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玄幻奇幻 > 红潮风暴 > 第三八章 闭关自守炼内功 1

?

  工业社会的核心特征是什么,工业社会的核心特征就是标准化,这种标准化是一种最全面最彻底的标准化。

  王润民个人的力量,即使是借助了双向穿越的金手指,也是很渺小的,不足以撼动历史的,但是王润民可以借助现代社会的力量培养出一批能够真正领会王润民的意图,贯彻王润民指示的人。在封闭的环境下,在繁重的学习任务,频繁的军训,持续不断的工农业再教育的巨大精神压力下,唯一的政治教育,唯一的信息渠道,使得王润民可以在英华大学中培养出源源不断的标准化人才。

  思想改造和劳动教育是很容易引起这个时代中小地主、中下层官员、各级别商人家庭出身的人的认同的,在外部的帝国主义侵略和内部的政治腐败的双重打击下,这一社会阶层的人和这一社会阶层家庭出身的人,对社会现实都是怀着深深的不满的,他们一方面因为自己的实际利益受损严重而感到绝望,另一方面对底层百姓的遭遇因为感同身受而感到同情,太祖和鲁迅先生都是这样的出身。

  对于那些在政治教育中表现积极的学生教师,王润民就会重点培养,经常组织他们在自己家里聚会聊天,在生活和思想上关心他们。在这清末中国这种暗无天日的情况下,一副聪明睿智、学识渊博、见识广博、态度宽和、思想先进的长者形象的王润民,在封建社会造成的父子关系紧张造成的缺乏父爱的学生们心中扮演了慈父的形象,这种心理依赖的形成比任何一种封建效忠思想都要牢固,可以说是坚不可摧的。

  作为新中国第二代领导核心的刘瑞华在回忆文章中是这么评价王润民的,“王润民同志,不仅仅是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的伟大导师,不仅仅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眼中的慈父。我幼年时在革命摇篮英华大学中学习时,王润民同志那慈父般的关怀就时刻的温暖着我的胸怀,它不仅在学习上敦促着我,更在革命的道路上支撑着我,不讳言的是,在成为革命者之前我先是王润民同志的学生,对王润民同志的个人感情是我前半生革命生涯的精神支柱。”

  未来的世界人民的慈父王润民同志在1904年的年初工作还是相当的繁忙的,一方面他不断的在校外报纸《红潮报》上发表文章,做着徒劳的开启民智的宣传工作。一方面紧抓已经开办的英华工业技术学院对钢铁企业技术人员和工人的培训工作。最重要的是,在英华大学里开始着手培养未来的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并且开始准备1904年英华大学的招生工作。

  教师资源因为五百多名助理教授的选拔变得比较丰富了,而全国范围内因为清政府新政推广新式学校的努力,学生资源也比过去更加的丰富,所以王润民决定扩大招生的同时提高招生的要求。

  《红潮报》在1904年年初公布了新一年英华大学的招生简章,除了延续第一年招生无比优厚的入学待遇和极为残酷的卖身合同之外,招生简章中公布了1904年三月举行的全国范围内的招生考试的考试科目和参考书目,参考书目是全国范围内的绝大多数中学中使用的王润民版的中学教科书以及王润民的《自然进化论和社会达尔文主义》,招生要求是在数学语文、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的八门考试中,平均分数超过七十分的才能通过招生。另外,平均分数六十分,八门考试中有一科和一科以上考试超过九十分的则可以通过特别招生进入英华大学。

  刘瑞华就是在数学、物理和历史三科都超过九十分的情况下,通过招生要求考进英华大学的。

  刘瑞华是福建泉州人,出身中小地主家庭。从清朝末年到新中国建立之后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之前,福建都是中国最穷的地区之一。八山两水一分田,说的就是福建地区的地理环境。福建的沿海地区稍微好一些,但是每年都要频发的台风灾害,让这里相对能够达到温饱的农民和兼职渔民们也是苦不堪言的。作为地主家庭出身的刘瑞华从小一直也生活在窘迫之中。

  作为小地主家最小的儿子,刘瑞华穿旧衣吃剩饭,生活上并不比家里雇佣的两个长工更好一些。当然了,也不会比自己的哥哥和父亲生活的更好。因为从清朝初年开始就在福建流行的反清运动,练武的祖父对刘瑞华的影响很深。从小到大,满清鞑子的可恶可憎就一直萦绕在刘瑞华的脑海里。

  因为是小儿子,所以刘瑞华在家中也受到了有限的优待,他能够随着村子里的老秀才读书,这位村子里的老秀才是个老海狗出身,早年在海上干些混沌面和刀板面的勾当,攒足了银子回乡读书,居然还考了个秀才。他经常到省城逛游,去年带了一套福建师范学堂的教材回到家里,刘瑞华以其聪慧的脑袋摸索自学下,居然把这套中学教材掌握了个八九不离十。

  1904年,满脑袋反抗思想的刘瑞华听说家里要用他给自己的二哥换亲,就带着几本书从泉州一路乞讨到了福州,听说了英华大学的招生消息之后,在福州《红潮报》办公处参加了英华大学的入学考试。

  王润民见到刘瑞福是在1904年五月以后,1904年三月的时候,两千多名通过入学考试的学生进入英华大学,在各院系政治处的安排下分配到各个院系。现在英华大学的运作流程已经明确化了,新生入学后先进行军事训练,军训结束后按照考试的各个科目的成绩分配到各个院系,然后在各个院系还要接受两个月的基础知识加强教育,然后才是开始上专业课。军训两个月,基础加强课两个月,然后才是专业课。其间刘瑞华作为优秀军训代表和基础课全校进步最快的学生代表受到王润民的两次接见。

  刘瑞华给王润民的印象实在是太深了,王润民见到他的第一面就立即感到了一种荒谬感,这个清瘦白净,面目有些腼腆的14岁少年和自己的大学同学同寝室友阿福,长的实在是太像了,如果不是姓氏不同,王润民恐怕要认定他是自己室友的曾祖父或者祖父了。

  王润民在福建读的大学,在同班同学里和两个湖南人一个泉州人住在同一个宿舍里。入学时仅有十八岁的阿福就住在王润民的上铺。这个泉州男生是让王润民很佩服的一个人,不同于福州人的阴冷桀骜,不同于闽北人的夸张跳脱,闽南男生阿福低调厚,道踏实能干,对朋友很关心,对读书很上心,话虽不多但是总能一针见血。作为学校里为数不多的东北人,王润民经常在生活中受到阿福帮助,王润民几次生病都是阿福帮忙去买药。王润民非常欣赏阿福的为人,时常感叹说如果有个妹妹嫁给阿福挺好的。

  刘瑞华的样子像阿福,在之后王润民在对他所在院系的政治委员的了解中,刘瑞华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也表现和阿福一样。年轻的刘瑞华话不多,但是非常的塌实肯干,虽然对学校的条件和环境感到惊讶,但是不像大多数学生那样津津乐道。军训时表现的相当坚毅,在越野训练中几次摔倒,伤的浑身是血,但是经过包扎后就立即投入训练。在学习中经常帮助同学,一点也不藏私。在宿舍里虽然是年纪最小的一个,但是经常去主动干活,还经常安慰比自己年纪还大的却因为军训和学习压力太大以及想家而感到沮丧的同寝室友。刘瑞华经常在生活中说这样的话,“天底下还有比王校长更好的人吗,给咱们吃,给咱们穿,给咱们住,全是为了让咱们读好书,要说天底下有谁比亲爹妈对咱们还好的人,那就是王校长吧。”

  工业化如果说有什么不好,那就是工业社会的机械化运转使得人情冷淡,只是计较自己的付出和获得的回报是不是成正比,缺乏知恩感恩之心。在清末王润民的英华大学里,享受到全面超越这个时代的生活待遇的学生们却不缺乏这种知恩感恩之心,在封建传统伦理的影响下,像刘瑞华这样抱着一种感恩之心的孩子不在少数。王润民自己并不知道,他希望培养出的冷漠淡然带着机械特征的工业社会人才没有出现,反而是出现了一大批把王润民视作师、父的学生儿子来。

  在王润民看来,借助双向穿越的优势,如果能在五年左右,培养出三千到五千名具备20世纪八十年代水平的中专生技术人才,加上一两万受过基本教育的产业工人,借助从现代采购的相关水平的工业设备,王润民就可以建立起一个以重工企业为核心的工业基地,然后再通过以企业办社会的模式,孵化出一批类似的工业基地,以工业化在中国实现一种高水平的割据。只要在1912年之前完成这个目标,王润民就有可能领导这个先进的势力,改变中国的局面,至少也能为后来的真正的革命者们打下一个比较坚实的基础。

  但是王润民没想到的是,随着他的努力推进,第一批具备完善的思想理论,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的革命者,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开始成长起来。

(https://www.biquya.cc/id38248/212313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