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玄幻奇幻 > 纯净的摇滚 > 第三章 百年一遇的叫鸡公

?

  王晓武能够从小坚持唱歌的原因还有,他觉得自己嗓音很好,相当的好,而且认为邻居们也承认他嗓音好;因为邻居们都说他那嗓门比五斤重的大公鸡司明时的“咯、咯、咯”还要高亢,比八百斤的大水牛叫春时的“嚒……嚒……”还要烘人。

  那个能拉着二胡唱“这山没得那山高,那山娇妹捡柴烧……”的张麻子就很是欣赏王晓武的歌喉——王家那只小公鸡嗓子百年难遇,他在业内逢人就这样夸赞王晓武,说很想收他做徒弟。

  张麻子乐队是黄水镇人民的娱乐工具,深受大家的喜爱;所以张麻子想收王晓武做徒弟的事,被普遍认为是“抬举”了王家那小子。

  可是,王晓武却不识抬举,他压根就看不上镇上“歌唱家”第一把的张麻子和第二把的李大姐,他觉得张老先生和李大姐唱歌就像老公鸭和小母鸭在“嘎嘎嘎”地嚷嚷;不过,他当面拒绝张麻子的理由是,他不喜欢他们的唱腔。于是张麻子喝了酒就嚷嚷,不拜我老张为师,王家那头小叫驴总有一天要变成被骟了的哑驴,不信咱们走着瞧!

  ——王晓武成为音乐偏执狂与自己是百年一遇的叫鸡公有关。

  既然每天晚上都要给镇里人带来娱乐的张麻子都夸王晓武的嗓子好,因此本就沾染上了音乐色彩的黄水人不认为王晓武早九晚五都在唱歌有什么不妥。又因为他们那个地方在大山上,脚程快从这山爬到对面山上也要两头黑,在没通电话的时候,人们要通知对面山上什么事就拿起个镔铁皮子做的话筒,扯起个嗓门喊:哦——哦——哦——对——面——的人——听——好——了——明——天——公社——开——大——会——斗争反革命——地主——大坏蛋某某——哦——哦——哦——。“嘶喊”在历史上是个有需要的事,故而也没有人认为这只叫鸡公每天朝着对面的大山撕喊像个疯子。

  实际上,老一辈的人时常这么议论,这武娃要是早出生几年就好了,吆喝的事情就交给他了;不过现在通信便利了,完全没有用吆喝通知对面山民的需求了,但没人吆喝还真不习惯——老生产队长王贵贤就这样感叹过,我这山鹰般的好嗓子彻底退休咯。

  王晓武撕嗓门的练声法本来很危险,弄不好就成一破锣嗓子,或者就像张麻子说的,变成被骟了的哑驴。幸好他的小学音乐老师雷音喜欢他,鼓励他走音乐之路,给予他悉心指点,才得以防患于未然,并且更加坚定了当一名歌唱家的信心——他的本意是当一名歌星,雷音老师给他灌输的是,歌星通常是有本领没文化,因此要同时学好各种知识,努力当一名歌唱家。

  王晓武读书的小学是在镇里一座大院里,大院占地数亩,是解放前土豪的宅子。大院被很高的围墙圈着,围墙足有两三丈高,是条石砌成的,很结实,还有岗楼,听说是土豪为了防土匪。解放后土豪被枪毙了,家人都被赶了出去,所有的房子全改成了教室和教师宿舍。改革开放后大院被拆了,建了两栋大楼。王晓武觉得那个大院与大山很协调,这两栋大楼就像凤凰群里的两头鸵鸟,难看死了。

  当时雷音老师还是个大姑娘,她住在一间不足八平米的单生宿舍里,她经常叫王晓武到她的宿舍来,因为她很爱给王晓武开小灶。开小灶当然不是煮东西吃——单身宿舍没有自己的厨房厕所,吃饭在公共食堂,解手在公共厕所——开小灶是为王晓武补习音乐,指导他弹吉他。

  雷音老师的吉他是学校的财产,她说弹吉他能够启迪音乐的灵感,她经常弹着吉他指导王晓武唱歌。

  王晓武被雷音老师启迪了买吉他的“灵感”,他告诉妈妈,自己需要“吉他里面隐藏着的音乐的灵感”。这个事情,好嗓子的妈妈认为很有道理,不用儿子多么的撺掇就逼着丈夫给儿子买了一把吉他——这把吉他将王晓武的音乐爱好从心脏渗透到骨头细胞里面去了,他唱歌的劲头空前爆发。

  ——王晓武成为音乐偏执狂与雷音老师和吉他有关。

  雷音老师喜欢王晓武是因为她觉得这孩子嗓音好,乐感也不错,看得出他唱歌的兴趣不是别人培养出来的,是他自己喜欢唱歌。镇小学里面,农村的孩子占大多数,真正热爱唱歌的孩子她就没见过,即使有喜欢唱歌的也是唱那些“丢手绢,丢手绢,轻轻的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或者就是唱“黄狮黄狮马马,请你嘎公嘎婆来吃朒朒,坐的坐的轿轿,骑的骑的马马,黄狮马马来了……”。

  而王晓武这孩子唱的歌曲还都是比较个性的。当他含着感情唱“怀恋战友”这首歌时,那有点沙的嗓音、对歌曲的理解和认真的表情,唱起来就像是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迎着风沙向天山跋涉,去寻找失踪的战友。

  有这种唱歌意识的小学生对大山里的孩子来说实在是太不容易了。因此,王晓武在雷音老师眼中就是个百年一遇的可造之音乐才子——看来张麻子“百年一遇的小公鸡”评价与雷音老师是英雄所见略同——对他也教得格外上心。

(https://www.biquya.cc/id45429/259653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