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中国之最 > 第一节 普通人诸葛亮

?说到诸葛亮,大家立刻会想到发生在他身上的流传至今的故事。如草船借箭,如三顾茅庐,如借东风,如空城记等等,可以说诸葛亮在后世人中是智者的象征、还有,诸葛亮流传下来的《出师表》一直是古代忠臣借以表达忠心的至宝、可以这么说,诸葛亮被传至今天,他已经不是普通人了,他已经被神话了。那么,历史上发生在诸葛亮身上的故事有多少是真的呢?诸葛亮真的是无所无能吗?还有,说诸葛亮娶了一个丑的老婆,可以说他一个绝世大才,真的是甘愿娶一个丑妻而不怕众人所笑吗?

  

  第二十七章普通人诸葛亮诸葛亮,古代智者的化身,可以说是传至今快被神化了,那么真实的诸葛亮是怎样得劲呢?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历史上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东汉末期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青年时耕读于南阳郡,地方上称其卧龙、伏龙。后受刘备三顾茅庐邀请出仕,促成孙刘联盟和建立蜀汉政权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刘备死后,诸葛亮受封爵位武乡侯,辅佐刘禅,成为蜀汉政治、军事上的实际领导者。先后五次率军北伐曹魏,在第五次北伐时病逝于五丈原,追谥为忠武侯。后世常尊称诸葛亮为武侯、诸葛武侯。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里忠臣与智者之代表。234年8月28日在五丈原逝世。

  

  诸葛亮181年9月17日(农历7月23日)出生。父亲诸葛圭早逝,诸葛亮与其弟诸葛均便由叔父诸葛玄抚养。后来汉廷选任朱皓以代诸葛玄之职,幸好诸葛玄与荆州牧刘表有旧交,便带诸葛亮同往依附。诸葛玄去世后,诸葛亮和弟弟在南阳隐居晴耕雨读。亮平日好念梁父吟,常以管仲、乐毅比拟自己。当时的人对他的自评多不以为然,只有好友徐庶、崔州平、孟建、石韬相信他的才干。

  

  他与当时的荆州名士司马徽(水镜先生)、庞德公、黄承彦等有结交。黄承彦曾对诸葛亮说:“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相配。”诸葛亮答应这门亲事之后,立即迎娶黄氏。当时的人都以此作笑话,乡间有谚语为证:“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

  

  从上面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不幸的,他早年丧父,和自己叔父相依为命。还好诸葛亮叔父是当官的,能让诸葛亮解决温饱,但是很快叔父就被罢官了,然后才来以父母刘表。而不久后,叔父又去世了,诸葛亮只好去农村耕读。可见诸葛亮小时候命运多舛,到处寄人篱下,最后还只能靠耕种来勉强度日。而这上面提到了他那丑老婆,如果真是说诸葛亮娶了这个丑老婆,我还多相信的,毕竟这时的诸葛亮一穷二白,是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他能娶到个老婆就不错了,还敢挑。诸葛亮是很有才华,但没伯乐发现,他在高的才华也不能当饭吃。现在我能理解为什么诸葛亮常以管仲、乐毅比拟自己,这纯粹就是在给自己打广告,希望有人来请他出山,好结束诸葛亮贫穷的生活。

  

  但娶丑老婆这事没出现在《三国志》里,所以不大可信,毕竟要以事实为据的。

  

  既然诸葛亮到处为自己打广告推销自己,那有人来看了吗?那肯定是没有的,当时的诸侯些,一个个都是住在豪门富宅里,那会跑得到你农村来,那就更听不到诸葛亮的推销了。还有一点也是各诸侯听不到诸葛亮的推销的原因,诸葛亮在农村推荐自己,连他邻居和周围的人对他的自评多不以为然,可以说很多人都不相信诸葛亮有大才。

  

  但有个人却来找诸葛亮了,他就是刘备。其时刘备正驻军新野县。徐庶谒见刘备,刘备对他十分器重,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这人,是‘卧龙’啊!将军想不想见见他?”刘备说:“你陪他一道来吧!”徐庶说:“此人只能拜访他,不可随便召他来。将军您应该屈尊去看望他才好。”于是刘备亲自前往拜访诸葛亮,一连去了三次,才得以相见。

  

  虽然诸葛亮的才能很多人不知道,但诸葛亮也很聪明,让自己好友当时很有名的徐庶知道了他的才能,可能诸葛亮知道很多诸侯会很重视徐庶吧。诸葛亮料对了,徐庶给然把诸葛亮推荐给了刘备。起初刘备很不为然,让下次诸葛亮和徐庶一起来就是了,明显是很不看中诸葛亮,只是碍于徐庶面子才叫诸葛亮来的。但徐庶强烈要求刘备要亲自去拜访,刘备还是看在徐庶的面子上还有想很好奇诸葛亮为何会被徐庶这么推荐才去的。

  

  可以看出,诸葛亮能被刘备重用,关键还是他朋友徐庶帮的忙,我不知道诸葛亮是否给了徐庶好处,反正诸葛亮这人肯定很机灵,很会处事之道,这才让自己好朋友徐庶在刘备面前好好的推荐了自己。

  

  而刘备去了三次,然后才找了诸葛亮,这里也可以说是三顾茅庐吧。但是这里我要说的是,刘备请诸葛亮出山,其实对于两人来说,更高兴的该要属诸葛亮。诸葛亮肯定心里很激动,然后把自己的才能全展现在刘备面前,然后让刘备请自己出山,这样自己就可以不过这贫苦生活了。

  

  我们上面说了诸葛亮的出山,那么出山后诸葛亮为刘备获得了什么好处呢?这才能显现出诸葛亮确有其才啊。若按《三国演义》等小说里记载,诸葛亮出山后,帮助刘备最大的莫属于帮助刘备和孙权同盟,然后草船借箭,然后又借东风,最后助周瑜打败了曹*了。

  

  可草船借箭是真的吗?还有那更神的借东风。查阅历史,其实这两个故事都是假的。真实事实是这样的,曹*顺利占领荆州,收降刘琮的八万人马,拥有大军数十万,实力陡增,骄横益甚。扬言要顺流而下,席卷江东。行前,曹*写信给孙权,信中说:“我奉旨南征,刘琮束手就擒。如今我训练了大军八十万,准备与您会猎江东。”在这严重的局势面前,东吴的谋臣将士十分惊恐。孙权召集他们商讨对策,以张昭为首的大部分人都认为应该“迎曹”。他们说:“曹公豺虎也,然托名汉相,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且将军大势可以拒*者,长江也。今*得荆州,奄有其地。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陆俱下。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而势力众寡,又不可论。愚谓大计不如迎之只有鲁肃等少数人力主“抗曹”,然而不足以扭转局势。鲁肃建议孙权把周瑜从外地召回。周瑜一归来,便力挽狂澜。他针对“迎曹”派的观点向孙权指出:“不然。*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况*自送死,而可迎之耶?请为将军筹之:今使北土已安,*无内忧,能旷日持久,来争疆场,又能与我校胜负于船楫,可乎?今北土既未平安,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后患。且舍鞍马,仗舟揖,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又今盛寒,马无藁草。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此数四者,用兵之患也,而*皆冒行之。将军擒*,宜在今日。瑜请得精兵三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孙权闻言大喜,对周瑜说:“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陡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孤与老贼,势不两立。君言当击,甚与孤台,此天以君授孤也。当夜,周瑜为了坚定孙权的信心,消除他的疑虑,又单独进谒。他对孙权说:“大臣们一见曹*的战书上写有水步兵八十万,心中恐惧,也不认真推测一下虚实,就提出了降敌的见解,这是没道理的。现在,我们可以认真地估算一下,曹*所带的中原士兵,最多十五、六万,而且是经过长途跋涉、疲惫不堪之众;收降刘表的人马,最多不过七、八万,而且这部分人尚心怀观望、怀疑,并未一心一德。曹*统御着这些疲惫病弱、狐疑观望的士兵,人数虽多,何足畏惧?我们只要有精兵五万就完全可以战胜他。请您不要迟疑,不要有所顾忌。”孙权听了,大受感动,拍着周瑜的背说:“公瑾之言,大合我心!张昭等人,顾惜家人妻小,只为小我考虑,真让我失望。只有你与鲁肃的看法跟我一致,这是老天让你们二人来辅助我的!五万人,一时难以凑全。但我已选好三万人马,船只粮草和各种战具也已准备妥当,你和鲁肃、程普马上就可以带兵出发。我会继续调发人众、粮草,做你的后援。你能一战破曹,当然好,假如遇到挫折,就回来找我,我将与曹*决一死战!”当时刘备欲率军渡江,与鲁肃在当阳相遇,共图计策,刘备于是进住夏口,派诸葛亮谒见孙权,孙权与刘备遂结成联盟,共同抗曹。孙权任命周瑜为左督,统军三万。程普为右督,鲁肃为赞军校尉,协助周瑜。周瑜和刘备部队会师,沿江而上,与曹军在赤壁相遇。曹军新到江南,不服水土,疾病流行,士气低落。刚一接战,立即败退,只好驻扎在江北,想等冬天过后,第二年春天再战;周瑜所部,初战获胜,士气振奋,驻扎在南岸。曹营将士,好多人不习水性,为了克服这一弱点,曹*下令把战船用铁索锁在一起,上面铺上木板,连接成水上营寨,以便利行走。他自以为得计,称这些船为连环船。看到这种情况,周瑜部下老将黄盖献计:“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周瑜认为黄盖说得有理。便选蒙冲斗舰数十艘,里面装满柴草,浇上油脂,外面用帐幕包裹,插上牙旗,做好火攻的准备。黄盖先

(https://www.biquya.cc/id35560/211080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