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登笑道:“请林老答应对今天发生的事情,守口如瓶。同时也要求贵门的人和掌柜的老何,守口如瓶。不得对外人提起此事。此事很容易办到的,不知林老意下如何?”
陈登之所以提出这个要求,是担心万一此事传扬到正一道长耳朵里,自己截留草药的事情就会暴露,既无法向正一道长解析,也无法向他交差的。
不如索性请林老等人保守秘密来得便宜。
林老是老江湖,自然看得出,陈登肯定有难言之隐。
不过林老自重身份,看在陈登为白虎门立了大功的份上,不想以此要挟陈登罢了。再说林老也只是想拿到这株三花七星草回去交差,并不想节外生枝,便看了吴楼主一眼。
吴楼主哪能不明白林老的意思,略一沉吟,便微微颔首。
林老面容一肃,沉声道:“老朽答应你。如果谁敢将此事传扬出去,老朽定会严惩不贷!”
说到此,林老还特意看了小老头一眼。
小老头吓了一跳,连忙道:“请林老放心!老朽一定守口如瓶!一定守口如瓶!否则,老朽甘愿接受任何处罚!”
条件达成,双方成交。
陈登拿到了林老给的350两白花花的银子。
林老则将那株三花七星草,收到他自己手里。
完了,林老特意叮嘱陈登,如果下次再找到这样的祭药,直接去醉仙楼找吴楼主交易就行了,还是老规矩,350两银子一株。
陈登口上答应,将药篓里的几株黄精买给了小老头,又买了十几枚“化脉灵”,便离开了“百草堂”。
望着陈登消失在门口的背影,吴楼主叹了口气,惋惜道:“此子年纪轻轻,剑术已达如此境界!假以时日,岂非可进超一流高手行列?可惜此人一心修仙,不然我白虎门倒招揽一名英才了!”
林老摆摆手,不以为然道:“如果有缘的话,我们还会聚头的。凡人适合修仙的概率,据说十中无一。你当修仙是那么好修的?”
吴楼主这才恍然。
回到紫云观,陈登满心欢喜地服食了一枚“洗髓丸”和一枚“化脉灵”,又默默地在屋里躲了一天,想弄明白这两种丹药究竟有何神奇之处,结果发现除了全身发红又发痒之外,好像也没有别的什么感觉的样子,更别说有什么奇迹发生了,不禁有些茫然。
据说,这两种丹药每5天服食一枚就可以了,因此陈登猜测,是不是药效慢的缘故?是不是现在还不到时候?也就不把心中的疑惑当作一回事,过几天就上山采药去了。
又过了两个多月,陈登的12枚“洗髓丸”和12枚“化脉灵”都服食完了,感觉自己的身体好像也没有什么改变似的,便决定放弃服食。
时光如流水,默默流逝。
正一道长去青竹山参加“招仙大会”的日子,很快就要来临了。
几天之后,一切准备就绪。
陈登跟在正一道长马后,骑着一匹黄色的小瘦马离开紫云观,怀着一种莫名其妙的激动心情,向遥远的青竹山进发了。
三人沿着乌蒙山脉南麓的崎岖山路迤逦南下,5天后到达平州城。
稍事休息了一段时间,第二天又从平州城出发,沿着一条宽阔的驿道向南策马飞驰,两天后拐进一条山道,10天后才到达青竹山。
严格来说,陈登他们三人并未进入青竹山。
而是歇息在青竹山外的柳树镇。
据说,柳树镇以北那几座大山耸立的地带,看上去云蒸霞蔚、彩虹飞舞之处,就是传说中的青竹山。
两者相距不到70里路程。
由于此次“招仙大会”就在柳树镇举行,陈登他们三人是用不着进入青竹山的,直接就在柳树镇大街中央的一个大广场上,接受青竹山的仙师们的挑选。
据说在正一道长的一生中,已经接受过四次这样的挑选了。前四次无一例外地失败了,这一次是第五次。因此对仙师们是如何挑选合格弟子的,心里非常有数。
据正一道长说,仙师们挑选弟子其实很简单,就是用一面铜镜似的“祭器”,在应试者身上照来照去,以判别应试者究竟是凡脉,还是祭脉。
如果测出应试者是凡脉的话,那就直接淘汰出局了。
如果是祭脉的话,还要测试应试者的“德行”的。
“什么?一面铜镜,还能测出应试者的德行来?这怎么可能!”
正二真人和陈登听到这个说法,都觉得匪夷所思,不禁大感惊奇。
正一道长淡淡一笑,解释说,世上的万事万物,莫不由金、木、水、火、土等五行组成。
五行属火的称为“火德”。
五行属水的叫“水德”。
譬如五行旺火,则称为“火德胜”。
五行利水,则称“水德胜”。
以此类推。
人也一样。
人的命脉也分金、木、水、火、土等五种,故按其五行归属的不同,将人的命脉也分为金、木、水、火、土等五种德行。
人体五行旺火的德行就是“火德”。
也可以称为“火脉”。
天上不是有个叫“火德星君”的大牌神仙吗?他的尊号,据说就是这么来的。
因此,当听到别人问“你是什么德行”的时候,千万不要把它当做一句骂人的话来听。他的真正的用意,其实是问你,你的五行属什么。
譬如,正一道长五行属水,则正一道长的德行就是“水德”。
或者说是“水脉”。
这两种说法是二而一,分别在不同的场合使用,表达的其实都是同一个意思。
至于世俗凡人将“你是什么德行”这句话当做骂人的话来理解,那纯粹是以讹传讹了。
当然,人吃五谷杂粮,不可能只有一种德行的。
每个人的体内,均有阴阳二气,金、木、水、火、土等五行。人体心属火、肺属金、肾属水、脾属土、肝属木。心布于表,肾开窍于耳,肝开窍于目,肺开窍于鼻子,脾开窍于口,各有脉象,五脉混杂,以致主次难分,六神无主。
这就是未经修炼的凡人的特征。
修仙门派之所以在招收门下弟子时,要先检验应聘者的德行,就是为了分清人体五脉中,究竟哪一脉是主脉,哪几脉是从脉。
具体地讲,就是要分清哪是君,哪是臣。
分清此点后,再以专门的修仙功法秘诀,有针对性地加以修炼,协调其君臣、从属、主次关系,使之步调一致、相得益彰,才能达到超脱凡尘的目的,达到相对自由的理想之境。
听了正一道长的这番解说后,陈登倒也明白了。
要知道,在紫云观的7年多的时间里,陈登虽然只是一个使唤童子的身份,但正一道长并没有真的拿陈登当下人看待,在闲来无事的时候,也曾教陈登读书识字、修练剑术,也曾给陈登讲述过五行奥义,只不过没有牵涉到修仙之事罢了。
当天下午,当陈登跟着正一道长来到柳树镇中心广场时,广场上已聚集了百名看热闹的人,围观几名身穿宽大衣袍的仙师们挑选入门弟子。
陈登三人很快就挤到了围观人群的最前面。
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半人高的小石台。
小石台上,一共有三名仙师。
其中一名身穿白袍的中年仙师,显然是此次“招仙大会”的主事之人,此刻正正襟危坐在小石台正中央的一把红木靠椅上,另有两名身穿青袍的青年仙师则相向而立,分列在他的左右两侧,显得白袍仙师的地位更高出一筹的样子。
那两名青袍仙师一胖一瘦,却偏偏瘦的瘦高,胖的矮胖,看起来颇不成比例的样子。
那名瘦高仙师神情肃然,颇有仙师的风范,手中拿着一面古铜色的圆镜。矮胖仙师面带笑意,一手握着一面四方形的白色玉牌,约莫半尺长短的样子。
在瘦高仙师的身后,站着一溜十五六岁的少年男女,人数足有六、七十名之多,脸上满是既激动,又忐忑不安的神色。
估计他们应该是从各地赶来参加“招仙大会”,等待被测试的应试者。
正一道长见此,立刻带领正二真人和陈登登上小石台,自觉排在这一群少年男女的身后。
又等了片刻,见再也没有人登台应试了,瘦高仙师躬身对正襟危坐的白袍仙师禀告道:“启禀吴师叔。今天下午恐怕就只有这些人了。您看,是不是现在就开始测试?”
中年白袍仙师表情漠然,微微颔首,颇有气势地吩咐道:“那就开始吧。”
瘦高仙师立刻直起身,挺起身板,面上露出一股庄严,手指排在最前面的一名少年男童,道:“你。过来。”
那名少年闻言,立刻激动地小跑上前,挺直身板,站到瘦高仙师身前。
瘦高仙师手持古铜色的圆镜,对着刚刚出列、刚刚站到他面前的这名少年上上下下、左右前后地照个不停,好像极力想在他身上发现什么似的。
那块古铜色圆镜之上,不时有诡异的白光或者黄光闪动,看起来颇为神秘的样子。
那个正在被铜镜照耀的少年则一脸地紧张,眼巴巴地盯着正在照他的瘦高仙师的脸,似乎极力想从他的脸上的表情里,看出什么端倪来似的。
不长时间,瘦高仙师照完了,冷冷地对少年道:“凡脉。下去吧。”
那少年闻言,顿时如遭雷击,面色一下白了,哭丧着脸,一步一步走下小石台去,好像非常伤心、非常不甘心的样子。
台下围观的众人见此,立刻指指点点、叽叽喳喳地议论了起来。听他们的口气,好像都在概叹属于祭脉的人的比例,实在是太低了!
听到他们的议论,陈登不禁忐忑不安起来。从他们七嘴八舌的议论中,陈登听出来了,凡人中有祭脉的比例,基本上是十个里面只有一个的。
有时候连续测试十个,都没有一个的样子。
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祭脉呢?
接下来的第二个应试者,依然被测试出是“凡脉”,也恋恋不舍、一步三回头的走下台去了。
大约半个时辰后,排在正一道长前面的六七十人,都被测试完了,其中属于“祭脉”的——也就是合格者,一共只有六个人。
其余的人,均被淘汰出局。
(https://www.biquya.cc/id30409/1623869.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