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染琉璃,寒风吹铁衣。数千甲士伫立在,个个刀出匣,剑离鞘,圆睁二目,向着墙内虎视眈眈,虽然无人做声,然而难掩心中激动。使得即便是炎阳高照,也丝毫不能给人以暖意。
而此时宫闱内院却是另一番景象:小皇帝柴宗训缩在太后怀里:“赵点检使,汝一向忠心为国,怎可做出此等大,大逆不道之,之事。”
赵匡胤伏在地上,却声若雷震“臣惶恐,然则大势所趋,却非臣一人可左右,还望圣上也莫要逆势而为。”
太后珠泪涟涟:“赵检典使,先帝待你有天高地厚之恩,还望卿家看在先帝情面上不要*迫我们孤儿寡母,哀家愿封你为王。”
赵匡胤不为所动:“臣宁做刘寄奴,不做曹阿瞒。事已至此,断决之权已不在皇上手中,亦不是臣说了算,而是由外面的将士们做主,只怕这一点太后同样心中有数。”
太后闻听,心中最后的希望被扑灭。立刻没了主意,也不做声,似是连哭的力气也没有了。太后默默的坐在榻上,赵匡胤同样也默默的伏在地上,殿内只剩下小皇帝的哭声,殿门外十数名兵士严阵以待,只等赵匡胤一声令下,便冲入殿中。过了一会柴宗训止了声息,盏茶过后,柴宗训一声长叹:“罢!罢!罢!朕便做了这亡国之君罢。”
三日之后,柴宗训下诏禅位于赵匡胤。至此,自郭威立国,传于柴荣,再传于柴宗训,后周江山易主,彻底终结。
赵匡胤登基大宝,立国号为宋,史称宋太祖。既已称帝,赵匡胤志在江山一统,此后大宋国席卷天下,包举山河,鼎定中原。
且说这一日:赵匡胤在御书房挑灯批示,忽觉倦意上涌,就伏在龙书案上睡着了。正睡着,直觉一激灵。醒过来再一看,这可不是自己的御书房啊,立身于一片白茫茫之中,仙云袅袅,仙雾飘飘。抬头观望,只见飞甍瓦舍檐崖轩榭,皆为金玉琉璃,端的是巧夺天工,不似人间楼台。
正诧异间,一紫袍人飘然而至。“尊驾可安好?”赵匡胤心头泛疑,此乃何人?对朕竟无惧意?见不答话,紫袍人大笑:“哈哈哈,尊驾莫疑,且随山人走来!”说了声走,赵匡胤竟不由自主的悬到半空跟着就飞走了。
许有一个时辰的光景,按下了云头。赵匡胤定睛观瞧“啊!竟是南天门!仙师啊仙师,你怎么将朕领到这儿来了?”事到如今,他自然明白这紫衣之人非是凡间之士。故而有此一问。
那人抚须微笑:“赵居士,山人乃是玉皇高上帝驾前天师张道陵,奉法旨引你上天庭一游。容山人头前带路。”说着张天师就带着赵匡胤进了南天门,走在这天宫之上,赵匡胤只觉眼花缭乱,怎见得,有诗为赞:仙家福地景非常,紫气东来照未央。
六龙回日巡尘世,太阳金乌栖木桑。
华辉遍洒琼楼榭,玉桂玲珑明月光。
兰芝仙草芬芳馥,松柏神树郁青苍。
玉池金龙吟角羽,梧桐栖凤鸣宫商。
玛瑙蟠螭舞檐宇,奔云腾雾画雕梁。
八洞神仙坐论道,南极仙翁寿无疆。
谁晓昔日寻常景,惊煞今朝宋君王。
二人一路走来,天庭美景尽收眼底,赵匡胤心下大叹,不禁萌生慕仙之意。穿过无数楼台亭阁,二人到了披香殿侯下。
不消片刻,只听得殿外环珮叮当,众仙娥将珠帘分为左右,黄巾力士开道,正当中一人缓步进殿,头戴平天冠,身着滚龙袍,正是身居九重天,驾坐凌霄殿,三界共主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
赵匡胤与张天师起身见礼,玉帝还礼后赐坐,赵匡胤再次行礼。玉帝笑道“朕乃天庭之主,尔乃凡间帝王,赵君不必多礼。”这厢连忙道谢。玉帝又赐琼浆仙果,天地灵粹,观赏仙家乐舞,一时间宾主尽欢。
酒过三巡,赵匡胤不禁问“不知大帝召赵某一介凡人上天作何因由,难不成要让寡人成仙?”玉皇大帝抚须不语,张天师接过话头:“居士莫疑,待山人慢慢道来,赵居士以一己之力匡扶社稷,整合天下,使龙脉再度归一,重振华夏龙气,立不世之功,受亿万功德愿力,陛下正是请居士上天游览而已。”
赵匡胤似懂非懂“天师,寡人不过方收拾中原,谈何一统天下,什么龙脉更是模棱两可,无稽之谈。”
话一出口玉帝与张天师相视大笑,“唉,居士,你莫要轻言,请先随山人看来。”说罢,张道陵引着赵匡胤来到殿中央,掐决念咒,暗施妙法。“居士自看便是,此乃你大宋江山。”说完脚下的云雾散去。赵匡胤低头俯视,万里锦绣山河入眼。“啊!为何是如此?”那山河之上、阡陌之间、城郭之内凡有人烟处所,皆有瑞采升腾,于云端上汇聚为万丈金龙,马面、狗鼻、牛嘴、鹿角、蛇身、鹰爪、鱼鳞、狮尾、虾须,腹生五爪,威压华夏九州,向着南唐,北汉,吴越吞吐龙息。
看着惊的说不出话的赵匡胤,张天师笑道“这便是气运,并非不可捉摸,只不过是我们站的高罢了。”
宋太祖深以为然,再看脚下时要细心的多,发现了几分不妥,那金龙确实强壮,在空中翻腾盘旋,向南方耀武扬威,畅通无阻,中原大地生机蓬勃,然而自燕云十六州往北,同样有瑞采升腾,汇聚于云端,虽未凝成龙型也有了几分气候,隐隐与大宋龙脉分庭抗礼。赵匡胤面色微变“...契丹...”“这便是天下大势,赵君可是看清楚了?”玉帝捻须发问。
赵匡胤心神游离不定,随口答道“远处尚看不清,待寡人仔细看来。”说罢,便猛的俯身要看清契丹更北方是何光景。惊的张天师连忙大呼“居士不可,此乃冥冥中之天意,无论仙凡,皆无资格窥伺。”这边厢置若罔闻,依旧看去,只见远方入眼的是浓浓黑气翻涌,血光冲天!“啊也!”吓的赵匡胤只觉一股忿气充顶,步下轻浮,几摇几晃,更觉头重脚轻,向前一倒,栽下了云端。张天师见此,回身启奏玉帝,君臣二人相视一笑。
“啊也!朕命休矣!”赵匡胤猛坐起身,衣袍几被汗水袍浸湿,内侍连忙上前侍候。赵匡胤大梦惊觉,然久久不得释怀。
此后百六十年,江山久靖。哲宗崩,端王赵佶继位,端王万般皆能独不能为君,才气虽高,于社稷无益,更兼赵佶好大喜功,最爱粉饰天下,身边亲近之人多为奸佞贼子。在为二十六年中重用六贼,横征暴敛。更强征花石纲,行船过处,凿城拆桥,百姓苦不堪言。享国日久,反使得国事艰难,民不聊生,最终落得个天怒人怨,最终引下天罚。
宣和四年,徽宗赵佶仓皇传位于太子赵桓,年号靖康。
同年,北邦完颜宗弼统带三川六国九沟一十八寨一百单八邦的人马由北往南马踏中原,顷刻之间,汴梁城破,宋廷皇族尽为番邦所掳,为靖康之耻。再后来,九皇子赵构在江南登基坐殿,定都临安,自此,大宋朝一劈两半,分了南北。这正是:陈桥思变起刀兵,黄袍加身宝祚兴。
百年贤士积国力,七朝天子求武功。
江南花石离吴越,辽东铁骑入汴京。
康王金殿向北坐,醉看杭州且偷生。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https://www.biquya.cc/id44990/2405329.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