精壮,组成军队,保国安民,这样朝廷即解决了部分流民的问题,又保障了朝廷在塞外的安全。

  

      众人听到李标的建议以后,都觉得是一个好办法,不过还有一个问题,朝廷没有钱。组织大规模的移民活动没有钱粮是不行的。而恰巧朝廷财政困难,连官员的工资都快发不出来了,那里还有钱来组织大规模移民活动。

  

      王祚远说道:既然不能大规模的移民,那就先迁移一部分民众到塞外,在靠近遵化和辽西的热河地区修建一座镇城,两座路城,阵稳脚跟后,然后逐城推进。

  

      众人听完后,觉得这个办法好,步一步的来,怎么干还能打消那些蒙古部落对朝廷疑虑。于是在德政殿,崇祯皇帝于内阁共同决定,先期在热河地区修筑一座镇城,修好之后,迁移三万民众过去。等到安顿好这三万人后,在修筑两座路城,修好之后在迁移四到五万人过去。

  

      不过这个镇城修在哪里,这是问题。最后众人决定,将城池修建在塞外滦河的边上。之所以修建在这里,一是因为这里是喀喇沁方哲部的地盘;二是这里土地比较的肥沃,有力于耕种。所以才选择这里修筑城池。

  

      既然皇上和内阁已经达成共识,所以内阁就在德政殿草拟圣旨,当崇祯皇帝看过之后,由司礼监加盖皇帝的玉玺,然后由通政司快马。发往钱龙锡和孙承宗处。

  

      在洪山口大营,钱龙锡和孙承宗接到圣旨之后,相视一笑,心中的石头总算落地了。有了圣旨之后,钱龙锡和孙承宗更有底气了。钱龙锡想想后,就和孙承宗商量,干脆在大营之中再次宴请那些蒙古首领,然后在向他们宣布朝廷的圣旨。

  

      孙承宗觉得这是个好办法,于是孙承宗命人开始布置大营,准备迎接那些蒙古首领,而钱龙锡则是亲自书写请帖,邀请那些蒙古首领前来赴宴。

  

      等到了晚上,明军大营灯火通明处处是欢歌笑语。就在酒席之上,钱龙锡和孙承宗拿出圣旨,向那些要求内附的蒙古诸部宣读朝廷的决定。

  

      那些蒙古首领听完圣旨之后,都是欢欣鼓舞,明朝不仅同意他们的内附请求,还赐予爵位与他们,怎么能不满心欢喜,在圣旨之中,崇祯将那些什么亲王啊,郡王,公爵、侯爵之大把大把洒向那些蒙古首领,几乎要把他们砸晕了。于是乎,根本就没有人出来反对明朝在他们的地盘上修筑城池,派遣官吏。

  

      在他们的心中,反正是要归附明朝的,明朝要在自己的地盘筑城,可以;派遣官吏,也行,反正那些明朝派遣的官员只管城中的事情,不妨碍自己的利益。钱龙锡和孙承宗看到这些蒙古首领这么的上道,他们心里是更加的高兴了。

  

      酒会一直持续到凌晨。这一场酒会,大家都喝醉了,所有的归附明朝的蒙古首领都是留宿在明朝大营当中。等到第二天,钱龙锡和孙承宗再次和那些蒙古首领开会,因为朝廷要为他们准备金制的文牒和大印,所以他们还是要留在洪山口的。

  

      崇祯三年元月十五日。明军洪山口大营旌旗招展。朝廷正式册封蒙古诸部的圣旨、文牒和大印送交到了钱龙锡和孙承宗处。

  

      在明军大营,钱龙锡和孙承宗十分正式的将这些东西交到蒙古贵族的手里,其中方哲被册封为喀喇沁亲王、哈喇慎诸部首领有的被封为郡王、有的被封为国公、公爵。总之,明蒙双方都十分的满意。

  

      虽然说朝廷终于定下来要在塞外筑城设防,但是还是有一大摊子的事情要办理。要筑城,先要找工匠、民夫,还有准备建筑材料;还要找民众去住啊,不然你这个城池不是白建了吗,还有最重要的是派谁那些人担任热河有关官员。

  

      朝廷在塞外筑城,那里的情况于内地截然不同,所以一定要派遣得力官员前去任职。所以内阁这些天一直在物色朝廷当中有哪些官员可以担当此等重任。

  

      不过令人失望的是,似乎大部分的朝廷官员都不想去塞外当官,哪怕崇祯皇帝决定将任命热河主官为从二品的巡抚,也是没有人愿意去的。

  

      根据大明王朝的官员品级规定,巡抚应该是三品官员。就这样,也没有人愿意去当这个所谓的热河巡抚。内阁一看这个情况不行啊,没人愿意当这个官,皇上要是知道这个情况那不德非常生气啊。

  

      于是乎在京城的这几位内阁官员就在一起合计,他们绞尽脑汁的在想,什么人能又此才华又愿意担任这个热河巡抚的人。内阁官员想啊想啊。刘鸿训突然说道:诸位我想到一个人,就是不知道他愿不愿意去。(侠客中文网)

(https://www.biquya.cc/id47078/251095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