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海角迷雾 > 第126章 挖地三尺空荡荡

?父亲周泰柏被捕后,母亲浦裳梅坚持儿女一定还要上学读书。

  阿莲和阿权姐弟俩,在众同学面前提不起头来,一到学校就各坐上案桌,打开书本读书做功课,和其他同学不相往来。一放学,姊姊阿莲就去找弟弟阿权一起放学,他们背起书包,赶快回家去。

  阿莲和阿权姊弟于一九五零年夏,家乡解放后,他们和爸爸周泰柏一起从广州湾回到琼州家乡。爸爸在珠溪中学当校长,家眷在离学校一里多路的试榜村租屋安置。他们姊弟就在十三区第一小学读书。姊姊阿莲十四岁,读六年级,弟弟阿权十一岁,读四年级,课堂毗连。

  自从爸爸被捕后,阿莲和阿权姐弟俩心灵上就蒙上了浓浓的阴影。他们背负着“特务头子周泰柏狗崽子”的精神枷锁,处处受到同学的歧视,不时被人指指点点。弟弟阿权常向姊姊阿莲哭诉:

  “姊姊!我不想读书了。我要留在家里陪妈妈。”

  “阿权!你要继续读书。别人说什么,我们不管,不要跟别人争吵。你不读书,爸爸妈妈都会很伤心。你是男孩子更要坚强,你是周家的命根子。你长大后,要像爸爸一样当个受人尊敬的硬汉子。”

  姊姊自然比小弟弟懂事。阿莲知道,爸爸的事她无能为力,她是爸爸的大女孩,她必须为可怜的妈妈分担痛苦,对妈妈克尽孝道。过去,他们姊弟上学,妈妈总会将他们送到学校门口,再转到铺前镇街上买菜。爸爸被捕,妈妈备受打击,健康日差,她就不再让妈妈送他们上学。她是姊姊,就要负起照顾弟弟的责任,一起上学,一起放学,回到家主动帮助妈妈做家务。

  

  这天回到家,阿莲和阿权姐弟都被吓呆了。一进庭院,他们看见北山伯母坐在厅中的椅子上,铁青着面,怒目相向,大声训斥妈妈,而妈妈则泪痕满面,站在一旁低声下气的向北山伯母道歉哀求。

  “妈妈!”阿莲姊弟一下伏到母亲怀里。

  毕竟阿莲年纪稍大,她回过头来,怒视北山伯母,不好气地说:

  “北山伯母!你怎骂侬妈妈来啦?”

  “阿莲!不关伯母的事。”浦裳梅抱着儿女,泪水扑簌簌而下。

  “呜呜!你们回房去看看,这个家都给你们搞垮了。”北山伯母伤心地哭泣!

  阿权站起来往房里一瞅,只见房里从睡床底一直到房门口的地下,都给锄头挖了一遍,阿权一下也惊呆了。妈妈说:

  “侬不要进去,小心跌倒了。”

  “横廊、厨房也给挖了,连灶台也拆掉。”北山嫂负气地说。

  阿权跑出庭院往横廊走去。他回来说:

  “姊姊!真的,都挖了,灶也塌了,今晚吃不成饭了!”

  提起吃饭,妈妈浦裳梅才想起还没有做饭,她赶快站起来,小心地对北山嫂说:

  “阿嫂!你休息一下,我做好饭,再叫你起来一起吃饭。”

  “妈妈!侬帮你!”阿莲拉着母亲往厨房走。

  “就是龙肉,我也吃不下了。”北山嫂说着,负气地回她睡房去。

  

  这事故发生在周泰柏第二次审讯的下午。

  柳从风知道,碰到周泰柏这个对手是不那么容易治服的。他想先下手为强,先搜出周泰柏和台湾美蒋特务联络的发报机,有了证据,就不怕周泰柏不认罪。他将他的想法告诉丘逢清,丘逢清大表赞成。在珠溪中学校长室,他们已搜的遍,根本没有什么发报机。最大的可能,就是藏在他居住的村屋里。

  丘逢清想到,珠溪中学在铺前镇,它的特务案件是在十三区政府的眼皮底下发生,他提议柳从风向区长凌如泉汇报,让他出面,有功劳也标上他一份,况且凌如泉还是他丘逢清的老上司,还在处处维护他们。

  柳从风向凌如泉请示,特别强调是丘逢清的意见。凌如泉听了很高兴,心里想:丘逢清在十三区的声名如日中天,炙手可热,但他仍然不忘他凌如泉,还敬他三分。

  左腾处处以南下干部挂帅,恃权傲物,自把自为,根本不把他凌如泉放在眼里。凌如泉处处忍让,麻烦琐事都由他一手负责处理,而功劳则归于左腾。至于十三区剿匪肃特的功绩,在县委书记、土委主任刘海山面前,凌如泉都是极力吹捧丘逢清和柳从风,不让左腾贪天之功自肥。

  当柳从风提议,由凌如泉亲自带民兵,搜查周泰柏的居所时,凌如泉略作迟疑就一口答应,决定抛开其它事情,和柳从风一起去周家。凌如泉和周泰柏素有私交,周夫人是上海的名媛,诗礼传家的大家闺秀,她目前的处境再糟糕透了,他不能私自上门对周夫人说两句安慰的话而感到自愧。但是,如他同柳从风去搜查周泰柏藏的发报机,他就可以名正言顺去登堂入室,左腾知道了也无法责怪他。如果柳从风真的搜到发报机,他凌如泉就可在县“土委”面前吐气扬眉。

  

  凌如泉和柳从风带五六个青壮年民兵,直赴试榜村。当时,只有周太太浦裳梅在家,柳从风叫她乖乖站在厅中,不准乱动。凌如泉就坐在厅中,客气地和浦裳梅聊家常,让柳从风带民兵搜查。凌如泉知道,浦裳梅出身于上海名门望族,贤慧淑德,知书识礼,在礼貌上,凌如泉还敬她三分。

  “嫂夫人!请坐。”

  浦裳梅遵从柳从风的命令站在那里,既然凌如泉“请”了,她也就不客气地在凌如泉对面的椅子上,侧身而坐。凌如泉客气地说:

  “嫂夫人!周校长的事,公事公办,凌某身不由己,希望见谅。”

  “凌区长!不必客气,小女子乃犯属,一切唯命是从。”

  “周校长一案,发展至今,凌某已力所不逮。凌某也希望能早日水落石出,真相大白。请相信,党和人民政府不会寃枉好人;一人做事一人当,不会祸及妻儿。”

  “小女子明白,并相信夫君是无辜的。即使屈打成招,历史也终有一天会还他的清白,公道自在人心。”浦裳梅不卑不亢地回答。她的自信和凌如泉风马牛不及。

  柳从风不在场,凌如泉能回复他人性的一面,把“周校长”、“嫂夫人”挂在口上,但浦裳梅说“屈打成招”四个字,却像匕首一样插在他心头,他深刻体会到“身不由己”的难处和惭愧。他说:

  “自从周校长调回珠溪中学,办学教学的成绩有目共睹,这是谁也不能抹煞的。但一椿归一椿,政治上的事,办大事的人,背地里干的事情,许多时,连老婆孩子也不让知道。”

  “凌区长说的是一般。我和泰柏结婚十多载,我们坦诚相对,相敬如宾,绝没有什么可隐瞒的。知夫不如妻,泰柏从来淡泊政治,和各界人士包括你凌区长的交往,光明磊落,全在于道义和情理,不涉其它。泰柏心中除了教育,没有大事。他也根本不是干你们所说的政治大事的材料。”浦裳梅不慌不忙地说。

  “嫂夫人!是的!凌某跟周校长的交往的确也是坦坦荡荡。但是无风不起浪,空穴来风,必有原因。”凌如泉仍然忍住气,保持风度。

  “泰柏最大的过错,就是天生一副硬骨头,铮骨不阿,做人从来不懂得圆滑,得罪人犹自不知,今天才大祸临头,殃及妻儿。”浦裳梅淌泪叹气。

  “放心!只要凌某力所能及,决不会让它殃及妻儿。”凌如泉作了保证。

  

  柳从风手一挥说“搜”,几个民兵不由分说,就往周泰柏住的左厅房,翻箱倒箧,大肆搜查。柳从风的目的就是希望在周泰柏的住处,就是挖地三尺,他也要搜出周泰柏和台湾联络的发报机,破获特务电台将是一件盖世功勋。柳从风的目的会达到吗?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正是:

  挖地寻珠三尺三,毁家捣灶境何堪;

  欺凌百姓逞威势,霸道横蛮更不惭!(覃韵)

  

  

(https://www.biquya.cc/id29003/1550449.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