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铁流1911 > 第三三六章 国会之前

?    北京紫禁城西南面的象来街,因参政院大楼在此而被称为国会街。

  

      参政院大楼是清末所建,原名资政院,辛亥**结束后,南京临时参议院北迁到此办公,直到1913年被袁世凯下令解散后,因为种种原因而迟迟没有选举参议员,故而参政院大楼空空荡荡的,国会街也有些名不副实了。

  

      10月1日,全国普选出来的国民代表大会将在紫禁城太和殿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出**第二任正式大总统和立法委员会、参政委员会,其中参政委员会将回到参政院大楼办公,行使政策咨询、国策建议、行政监督和立法提案等权力。

  

      黎元洪、段祺瑞、何向东和冯国璋相约于9月28日齐聚参政院大楼前。两层高的欧式风格大楼整修一新、清扫干净,随时准备着迎候新选举出来的186名参政委员开会、办公。

  

      所谓普选,在这四个人心里也就是一个过场而已,特别是在“排斥孙黄于局外之后”。当今的中国蹭了欧战红利,经济蒸蒸日上,外交、内政、军事各方面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在整体的“上升期”里,国民对临时责任内阁以及代理大总统职务的副总统黎元洪都很满意,不出意外的话,顺利选举黎元洪为第二任正式大总统,冯国璋为副总统兼立法委员会主席,又由黎元洪任命段祺瑞组阁行使政权,乃是板上钉钉的事儿。

  

      走走看看,冯国璋突然说:“向东,得空也把你那个衙门整修一下,那么多的军费就真挤不出百来万元?”

  

      颁赏胡同的总参谋部原本是郡王府,说来规格不差,只是总参谋部的摊子从何向东入主后就铺开的很大,人员众多,办公用房舍实在紧张。何向东干脆选择厢房为办公室,把正屋让给了核心的第二局。气派的参政院大楼和寒酸的总参谋部厢房,对比实在过于明显,此时冯国璋心中高兴,又有心示好,故而显得很唐突的就提出了这一问题。

  

      “华甫说的对。”段祺瑞反应很快,指点大楼说道:“总参谋部是军令机关、国防要地,也关乎政府的脸面。向东啊,你那个地方实在寒酸的过分,三万万四千万的军费如果存银行,一年的利息就够你翻新总参谋部了。”

  

      何向东不想翻新总参谋部的屋舍,在他看来,这幢欧式风格的参政院大楼放在北京城里是不伦不类,煞风景得很!今后,政府、军队的办公场地还是在内城之外较为妥当,不过,这事儿等出征欧洲回来后,再放在首都规划、建设的大框架中加以解决为宜。

  

      总参谋长的心思不在房子上,而在自己率军出征之前要办的几件大事。

  

      “宋公、泉公、甫公,刚好说到利息问题,我有些担心呐!”

  

      “嗤!”段祺瑞瞪了何向东一眼,转向黎元洪说道:“宋卿,你看看这小子还担心利息了?工发银行整理中国、交通两行之后,已经是一家独大了。如今经济兴旺,投资踊跃,存贷利息逐渐拨高,去年、今年,梁士诒、程灏功、黎澍他们三次增发钞票,工发、中国、交通三行盈利甚多。嗯他手里好像有工发银行的股子,赚了不少吧?还担心个啥呢?!”

  

      黎元洪知道何向东在“抢救汉冶萍”时捐了几千银元,按照程灏功等人后来订立的规程,摊入工发银行的股本。所以,何向东以及当初捐款的军民百姓都是工发银行的股东,有啥好奇怪的?何某人不是说工发银行才是真正的国民银行吗?对此,他不置可否,面目慈祥的看着何向东,只等他的下文。

  

      “泉公,存贷利息过分拨高不是好事,经济过热、通货膨胀,加之战略物资输出较多,已经造成物价上涨,对民生不利。而且,工商业投资预期看好,存贷两旺,利息拨高使得投资成本和风险增大,不能不预作防范。三位前辈,我们发行的纸币终究是信用货币,经不得半点风雨!”

  

      “什么意思?”冯国璋闹不懂其中关节。

  

      “甫公。”何向东不得不解释清楚。“当前中国经济因为欧战而处于繁荣期,可以说只要投资办厂或者办个小作坊、做点小买卖都能赚钱,有的还能赚大钱。由此造成社会资金一窝蜂的涌向工商业,银行也乐意向工商业放贷,银行的钱哪里来的?吸纳储蓄来的!大家都想投资工商,社会资金的自然储备量大大减少,造成银行吸纳存款困难,不得不提高存款利息。对举办工商者来说,本钱不够而要快速赚钱,上投资规模、增大产出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相对利好来说,银行提高一点贷款利息也完全可以承受。由此,手里有一千元投资办厂的人,往往敢于向银行贷款一千元甚至两千元,建成的工厂就是三千元的工厂”

  

      “这个好,这个好。”冯国璋连声叫好。

  

      何向东哭笑不得,再看看黎元洪、段祺瑞二位,似乎与冯国璋一样的心思。

  

      “一旦欧战结束,交战双方都忙着治疗战争创伤时,欧洲市场就向我们关闭了。年初推行《战略物资输出许可证》制度,当时就有两个考虑,一个是**相关产业的盲目扩大,二个是防止日本浑水摸鱼。道理是一样的,没有市场,价格回落,产品滞销,一千元的本钱和三千元的工厂,其中的两千元是带着银行或者民间借贷利息的,拿什么来还?影响还不仅仅于此,还有产业链的断裂,大量失业人员的产生,银行贷款无法收回也就无法支付储户利息,整个社会都因此乱套,甚至于陷入经济的总体崩溃境地中。”

  

      崩溃,何向东用了一个显然过分夸大的词,不过,非这个词不能刺激三人。

  

      经济确乎过热了,但是这种过热不是没有好处的,也不是在除却欧洲订单之外没有消化市场的。在经济热乎起来的期间,社会在不知不觉的在发生转型,人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需求在增加,国内市场在逐渐成型,却距离完全消化盲目扩张后的工业产能尚且遥远。

  

      1915年初到1918年底,谁能指望在三年多的时间里就把中国从“半封闭式小农经济社会”转变为“开放式的商品经济社会”?如果不能处理好过热期产生的盲目投资,最后反而会打击中国人投资工业的积极性,阻碍工业化进程。

  

      段祺瑞的面色郑重起来,却还是带着一丝侥幸心理,问:“向东,不会如你说的那么玄乎吧?”

  

      冯国璋说:“我倒是相信向东的,他在湖北创立的那些基业,如今可是蓬勃兴旺的很呐!”

  

      黎元洪没有说话,眼神中却透出浓浓的担心来。当年的首义都督是怎么走到今天来的?军事上,靠何向东;**上,靠何向东;经济上,还是依靠何向东。这么几年下来,期间还有几波风雨,对何向东的见识能耐,黎元洪是绝对相信的。当然,他们二人之间还有那么一层“干爹和干女婿”的关系。

  

      “三位前辈,今天的局面看似热乎,普选也看似顺利的得出结果,一切看似皆在掌握之中,其实不然。许许多多的矛盾、危机就潜藏在欣欣向荣的表象之下,一旦某个地方出现问题,很可能就会产生连续的反应,摧毁我们眼前的这一切。这绝不是晚辈在危言耸听!假如1918年底欧战结束,1919年初就可能在国内经济上反应出来,如果我们不提前准备,到时候经济流通困难、银行倒闭、纸钞贬值甚至废纸一张,社会陷入动荡,人们很可能就会想起今天的普选来,他们会找出问题,孙、黄二人为何不是候选人?他们会说这一切都是政府操纵选举,胡乱施政造就的,甚至于远征军参战、流血,为国家争取利益也会被说的变了性质。上升期,一切都是美好的;下滑时,一切都是坏的!如何在上升和下滑间找到平衡?避免经济流通不畅而有崩溃之虞?今天,我们就要着手调整经济政策,用金融手段来遏制经济过热和盲目投资。”

  

      “你有对策了?”段祺瑞听着“假设”,心都提到嗓子眼儿上来了,听闻最后一句才稍微松了一口气。

  

      何向东暗道,不如此吓唬你们,你们也不一定会听本人的“建议”。

  

      “从工发银行、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开始,行紧缩银根政策,不再增发钞票,提高存款利息,严格放贷条件和提高贷款利息。”

  

      黎元洪有一半身家在银行里,听到此言终于发话了:“那不是要亏本儿?”

  

      段、冯二人也有同感。三大银行提高存款利息,那就能吸纳社会游资储蓄;同时,工商业不好贷款了,利息高了,投资预期的利润下降,冒险的精神也就萎靡下来。如此造成银行付给储户高利息,却又减少了从贷款中获得的利益。虽说距离亏本儿还远,但是至少是金融业的利润大大缩水了。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吗?

  

      “有钱不赚”段祺瑞嘀咕了一句,摇摇头,只是抱怨的意思,并不反对何某人的提议。

  

      看着利益在眼前,却生生的要把利益推开,这种事情常人难以想象,也难以接受,对银行来说也是如此。

  

      “此事要办下去,非得军法管控不可。”何向东悄悄的动了一下小指头,看看三人没啥异常反应,继续说道:“立法是来不及了,只能军法管制,就着派兵参战这股子风头顺便办了。泉公,此节能否加入对国会的政府报告里面提出?”

  

      “胡闹!”段祺瑞白了何某人一眼,顿足道:“这种事情提到国会上去,那还不让人吵翻天了?!宋公,请你给个授权,我签字,让他办了,别惊动国会。”

  

      啊……哦!说了半天,可不是就等这句话吗?何某人就是要在国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办了这事儿!

(https://www.biquya.cc/id41818/229024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