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着刚才的话,我开始梳理自己的思路:
“科技立国首要就是需要金钱。所以,第一要事是实验出玻璃和水泥,这样我们就有了源源不断的财源,科技研发才会成为有源之水,有根之木。第二要事就是需要有动力,这种机器朕给它起个名字叫蒸汽机……”
“皇上,这个蒸汽机是什么鸡?怎么写?”徐光启问道。
怎么写,繁体字我也不会呀,对了,我可以描述呀:
“水壶里的水开了以后冒出的热气叫蒸汽,机就是机器的机。”
他们两个急忙低头记录。
“蒸汽机的发明必须需要合格的钢才行,所以第二件首要之事就是炼钢炉的改进与试验。这样有了钱和钢材我们就可以进行下面的工作。而且高温炉的实验,也可以为玻璃和水泥的烧制提供经验。”
“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需要熟练的技术工人,这个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完成,一个是把全国各地的工匠找来,当然是找水平最高的,二就是从西洋聘请,中国的工匠也可以实行聘用制度。”
看了看他们的记录,我接着说:“要想使工匠的水平和我们制造机器的水平提高,就需要教育,当然是完全区别于我们现在学习四书五经的教育。朕要他们学习的是如何制造机械,如何造船,如何造火器等等。因此这种教育就需要一种新的授课范本。这种范本朕可以找人编写一些,徐爱卿,你可以把数学整理出来作为授课内容,再有教材可以用刚才我们说的办法从西洋弄一些。先生可以是你,也可以是懂机械制造的人,朕也会去授课,再从西洋聘用一些,有几个人,等一会朕单独书写一份给你。授课的形势也要有变化,争取采用一位老师教十几个,甚至几十个的办法。这个到后面朕会告诉你们怎么做。”
哎,说着说着又说多了。好了,就让他们先掌握这些。
“徐爱卿,一会你去找王承恩,让他领你去一个地方,那里就是你以后搞研究的基地,先给朕把炼钢炉造出来。对了让你的两个学生孙元华和毕懋康来见朕,就明天吧。好了,说了这么多,你也回去消化一下,有什么不理解的,再来找朕!”
一拍额头,我差点忘了一件事,“去西洋的人,你尽快找来,朕要亲自接见,这事要快!”
“微臣遵旨,臣告退!”说完徐天启退了出去。毕竟上了年纪,和我谈了这么长时间,体力有点不支,思想上又受到了这么大的冲击,出门的时候差一点被宫殿的门槛绊倒。徐光启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我挥挥手,让他退下了。
转过头,我对芷萱说:“芷萱,你一会整理好了把这些东西存起来,过一段时间朕会拿出来看一看,以便补充和修改。这些东西除了你之外,任何人都不许接触,朕这就让人把侧殿收拾出来,以后你就住在那里,随时准备来见朕。”
余芷萱听了,简直呆了。把侧殿给她住,这是什么待遇?皇后娘娘也不过是住在慈宁宫里,只有皇上和皇后才能住在乾清宫,现在她一个宫女就让她住在侧殿里,真不敢往下想呀。
其实,我也是对明朝的礼仪不是很了解,只不过是想让她离得近一些,以后会方便很多,就像后世的秘书一样。
“对了,芷萱,以后只要你在,朕和大臣的谈话你都要记录下来,这可能会很累,但对朕很重要。”因为我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有了灵感,说出话来自己可能也没有意识,所以我便让她随时记录,以便我想看的时候能拿出来,以便弥补一些不足和失误。
奴婢多谢皇上厚爱!奴婢不嫌累,能伺候皇上是奴婢修来的福分,怎敢嫌累,有什么事情皇上尽管吩咐就是!”
哎呀,这小嘴甜呀,越来越会说话。忙和了一上午,转眼到了进午膳的时间了。我吩咐御膳房把饭送到了乾清宫,让芷萱和我一同进膳。吃完了午饭之后,我午休了一个时辰,这是我上大学时就养成的习惯,中午必须午休,否则一下午没精神。
午休起来以后,直选伺候我洗漱完毕,就和她拉了一些家常,我也趁机了解一下明朝的生活习惯。
正在我们两个说话的时候,王承恩进来禀告说孙承宗来了。我一听,又来一个名人,天启皇帝的老师,兵部尚书,太傅,蓟辽督师,明末著名的军事家,一连串耀眼的光环,可惜最后落得个全家战死的下场。今天既然我来了,就不会让他死得这么不值,我会充分挖掘他身上的每一个潜力细胞,补我不足,为我所用。
孙承宗走进来,跪下请安:“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我还是有点不适应,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让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子跪拜,实在不好意思,这在前世都已经是可以当我爷爷的人了。我赶忙上前一步,把他拉起来。
“孙爱卿快快请起!你是有功于国家的人,又是皇兄的老师,于公于私都不用行如此大礼。朕下一道口谕,孙承宗功高社稷,勤于王事,从今以后圣前免跪,赐座!”
确实也是,孙承宗今年应该快七十岁了的老人了,这在当今社会早退休了。可在大明,这还在正当年呀。嗯,我觉得国家应该把退休年龄推迟到七十岁,不应该到八十岁,可以举例子呀,明朝的严嵩八十多岁了还能干宰相呢,呵呵,又愤青了。
待我把老孙头让到椅子上坐下了,仔细打量了一番。不愧是帝师,真是有范。如果说拿徐光启和孙承宗比,徐光启好比是邻家大爷,孙承宗就是赳赳武夫。老孙虽然年近七旬,但仍然浓眉发言,胡须乌黑,一脸正气。只不过在这正气之中,还隐藏着丝丝的无奈。任谁也明白,怀才不遇最难人,可是怀才遇了之后又不遇,那滋味才更难受。
把孙承宗让到座位上坐好,我整整衣冠,拱手深深地给他鞠了一躬:“孙大人,你为国操劳,却遭奸人所害,此一躬朕代先帝向你致歉。”
说完不等他反应过来,我又深深地鞠了一躬:“如今天下阉党为患,贪官污吏横行,我大明虽表面繁华,实则已经外荣内枯,外有建奴窥伺,内有流民伺机作乱,实则已然到了生死存亡之秋,国事如此,何去何从,请先生教我!此一躬,朕代天下水深火热之黎民求教先生。”
听我说完这话,孙承宗也不在椅子上坐着了,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下:“皇上所言,微臣实不敢当。雷霆雨露,莫非君恩,先帝对臣有知遇之恩,臣万死不敢有任何怨言!”
老孙有点激动,用手擦了擦眼泪,感动的流泪了。只凭此,就能看出老孙和老徐的区别,老徐是有真才实学的科研人才,不会作假。老孙是有真才实学的政客,官面的事情还是很油滑的。
“皇上刚才所说乃肺腑之言,臣愧不敢当。为国尽忠本是我辈本分,岂敢受皇上一躬,如此折杀老臣。”
看到他又跪下了,我赶忙把他来起来,:“孙爱卿切莫如此,你受的此躬。既然你说这是你的本分,那朕也就不再客气,你可愿助朕中兴大明,让朕成一千古明君,而你做一位千古名臣。使我君臣成为后世君臣知遇的佳话?”
“老臣谢过皇上,臣自当尽我所能为皇上计!”
我让内侍给孙承宗把茶端上来,“那你就给朕说说当今天下之事!”
孙承宗喝了口茶,开始娓娓道来,看来他也思考了很久了:“当今之事,可分为政事和军事,内事和边事。也就是两弊两患。”略一停顿,孙承宗继续说,“我先说两弊,政事和军事。如今我大明天下政事已基本陷入瘫痪,国家的治理需要能员干吏。但如今的官员已经基本上是无官不贪,现如今天下的官员,可基本分为两类,不干事的贪官和干事的贪官。即使稍有清廉之吏,因不容于当今官场,不是被挤走,就是自己辞官了。现在的国家只是在依靠惯性向前运行,已毫无效率可言。现今的情况是,国家即使能干预也只是干预到县一级,乡村现在是有乡绅在维持,农民生活困苦,即使是有了不满,也不可能上达天听。此一弊。”
喝了一口茶,看到我在认真地听,他接着说:“二弊是军事。如今咱们大明实行卫所制度,在开国之初,确实减轻了国家负担,提高了国家军队的战斗力。但是经过二百年的发展,现今的卫所已经名存实亡。如今的情况是大部分的卫所已经成为将领的私产,卫兵成为将领的奴隶。而且所有的卫所都不满员。战斗力已经接近于零,仅比普通的流民战斗力会强一些。还有军队的组成不合理,骑兵花费太大,国家供养不起,因此军队的机动性太差。一旦发生战事,各军队之间根本不能配合作战。再就是武器。现在的武器攻击主要是归兵部管辖的匠作坊,现在的匠作坊已经成为官员莫取暴利的金库。每年户部都会拨给银两让他们制造武器,但大部分的钱都被各级官吏—上至各部官员下至卫所将领所贪墨。因此造出的兵器根本不能用,一旦发生战事,让兵士拿着这样的武器怎么和敌人战斗!此二弊。”
听到孙承宗说的这些,我不禁大为叹服。不愧是明末的名臣,说的这些即使我这个穿越者也不知道。看来是历史没有给他发挥的舞台,否则,历史将会重写。既然我来了,就给他搭起这个台子。
他说的这二弊我也知道,但是我还真没有深入地考虑过,一席话让我受益匪浅呀。
“皇上?”看我有点走神,旁边的芷萱轻轻地唤了我一声!
(https://www.biquya.cc/id44455/239523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