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04年十月,1日英军退出西藏。同日,著名雕塑家刘开渠出生。
17日严范孙、张伯苓在天津创办私立中学堂,即后来的天津市南开中学。
19日重庆全城罢市,反对厘金局苛索。
24日华兴会长沙起义流产。
28日清廷在墨西哥设总领事,由驻美使管理。
28日武昌军警搜捕“科学补习所”及“东文讲习所”。
京郊的秋季与华北的大部分地区一样,温和凉爽。乡间的小路两旁是已经成熟了的玉米,在农田之间的草甸里,一些野花绽放着最后的美丽。
刘瑞华目不斜视,大步的走在路上,他身后不远处,胡适小跑似的往前赶路,但是秋季的田野不断的吸引着他的目光,让他时不时的慢下来。身形瘦弱的蔡锷,就在刘瑞华和胡适之间走着路,这个穿着蓝色军服的青年没有在1902年到日本留学,而是在张元济创办的上海军事体育大学堂里上学。在蔡锷身边与他并肩而行的也是一个二十岁左右的青年,他是北洋大学的马寅初。
1904年十月开始的英华大学第二次工农业再教育活动,不再是英华大学一家的事情,听说了消息的袁世凯,命令北洋下属,直隶各大学堂、中学堂遴选优秀学生参加,而在上海的张元济也应王润民的邀请,在他主持创办的上海各大学堂和中学堂,挑选了成绩优秀、思想进步的学生参加。
王润民在活动开始之前,会见了前来参加再教育活动的北洋系学生和上海系学生们。在这之前,他在两百多人的名单中看到不少威名赫赫的人物,心里还想着,看来自己的穿越还是产生了一些蝴蝶效应,让不少历史人物的人生经历发生了偏移。
见到这些青年们因为他的接见,脸上带着崇拜的表情时,王润民又觉得这是很正常的,毕竟现在这些学生使用的教材,全部是用自己的名义出版的,自己在中国大部分读书的青年眼中,应该是个很了不起的人物,自己在上大学时,不也对编写教材的专家们敬仰的不得了么。
因为第二次再教育活动是在袁世凯的帮助下进行的,所以就没有在校内的农业基地进行,地点定在了袁世凯的直隶地盘上。每个再教育小组有四个人,由一名政治委员担任领队,北洋系和上海系的学生被分散的安排到各个小组中间,再教育小组的工作还是学习农业技能,不过这次不是由农业顾问们交给他们相关的技能,而是根据选派,在直隶各地区的乡间帮助农民收割庄稼,同时还要根据学校下发的表格,在农村进行调研,了解华北地区农村的实际状况。
刘瑞华、胡适、蔡锷、马寅初被分配到一个小组,在接受了安全教育和调研方法培训之后,每个人背上自己的行军物资包,从学校出发,步行向目的地进发。
刘瑞华作为再教育小组的领队,他的心里是有一些小小的担忧的,除了自己的同学,不受他喜欢的胡适之外,他的小组里还有两个二十岁左右的青年。刘瑞华今年只有十五岁,而蔡锷和马寅初都已经二十岁了,刘瑞华有些担心他们不会听从自己的指挥,不过这个担心很快就消失了,询问路程、安排营地、安全防护这些具体而实在的工作,很快占据了他的大脑,关于服不服指挥的问题,被他忘到十万八千里之外了。
马寅初明显是个很四海的人,他的热络和话痨,让喜欢安静的蔡锷有些崩溃,不过他很快的就把思路转移到英华大学给每个学生配发的枪支上。根据英华大学的规定,军训用枪是严格保密的,毕竟高仿真度的加兰德步枪是绝不能被外界所知晓的。但是学生的校外活动又必须具备安保能力,王润民只好在现代社会,通过关系采购了一批黑龙江生产的97式18.4毫米防暴枪,不过配备的都是动能弹,他可不希望学生们开枪之后造成很多无谓的人命官司。
虽然说清末时期直隶地区因为有北洋新军的驻扎,相对比较安全,但是小股的乡间的车匪路霸还是不少的,在出发之前,学校组织学生们熟悉了新型号枪支的使用,蔡锷对这款充满工业美感和贴心人体力学设计的步枪惊叹不已,不过其他的外校学生就兴趣了了了。
马寅初就对步枪不怎么感兴趣,而且在他的眼中,英华大学的学生有一种奇怪的感觉,他们步伐整齐,着装一致,不喜欢说话,成天板着脸皱着眉,给人一种生人勿近的感觉。他们每天总是急匆匆的样子,不知道有多少事情要做,多少事情要想,他们在中国第一的学者门下学习生活,却没有一点年轻人该有的样子,一点鲜活气也没有,特别是那个领队的刘瑞华,浑身上下冒着冷气,即使是相对活泼的胡适也没有一点少年人的样子。
对于马寅初来说,到英华大学参加活动是个意外之喜,要不是他在1901年先考进了北洋大学,他是一定会到英华大学来学习的,毕竟英华大学的校长王润民是被称做亚洲教育之父的大学者。特别是英华大学对学生的照顾可谓海内第一,包吃包穿包住不说,每个月还给补助的银元,家庭条件一般的马寅初在北洋大学上学,虽然也不用交学费,但是待遇上远远的不如英华大学优厚,要不是因为结婚的缘故,他可能已经放弃北洋大学的学习,重新考取英华大学了。
这次到英华大学参加活动,在学校里培训了半个月的时间,英华大学优厚的生活条件和教学条件都让马寅初羡慕不已,特别是在工业学院的矿业学课堂上,马寅初第一次接触到电影教学,这样惊世骇俗的东西。电影这个东西在1903年的时候,德国留学生携带影片和放映机回国,在北京天乐茶园放映,马寅初也只是听说过而已,没想到英华大学已经开始使用这一技术进行教学了。
马寅初毕竟是个年轻人,他的话题的主要内容就是英华大学的伙食,他很喜欢吃英华大学食堂每餐必备的红烧肉,他还参观了学校附属的养猪场,对于工业化的养猪场和现代科学的养殖技术津津乐道。
“英华大学的学生们虽然都死板了一些,但是还是很有些古君子之风的,每个班级的学生轮流的负责养猪的工作,我问到他们为什么这么做的时候,他们回答的很有道理,‘实践出真知’王校长真不愧是天下第一的教育家。松坡兄怎么看。”
蔡锷也是个年轻人,但是他的兴趣的更多的集中在军事上,他对于英华大学提供的行军帐篷,三用酒精炉,野外睡袋,望远镜,工兵铲都相当的有兴趣,不过他并不准备和马寅初谈论这些,前面走着的刘瑞华倒是个很好的讨论对象。对于马寅初,蔡锷准备和他说说学校配发的野外军粮,他想这些应该才是马元善(元善,马寅初字)感兴趣的吧。
提供给学生们的野外军粮自然是王润民在现代社会通过网购买回来的,大部分是秦皇岛生产的,把包装撕掉了之后的各种肉罐头、蔬菜罐头和压缩饼干等军用食品,也有一些方便面之类的速食类产品。背着半个月的补给品和户外用品以及步枪,不怎么锻炼的马寅初是相当的吃力的,要不是不想在比自己小了很多的刘瑞华和胡适面前丢面子,马寅初早就受不了,他一个劲儿和蔡锷说话,未尝没有转移注意力的目的。
听着蔡锷对每种行军军粮头头是道的分析着,马寅初心里直翻白眼,这个蔡松坡还真把自己当成个吃货了不成。看了看前面大步流星面目木然的刘瑞华,再回头看看时不时的打量着野外景色的胡适,瞥了一眼身边的蔡锷,马寅初觉得自己相当的倒霉,分到这么个无趣的组里来了。
快到中午的时候,刘瑞华在一片开阔地边上站了下来,对赶过来的蔡锷、马寅初和胡适说,“上午的行进目标已经达成了,现在开始午休,开始搭建营地。蔡锷,你领着胡适搜索周边环境,侦查和排除各种危险情况,马寅初,你和我搭建帐篷,准备午饭。”
蔡锷一听到刘瑞华的话就立即行了个军礼,把行李放在原地,带了步枪和望远镜领着胡适去周边搜索起来。马寅初在心里松了口气,虽然对比自己年轻的刘瑞华直呼自己的名字有些不满,但是因为能够休息,也就不怎么在乎了。开始和刘瑞华一起搭建营地。
半个小时之后,蔡锷领着胡适回到营地,帐篷已经搭建好了,刘瑞华正在煮饭,马寅初坐在帐篷后边气鼓鼓的。蔡锷向刘瑞华行了个军礼,报告了情况之后,就坐在酒精炉煮着的行军锅旁边。胡适倒是对唯一一个穿长衫的马寅初很感兴趣,跑到马寅初旁边坐了下来,问他道,“元善兄怎么了,嘴巴撅的这么高。”
“你们这位政治委员官威大得很,我不过是因为不怎么会搭帐篷,手脚慢了些,在煮饭的时候说了句君子远庖厨的抱怨,就被他好一顿责问,说什么我不通民间疾苦,说我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还说我满脑子封建主义的毒素,简直莫名其妙。”
胡适听了这话,脸上轻松的笑容居然不见了,他板起脸对马寅初说,“瑞华同学虽然说了你几句,但是在我看来一点错处没有,在学校的时候专门组织了培训,你为什么没有认真学习和训练,看来你就是个看不起劳动的人。
另外,看来元善兄读书也不怎么通,孟子说君子远庖厨,可不是说君子就不能做饭了,而是说君子行事应该本着仁善之心。齐宣王有善心对牛,却没善心对羊,杀了羊去祭祀一口没有生命的大钟,这就是封建统治者的伪善。牛是生命值得怜悯,羊就不是生命,就不值得怜悯了吗。更何况淳于髡对齐宣王说过,古代王者爱马,大王也爱马。古代王者爱美味,大王也爱美味。古代王者好美色,大王也好美色。古代的王者尊崇有才德的人,而大王却不尊崇才德之士。可见齐宣王在封建统治者里也是个昏庸好色的人物,孟子为了推销自己的学说给齐宣王脸上抹金粉的话,怎么就不是封建主义的毒素呢。”
听了胡适的话,轮到马寅初面色大变了,作为一个读书人,读书不通的话是一个很大的指责,马寅初固然学的是矿冶专业,但是也读过几本诗书,可是也确实不知道孟子说的话在什么语境下,他只是封建知识分子的习气作怪,不喜欢劳动罢了。不过他不知道的是,不喜欢劳动,在英华大学是个多大的罪名,在第一次工农业再教育中没过关的几个教师学生,现在还在学校的农场里劳动呢。
胡适说完了话,也不管涨红了脸的马寅初,起身离开,走到煮饭的地方和蔡锷坐在一起。过了一会儿,缓过劲来的马寅初也慢腾腾的走了过来,坐在锅边。刘瑞华看了他一眼,也没说什么话,给每个人的不锈钢饭盒里盛了用压缩饼干和红烧猪肉罐头煮的黑糊糊。说实话,这东西看起来是非常倒人胃口的,不过因为十多公里的步行,再加上丰富的添加剂的香味,大家还是吃的津津有味的。
王润民曾经是吃过这些军粮的。对于他没用过没吃过的东西,王润民是不会给学生们吃用的。王润民试吃的时候也是两种形式,一种是水煮加热之后的,一种就是直接吃。工业化的食品工业是什么样的,大家都是知道的。王润民也被工业化的军粮治了个半死,不过他知道,这些东西绝对是高糖、高热量同时也是营养均衡的好东西,只不过是自己的现代胃口比较娇贵罢了,21世纪的兔子们都吃得,清末这些开始长起长耳朵的幼兔当然也吃得。
大家默默的吃着香喷喷的糊糊,心里各自想着不同的事情,刘瑞华觉得马寅初来参加这次工农业再教育真的是很及时,这个人是个满脑子的封建主义知识分子思维的家伙,正需要用现实的劳动好好的教育一番。
胡适则觉得马寅初和大家不是一路人。说起来,远程行军,大家当然都会很辛苦,只是比自己的刘瑞华大了好几岁的马寅初也太娇贵些了,王校长说封建知识分子身上的骄娇二气确实是存在的,王校长真了不起。
蔡锷则觉得英华大学不愧是军事理论家王润民主持的学校,王润民这个写了名为《体育军事训练教程》实际上是正规军事理论教程的军事教育专家,真的把自己的学生们都训练的像正规军人一样干练。
马寅初渡过了刚才的尴尬,反而觉得这次来参加这个再教育活动真是失策,才刚刚开始,就被教育了两次,想到将来还要在刘瑞华这个木头人手下从事农业工作,真是倒霉加三代啊。
吃完了饭,大家把各自的餐具整理好,刘瑞华把大家招在一起,开口说了话,“按照学校再教育活动的要求,每次活动之后,大家都要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现在我们经过第一次行军,就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活动。
我是带队的政治委员,我先开始,然后是胡适,蔡锷和马寅初。我先做个自我批评,刚才蔡锷和胡适进行侦查的时候,我没有照顾马寅初同学第一次参加远程行军的辛苦,直接的批评了他,不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在这里我做个自我批评,马寅初同学,刚才没有照顾你的辛苦情绪批评了你,我对你表示道歉,对不起。”
马寅初是相当的错愕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活动,在培训的时候是讲过的。在他看来,这种活动应该是和“吾日三省吾身”一样,是一种自己对自己修养的提升活动,所以就对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开展方式没怎么上心,没想到,这个批评和自我批评是这么直接的展开的。虽然心里不怎么愿意原谅刘瑞华,但是传统知识分子的面子观还是在起作用,他对刘瑞华表示的既往不咎的大度。
还没等等马寅初从自我高尚情操的陶醉中走出来,就听刘瑞华继续说道,
“我的自我批评做完了,现在我对马寅初同学提出批评,马寅初同学的学习观很不正确,在学校参加培训的时候很不用心。行军培训中说的很清楚了,在行军过程中要保持安静,马寅初同学不是没有认真听讲,就是故意违反纪律,这是一个很大的错误。大家对这一点都发言谈一谈。”
马寅初这回可是真的要崩溃了,感情人家做了自我批评根本就和自己的关系不大,那是人家自己对自己的批评,他原不原谅根本就没有关系,反而是他的错误,看来还不仅仅是不愿意劳动这么简单,现在已经上升到故意违反纪律上面了。
(https://www.biquya.cc/id38248/215215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