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匈奴骑兵冲入汉军中军阵列后不过一刻钟,在汉军右翼,匈奴逼落骑兵,也已经冲了过来了。
望着敌骑,黄匡紧紧握住了刀柄。
“敌骑距离一百步,准备作战……”他大声的对着自己的部下吼道。
现在的他,已经成为了汉军细柳营的一位队率。
职位虽低,但却已经非常精干了。
这两年多来,他日夜磨砺自己的骑射技术,还参加了一次武苑培训,虽然只有短短一个月,但却也让他学会了如何在战场上组织和鼓舞自己的部下的士气,更学会了应该如何应对敌人的冲击。
此刻,他的心里面,一个个数字不断的蹦了出来。
敌骑的速度是大约每瞬百步(汉家规定的时间度量,一昼夜为十二时辰或九十六刻【这是根据太阳方位划分的】,也就是说一个时辰分为八刻,而每刻六十瞬,一瞬约为后世的十五秒)。
而他知道,汉军的轻骑速度也大约与之相等。
所以,他抽出了马刀,微微夹紧了马肚子。
在阳光下,他的爱刀长而锋利,闪烁着致命的寒光。
“骑兵对冲吗?”他抬眼望着前方的匈奴骑兵,他们已经越来越近了。
但他们并没有放箭。
或许是害怕汉军趁他们减速突袭,也或许是他们觉得在这样的时候唯有速度,才是制胜的关键。
但无论如何,他们选择了黄匡最喜欢也最希望的战斗方式——白刃交战!
“过去两年,明程度太低。
而他们面对的,又是这个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强的军队中的王牌——细柳营!
“兰折野,你这个混蛋!”须卜当屠扭头看向兰折野的骑兵的进攻方向,大骂着:“还不赶快进攻?”
他知道,假如兰折野不能冲进汉军阵列,杀进汉军的核心。
那么,自己和系雩难,今天就要全军覆没了!
跑都没地方跑!
……………………………………
“一将功成万骨枯啊……”义纵举着千里镜,感慨着。
在汉匈交战到现在不过一刻多钟,但在汉军中军和右翼,已经是尸山血海。
匈奴人、汉军士兵,战马,相互交错,在这平原上,磊出了一又一个远超一人高的尸堆。
最大的那个,甚至足足有一百余步长,六七十步宽。
在尸堆之上,幸存的士兵和伤员,持着武器,还在相互战斗、厮杀。
而在尸堆旁边,骑着战马,相互劈砍的士兵们则在为这个尸堆的继续扩张而贡献力量。
鲜血在大地上流淌,渐渐的在低洼处,聚成了一个又一个血坑。
刺鼻的鲜血味道,弥漫在整个空气里,有些心理素质较差的文职军官,现在已经吐的两脚发软。
去年考举后才入伍的几个考举士子,更是望着前方的修罗场,手脚都发软。
还有人喃喃自语着:“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为之……先贤所言,诚不欺我!”
对于这些生长在温室,不识兵凶战危和民间疾苦的家伙们来说,眼前的一切,确实太过刺激和震撼了。
毕竟,书上的文字写的再多,也不如亲眼所见更为真实。
像什么流血漂橹,伏尸百万。
你以为是艺术加工?
错了!
这是现实描写!
义纵就记得很清楚,当初马邑之战时,在武周塞前,折兰人的鲜血最终在大地上汇聚出了一条血河。
那是他永世难忘的记忆。
所以,这些小清新们有此反应,其实很正常。
不过……
义纵低头瞥了一眼小清新们,说道:“命令尔等一瞬之内回去工作,不然,本将当亲笔写退兵信!”
这就是勒令他们强制退出现役了。
这些人闻言,这才勉强打起精神,强忍内心的恶心感。
但,出现在他们眼前的场景,却肯定将让他们终生难忘。
“虽然说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为之,但尔等也当知晓,圣人做五兵,所为何事?”义纵望着他们道:“以备豺狼虎豹,以护卫桑梓,以止暴而已,故我辈武夫,以止戈为己任,而欲止戈,则海内不得不混一,皆奉天子,此春秋之所谓大一统,此先贤之所谓大同也!”
这也是现在汉家贵族和高级将领的共识。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是武痴,都是战争狂。
而战争给人的精神压力和心理压力,毋庸置疑,是极为深重的。
尤其是,文明程度越高的社会和阶层,对这些压力的感受就越敏感。
而诸夏民族自古就不是一个好战的民族。
即使是蛮荒时代,三王五帝之时,尚且有‘有苗故事’的传说。
舜帝修德三年,执干戚舞,有苗乃服。
是以高层就想出了这个借口和理想。
我们作战,不是为了一己之私,更不是为了杀戮和征服。
我们是为了弭兵,为了和平而战。
只要世界大同,天下大一统,八荒之内,**之间,皆为汉土。
这样,战争不就自动消失了?
这样,人民不就可以永享和平?
如此,岂不就可以止戈了?
便如战国七雄,年年征战不休,百姓劳苦不宁,而在现在,四海无兵革,黎庶得安宁。
这就是武人的贡献。(未完待续。)
(https://www.biquya.cc/id33677/2095493.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