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老荒地村的这个人,正是耿老爷子日盼夜想的六儿耿福川。他没有从村西归来,而是从相反的方向走进村子,说起来话就长了。
那年耿福地领了村里连老带小四十多号人离开老荒地,路上吃了不少的苦,也走了不少的弯路,最后终于落脚到了心中的天堂,旱涝保丰收的河套平原上一处叫作太阳庙的地方。一路上,同行的人中除了病死的一位外,有几位坚持不下来,看见便当的地方就留下了,等到了太阳庙,剩下的人数还不到离村时的一半。
在太阳庙一处只有几户人住着的村子里,耿福地寻着了几户老乡,学着他们的谋生办法,租了几十亩土地,开始了在大平原上耕种劳作。只是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几年下来,耿福地全家人光景过得并不太理想,只凭着勤奋,粮食够吃,还畜养了一些家畜而已。后来,全家省吃俭用攒了一点小钱款,购了一些荒滩野地开垦种植,生活才开始慢慢地宽裕起来。
面对这样的转变,耿福地领着全家人,一门心思想着扎根发财。耿六跟着二哥一家,同吃同住同劳动,受了不少苦,也一直再没有结婚。
随着时日的推移,乡人们的思乡之情不言而喻,却苦于两地路途遥远,音信阻隔。这种情况下,群体回乡不可能,单人独行更不可能,所以除了初时的鸽子传书外,一行人几乎与老家断绝了联系。大家自然对老荒地村发生的大小事件也鲜有知道。
落户垦植到了第六年头上,太阳庙来了一队人马,说是护送两位大名鼎鼎的国内学者,来考察黄河。这种考察活动享受着政府的资助,所以车牛大马,随员众多。这些人从黄河的源头一路考察下来,到了后套后,黄河向东拐向了,原来的故道还没有完全断流,一行人便跟着水流,沿着阴山山脉而行,晚上正好宿在了太阳庙村子里。
耿福地知道了这一行人的行程,判断他们顺着黄河一路东行,途中肯定要路过离老荒地村不太远的地方。他心里一动,想着让六弟跟随着车队人马回一趟老家,看望并告慰一下自己年迈的父母双亲。耿六也早有回老家一趟的念头,兄弟俩避开外人一商量,想法自然不谋而合了。
耿福地求了一位马倌说情,又斗胆见了两位学者中的一位,说了一大堆的思乡之情,和自己家乡所在位置与黄河的关系,最后总算让老六加入到了考察队伍里,并当了一名喂牲口掮东西的随从。
行前,耿福地嘱咐耿六:“你们这一路走走停停,绕绕弯弯,咋也得两三个月才能回到老家去。路长着呢,你好好跟上人家的队伍,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上。回到老荒地见了咱爹咱妈,你可不要说不好听的,就说咱们在套里的生活都过得好着呢,让村里的人们都放心好了。要是咱爹咱妈身体还硬朗,你就早点回来,只是不要一个人发愣胆子乱走。现在这世道乱了,到处都是兵匪,你最好是再拉上十来个村子里的人,一块按咱们原来的路线回来。要是没有人跟你一起走,你就再找机会,最好跟上顺路的商客一起回来……。”耿六摇头晃脑不以为然说:“二哥,你放心哇,我又不是娃娃。我回去了,陪咱爹咱妈住上一段时间,就会很快返回来的。”耿福地认真地说:“六子,你要听二哥的话,千万不要大意了。在路上你还要注意自己的脾气,凡事要冷静点,不要动不动就跟人急。哥就因为脾气不好吃了不少的亏,你要吸取哥的教训才对。这次你回去了,哥啥也不给你带,要是咱爹咱妈身体不好,你就多留个一年半载也行,就算替哥也尽孝心了。咱爹咱妈要是也想来后套,你一个人可不敢领着走,等我完了回去接他们去。”说到回老家该带点什么东西好?耿福地说:“带什么好呢,最好是带洋钱了。可是咱们这几年挣下点钱,你知道哥都买了地,搞得现在手头好紧。哥还想你回去后,看能不能问爹再要点钱,后套这个地方,只要多置一些地,几年就能翻身发大财的。”耿六想二哥的意思也对,在老荒地老耿家咋说也算个小地主,银钱上还是有点的,当时就答应了。
耿六随了考察队一行人,在第二天曙光初现时分离了太阳庙。两位大学者都是有学问有身份的人,一路上各地都派了武装保护,最多最危险的路段上,有一个排的兵跟在他们的左右。学者们是沿着黄河北岸考察的,走走停停,所过之处一站又一站都有人接送,两个多月的路程虽然曲折,但还是安全又顺当,更没有受什么罪。
考察队进入山西境内后,由于日本人的出没,原来的路线行不通了,只能在一处叫满当的山村停了下来,等待进一步的安排。
几天后,军阀阎锡山派来一队人马接了两位学者,一会儿河东,一会儿河西,来到了战事吃紧的太原城。晚上,阎锡山亲自设宴招待两位学者,耿六等一路雇佣的马夫和随从,也享受到了平生没有过的优厚待遇。宴后,两位大学者据说被飞机给送回了南京,所有的随从也算圆满完成了任务,各自获得了酬金四散开了。
耿六拿到了自己的一份薪酬,回头又搭了一路同行下来的几辆马车,沿着当时通行的大道,回到了离老荒地最近的岔路口上。他凭了记忆,对故乡有几分熟悉了,才独自昼行夜宿,边走边问,七、八天后回到了阔别近七年的老荒地村。
(https://www.biquya.cc/id37491/217796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