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决定要到尼德兰去旅行以后,刘佳和石瑞娟各自将这件事告诉自己的父母。他俩之前都没预先询问家长的意见,但这也符合刚成年不久者的正常作风。首先说说刘佳这边的事。
结束与妹妹的通话以后,刘佳马上下楼去到自家店里。
今天是小节日,平日里都普遍好“吃”的海州土著,节日自然更加要“好好吃一顿”。在节日或假期里全家人聚集在一起的时候,海州土著却极少会在自己家里聚餐。几乎在所有海州土著的认知里,节日就等于放假,是放轻松随性玩的日子,在这种日子自己当然不该为下厨而忙碌。
在这种风俗传统的影响下,海州这里包括“刘记”饭店在内的各大餐饮业者,在一切节日里都必须超负荷工作。当然啦,节日里工作等同于加班,这时段增加的运营成本,自然不该由经营者自己承担。
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餐饮行业从业人员在节日里加班,自然会令节日的餐饮费用比平日更昂贵。刘佳、石瑞娟及凯丽-休斯今天喝下午茶时,旋转餐厅不也多收了百分之十的服务费嘛。
刘佳还没走进自家饭店,已发现店中此刻依然人声鼎沸。“刘记”饭店里目前的热闹程度,其实与他先前离开时没多少区别。
要是在平日里?这个钟点已是“刘记”饭店的宵夜时段了。而在今天这节日里嘛,已经开始“第三轮的晚市”喽。
刘佳先前回来的时候,他当时一见这种情况便打算留在店里帮忙,当时却被他那不舍得让独生子参与忙碌的父母赶走。他刚才心里有事,便顺水推舟听从了父母的安排。这次他心事已了,又见到店里正忙,自然是无论如何也要帮上一把啦。
他注意到自己老妈正在为顾客结帐,由于他知道自己不擅长算帐,自然没过去添乱。帮忙当然要做自己擅长的事,所以刘佳便往“刘记”的厨房那边走去。
对从小在自家店里长大的他而言,饭店里前台的忙碌程度,可远远比不上后厨里的忙碌。
进了厨房以后,他第一时间发现自己老爸正端着个菜锅在颠锅。还没等他过去搭话,却让他听到厨房大门那边传来店里咨客“大姐”的招呼声:
“六号台补一份生炒骨!”
这“生炒骨”其实是个简称,说简称是海州大多餐饮行业的行内惯用手法。用简称说一道菜,可看不出使用简称的好处,但要是连续说十道八道菜的名字嘛,简称的好处就相当明显啦。
刘佳见厨房里大伙儿手头目前都有活,便走到他老爸刘满福身边打招呼:
“爸!生炒骨让我来炒吧。”
这“生炒骨”的全称是“菠萝生炒骨”。这道菜肴的烹调方式,与海州名菜“咕噜肉”基本相同。两者的区别在选用食材方面,如“肉块表面炸粉层的厚度”,还有“带骨肉上的骨头到底留不留”。
无论是“菠萝生炒骨”还是“咕噜肉”,都是貌似简单家常,实则极能考验制作者厨艺水准的菜肴。这类菜肴里用的食材虽较为廉价,但在海州这里,这两道菜肴却都有资格登上最高级的酒席桌面。
无论刘佳出自什么原因,他每次动用自家店里的厨房,事先都会先从他老爸那里得到同意,然后才能动手。而除了给自家人做点充饥的家常便饭,或自己一时间实在分不开身,除这两种情况以外,老刘极少会同意儿子用自家店里的厨房。
但要是预先得知菜谱,知道要做“极考研厨师厨艺水准的菜肴”么,尤其是拿来当商品卖的话,到目前为止,老刘从不真心允许把这类事交给儿子代工。
此刻正在抛锅的老刘,他的心情可复杂得很。其中既有“儿子终于能独当一面了!”的开心,也有“我难道已经老到不中用了吗?”的不甘。自从有人到自家店里缠着儿子说要较量厨艺以后,这种矛盾心情便一直缠绕在老刘的意识里。
听儿子说出一句貌似打招呼的请求话以后,老刘仅仅看了儿子一眼,便回过头去继续抛锅。这貌似没有任何表示的行为,由于两父子之间自然有默契,刘佳当然知道老爸这是在表示“默许”。
在刘佳的记忆里,自己从未曾这样与老爸一同正经下过厨。以前他站在老爸身边下厨,基本都是在“偷师”,而这次,却是他第一回正经以厨师的身份,与老爸一起同台忙碌。
刘佳现在的意识里正暗自感叹着:
“老爸以前再忙,也极少让我插手这里的事。就算不得不同意,他也肯定是一副瞧不起我的德行。现在看来,老爸终于认为我有了和他一样的资格,觉得我的手艺也有资格当商品啦。”
于是他一边烹调着这道“菠萝生炒骨”,一边向老爸说出原本就打算要说的事情。等他说完明天晚上准备去尼德兰旅行,以及自己为此感到的顾虑,老刘正在烹调的那道菜肴也完成了。
老刘听儿子说出这番话以后,不但没为儿子的逃避思想感到不快,还真心替儿子感到高兴:
“有机会到外地长见识是好事!你老爸我年轻的时候,就在你现在这岁数,我也是在全国各地四处游历了好一段日子,最后才又回到海州这里扎根的嘛。只不过象尼德兰那些穷山恶水的地方我还真没去过,我儿子倒有机会去见识见识,看看外边跟家里有什么不同,很好嘛。老爸这次绝对支持你!男子汉大丈夫怎么能老是窝在家里!”
话说到这里,老刘又说出平常习惯的一句话来:
“你钱够不够花?不够就先从你妈那里拿!”
他负责“刘记”的厨房,至于自家这饭店的帐房,他一向交给自己的老婆,即刘佳他老妈胡芸管。
由于年轻时见过大世面的缘故,关于自己独生子的顾虑,老刘他只字未提。他根本不认为这些事值得顾虑,根本就没把这些事看在眼里。他之前是觉得独生子能从这类事里吸取教训,学习社会经验,所以才没插手管太多而已。
刘佳没用毛巾垫着锅把,就这么一手直接握在锅把上,一边抛动着锅中的食材,一边与自己老爸搭话:
“我身上有不少现金,零花应该够。旅费之类的估计用不了多少,因为来回都能沾小凯丽家的光,她说全部费用都由她们家包,人家这么主动热情我不好拒绝啊。”
他的手很耐热,与那些为了练硬功,而特意将手掌放进热铁砂中“翻炒”的人不相上下。
听儿子提起“小凯丽”,老刘马上想起那个最近经常到“刘记”来的“番人小女孩”:
“你好象说过,说她们家是尼德兰那边的国王?”
“我是说过啦,不过她们家也是长期在这边做生意的外国人啦。关叔跟她爸爸打了很久的交道,你没听他说过?”
刘佳口中的“关叔”,是指他异姓兄弟小关的爸爸。刘、关两家是世交,关家与休斯家的交情如何形成,以上种种细节在前文皆有交待,在此不再重复。
老刘近年来常在自家饭店的厨房里忙碌,极少有机会接触外界,所以对身边以外的事都不太熟悉。他想了想,才想起之前见过的那个尼德兰红发巨汉:
“好象是有这回事。总之有这一重交情在,她们家愿意负担多一两人的旅费也没多大不了。不过你小子自己得注意,出门到了外边那些番帮小国,你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别给那些野蛮人笑话了。你给外国人瞧不起倒不要紧,但不能给那些人瞧不起我们上国子民的机会。”
由于历史及文化诸多因素,如老刘这种对尼德兰持如此态度的王土国人,数量可是多得很。
“老爸你这叫什么话啊?瞧不起我就不要紧?总之出门在外我会注意啦。”
刘佳话罢又接着叮嘱自己的老爸:
“你千万别在小凯丽面前说什么野蛮人,她虽然是混血儿,但一直都标榜她自己是正统尼德兰人。咱们家之前受过她的好处,别为了一句话得罪了人家嘛。”
老刘没好气地应了儿子一句:
“那小姑娘挺懂礼貌,我当然不会把她当野蛮人看,可她爸根本就不懂!”
他接下的说法就不太好听了:
“野不野蛮不是看人,而是看行为!她爸那种人就是最彻底的野蛮人!”
老刘第一次见到理查-休斯,两人之间便发生了一场冲突,结果以理查-休斯主动表示要拜老刘为师,又表示愿意结成儿女亲家而告终。如此一来,老刘对理查-休斯的印象相当不好。
刘佳自今天晚上开始帮忙,一直帮到“刘记”今天晚上收市为止。他趁着某个没厨要帮的空当,将自己要去尼德兰旅行的事情,还有自己的顾虑都告诉给他老妈胡芸。
胡芸赞成儿子出远门去长见识。至于儿子感到的顾虑么,胡芸倒特意安慰了独生子一番,大体是些“有爸妈在你放心去”之类的话,在此也没必要细说。
关于刘佳之前帮忙烹调的那道“菠萝生炒骨”,在这里还有个小插曲。
食客甲第一口吃到这道菜肴,便马上向同桌人表示:
“怎么味道变了?”
他身边的食客乙搭腔:
“无理由(不可能)啊?鹅(我)系(在)搂(刘)记呢度(这里)食左(吃了)梗(这么)多年,呢度地(这里的菜)从未变过质喔?”
这位食客乙的岁数颇大,几乎说不出多少官话,这类人是最地道的海州土著来着。括号里的内容,才是标准王土官话的发音。
一听到这句搭腔话,食客甲马上摇头否认:
“不是变质!光你在这里吃了很多年么?我不也一样?!以前这菜可不是这个味道啊,好吃是很好吃啦,可味道就是不一样了!老刘师傅和他那几个徒弟做出来的菜,肯定都不是这个味道!”
这位食客甲的嘴看来蛮刁,这就是所谓的“美食家”吧。
与聊天双方同桌的食客丙,一听“美食家”的话,便象发现什么新鲜事物。食客丙也夹了一块刘佳的“作品”,夹了一块先小火热油炸至半熟,再用大火爆炒过的排骨肉,一边嚼吃一边说着:
“味道有变就是换了人做呗。你没见人家小老板刚才进去咩?这道生炒骨九成是小老板他做的。人家小老板这么有出息,以前肯定是个能飞黄腾达的人物啊。等他发了以后我们就可以吹啦,说在他发达以前我就吃过他亲手做的菜!”
在最近总有人冲着刘佳的名气,而到“刘记”找刘佳麻烦以前,老街的街坊们大多已认得刘佳这么个人。与“刘记”饭店有食材生意来往的人,大多会将刘佳喊成“少东家”。而纯粹来“刘记”吃喝的那些街坊,则是多将刘佳称为“小老板”。
就是个称呼而已,说是“绰号”也行,没有特殊意味的含意。说完刘佳与父母交待旅行之事以后,再来说说石瑞娟那边的情况。
一开始听女儿说“要与男朋友去外地旅游”,石瑞娟的父母就觉得不太情愿。说实话,哪对父母会心甘情愿地让独生女与异性出游?尤其是行程不止一天的远途旅行,一路上可能会发生在独生女身上的事情,光是想想便能令父母感到头疼。
石家两老之所以没当场表示反对,只是因为他们觉得“女儿最近总窝在家里,与其这样,还不如外出散散心,不然总这么在家里不务正业,迟早不是窝出病来就是变懒”。
但当听说女儿这次旅游的目标,听女儿说居然要去尼德兰那种“穷山恶水之地”,石家两老便再也按捺不住啦。石瑞娟的话还没说完,她的父母已随即开始措辞极其严厉,且相当漫长的反对过程。
作为观念相对传统的王土国普通知识分子家庭,石家能勉强接受女儿与男朋友外出旅游。这不是发正真心的心甘情愿,不过是一种“妥协”罢了。
石家也在老街这里生活多年,与刘家同样做为老街的街坊,石家两老对刘家在老街一带的名声自然足够熟悉。刘家在老街开了多年饭店,一向以“老实但不怕事的本份生意人”而著称。
虽然刘佳从小时常在老街一带惹事生非,但他的名声还不算太恶劣,因为他几乎从不刻意欺凌弱小。加上刘佳最近也是日渐成熟稳重,街坊们对刘佳的印象也渐渐有了转变,石家两老也不例外。
石瑞娟的母亲,正好是刘佳小学时代的老师之一。她老人家以前对刘佳这个人的印象,倒是好恶参半,现在也与许多街坊一样正日渐改变。由此一来,石家两老自然不反对独生女与刘佳有来往。
两老也曾这么想过,觉得女儿将来要是能嫁给刘佳这种人,其实也满合适。小知识分子家庭与本份生意人家庭的子女结合,也算是门当户对了。不过女儿现在还没到非嫁人不可的岁数,且女儿自己又没表示这方面的想法,两老也不急着催促而已。
但作为王土国普通知识分子家庭,石家两老一向对邻国尼德兰有恶性偏见。这见其实在大多王土国百姓中都有存在,从影响面而言,几乎等同于所有王土国人都对尼德兰有偏见。
比方说“尼德兰终年冰天雪地,嘴里喷出去的气会变马上成冰渣落到地上。”
比方说“尼德兰民风极其野蛮兼霸道,判断对错只凭暴力,完全不存在与其讲理的可能。”
类似的“比方说”还有好多。做为不贪慕虚荣的知识分子,石家两老觉得恶劣生活因素可以接受。但他们不接受尼德兰人的野蛮作风。
虽然目前已有许多尼德兰人在王土国旅居,但数千年来留下的印象,又怎么可能在一百几十年里便得到改变?况且从某些方面而言,这些偏见的内容也蛮符合事实,其中某些部分,可是被在王土国旅居的尼德兰人亲口承认过来着。
石瑞娟不是个盲目听从父母意见的老实女儿,她为了这次出行,与自己的双亲据理力争了好久。
当石家父母听女儿说到“这次旅行是由尼德兰国王一家当导游,而最近经常来家里玩的尼德兰小女孩就是尼德兰现任的公主”时,两老的情绪才稍微平复了一点。
知识分子尊重知识,所以基本都喜欢聪明人。凯丽-休斯可是同时进修两门博士课程的人,她在石家两老眼里,虽然血统上是尼德兰野蛮人。但其行为却不象传闻中的尼德兰人那样,反而更象个懂文明懂礼貌的王土国人。
两老看不起凯丽-休斯的血统,但佩服其个人学识。他们又不是天才小公主的同学,双方没有学术领域的冲突,两老自然没对凯丽-休斯产生什么排斥心态。
...
(https://www.biquya.cc/id45805/2685729.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