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崇祯二年十月三十,夜。紫禁城文华殿,烛光暗弱。一个脸色苍白,稚气刚脱的青年正凝眉听着阶下一位中年文士慷慨陈词。说到知心处,不禁频频点头,还时不时捋捋将将长硬的胡茬。越说到后来,越是频频点头,甚而抚掌击节,“爱卿,所言甚善!今日天色不早了,先回去歇了罢。朕明日即召刘、申二人奏对!”
崇祯,一个十九岁未到的青年,有着对祖宗基业的天然责任感和中兴大明的使命感。东奴入寇,自接警讯,此时已然三个昼夜没睡个安稳觉了,“王伴伴,代朕送送金爱卿。”阶下,翰林庶吉士金声连忙唯唯告退。
……
冬日的太阳懒洋洋的升了起来。辰时二刻,在一众贝勒贝子的簇拥下,后金天聪汗皇太极踌躇满志地来到了遵化城下。皇太极眯着眼打量着近四丈高的遵化城。自破口以来,三天时间扫平了遵化周围的千户所及屯卫,遵化已然唾手可得。不过,皇太极并不着急攻城。与大明朝有着二十多年的渗透与交道,深知明军的调动习惯和用兵方略。此时,必有一支机动部队赶来救援。此时贸然攻城,到时将腹背受敌,陷入缠斗。那此次入口怕是要无功而返。算算时间,第一支援兵该到了。歼灭他们,那么在明军的后续援军来之前起码有两天的时间来攻城。脸上泛着轻松的微笑,再回头望着因热血澎湃早已忘却寒冷的众将官,傲然道:“左翼还未有回报?”
一旁范文程紧忙接口:“禀大汗!当再过一刻钟才会有哨探回报!”
“嗯!吾等先去城东看看。”
……
景忠山,獐狼峪。一个个黑点从远处喷着白雾疾速飘来。峪口背风处,闪出一队甲士,拈弓搭箭;一名把总越众而出,手搭了个凉棚,使劲眯着眼,张望了一会儿,哂然一笑:
“是骐总操他们回来了!”当先一名骑士正是杨世骐。年方十九,乃是崇祯元年武进士。除指挥同知、署关门后营守备衔、并领关门大营倂枪总操备。他亦是关门赵率教帐下中军佥书、参将杨武邦的三儿子。此次出援,为给军中新锐立功的机会,被总兵赵率教派了前军夜不收的差事,天未亮就先出斥候。
顷刻,百余骑在一箭地外纷纷嘞马站定。骑士们个个身着秋香色小胖袄,挂两档齐腰皮甲,无论人马齐齐地大口喘着气,带起一阵阵的白雾。一阵西北风吹过,都不禁打了几个寒战。杨世骐抹了把眼睛,当先下马,牵着马走向峪口。
“骐总操!”那把总抱拳行个简礼,旋即悄声道:“总戎使人催问过两次了。”
“哦,这便去回禀,”杨世骐将马缰丢给军伴姜二哥儿,“劳烦刘把总,使人带路!”
“标下杨世骐缴令!”杨世骐顶着个蒸笼头,站定在将官们歇息的圈外。
“过来回话,”关门大帅,平辽将军赵率教倚坐在一块山石前,手中捧着刁斗,抹了一把胡茬儿上的汤汁儿,甩了甩,“可有敌踪?”
杨世骐看了看四周圈围着十几员副将参游,并未即刻做声。赵率教微微皱了皱眉,沉声道,“但讲无妨!”
“回禀大帅,夜不收前出二十里,南北散开五里。左右皆寂静无声,并无敌踪!”杨世骐顿了顿,“蹊跷的是禽、兽亦无踪迹!标下怀疑在遵化城东必有东奴伏兵!”虽然未见奴兵,但周遭的一切迹象都甚是诡异。杨世骐也唯有据实呈报,不敢虚言。
四下一片安静,只有西北风独自在嘶嚎。
赵率教原是蓟镇八路总兵,左近地形,闭目可视。此时野外虽说生灵绝少,但若是全无踪迹就有些子诡异了。良久,将小半斗凉汤喝干,将刁斗重重地拍在身后山石上,直了直身子,朝三忠祠抱拳遥揖,
“前路虽凶险,但若任虏兵犯阙,吾辈上负君父,下累士民!吾辈当以三忠为楷模,岂能学那索饷有兵,临敌无兵的鼠辈?!”
“愿追随总戎!”众将纷纷抱拳。
大军在荒郊野外奔了三天三夜了,急于赶路,寝帐卧具皆未带,想着是可沿路入寨过夜。可恰在这最后一夜挨了冻。三屯营不放友军进寨。若因未见敌踪,在此踟蹰一夜,不仅又要增加病员,士气也会消散。再要是猝然遇袭,怕是要全军奔溃。而中协总兵朱国彦那连个哨探都派不出的怂样,是不敢指望他能接援的。此时,一鼓作气,六十里路也就两个时辰的事儿。
杨世骐亦是心潮澎湃。四年来每日里闻鸡起舞,只为在某一时刻能为自己和亲人杀出一条活路。风雨飘摇离乱世,连皇上都把握不了自己的命运,何况军中偏裨?
此刻,虽知前路凶险,却是不敢也没有资格苦劝退兵。尽人事,听天命。杀上一番,痛痛快快走一遭!
“众将听令!”
军令很简单,全军因为人数少且蓟镇的官道也不适大军展开。一支锐锋五百人,中军三千,后队八百。拉开间距,一鼓作气急行军,没什么花巧。只是这支官兵没有营兵,皆是关门各将官的家丁拼凑而成,临时编队。有的冲、衡并不满编,需要简单的合算下各将家丁的人头,凑够人数。待得众将纷纷行礼欲回队整兵时,赵率教又开口道:
“杨世骐听令!本镇命你率所部夜不收并营中病员,回程收容散兵!并将此间情形报于后队各路援军知晓。随即谨守关门后营!”
杨世骐略微一愣,众将亦是脸色各异。心知此行当真是九死一生了。只见赵帅踏前一步,不复威严,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汝等马力已不足,掉队的散兵还有那些病员也需人看顾、督师的后援也需人通传军情。好了,照看好儿郎们!”
“标下,接令!”
“众将速去整兵,所部病员自行到中军汇合!”
将官纷纷回队整军。杨世骐也赶到前队领回那六队哨探。原本杨世骐是领满编一衡骑兵。前路里放了两队,未跟着回来。病员,多是手脚冻伤,虽战力折损,但并非不能战斗。赵帅此举不仅是要考虑全军行军速度,更多的是让各将自行留些兵种。此次边警火急,关门各将的家丁,手脚齐全、能下炕的都带出来了。
杨世骐带队折回到中军,就见父亲杨武邦招手让他过去。
“父亲!”杨世骐施了一礼。
“此乃军令堪合并一百两银子,里间尚有一道落了关防的空白堪合。赵帅看重你,莫让为父失望!”杨武邦递过个小包袱,随即又从军伴手中捧过个大包袱,“此乃为父的甲包,换上!将你的甲包拿过来!”
“父亲!不可!”
“休要罗嗦!”杨武邦塞过甲包,目光冷峻,盯着世骐道:“遇事可与何典吏多计议!”
“谨遵父命!”杨世骐再拜,退下。
杨武邦,当年乃浙兵把总,天启元年全军没于浑河边,其时戚总戎派他突围至辽阳报信,逃过一劫。后辽阳城陷,仅剩几名浙兵皆身负重伤,赖降夷相救,逃出生天。当时自觉无颜回乡,便投于赵率教麾下,是为三十八家丁之一。
此刻杨武邦自是明白遵化城外的凶险。自家这条命早已是多赚了的,赵帅留了些兵种也为他杨家留了后,起码三郎、四郎、五郎都在回程的队伍里。无憾也!看着转身离去的三郎,杨武邦默不作声,在军伴的帮助下披挂了起来。
正要归队,世骐迎面碰上了大郎世骏。
“三郎!照顾好大家!”这个大家,世骐心神领会,重重地点了点头。“还请大哥放心!”
关门各寨守军,因朝廷财税艰难,家眷多不随军。现如今边关给聚,只开路引,不发钱粮。几员大将也仅是在当地纳妾、置地。少数几人,若大郎、二郎却是正经娶了当地女子。而这些女眷除去极少数随军在关口之外,绝大多数散落在永平府各县、将领们所置田庄里。尤以后营左近的昌黎、抚宁居多。
大郎本是个读书苗儿。当年杨武邦杳无音信,只道是浙兵全军覆没。却在两年后前后脚接到了父亲的家信和朝廷的诰封,世袭抚宁卫百户,一子荫南监,方知家父还在边关效力。长子袭爵,那荫南监的名额自是给二郎。那二郎世骠当时号称杨家武技第一,是整日里吵吵要去边关给父亲报仇的。此时得知父亲健在,大好的投军机会,怎的就肯错过?便也弃了进学的机会,哥俩儿便结伴到了辽东。
二郎平日里行事粗犷,甚是看不惯大哥的婆妈作态,此时见到三郎只是微微点了点头,“嗯!”算是告过别了,便擦身而过。后面杨武邦义子杨二跟着憨憨地笑笑,紧了紧马带,牵着马儿朝杨武邦走去。杨武邦八螟蛉,只有杨八在回程的队伍里。
一刻钟后,前军出发。中军整队完毕。杨世骐亦披挂整齐,手擎“破虏槊”带队朝中军众将拜下去。各将面色肃然,各自回礼。这一彪三百多人,随着杨世骐让开道路,转入山后一片缓坡。这里也是后队的所在。
随着金鼓旗摇,中军缓缓出动。杨世骐驻马西望,只看得到漫天的尘埃中一片黑影浩然西去。直到再也看不到人影,方不舍的转过头来。身后的军士却是跟他同样的表情。
“三郎!我等也将出发了,”后队领队参将策马过来,“你们快回吧!”
“就此别过!李参戎珍重!”
“珍重!”
(https://www.biquya.cc/id35183/1996547.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