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修真歧路楔子三章(1)
故事发生的地方和时代背景需要交代。
先普及一下修真界的宇宙观:最基本的单位是所谓的“世界”。在天眼通修士看来,世界是一个初禅天覆盖下的宇宙的一部分。凡人所能见的是一个太阳系等级的单位。
世界的上一级单位是小千世界。小千世界在凡人的境界里对应一个星系。一个星系其实实只是数以千计的须弥山为中心的世界的冰山一角。准确地说,小千世界是一个二初禅天以下的宇宙的部分。
中千世界是一个三禅天所覆的宇宙的部分。在凡人的境界里对应一个星系集团(星系巨墙、宇宙长城)。数以千计的中千世界是大千世界。大千世界是四禅天所覆盖的(一个)宇宙。
大千世界有三个千数,所以又称三千大千世界。
至于还有没有别的宇宙,有些修士说是有的。因为,神通文明帝国的知识库的主要组成部分就被称为“现观大宇宙联盟”多宇宙联合组织的一个修士带来的。
一个宇宙已经够大的了。有很多修士都不知道神通文明帝国的存在。
有些修士认为不存在其他的宇宙。因为,他们所知道的最厉害的天眼通修士向上看最高看到四禅天,向下看最低看到无间地狱。旁侧是无边无际的日月星辰。总还是在这一个宇宙。看不到别的宇宙。
这是空间的情况,在时间上有生就有灭。这个宇宙已经存在了不知道多久。
现在所处的“大劫”已经出现了7次“水灾”,56次“火灾”。
出世联盟的“大劫”概念是:初禅界及初禅界以下的宇宙部分七次湮灭(俗称“火灾”),然后,二禅界以下的宇宙的部分湮灭(俗称“水灾”)。这样,七次火灾一次水灾(七火一水)循环七次。第八个循环中,在七次火灾后,二禅界及二禅界下的宇宙部分形成后的若干年,三禅界及三禅界以下的宇宙部分将出现俗称“风灾”的湮灭过程。累计发生56次火灾,7次水灾,1次风灾。这个过程中,三禅界形成一次,毁灭一次。二禅界形成七次,毁灭七次。初禅界及以下形成六十四次,毁灭六十四次。
从构成三禅界的四大种出现到这些大种毁灭无余的过程称为一个“大劫”。三禅界毁灭后到构成三禅界的四大种重新形成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前半部分归入一个大劫的空劫时期。后半部分归入下一个大劫的成劫时期。
不过,四皇世界的修真界的“大劫”的概念是初禅及其以下的世界从开始形成到毁灭殆尽。也就是,或发生一次火灾或水灾或风灾都算是一个大劫。这个大劫与出世联盟所定义的大劫相差很多。
但不管怎么划分,世界的成住坏空都不会改变。而修士们公认下一次所面临的不是火灾,也不是水灾,而是风灾。风灾发生前,除了地狱道的有情(生命)外,其余的有情都应该修成四禅定。虽然有此共识,但风灾是许多亿年后的事情,所以,有人还是不努力去修。
初禅界及其以下是“世界”的概念。一个“世界”形成后不晓得多少亿年才毁灭。时间上,一般认为不低于10的39次秒(构成原子的质子衰变期)。当然,也有人认为没有那么长。
各个星球的年的概念不一。地球的一年约为10的8次方秒。为了方便,后文所谓的年都以地球年来说,但整个故事发生的宇宙虽然有地球所在的宇宙有些类似,但却是另外一个宇宙。
故事开始的地方是四皇世界。
四皇世界是一个以须弥山为中心,大斫迦罗山(大轮围山)为外郭的初禅天覆盖的“世界”。
大轮围山内有一个斫迦罗山,俗称小轮围山。
在须弥山和轮围山之间分布有以须弥山为圆心的七个环形山脉。这些山脉被称为七金山。
七金山之间是七金山海。
七金山的最外围是持地山。凡人住在持地山和小轮围山之间的四大部洲(含中小洲)。正式修士(含仙人)居住在七金山。
在四皇世界和其他世界一样,须弥山是天界的地盘。但在其他世界,七金山也是天界的地盘。在四皇世界,七金山是仙界的地盘。
在四皇世界所在的宇宙,很多修士都不知道四皇世界所在的中千世界的存在。
很多修士都知道“出世联盟”。因为,“出世联盟”历史悠久,在四禅天有文明基地,已经延续了很多个大劫。在每一个大劫里,“出世联盟”的光蕴身神通修士都从四禅天界下到人间重建修真文明。
光蕴身是由物质身转变而得的能量身。
光蕴身修士的修为不同,光蕴身的形量寿量等就不同。。出世联盟认为,最高等级的光蕴身修士至少可以躲过3次风灾。
目前来说,“出世联盟”的修真区域涵盖了许多个中千世界。
关于修士,“出世联盟”分为:未至定修士、初禅修士、二禅修士、三禅修士、四禅修士、空无边处定修士、识无边处定修士、无所有处定修士、非想非非想处定修士、灭尽定修士。
其中,未至定属于欲界,性质上是初禅的近分。初禅到四禅属于色界定。空无边处定到非想非非想处定属于无色界定。灭尽定不是凡夫所能入的定。凡夫能具有其他五种神通。凡夫修成为圣人后才能具有漏尽通。
人没有生下来就具有神通的,一般人要通过修行才能获得神通。但有少数大福德的人由于特别的业力而具有神通。这样的人在宇宙中都很少。
一般人具有产生神通的障碍。这就需要修行来消除障碍。有初禅的基础就足可修神通,依于神通四禅是最快的。无色界定智慧方面削弱,不堪作为修神通的所依。
按神通来分,有神境通修士、天眼通修士、天耳通修士、宿命通修士、他心通修士、漏尽通修士等名称。有两种以上的称号也不乏其人。
按出世联盟的标准,修气脉、瑜伽、武术、符箓、咒术等的人,如果定力低于初禅。纵然有超能力,也不入流。
这个宇宙将面对“风灾”的威胁,只有修成四禅,死后生在四禅天,或现身转变为四禅等级的光蕴身飞往四禅天才能躲过。
出世界联盟的正式修士的禅定的指标提升到四禅。也就是说,三禅及三禅以下的修士无论有无神通都没有资格成为出世联所认定的修士。具有四禅定,道德等方面合格才能成为出世联盟认证的修士。
不要说四禅,就是初禅对于很多人来说遥不可及。
四皇世界的修士基本上都是被出世联盟的修士认为不入流的。出世联盟的正式成员(一个须弥山世界为单位)的南瞻部洲的人们寿命不低于五千岁。而四皇世界本土的人们的平均寿命为五百岁。
四皇世界的人们所知道的一个修真高科技文明(神通文明帝国)的正式成员的人寿不低于四万岁。预备成员不低于一万岁。
四皇世界没有资格加入出世联盟,更没有资格加入神通文明帝国。
四皇世界的绝大多数修士的定力都没有达到初禅。不少连未至定都没有达到。只是注意力集中些。这不妨碍他们修行内丹术。不过,他们也接受了出世联盟关于内丹术的一些说法。
内丹、元婴、阳神等都有物质(色法)部分。色法都是有四大种构成。关于物质的级别,主要有5,15,18等多种分类。5种是分为欲界、初禅界、二禅界、三禅界、四禅界。15种是每一界都分出上中下三个等级。18种是欲界分六个等级,四个禅定界各分三个等级。
以元婴为例说明,初禅分三品,依于初禅产生的初禅界的四大种构成的元婴也分为三品。当然,二禅界下品的元婴比初禅界上品的元婴优秀。最优秀的是四禅界上品元婴。
四皇世界修士们所修的元婴基本上是欲界的四大种构成的。相对而言,欲界的元婴最差。
四皇世界的内丹仙术分为四个阶段:炼精化气,聚气为神,炼神返虚,炼虚合道。
四皇世界的修真界把炼精化气的阶段,略分为两个:小周天,大周天。
前者是奇经八脉中的任督二脉的灵气贯通。
后者是十二正经、奇经八脉的完全贯通。
四皇世界的凡人界的武林人士中,很多都有大小周天的成就。但这些武林人物并非修真人士。这种情况下,大小周天的阶段不能确定到底是不是修真人士。所以,对结丹前的阶段做细分的意义不大。四皇世界的修真界也就没有做细致的划分。
聚气为神阶段的成是结丹。要筑基才能结丹。筑基是有条件的,就是要完成一些准备工作。这些准备工作在炼精化气的阶段完成。炼精化气也是有条件。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条是不能再象世俗凡人一样生活,要过修行生活。
以内丹来说,发生房事、女子月事、男子遗精都会失去内丹。如果一个已经结丹的修士搞所谓的双修,那是不想要内丹了。如果是一个筑基期修士双修,由于双修会产生污浊垢秽的下流气。下流气会产生副作用,不能用于筑基。炼精化气所产生的清幽的灵气才能用于筑基。
结丹圆满后,进入元婴期。初期是指元婴出窍离开肉体以前。元婴中期是指元婴出体后肉眼看不见的阴神阶段。元婴后期是指元婴出体后肉眼可见的阳神状态。
炼神返虚阶段就是要让阳神具有心。
一个修士能用心识控制阳神,但阳神本身没有心识。修士是有心识的。心摄持肉身,要修得让心摄持阳神。元婴大圆满阶段,心的依处就迁移到阳神中。心摄持阳神,阳神具有了命根。
炼虚合道阶段是要证悟“道”。证悟“道”就是圣人。不是圣人,即使是神仙也是凡夫。因此,凡人分两类:世俗界的凡人和修行界的凡人。
修士没有证悟“道”就是修行界的凡人。在修行界,关于修证存在有漏和无漏的说法。修无漏法才能成为圣人。
漏为流注漏泄之义。漏亦有染污、缺失、不圆满的意义。漏、缚、烦恼、随眠等都是指它。眼耳意等六种知觉在各种境界中流注相续,各种过患过不绝。功德善根不能持续增长。
凡人会死,仙人也会死。除非是圣人入无余涅槃,否则只要有身体和意识就在三界内,就在五行中。
涅槃略说有两种。由于证得涅槃就超出了轮回,于生死中解脱。
舍弃身体,不在三界内出现的是无余依(略称无余)涅槃。仍然具有身体,处于三界内的是有余依(略称有余)涅槃。
有身体就有身体上的苦受。最根本的就是行苦。也就是身体的运动变化。
三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
欲界的生命有男女饮食等欲。所以,称为欲界。
色界的生命以禅定带来的四大种滋养身体(色法),以禅定带来的寂静滋养心识。没有男女饮食等。
无色界的生命和色界一样,以禅定带来的寂静滋养心识,没有男女饮食等。但也没有四大种所造的身体。所以,称为无色界。但心的依处和无色界定相应的微细的色法是有的。非一般的天眼通所能见。
要修成色界定(初禅乃至四禅)才能生在色界。有修成无色界定(空无边处乃至非非想处定)才能生在无色界。
入无余涅槃不同于生在无色界天。入无余涅槃是无生无死。无色界天人有生有死。
入无余涅槃虽然没有身心可被观察到,但也不同于无情(非生物)。非生物无心,不会修行,谈不上能得到修行的果(入无余涅槃)。
宇宙中法尔具有有情生物和无情非生物的两类存在。有情生命中,不知道多少生以前就是有情;在时间上也没有一个开始,俗称“无始”。只要是三界中的有情生命就无始来是凡夫。无论他是凡人,还是仙人或天人等。
圣人本是凡人做,就怕凡人心不坚。
要修行成圣,必须要修禅定开发智慧。只有转凡成圣才有可能入无余涅槃。凡人如果能入无余涅槃,那就不是凡人了。
修行成圣的方法要悟“道”,相关的方法称为“道谛”。谛是指真实不虚。道谛是说是经过实践检验,真实不虚的转凡成圣的方法。口头上说是道谛,修出来的还是凡夫,配不上“道谛”的名称。
道谛要从圣人哪里学到。因为,圣人都是依道谛而成圣。他们是过来人,有经验。
可是,遇到圣人(圣修士)要拥有天大的机缘和福报。另外,遇到的还必须是有悲心,愿意教,也有能力教的圣人。有些圣人或不愿意教或想教但言语表达能力等不强而教不成。
凡人在很多方面都有差别,有一点相同就是都没有证悟“道”。圣人的都已经证悟“道”,但在其他方面的能力千差万别。比如有些圣人不修神通。因为,只需要禅定智慧就能证道。他们的神通不如凡人修士的神通。
总之,圣人在“道”的证悟上超过凡夫修士,在其他方面未必。
圣人会入无余涅槃。凡人总是一直在轮回。这一生做天人,下一生不一定。这一生做人,修行成仙。过了很多年后,仙福享尽死了。下一生可能入地狱。一切都视业力决定。
心里所想的一切,说得一切的话,做得一切的事情都是业。如同开花,不同的花结果不同。有业有果。想没那个果,除非没那个业因。想要那个果,除非有那个业因。
善业多的,下一生的处境就好。可是,未必每一生的处境都很好。不会永远呆在哪一道。纵然好多生都能轮回到某一道里。比如百千生都在人道、天道等,其地位与前生相比或高或低。
四皇世界的修士多数没有成为圣贤的雄心壮志。他们以炼神返虚当生成仙为目标。
(https://www.biquya.cc/id30462/162484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