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玄幻奇幻 > 末世雄起 > 第二十七章 去欧洲

?

  “这没问题,朕这里还有些积蓄,拨给你五百万两,你先接济着用,不够朕再想办法。你也要多动动脑筋,能多收入一点,朕这里负担也会轻一些。整编的时候一些老弱病残该淘汰的就淘汰,朕要的是精兵,可以许诺把辽东的土地分给淘汰下来的老弱,不愿在关外的,可到关内来谋生,要发给他们路费。对了,一定要把军士分成两级制度,一级是主力中的主力,待遇要高,平时训练要强化;二是预备军队,待遇可稍低一些,作为战时的补充,训练强度可以稍弱一些。”

  孙承宗没想到皇上一下就给了五百万两,心里不禁一阵狂喜。只有他自己的心里明白,为什么明军的战斗力下降,就是因为饷银不足。辽东的军队为什么变成了将领的私兵,就是因为朝廷拨不下饷银,兵士的饷银都是由将领自己掏腰包,所以军士只知道将领而不知道朝廷,到最后就慢慢变成了将领的私兵。如今皇上拨给了充足的军饷,所有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原本以为皇上也就是给个百八十万,救救急,没想到一下子给了五百万两,事情就更容易了,只要是把兵士集中起来,发给他们饷银,将领再让他们哗变,就不可能了。

  “老臣谢过皇上,有了这五百万两军饷,辽东问题就解决了,至于有个别将领反对也翻不起大浪了!老臣想的是把所有反对的将领,都遣送回关内,交给皇上,让他们彻底地失去依托。以后为防止将领私兵的现象,所有的饷银都由朝廷直接发给兵士,杜绝将领贪污兵饷的可能。还要实行将领流动的制度,就是每个地方将领不得连续任职超过三年以上,过了三年必须调动。等臣整顿完毕以后,就把山海关、宁远和锦州的将领交流。臣会专门成立一个军官的考核司,记录将领的档案,根据将领的表现和军功决定将领的提拔与罢黜!”

  “很好,这个制度好,你现在辽东试行,等条件成熟的时候,朕会在全国推行,到时候朕也会把兵部来个大变革!待你把军队整编完毕后,朕的新军应该也练得差不多了,到时候会给你派教官,按朕的方法训练军队。现在你的任务是整编完军队以后全力防守,不要冒进去进攻建奴。我们要利用好我们的长处,用我们的坚城去消耗建奴的有生兵力。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朕会亲自去灭了建奴!”我的想法很简单,现阶段就是坚守,把建奴的兵力都吸引过来,待我的新军练成,新式武器出来以后,在消灭建奴就是小儿科了。用大炮和火*枪对付长矛、弓箭,那怎么是一个档次的!

  “皇上圣明!臣一定会以皇上的百年大计为重的。”

  “嗯,整个辽东是一个整体,东江镇的毛文龙是个人才,但是朝廷对东江镇的重视一直不够,特别是在建奴攻破了我海州、盖州、复州、金州之后,所以朕打算加强东江镇的实力,爱卿有何良策?”

  “皇上的大局观,非臣所能及。”毛文龙孙承宗是熟悉的,当年就是他把毛文龙从建奴手里给策反了过来的,但此人比较跋扈,好夸大其词,独领一面恐难当大任,但冲锋陷阵是一个好手。

  “皇上,东江镇的皮岛、獐子岛和鹿岛互为犄角,互相支援,是对建奴大后方的一个实在的威胁。建奴一直极想拔掉这个钉子,但毛文龙颇有谋略,作战也还勇猛,所以建奴攻打了几次也没讨到好处,就放弃了。关键是东江镇的兵力也不多,建奴也不是十分放在心上。现在皇上想把东江镇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那毛文龙的能力就略显不足,此人武力有余,但智谋略嫌不足,臣举荐一人杨嗣昌,他曾在登莱任职,对东江镇也颇熟悉,此人颇有谋略,有他督管东江镇,东江一定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杨嗣昌,这个人怎么熟悉,好像和洪承畴一样是镇压李自成和张献忠的文臣吧,老孙推荐看来能力应该差不了,把他招来看看。

  “嗯,就按你说的办,这件事朕来办就行,你把杨嗣昌直接给朕找来就行。对了,加强东江镇的实力,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登莱和东江的联系,所以朕决定在登莱筹建大明水军,现在只能先从全国各地购买船只,再在威海卫建立造船厂。就把登莱水师单独独立出来,在此基础上设大明水师,基地设在威海卫,你有没有合适的人选来接管这只水师?”

  “自从大明禁海之后,我大明水军逐渐没落,特别是孝宗时期为了禁海,减轻朝廷的负担,而直接把建造海船的图纸全部烧毁了。一直到了神宗时期倭寇横行,水军才有所发展,但也仅限于绞倭寇,规模也不大。现在我大明也只有登莱和福建两只水师,因此颇知水军的将领还真不多。但臣听说前抗倭名将俞大猷之子俞咨皋现为福建水师总兵,颇有乃父之风,对水战也颇熟悉,此人到可以用!”

  历史名人俞大猷的儿子,嗯,虎父无犬子,应该也差不了。对了戚继光的侄子戚金不知在什么地方,刘乔这家伙也没给我来信。

  “好的,那就依卿所言,让兵部发文把他找到京城来,朕要见他!”

  “臣遵旨!”孙承宗急忙应声道。这也算是对故人的一种告慰了。

  看了看时间,天也不早了,我打算让老人家回去了,就对他说:“后天的会操你一定安排好了,不得出了任何纰漏。还有,你去辽东为了以防万一,朕派五百锦衣卫和一千御林军保护你,去了以后一定要注意个人安危,防止有人狗急跳墙!”

  “老臣谢过皇上天高地厚之恩!”

  “嗯,朕知道了,等会操结束了,你就直接去辽东上任吧,就不用和朕辞行了,此去山高路远,太傅多多保重!”说到这里,我不禁动了感情。哎,让一个六七十岁的老头再去冒这些风险,实在过意不去呀。但是为了天下苍生,只能委屈你了。

  孙承宗再次谢恩之后退了下去。活动了一下筋骨,我就和芷萱休息了,当然芷萱答应的事情肯定是办了。就是练功了,你是不是又读歪了!哈哈。

  一夜无话,第二天睡到自然醒才起来,王承恩这次也没有来打搅,可能是我给他新安排的工作占了他很大的时间,明显在我身边出境的频率少了。

  大约到了上午十点多钟的时间(我还是用现在的时间标准吧,古人的是在太麻烦了!)内侍来报徐光启求见,是不是科研基地有什么新的成果了?我赶忙让内侍宣老徐同志觐见。

  徐光启带着三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来了,进门之后这三个外国人也学着徐光启的样子给我叩头请安。看来这些外国人到中国来已经被中国的文化同化了,我也不会傻到像后世的一位十全老人那样,认为外国人的膝盖是直的,不能下跪!

  “爱卿平身!”我赶忙把老徐和几位外国友人拉了起来。徐光启看到我的动作之后,对几个外国人耸了耸肩,意思好像是怎么样,我们的皇帝和以前的不一样了吧,多平易近人。

  “徐爱卿,这三位外国朋友是……”

  “回皇上,这三位都是老臣的教友,这两位是来自德国的汤若望和邓玉函,这位是来自意大利的罗雅谷。”邓玉函和罗雅谷没有听说过,但是老汤是熟人呀。(题外话:就是这老汤到了清朝时期很是影响了清朝的帝位传承一把,要不是他可能历史上的所谓康熙大帝也就不能继位了。但是顺治莫名其妙死亡之后,史书记载是死于天花,据野史考证可能是死于花柳病。后来有资格继承皇位的王子中只有玄烨出过天花,老汤建议立玄烨,因为他出过天花,不至于再和顺治帝一样早逝,于是康熙大帝才登上了皇位。)除了邓玉函,老汤和罗雅谷都很年轻,汤若望大约三十多岁,罗雅谷也就是二十多岁的样子,邓玉函大约要五十多岁了。

  “Nicetomeetyou!”三个人惊呆你了,用蹩脚的汉语说道,

  “皇上您会英语……”哎,忘了,本想拽一下呢,结果人家是德国人和意大利人,不过看样子他们倒是懂英语,看来传教士的工作很不安定呀,需要到处颠簸,肯定流浪到英国去呀,呵呵意淫!

  “呃,朕跟一位友人学过几句英语,但是德语和拉丁语就不会了,德语也就是会歌Ade……”,这还是后世学鲁迅的《百草园与三味书屋》中学的,意大利的拉丁语就不要说了。

  “Ou,亲爱的皇帝陛下,您太幽默了!”三个老外耸了耸肩膀之后,叽哩哇啦的说了一阵,看来还是用他们的母语交流比较方便。

  看到他们说起来没头,徐光启咳了一声,“咳,三位教友,不要忘了你们来的任务!”

  “Ou,亲爱的徐,多谢你的提醒,皇帝陛下真是太可爱了!亲爱的皇帝陛下,徐已经把事情都跟我们说了,我们代表主教大人感谢您,愿主与您同在,您和您的臣民一定会得到主的赐福的!阿门!”

(https://www.biquya.cc/id44455/259093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