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玄幻奇幻 > 纯净的摇滚 > 第三章 百年一遇的叫鸡公

?

  王晓武记不清是被哪个沙声沙气的哪国歌手的哪首歌给“蛊惑”的,那个时候他不到十岁,英语水平就是“哈锣”;所以他不认识那个歌手是谁,也不知道歌曲要表达个什么;但他觉得歌手的声音很好听,那种嗓音就像钢火最好的菜刀在沙质最细的磨石上轻来轻去的那种声音,又有点像伤风感冒时嗓子和鼻腔有些恰到好处的不对劲时的那种声音,他觉得那种嗓子特别富有感染力。

  他觉得自己的看法肯定是正确的,因为那个歌手演唱时,场内的观众听得都像疯了一般。所以王晓武从小每天都要朝着对面的大山撕喊,喊得沙沙的、哑哑的,那感觉就来了。反正自听了那个歌手的那首歌以后,他就立志成为具有这种磁沙嗓音的歌手。

  王晓武能够从小坚持唱歌的原因还有,他觉得自己嗓音很好,相当的好,而且认为邻居们也赞扬他嗓音好;因为邻居们都说他那嗓门比五斤重的大公鸡司明时的“咯、咯、咯”还要高亢,比八百斤的大水牛叫春时的“嚒……嚒……”还要烘人。

  那个能拉着二胡唱“这山没得那山高,那山娇妹捡柴烧……”的张麻子就很是欣赏王晓武的歌喉。王家那只小公鸡嗓子百年难遇,他在业内逢人就这样夸赞王晓武,说很想收他做徒弟。张麻子乐队是黄水镇人民的娱乐工具,深受大家的喜爱;所以张麻子想收王晓武做徒弟的事,被普遍认为是“抬举”了王家那孩子。王晓武却不识抬举,他压根就看不上镇上“歌唱家”第一把的张麻子,他觉得张老先生和李大姐唱歌就像老公鸭对着小母鸭在嚷嚷。于是张麻子喝了酒就嚷嚷:不拜我老张为师,王家那头小叫驴总有一天要变成被骟了的哑驴,不信咱们走着瞧!……

  ——王晓武成为音乐偏执狂与自己是百年一遇的叫鸡公有关。

  既然每天晚上都要给镇里人带来娱乐的张麻子都夸王晓武的嗓子好,因此本就沾染上了音乐色彩的黄水人不认为王晓武早九晚五都在唱歌有什么不妥。又因为他们那个地方在大山上,脚程快从这山爬到对面山上也要两头黑,在没通电话的时候,人们要通知对面山上什么事就拿起个镔铁皮子做的话筒,扯起个嗓门喊:哦……哦……哦……对……面……的人……听……好……了……明……天……公社……开……大……会……斗争反革命……地主……大坏蛋某某……哦……哦……哦……。“嘶喊”在历史上是个有需要的事,故而也没有人认为这只叫鸡公每天朝着对面的大山撕喊像个疯子。

  实际上,老一辈的人时常这么议论,这武娃要是早出生几年就好了,吆喝的事情就交给他了;不过现在通信便利了,完全没有用吆喝通知对面山民的需求了,但没人吆喝还真不习惯——老生产队长王贵贤就这样感叹过,我这山鹰般的好嗓子彻底退休咯。

  王晓武撕嗓门的练声法本来很危险,弄不好就成一破锣嗓子,或者就像张麻子说的,变成被骟了的哑驴。幸好他的小学音乐老师雷音喜欢他,鼓励他走音乐之路,给予他悉心指点,才得以防患于未然,并且更加坚定了当一名歌唱家的信心——他的本意是当一名歌星,雷音老师给他灌输的是,歌星通常是有本领没文化,因此要同时学好各种知识,努力当一名歌唱家。

  王晓武读书的小学是在镇里一座大院里,大院占地数亩,是解放前土豪的宅子。大院被很高的围墙圈着,围墙足有两三丈高,是条石砌成的,很结实,还有岗楼,听说是土豪为了防土匪。解放后土豪被枪毙了,家人都被赶了出去,所有的房子全改成了教室和教师宿舍。改革开放后大院被拆了,建了两栋大楼。王晓武觉得那个大院与大山很协调,这两栋大楼就像凤凰群里的两头鸵鸟,难看死了。

(https://www.biquya.cc/id45429/259312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