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四人如同死囚遇上大赦,赶忙讨好地说:“我们不动,先生尽管问,我们一定知道什么说什么……”
原来,自洪武二十八年朝廷下令停办官家铁冶、允许自由采炼后,各地这个行业的能工巧匠得此机遇,冶炼技艺不断翻新,其中铸刀工艺更是如此。弘治年间,福建漳州府龙溪县的冉驰风,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淬火退火技术,所铸之腰刀锋利而坚韧,在腰刀铸造业界独领风骚。不过,其人铸腰刀从不粗滥,始终讲求精致完美。从选备材料、冶炼锻打到刀鞘装配,能动手的他必自己动手,自己动不了手的,他也笃定到场监制。没有充分准备,他决不开工,并且每次仅集中精力铸造一把,以确保刀的优良精致。
秦观则所赠之腰刀,原为南京一丛姓商人所有。丛姓商人为人忠厚,发达后热心慈善,在闹市区开了一粥店,专门供应穷困饥民,冉驰风对他很为敬重,又得知他喜欢刀剑,便将自己刚铸成的一把腰刀赠送给了他。谁知,他开此粥店,让城中不少大户面子上挂不住,觉得乍乍富起来的丛姓商人抢了他们的风头,便有意无意对他进行排挤和倾轧,不一年功夫,此人生意频频亏损,元气大伤。不久前,又遭人构陷,惹了官司上身。打官司要银子,丛姓商人无奈忍痛卖了此刀。
另有一陆姓富商,几次请冉驰风为他铸刀,但冉驰风都没应承。因为,他铸刀还要看对方的人品德行,品行不好的,给再多银子也不答应。陆姓富商素来奸诈刻薄出名,所以被冉驰风屡屡拒绝。当他辗转听说丛姓商人要卖了这把腰刀时,欣喜若狂,因为他打听到,这把刀是冉驰风目前为止所铸的一把最为锋利的刀,这一点连拥有此刀的丛姓商人自己都不知道。但等他找到丛家时才得知,刀已被一个北京秦姓商人买走,并且此人已经随货物北返。陆姓富商不甘心,便用重金雇佣这四人一路由京杭大运河向北追寻过来。
路戈倚心中惊异,想不到此刀如此珍贵,更想不到铸此刀之人如此正直凛然。
他给了四人一些碎银,叫他们不要再为别人做这些不仁不义之事。四人都说想不到山阳人如此宽厚仁慈,连称惭愧惭愧,告退而去。
就是在那样一个不平凡的夜晚,年青的路戈倚决定第二天就启程,他要去福建寻访当下中国最好的腰刀铸造大师——冉驰风。
想到这里,马车中的路戈倚在黑暗中轻声叹了口气,人生真是奇幻多变,谁想到因为想吃一碗阳春面便凑巧救了秦观则?谁想到被救的秦观则会将那把腰刀赠送给自己?谁想到会有那样四个人前来偷刀并且在偷刀不成后我还要向他们寻根究底?谁想到他们的介绍让我立刻敬佩上了一个人并且刻不容缓第二天就去寻访?
我不就是这样走上了这艰难困苦的铸刀之路的吗?倘非如此,我这个年纪,与妻子冉令慧和两个孩子,一定正在过着安逸闲静的日子!
莫非这一切都是天意?
这时候的路戈倚怎么也无法预见,还有更为惨烈的磨难,在他生命旅途的某一个道口,等着与他不期而遇……
(感谢编辑火眼金睛,找出违规字。替换后应当可以将这一节传完了。鼓掌。)
(https://www.biquya.cc/id45454/2457913.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