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玄幻奇幻 > 风中烛火 > 第13章 残念之高中和阳台上的*爱 一

?

  残念09:高中和阳台上的*爱

  1

  高中二年级时,晓玲曾把小恒带进课堂便于照顾,他显些躲避的挤在姐姐旁边,或趴在桌子一角或钻到桌子底下,看到当时的一些情景,书很多,占据了书桌相当的面积,并且垒的平视几乎要遮住视线,或者层叠下来两个台阶,露出视线看向黑板的位置是比较低的台阶。

  埋头苦读的他们大都显得瘦弱,虽然是很有生命的活力,更多属于是出于对成长本身的好奇,对趋向于快乐时光的本能追求,这时他们内心感知的形成主要是通过外界的附加,附加的对一些事情的感触还没有机会体会得到深刻。有些人会显示出一种竭泽的亢奋,看起来一种难以为继的痛苦已经在心中成长,劝服他们不去摆脱的理由就是理想在一致的追逐中获得具有优胜性的分数去打败同龄人而考得理想学府,并且这一段无论多么不想如此的时光是有年限的也是理由之一,也是说服他们的理由之一。很多人的兴趣、爱好、期望、抱负基本是一致的,花费在自己所说的感兴趣的事情上的时间也逊于在追逐成绩上的时间的零头,并且连锻炼身体都只是为了更好的提高学习效率而不致于昏头昏脑,这样的锻炼也是集体的有规划的锻炼,这样长久的状态有一些人会厌倦也不足为奇,不过很多人总能体验到快乐的事,集体的生活哇,听歌,溜出去上网哇……

  虽然大家的成绩排名显得那么稳定,但总有个别出乎意料的同学和一些人偶然几个名次的进步,这也是他们继续下去的理由,连倒退都可以成为鞭策,虽然班级里面任然是那么多的人;多数的他们被相同的追求牵引和蛊惑,生命的目的单纯而显得有意义,大家争相展示相同的努力和成果,失败的人数不会因为集体的努力而减少也显得不足为奇,但是个体多少会有些不同;他们潜意识已经在进行同类的厮杀,而不是对整体的爱和呵护,但是表象可以这样,因为不这样会得到批判,他们已经在标榜公平的机制里抢夺相同的资源,这只能称为另类解释而已,谈不上什么扭曲解读,真友谊是存在的;随之的结果不用太多计较,因为若干年后这样的结果不一定会显得绝对的幸运,虽然感觉一些人是在一个过早的年龄就被本身或者他人可能各种细微的原因被宣判丧失了机会,但这样的宣判也或许更有利于一个人在这个环境中生存、选择,因为那样的宣判只是当时的一种追求,走过了那股追求便会有其它的追求接踵,这或许将被更适合他们的追求解救,会寻求的找到让他们满意或者无奈而满意的状态;也有些人去维持自己的更优,去保持到某一两天同样超越于同龄人的发挥。

  如果问一下他们的目标是什么,没有几个的答案会超出“考上好大学,考上XX大学”之类的范畴,具体学习什么,从事什么行业除了个别同学会受到父母的影响已经早有打算,更多的会在毕业成绩出来之后几天之内就寻找得到和决定得出,那时通常会有若个行业被巧合遇到的筛选,最后哪个行业录取了,他们便如愿以偿的待在哪个行业。没有几个行业在他们各自的眼里可以称得上是带着使命感、神圣感、正确的尊重和荣耀而去选择从事的,或者一些行业在接受他们的时候明确提出了对于上述的一些要求,这些理所当然可以通过后来培养,这也便成为这暂时可以忽略和逃避的说辞和道理。他们在最初都有更高的祈求和幻想,可是事实让他们顺从了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当然总有合适的励志学去评判处在每一个阶段的你,例如人是会对自己逐渐熟悉和了解的事情产生兴趣的,找到能给你带来正确力量的励志学是有益的,但是它也可能会成为麻痹一个人的思想武器,也有可能将一个人导向一个错误的方向,否则它会成为能铸就万人的钥匙,而不会促进出更多的人失败去拥护少数被看做成功的人,或许更多是教会了人面对一些事情应有的态度,是一种了解和认知。对很多人来说他们对自己将来所从事行业的了解和选择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都不如对考试中一道选择题的选择显得细致和慎重,可见获得某些机会的重要远远大于相应的责任心的培养,前者站在后者之前也显得获得了正确的逻辑,当然这种在学习上竭泽的责任心也是有可能在其他事业上或同样或轻微的延续的。

  这只是局部的规则,他们还没有能力左右,只能顾虑不到利害的选择顺从,会习惯于这样被选择,顺而也会对一些事情类似实施的变得不得要领的去争取,但是这样的环境中,不得要领的争取是更有可能争取得来的,当然就整体而言,得要领的争取只是转换个方式而已,有的适应得要领的争取、有的人适合不得要领的争取去获得相同想要的结果,他们是不同的人;幸运的人会侥幸自己的幸运,不幸的人会抱怨自己的不幸,并且他们对于少数位置的大量需求显得将会有更多的人去抱怨不幸,他们用集体的梦想去催生个人的荣耀和瞻仰,而不是让每一个位置的人都得到应有的尊重。借励志和梦想的说辞,可以麻痹很多人甘心情愿的为之付出,盲目和错误的付出是被煽动和利用,正确的付出才可以说是励志,如何看清自己的位置做正确的选择显得重要和困难去把握。

  正值对整个世界和生命饱含热情的年纪,他们对未来充满了憧憬,有时一个特别大的打击也只是羞赧的紧张一下或者一哭而过,他们也容易被一种驱动、引诱说服,会把错误和不够成熟的想法奉行为真理在得知真正的真相和适合自己的感知之前。他们处在由一个个相对偶然划分的团体构成的集体,团体中只要有一个例外和脱颖而出者,哪怕单单是在一个方面,便证明这个团体和组织是成功的,是高调而值得炫耀的,是无往不胜的显得异于其它团体的;绝大部分的不被重视和安分过活被视为普通人的生活,就是这样的宿命一般,而这样庞大的平凡中出现了个别极端的堕落也说明不了什么似的,没有人会主动选择被抹平和忽视,但这种状况都可以归结为自身的失败,但他们却也可以因为老师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状态。

  大家被一根绳子拧在一起,大部分都不敢逃离的在原本的绳子上欢闹、创造、享受人生,当然这个世界上不止有一根绳子,也曾有历史上的绳子将历史上的某些族人拧在一起;有些绳子拧的让一些族人还可以成长的很舒服,越来越强大,或者某些方面越来越强大,有些绳子将自己的族人拧的失去力量,逐渐会显得柔弱和不堪一击,或者只是某些方面越来越差,相对的越来越差;这样的绳子也会牵引的呈现不同的方向,但统归都是绳子的性质;可以缓慢的通过各种方法让多数人去适应和习惯,如果多数人还不适应和习惯,哪怕是相当正确的牵引方向,也会被大多数人牵引的回归,当然过激的力量,会产生迅速有效或者过激的牵引,过激的牵引更多的是会给自身带来更加强烈的感觉,也会让人感觉得到是谁的影响。相对而言这样的组织任然可圈可点,总之这是一个中性的褒奖,因为,在局部流行的观点看来,一切问题终将只是与之相符合的经济问题。还好无论怎么总有靠近于靠谱方向的解释,没有问题和没有对于问题趋近于靠谱的解释的世界便处在了真正停滞的状态,完善的过程中没有问题显得是最大的问题,那意味着已经达到了理想的状态和最完美的状态,如果还有更优的出现而仍然认为没有问题,便带上自欺的色彩。

  语文老师绘声绘色的解读完文言文,数学老师便开始噼里啪啦的计算,之后比较出格的他们的政治老师正装出场,一个相当有主见却无能为力的愤青似的,大谈同学们不会怎么上心到第二节课,却也看得出他鲜明态度的理论,历经多年积淀的理论,穿插到自己对课本的解读当中,“……人文沦为了政治阶层加强自我意识和对经济促进的附庸和筹码,倒戈还较少存在,如果它不能很好的为之服务便可能绝迹,绝迹有可能导致失传,失传后再需求也较难寻回;政治只是追求平稳舒适和保障安全的阶层,不应该用多余的控制力量去插手创造和自由精神的事,人文自会自由的筛选出进步的方向……但当所有的人都或多或少的意识到这样的问题,终究还没有变革,更多是因为,经济情况还操控着人们的生活,人文还没有脱离经济基础所能提供的自由的约束……人们不习惯于思考表象事物下的内在逻辑,是因为某些逻辑揭发的真相具有煽动效果,还没有足够多有足够品质的人能够去对这样的煽动正确的理解和把握……”他时常慷慨激昂的对国际政治不满却又显得试图理解和维护的态度并没有几句搞笑的言辞和真实的经历感知来得让同学们更加聚精会神,他们更多将这当作是路人某的一次情绪传播,他们更关注的是如何取得一个更好的分数,或者被动的遵守学校为追求分数而制定的规则。他们中除了家庭极端困难的,还没有太多的人感到经济对基本物质生活追求的约束,偷乐的感觉从后排相对精壮高挑的一族人开始蔓延,喧闹声逐渐四起,他们用欢笑压抑着情感,偷摸的思想或进行连自己都认为低俗和不耻的事情,除了一部分在专心学习的外,有人在纸张上打格下五子棋,有人一边作业一边聊天,听歌,哼歌,还有各种嬉戏,有人转身坐……

  突然后门角部的一位同学敏感低声的报告“老师来了”,他喜欢这样的发现,甚至撒谎对大家取乐,这比班长的怒吼还管用,而同学们之所以会震慑于管理者的怒吼,更多的是出于担心神经病会发病一样的避免去惹弄,不论对的错的都会忌惮对方带来的恐惧和伤害似的。大家慌乱的收拾好自己愉悦而又慌张的心情,端正坐好,若无其事的装作在进行学习的思考。“不是在开会吗?怎么突然来了”没有防备被正眼瞧到的学生埋怨的嘀咕。老师像往常一样发现了异常,“归位”,他不露声色的说,三个男生一个女生迅速交换回到了自己原本的位置。晓玲提醒小恒不要乱动发出声音,班主任虽然在讲台上,也平平的忽视角落里安静的小恒。他重复强调学校刚刚强调的每一年每一特定时期都要强调的管理事宜,以及灌输一些自己掌握的尽可能先进的技巧和观念去影响自己的学生相对的获得更大的竞争力,这样的观念在一波波人之间持续的失传,老师们也在逐渐变得开明,随着时代的发展。

  晓玲是好久以后才明白原来长辈也是需要不断的进步,包含一些具体的观念、意识,整个国家都在快速的更新而不是维持不变才算是应该固守的稳定。她想到历史上的很多人就像现在的儿童,小恒都知道皇上杀头是不对的道理,那就像是演戏一样,也终被可能产生疼痛的力量拉回了现实,这是可以让自己不产生疼痛的变通的,像角色转换一样,或许需要更广泛的智慧和自身相应的配合为基础,一种看不到未来却也类似于未卜先知的言行选择。虽然有些话百听不厌,但也同样的让人充耳不闻,最基础教育人心的观念不用几句随时可能被忽略存在的话便可以概括,之所以显得丰富的点,是出于突其不易也或者脱离常规的个性和遭遇……

  检查校牌的学校轮管阶层学生来了,大家在老师的提醒下带上校牌,小恒也有一个姐姐废弃的校牌,丢失校牌的人数和班长确认过后都被记录,转战下一个班级时,一个学生管理者向另一个学生管理者嘀咕,“这个班也有一个神童啊……”

  下一个班级的老师早已中止讲课,同学们正襟危坐的恭候,如临大敌。这里的管理还停留在一种自身想当然的对本性束缚的状态,还没来得及和能够体会、照顾本性的需求,以及在两者之间寻求绝佳的契合,也可以说这是在遵循应有的他们左右不了的规章制度;这个世界更多缺的不是优秀的说辞,是能否得到足够的认同,和优秀的说辞有无成长的空间,就像昏君下了错杀忠臣的令老百姓无法阻止一样,即使侩子手不情愿也显得无可奈何,刽子手可以显得很无辜,可以显出不可以拒绝从事这个行业的行为,斩杀忠臣的行为就这样滋生和合理的存在了,被曾经的历史认同的,虽然当时有些人会否定这样的行为,但是他们的否定不会被一些人认同就被否定了,也可能一些行为不会被很多人认同却被认同着,涉及到一些观念转变、筛选优劣和进步速度的问题……

(https://www.biquya.cc/id35010/2330007.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