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辞官之事中,王峻成功的向郭威展示了自己的重要性。当然这一幕差点被他演成了众望所归的闹剧,而郭威在这出闹剧中着实是被王峻折腾了个灰头土脸。
王峻可不管郭威怎么想,施施然的回去上班了。可是这天,王峻怎么看这办公的公署,都觉得他配不上自己。王峻就发愁了,怎么办呢。堂堂后周重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居然找不到一个配不上自己的办公地方。好办,找不到那就建新的。“峻又于本院之东,别建公署,廓庑事,高广华侈。及土木之功毕,请太祖临幸,恩赐甚厚。”
建完之后,王峻还把郭威给找来了,向他炫耀了怎么样,皇上,这地方不错吧。郭威一看都建完了,还能说啥呢。怎么说也能算上是个乔迁之喜,郭威干脆又赏赐他很多东西。真是好人啊,用公家的钱建了个办公的地方,还有劳务费拿,这待遇也太好了。
我们都知道,王峻发达之前是个唱歌的。当王峻还以唱歌为业的时候,有个叫赵岩的很欣赏他。然后王峻就被送给了赵岩,结果没待几天,赵岩就全家被杀了,结果王峻颠沛流离的很是过了一段凄惨的日子。这样的对比下,王峻自然很怀念旧主赵岩。等到后周时,王峻大红大紫了,就想为这个老东家做点什么事。可是赵岩都死了好多年了,王峻就想出一个好主意,立碑。“时峻以前事赵岩,颇承宠爱,至是欲希赠官立碑。”按说对待旧主如此,追赠官职再立碑,虽然有点过,但也算是情所应当。可是偏偏这个赵岩生前不是什么好东西,这就没办法了。
“或谓峻曰:‘赵岩以谄佞事君,破坏梁室,至今言者无不切齿,苟如所欲,必贻物议。’”(《旧五代史》)就有人跟王峻说了:“王大人,这赵岩生前不过是个谄媚的小人,祸害梁朝。到了现在还有人在不停的鄙视他,如果你真的为他立碑,恐怕会招来别人的议论。”王峻只是想报答旧主,又不是傻子,笨到要给自己招惹非议的地步。这死人是没法报答了,那就看看有没有活人吧。当初赵岩一家被杀的时候,王峻可是亲眼目睹,想找个活人着实不容易啊。不过最终还真让王峻找着了,还是个挺亲的人,赵岩的侄子。
“岩侄崇勋,居于陈郡,峻为求官田宅以赐之,太祖亦从之。”对待活人就好办了,想想王峻这人也真是够了,自己私人的事情居然还拿朝廷的钱去酬恩,郭威居然还就这么答应了。王峻要不就是想用此事继续试探郭威,要不就是没有在意过这种行为会有什么影响。如果是前一种的情况还好说,如果是后一种的话只能说明王峻的性格确实有问题,完全不知道洁身自好。通俗点来说,也就是脑子缺根筋。不管是那种情况,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影响已经造成了。
郭威再是老好人,对王峻也已经慢慢的不爽了起来。
郭威见王峻见了新的办公地点,估计心里也痒痒了,就也给自己建了一个新的小院。“其后内园新起小殿,峻视之,奏曰:“宫室已多,何用于此?”太祖曰:“枢密院舍宇不少,公更自兴造何也?”峻惭默而退。”(《旧五代史》)王峻知道了之后,就给王峻上书了:“陛下,皇宫这么多宫殿,您怎么又建了新的啊。”郭威心想你能建,怎么我就不能建了啊,那个不爽啊。就对王峻说:“枢密院房子也不少啊,老哥你又为什么建了新的啊。”王峻无言以对。(好吧,我承认我在想郭威这种节俭到连普通供奉都要减免掉的人,怎么会想起来在皇宫里盖做殿宇,难道真的是被王峻弄得心痒了,还是说郭威是故意的,并想要借此机会给王峻个警告。如果把郭威放到帝王的位子上来,我觉得还是第二种的可能性高些。)
从这件事上来看,王峻可能真得是属于那种缺根筋的人,至少现在是这样。年轻的时候,为了谋求生存由不得王峻不处处小心,谨言慎行的。现在可能是因为已经位高权重了,也许是本性暴露,也许是觉得自己已经不用在意这些了。总之,王峻不仅在与郭威的关系上,就连在为人处世上的缺点都因为如今已经功成名就而逐渐的显现了出来,甚至说是放大了。我们之前我们就说过,面具戴上太久就取不下来了。王峻之前的行为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也好,还是仅仅只是性格缺陷暴露也罢。在自我的不断纵容下,现在的王峻已经是越来越骄横了。骄横到了敢对国家公器插手的地步。
“是岁,户部侍郎赵上交权知贡举,上交尝诣峻,峻言及一童子,上交不达其旨,榜出之日,童子不第,峻衔之。及贡院申中书门下,取日过堂,峻知印,判定过日。及上交引新及第人至中书,峻在政事堂厉声曰:“今岁选士不公,当须覆试。”诸相曰:“但缘已行指挥行过,临事不欲改移,况未敕下,覆试非晚。”峻愈怒,诟责上交,声闻于外。少顷,竟令引过。及罢,上交诣本谢峻,峻又延之饮酌从容。翌日,峻奏上交知举不公,请致之于法,太祖颔之而已。”(《旧五代史》)
户部侍郎赵上交负责科贡举士,赵上交曾经上门去找王峻知道工作。赵上交:“老大人,您看看有没有什么指示。”王峻也就随口提点了几句,指导了下赵上交的工作。随后就提到说:“我最近听说某某挺不错啊。”王峻以为赵上交能当上户部侍郎,肯定能听懂这种话。结果,这个赵上交这个书呆子居然就真的没有听懂,虽然不知道是真的假的。反正王峻提到的那个某某是没有上榜,赵上交算是得罪到王峻了。
等赵上交就带着新录取的士子去中书省时,王峻在办公的地方就刻意的厉声说:“今年选拔士子不公平,应该重新考试。”其余的人就劝了啊,总不能这么吵着把:事情都已经弄完了,士子都已经选拔出来了,这时也不好更改了。况且重新考试的诏令还没有下达,等诏书下来之后再重新考试也不晚啊。”这时候的王峻哪咽得下这口气,心想这些人居然敢不给我面子,就更加生气,公然指责起赵上交,居然连屋外都能听到,连读书人的体面都不顾了。随后,居然赵上交上书自责。事情解决后,赵上交作为官小的自然要到老大人的王峻那里道歉,王峻若无其事地留下他喝酒。赵上交以为这件事也就这么结束了,结果第二天,王峻就上奏章弹劾赵上交掌管贡举不公正,请郭威将他绳之以法,郭威对于这无理要求只是点点头表示知道了,却并没有更多的职责赵上交。此时的郭威对王峻已经并不是言听计从了。
王峻从最初的在朝政上固执己见,干涉郭威的人员任命,以朝廷官位钱财酬谢私情,干扰贡举。一个臣子不该做得,他都做了,郭威也都没有跟他计较。如果说王峻之前做得,可是说是任性弄权的话,但是干涉帝王的家室就彻底的犯了皇帝的忌讳。
说实话,以王峻的身份地位以及年纪我实在想不出他为什么要嫉妒柴荣。按身份,以他和郭威的私交,柴荣至少要视他为叔父辈;论地位,王峻已经位极人臣,除了造反和像冯道这么一个无法复制的传奇去奋斗外,也没有什么别的选择。可是王峻从始至终都没有显露半点要造反的意图,而且即使柴荣入朝走得也是皇子路线,跟他王峻没有半点关系啊,甚至还得倚重王峻。论年纪,如果郭威没有早死,正常情况下等郭威去世柴荣或者其他什么人登基,王峻估计也没有多长的日子了。
所以说,除了性格原因,八字不合之类的我真的想不通这人为什么要嫉妒柴荣这么一个矛头小子。(当然,也可以说成是王峻怕柴荣抢走自己的风头和郭威的宠信。简称之,争宠与吃醋。)可是典籍中确实是这么记载的,而且王峻也确实是这么做得,而且做得很过分。因为,王峻千方百计的阻挠这对父子见面。
除了正常的祭祀、年节这样的日子之外,王峻是竭尽所能的阻挠柴荣进京,能拦一次是一次。
“帝以河决为忧,王峻请自往行视,许之。镇宁节度使荣屡求入朝,峻忌其英烈,每沮止之。闰月,荣复求入朝,会峻在河上,帝乃许之。”后来,郭威担心黄河决堤,王峻就请命去巡视一番。柴荣听说王峻离京了,赶紧请求入朝,即使是亲生父子也是要常见面联络一下的感情的嘛。而郭威也因为王峻不在才答应下来。父子之间想见个面竟然搞得跟做贼一样,想想也不得不佩服王峻严密的防范工作啊。
当然,结果是“王峻闻荣入朝,遽自河上归,戊戌,至大梁。”简直是快马加鞭啊,父子俩估计家常话还没唠完,王峻就丢下工作跑了回来。简直是视柴荣如虎啊,柴荣没办法只能又灰溜溜的回去了。
柴荣回去后,王峻不知道又拿来的“奇思妙想”,居然要当节度使,而且是兼职。“王峻固求领籓镇,帝不得已,壬寅,以峻兼平卢节度使。”郭威又答应了。做到了文官的巅峰的王峻,居然要当节度使,要去掌兵权,真不知道王峻是不是疯了,不过更疯狂的还在后面。
(https://www.biquya.cc/id45858/2579957.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