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皇上,师傅已经把皇上的吩咐都给我们说了,回去以后我们就搬到城东的皇庄基地去,争取早日研制出皇上所说的武器。不过人手太少,请皇上允许我们招募一些这方面的人手。”
“这没问题,人手全交给你们去找,只要是你们觉得是这方面的人才,都可以自行招募。不过一定注意保密,只要是进了皇庄,任何人不得外出,还有核心的工艺,不能由一个人全部掌握,必须分流程去做,每人掌握一点。这样,即使将来有人不小心泄露了消息,也不至于对我们形成太大的影响。”
看了看他们两个兴奋的样子,我接着说:“火器的研发是我大明的机密,你两个人一定保护好自己的安全,若有什么困难,可以直接来找朕。一旦你们研发成功,那时朕必将用你们研发的武器,消灭建奴,中兴我大明,到时你们就是名垂千古的忠臣!”
“臣等一定紧跟皇上,为皇上千秋大业鞠躬尽瘁!”两个人表一番忠心之后,我就让他们退下了。
就在我在京城忙着铲除魏党,整理国是的时候,在河北高邑的一个山村里,确实另一番景象。
这里是太行山下的一处叫赵家村的村子,虽然山清水秀,在万历年间以前却也籍籍无名。可是自从出了一个赵*南星之后,这个村子就变得闻名遐迩了。有明建立以来,直至万历年间,高邑出了一个进士,那就是赵家村的赵*南星。出个进士也还没什么,关键是赵*南星在朝廷做官做到了吏部尚书,这可是百官之首,天下的官员可都归他管。又成了东林党的党魁之一,天下的读书人,没有不以认识赵*南星为荣的。所以从那以后,小小的赵家村编人员络绎不绝,不时有操着各地口音的人来拜访叶家的族人——当然是赵*南星的家人。周围十里八乡的乡亲也都来凑热闹,想沾一点人气,给自己的子孙后代用。一是这小小的赵家村竟比县城还要热闹。
但此时这个小山村却是格外的安静,原来自从魏忠贤当权以后,拉拢东林党不成,就专门和东林党作对,等到魏忠贤掌握了朝权,北方的东林党势力已经被魏忠贤清洗得差不多了,即使没有赶尽杀绝,民间的交往却是断绝了。地方官也都巴结魏忠贤,地方东林的实力就非常难过。虽然京城的魏忠贤已被铲除,但地方上受到的影响还是不大,甚至有好多地方都不知道魏忠贤已经伏诛了。
此时在村子后面的一座小山的半山腰,有几间青灰色的瓦房,与周围的山色浑然一体,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在瓦房的正屋里,一位七旬左右的老者正在和一名四十岁的中年人在谈话。老者问中年汉子:
“雅存,京城来的消息可是准确?”
被称作雅存的中年汉子恭敬地说:“老师,千真万确,这是在当初我们在京城设下的暗装传回来的消息。魏忠贤却是已被当今皇上给处死了,一同处死的还有京城的魏党,但是地方的魏党都没动,还发下诏书不再追究魏党。说是只追首恶,协从不办。”
“当今皇上不简单呀!要么就是身边有高人呀,这是怕自己根基不稳呀,想着稳定自己统治。什么协从不办,等当今皇上根基稳了,这些人一个也跑不了。”
押了一口茶,老者继续说道:“魏党倒了,现在朝廷的的权力形成了一个真空。皇上也需要有新的依附势力,京城经过皇上的清洗,大批的六部官员需要人手,这个时候正是我东林重新崛起之势。只要我们在这个时候投向皇上,能得皇上重任,那我东林主张的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理想就一定能实现。等我东林事大,到时候皇帝也不得不答应了。”
“老师说的是,这是我们东林的机会。但是我怕东林党内别的派系会出来搅乱子,而且也不知道当今皇上是什么心思。若是皇上想依靠齐楚浙党,那我东林能否崛起也不好说。”
“雅存见识见长了,能看到这一步,比东林内的好多自以为是的高士都要高明得多了。当时为师就主张不要过分地逼迫齐楚浙党,可以适当的联合,分一些利益给他们。(这是指的是熹宗初年的时候,魏忠贤拉拢东林党不成,想除掉东林党。而东林党也想铲除魏忠贤,主要是是心理的清高,对阉人的蔑视。觉得一个阉人骑在自己头上,心里很不舒服,有辱读书人的斯文,于治国理念没有丝毫的关系。但是东林党不但攻击魏党,连齐楚浙党也不断打压,最后齐楚浙党一起倒向了魏忠贤。)可是他们不听,最后导致齐楚浙党倒向魏忠贤,才使我们在和魏忠贤的争斗中失败。我们一定要吸取上次的教训,这次一定要提前联络齐楚浙党要员,必要的妥协还是需要的,毕竟这么一块大蛋糕,我们自己也吃不下。只要是能联合起来,将来抗衡皇帝就没有问题了。”
“老师高见,这次您一定要掌握党内的力量,不给那些人以可乘之机。”
“我们必须两手准备,我招呼党内的人,你去联络齐楚浙党要员。一会我给你个名单,你派可靠的人去联络他们。我们清闲的日子到头了,下面要忙一阵了。”
“老师,你一定要保重身体,能交给弟子去办的弟子就去办。您是我们的主心骨,有您在我们心里才踏实!”
“嗯,雅存呀,你也跟随为师有几年了吧!”
“老师,弟子跟您整整八年了!”
“嗯,也该出去历练一番了,等时机合适,到南方找个合适的省去主政吧,毕竟只有地方的工作经验,将来才能有政绩向上发展!”
“谢老师,弟子愿一直呆在老师身边服侍老师!”
“哈哈,雅存呀,为师岂是那不懂世故之人。你一肚子的学问,若不能济世,又有何用?再说了,前人要是挡了后人的出路,会遭人骂的。呵呵,不必再说了,为师已经决定了,待回京城,为师就给你去运作。”
“谢谢老师!那弟子就想去忙了!”
“嗯,你去吧,晚些时候过来拿名单!”
雅存走后,老者陷入了沉思之中。他就是赵*南星,自从被魏忠贤罢官之后,他就在这里蛰存了下来。表面是不问世事,实际上和各地的东林党都有暗中的联络,所以京城发生的事情,连县里的主官都不知道,他就已经的信了。此时的他正在考虑自己接下来的计划。
回想自己的过往,在考中进士之时也曾豪气万分,想着拯黎民于水火,可是初生牛犊却遇上了巨大的阻力,差一点就不能官位不保。这时江南的大盐商找到了他,愿意为他疏通关系,可以保他扶摇直上。但是前提条件是必须做他们的代言人,在朝廷中不得有损害他们的政策。万般无奈之下,赵*南星答应了他们,后来他的官位不断上升,最后做到了吏部尚书。其中随着官位的上升虽然他也很想摆脱盐商的控制,但是无奈他们的利益已经纠在了一起,要想分开已不可能了。如今他的家人和族人,大部分都已经去了扬州,经营盐场或者是从事其它的生意,已经和江南商人实力成为一个整体,此时若是收手,他将会是众叛亲离,因此他只能走下去!
现在的形势十分明朗,皇上除掉魏忠贤,朝中肯定会经过一次大清洗,正好趁此机会安插自己的势力,趁机为东林把握朝政。而皇帝此时也需要盟友,建立自己的班底,帮助自己扫除障碍。这个时候若是自己积极的向皇帝靠拢,就一定能得到皇帝的信任,再次主政就会顺利成章。关键是在清理魏党的时候,可以趁机把魏党势力收入自己麾下。如此便能在东林党内形成绝对的实力,其他人想挑战自己党内的地位也不可能了。可是怎样才能让皇帝重新启用自己呢?
皇帝想让朝廷安定下,然后一个一个收拾魏党,不能给皇帝机会,朝廷越是稳定自己上位的机会就越小。只有把天下这塘水搅混了,自己才有大显身手的机会,天下越乱,自己得到的权力就越大,东林党就会得到更多的上位机会。想到此,他心里定了下来,走到书案前提起笔给皇帝写起了奏折《劾魏忠贤祸国乱政折》。给魏忠贤定了谋逆、乱政等二十条死罪。
待写完奏折之后,赵*南星站起身来,吹吹奏折上的墨迹,然后小心翼翼地站起身来放在了身后的书匣之中。
然后拜了两拜,皇上,就全看您的了。走出了屋子,抬眼看了看四周的风景,快秋天了,天气要转凉了,京城此时正热闹着吧!他心里想着,慢慢地踱着步走向山上走去,渐渐地不见了身影。
到得傍晚时分,雅存重新来到了瓦房里边,取了赵*南星写的奏折和给他的名单,吩咐可靠的人分头行动了。
赵兵骑在马上,一路沿着官道向京城奔去,明显的看到以前冷清的官道人多了起来。其实他不知道,这些官道上的人,大部分是各地官员的私人信差,有的是上奏折,有的
是到京城来探寻消息。原来,魏忠贤伏诛的消息已经发布了出来,皇帝也下了诏书,不追究各地的魏党。于是天下官员与读书人纷纷给皇帝上书,细陈利弊。
(https://www.biquya.cc/id44455/243465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