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玄幻奇幻 > 纯净的摇滚 > 第二章 成为音乐偏执狂的原因

?

  为什么王晓武喜欢唱歌喜欢到这种偏执的地步——可以上好的重本院校不去,却选了个二本线就可被录取的体育系,目标还是音乐!

  王晓武出身在重庆石柱黄水镇。黄水镇不是在山下一条叫黄水的河流旁依水而建的集镇,而是建在七曜山山顶黄水湖(现在叫月亮湖)旁。往近里说,黄水镇也有上千年的历史了,不然怎么称它为千年古镇呢?黄水镇所在的山顶丘峦起伏,有数十平方公里,周边群山逶迤,溪水蜿蜒,风景优美。既是千年古镇,周边风景又优美,所以黄水是全国五A级的风景区。由于海拔一千五百多米,夏季凉爽,又是重庆人夏季休闲避暑胜地。

  黄水镇不仅风景优美,还是石柱县土家族民歌民谣的集散地——但凡美丽的地方,人们总想用歌声来加以赞美。“土家情歌唱不完”、“太阳出来喜洋洋”……就是这儿的“土特产”——别人喜不喜欢没关系,反正这儿的人喜欢。此外,全国各地都有大妈坝坝舞,黄水镇却有个大妈大伯坝坝歌舞团(有段时间叫红歌歌舞团)。——“啰儿……对门那个妹子好乖哟……”……咚咚锵咚咚锵……张麻子乐队主唱兼坝坝歌舞团主唱张麻子或李大姐一领唱,大妈大伯歌舞团就跟着又跳又唱……。

  王晓武出身时父母还是农民,他爸爸喜欢武术、妈妈喜欢唱民歌。妈妈还是是坝坝歌舞团成员。

  他认为妈妈唱歌水平虽然比不上张麻子和李大姐,声音却远胜他们——自己也继承了妈妈的好嗓子。

  ——王晓武成为音乐偏执狂与其民风家风有关。

  王晓武的家就在镇外农村,属于郊农,他不到十岁时,黄水镇开始朝旅游方向发展,镇的规模急剧扩大,他家农转非,成了镇里人。

  也是从那个时候起,王晓武开始努力、认真地学习唱歌,是很爱好、很自觉的那种认真——。他每天必唱,不是那种哼哼两句或者高吼两声就完的唱,而是一首歌接着一首歌很认真地唱。他在黄水之巅对着周围郁郁葱葱的群山高歌,一般的说,他总是跑到镇外老远的地方对着群山唱歌,他将群山当演出场地,绿树当听众,云雾为布景,风声当欢呼。要对得起听众,他总是这么想,所以他唱歌总是唱得很认真。

  王晓武觉得朝着对面的大山唱歌那个惬意,那个成就感,仿佛明天就有人请他出山演出,就是那种台上歌手蹦蹦跳跳、台下听众摇烛呐喊的演出;于是自己就成了全国著名的歌星——世界著名歌星他没想过,因为他觉得外语太难了。所以,他唱歌总是唱得很认真。

  面对群山唱歌,按道理他应该喜欢唱山歌,比如:土家族山歌——石柱县是土家族自治县。比如:这山没得那山高,那山娇妹捡柴烧,哪年哪月同倒我,柴不弄来水不挑……。然而他并不喜欢唱山歌,这与他不是土家族而是汉族无关,他从心底里只喜欢唱那种很有气势、很洋派的歌,那种唱起来就想蹦蹦跳跳的流行歌曲。镇里大多数人觉得这也没什么不好,因为但凡见过世面的人都不会觉得唱洋歌有什么不好。王晓武的妈妈虽然没见过多大世面,但好嗓音的她也支持儿子唱洋歌。

  王晓武不仅喜欢唱洋歌,还很喜欢那种唱起歌来沙声沙气的嗓子,那种仿佛歌手感冒以后还不停地唱了三天三夜的沙嗓子——这是他在看电视听摇滚音乐时被一个外国歌手“蛊惑”了的结果。这是显性的结果,还有个隐性的结果——它将王晓武的音乐爱好从皮肉渗透到心脏去了。被蛊惑了的王晓武从此不再追求音质的纯度,就是那种像从一根很纯的银管发出来的很纯的、银质般的声音——唱山歌就要求这种纯度;相反,他每天都要嘶吼,目的就是想将嗓子弄得沙沙的——对于这个撕嗓子的事,妈妈与他是有分歧的,反倒是爸爸觉得儿子那样唱也没什么不好,有男子的阳刚气。

  ——王晓武成为音乐偏执狂与被沙嗓子歌手“蛊惑”有关。

(https://www.biquya.cc/id45429/259312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