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林党的一贯作风是坚持真理,死磕到底,政治应当是清明的,道德伦理必须是正常的,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分子是货真价实的搅屎棍子,弄得大明王朝一身臭,治国平天下已然成为遥不可及的梦想,摆在东林党面前的只有一条路:干掉魏忠贤!
天启四年(1622)六月一日,东林党开始行动了,善于思想斗争的他们选择了一种较为温和的方式——告状,派出的代表是左副都御使杨涟。
杨涟是位忠臣也是功臣,他做官的初衷很单纯,就是忠君报国,成为东林党后,这种想法更加的迫切。
朱常洛登基仅一个月就无比憋屈地挂了,事情发生的突然,大伙都措手不及,不知不觉间就走神了。回过神来,一些略有思绪的人拍着手,跳将起来,恍然大悟道:“速速找来太子,迎接新皇登基!”
言之有理,众人纷纷表示赞同,当即便忙活了起来。忙着忙着,大伙又开始不知所措了,他们慌了,炸开了锅,喧声一片:“太子人呢!去哪了!咋没了!”
著名的“移宫案”上演了,几经查找,众人慌乱的心得到了平静,重重地松了口气:“吓死人了,原来太子在李选侍(朱常洛的宠妃)的宫中。”
且慢,有点蒙圈了,让我想想,不对,此事必有蹊跷:“太子怎么跑了到李选侍的宫中,难道?”
没有难道,这都是真的,李选侍扣留了太子,目的是“挟太子以令群臣”、捞点好处。她老人家已经发话了:“尔等必须同意太子即位后尊崇于本宫,否则撕票,尔等估摸着办吧!”
李选侍的话令政府的要员们都很愤怒,可恶的老娘们,真是反了天了!
愤怒过后呢,大眼瞪小眼,干着急,国不可一日无主,咋办,倒是拿个主意啊!
这时,杨涟站了出来,紧接着左光斗、方从哲(皆为东林党的成员)等也站了出来,他们很明确地表明了态度:铤而走险,向李选侍要人,给也得给,不给也得给,由不得她!
于是,在杨涟的带领下,明王朝的一大批要员们齐刷刷地来到了乾清宫。
问东林党的杀手锏是什么?答是思想斗争,舆论施压。
很好,现在问题就变得简单多了。
杨涟等人刚到宫门口,一群宦官手持梃棒,恶狠狠地就冲了上来,扯着嗓子说:“闲杂人等,禁止入内!”
闻言,杨涟等人相视、冷冷一笑,声音高出了好几个分贝,破口大骂:“赶紧滚蛋,皇帝要召见我们,耽误了时间,谁负责?起开!”
说完,杨涟一把推开了气势大减的宦官,带着东林党们冲了进去。
骂,可劲儿的骂,让怀有鬼胎的人在舆论的面前体无完肤。
所以最终的结果是:李选侍说(骂)不过杨涟等人,迫于压力,只能放人,朱由校成功继位。
一场令人头疼的政治风波平息了,杨涟累的够呛,在此期间,他基本上就没睡过觉,致使“须发尽白”,一下子老了许多,可敬可佩!
上述情况看来,貌似东林党成为了赢家,大明王朝该走他们拟定的路线了,不过??????
首先,大明王朝自身存在的问题实在太多,难。
其次,拼死累活辅佐登基的朱由校是朵奇葩,素质差(认字不多)且不说,竟离奇地狂热于木工制作,很少能想起自己是位皇帝,昏庸之极,俨然以天下第一木匠的身份自居。
末了,最要命的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冷不丁的冒出来了一位魏公公,他品行恶劣且善于忽悠,带坏了一帮人,他权欲熏天且阴险狠辣,害苦了更大一帮人,朱氏的江山眼看着就要玩完了。
由此可见,东林党还是失败了,他们并没有实现理想。而种种迹象表明,失败的根源似乎在于魏忠贤的存在,所以东林党需要拿掉魏忠贤这块绊脚石。
杨涟是愤怒的,因为魏忠贤坏了他的好事。杨涟更是心痛的,因为梦想泡汤了。基于这两种强烈的感情,杨涟准备狠狠地告魏忠贤一状,告死为止,他总共列举了魏忠贤二十四条罪状,像什么迫害忠臣、干预朝政、祸乱后宫、滥施淫威等凡是能掉脑袋的罪行一应俱全。
原本杨涟的计划是在朝会上,当着皇帝和众大臣的面,高声朗读魏忠贤的二十四条罪状,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公元1622年六月一号,是杨涟准备弹劾魏忠贤的日子,杨涟很激动也很紧张,在清晨的薄雾中,他揣着写好的奏疏,径直向皇宫走去。
不过计划赶不上变化,来到大殿后,杨涟就得知了一个颇为无奈的消息:今日免朝
苦笑着摇了摇头,杨涟准备回府。
走了没几步,杨涟转念一想,反正来都来了,就先把奏疏呈递上去吧。于是,杨涟将奏疏交到了会极门。
杨涟知道奏疏肯定会在第一时间落在魏忠贤手中,所以在出了宫门后,他充分发挥东林党传道授业的优良传统,四处散播魏忠贤的二十四条罪状,很快,除了一心钻研木工的朱由校同志,其他人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就都知道了。
纸里包不住火,又很快,朱由校同志也知道了。
如此一来,高高在上的魏公公就慌了,大骂杨涟“混蛋”的同时赶忙走动关系,一方面竭尽全力地压制舆论,另一方面他来到朱由校的宫中,跪倒在地,一把鼻涕一把泪,表情相当之憋屈加痛苦,一边说一边拼命地磕头,重复N次:“陛下,老奴冤枉啊,杨涟血口喷人,您可得为我做主啊。”
闻言,朱由校颇为疑惑:“是吗,杨涟在奏疏中都写了啥,快给朕读读。”
幸亏这娃不怎么识字,真是天佑我也,眉头一喜,魏忠贤向一旁的司礼监掌印太监,他的死党王体乾使了一个眼色。
王公公心领神会,润润了喉咙,拿起杨涟的奏疏,一副严谨认真的样子,“逐字”朗读。
王体乾深情并茂地读着,朱由校心不在焉地听着,王体乾读完了,朱由校回过神来,挠了挠头,仍旧是之前疑惑的表情:“朕听着,爱卿你似乎也说啥过错啊,怎么反响如此之大?”
王体乾偷工减料、胡诌扯淡的本事的确不赖,魏忠贤想要的效果出来了。
偷着一乐,魏忠贤哭道:“陛下英明,老奴猜测定是那杨涟四处招摇,制造舆论,骗取了大众的支持。”
再次挠了挠头,朱由校道:“原来如此。走自己的路,就让别人去说吧,爱卿不必放在心上,好好工作,继续加油,朕挺你。”
就这样,魏忠贤解脱了,他很惬意,惬意过后,愤怒汹涌而来,他要向东林党大打出手了。
天启四年(1624)十月,魏忠贤一通忽悠,向朱由校弹劾了杨涟、左光斗、赵南星、高攀龙等人,说他们大不敬、结党营私。
朱由校天真地相信了魏公公的话,他狠狠地批评了杨涟等人,不久,杨涟、赵南星、左光斗纷纷被中央政府一脚踹出,沦为了庶民。东林党元气大伤。
魏忠贤身残“志不残”,他做事向来都是坚持到底的。
天启五年(1625年)四月,杨涟、左光斗、魏大中等东林党人被捕入狱,罪名是受贿,而行贿的人是早已离世的熊廷弼。
至此,东林党基本上土崩瓦解,孙承宗作为东林党仅剩的实力派,无疑成为了魏忠贤的重点打击目标。
孙承宗的离去
东林党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这让身在辽东的孙承宗寝食难安,他的心情很糟糕。一番斟酌后,孙承宗决定挽救东林党,准备跟魏忠贤干一仗。
天启四年(1624)十一月,孙承宗打着“庆贺万寿节”的幌子,向北京城进发,目的只有一个,向他的学生朱由校揭露魏忠贤的丑恶嘴脸。
魏忠贤的消息网遍布各地,孙承宗的行踪他了如指掌,孙承宗来北京要干啥,他比谁都清楚。
怎么办,孙承宗的手里可握着兵权呢,万一他要动粗,头疼啊,魏忠贤也没上过学,他不知道有寝食难安这个词,他只知道自己是愁得吃不下,睡不着,那叫一个闹心。
“唉,罢了,还是继续忽悠皇帝吧”可劲儿的想着法子,脑细胞死了一大堆,魏公公终究是没能拿出一个上得台面的应对之策。无奈,魏忠贤只好做起了老本行,令他自己都不耻的老本行。
“陛下,老奴听闻孙承宗正率领数万大军向京城进发,来庆贺万寿节是假,携兵恐吓才是真。望陛下即刻下旨,斥退孙承宗。”一脸的担忧(这回是真的),魏忠贤哀求道。
“呵呵,爱卿多虑了。孙老师的为人,朕最清楚了,他绝不会做出那种事情,放心。”
“陛下,知人知面不知心,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朕说了,孙老师不是那样的人!退下吧,朕要做木工了。”
“陛下,陛下,陛下??????”魏忠贤开哭了,而且是“绕床痛哭”,也就是摆出一副无赖的架势,朱由校走到哪,他就哭到哪,死缠烂打,绝不放手。
朱由校听着头都快炸了,他真想一拳打死眼前的这个人,一直强忍着,最后没办法了,朱由校只好发话:“好了,别哭了,朕答应你还不行吗。”
于是,魏忠贤喜得不亦乐乎,孙承宗气得差点吐血。最后,孙承宗失望而归,东林党彻底没救了。
魏忠贤知道想要干掉孙承宗其本就是不可能事件,毕竟人家跟皇帝的关系铁的很。可放着不管吧,魏忠贤又睡不安稳,纠结之下,魏忠贤采取了一个折中的法子:告黑状、抓小辫子,施加压力,累死你丫的。
孙承宗上了年纪,也到了退休的年龄,魏忠贤就像一只超级大苍蝇,嗡嗡嗡的吵个不停,孙承宗着实受不了。
天启五年(1625)十月,无奈的孙承宗提交了辞呈,接下来发生的事颇有当年孙承宗考试的感觉。
一次辞职没能成功,孙承宗二次提交辞呈,二次也失败,不服继续,三次、四次??????N次,结果如初,孙承宗差不多崩溃了。
原因何在?倒不是朝廷认为孙承宗是个人才,抓住不放,魏忠贤都巴不得孙承宗卷铺盖走人呢。
主要是孙承宗实在没法走,因为压根就没人愿意接他的班。辽东是啥地方,想必有点脑容量的人都清楚吧,除非闲着蛋疼,否则没人想去那儿。
不过魏忠贤一心想着赶走孙承宗,孙承宗也一心想着辞职,即便现实很无奈,但几番折腾下来,孙承走终究是走了。
孙承宗走了,沉默了许久的努尔哈赤乐了,是啊,机会又一次挡也挡不住地来了!
不过,唉,是啊,努尔哈赤的不幸就这样挡也挡不住地来了!
(https://www.biquya.cc/id36226/2048336.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