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泰柏,出身于书香之家,父亲为前清秀才,兄弟六人,他排行第二。北京大学毕业,参加过“五四”爱国运动。北伐军兴,周泰柏曾参加北伐军,任团长。第一次北伐失败,他避居安南。之后他回上海,任上海铁路局经理,和上海名媛浦裳梅小姐结婚。这是周泰柏的第三任妻子。周泰柏进入北大前,父亲已为他娶了妻子,后又为他娶第二任妻子,皆仳离,没有子女。周泰柏父亲娶过三个妻子,他的治家家训是:妻妾多,儿女多,家庭才能兴旺。
日寇侵华,淞沪战败,周泰柏举家移居香港。他在香港琼崖商会当秘书。时琼崖商会主席周雨亭,商界翘楚,太平绅士。周雨亭儿子周文济同周泰柏手足谊深。时中X要员廖承志居港,和周泰柏时有交往。
一九四二年,日军炮击九龙,周泰柏带着年轻妻子浦裳梅及在香港出生的小儿女,避难广州湾霞山,在正义中学任教导主任。时正义中学校长王茀椿,爱国人士,和周泰柏交谊甚深。
周泰柏嫉恶当时的政治腐败,怀有强烈的忧国恤民的民族感情。但他自知回天无力,唯极力推行“教育兴国”的抱负。他把对国家民族复兴富强的一切希望,寄托在新一代热血青年的身上。他对好友吴干桐推荐来校的学生多加保护。他知道他们都是中X地下党员,烈士林英就曾是周泰柏的得意门生。家乡解放后,吴干桐任行署文教处处长,多次邀请,周泰柏才离开霞山返回家乡,出任珠溪中学校长。
周泰柏校长在珠溪中学「经正楼」楼上有校长室,前半办公后半当寝室。他在离学校里把路的试榜村,租赁半间村屋安置家眷。他身边有太太浦裳梅和读小学的小女阿莲和小儿阿权。
这天傍晚,周泰柏从学校步行回家用膳。
路上,周泰柏迎面碰到试榜村的吴六叔。六叔说:“周校长!你回来啦!”
“六叔!你近来身体好吗?我回来好几天了。”
周泰柏停下来,和吴六叔热情打招呼。吴六叔是个朴实农民,对周泰柏非常敬重,每次见面,周泰柏总会和他聊聊几句家常。
“周校长!你回来就好了。”吴六叔意味深长地说。
“是!在椰城耽搁了一个多月。”
吴六叔瞄瞄四周没有人,放低声音又说:“你离开珠溪中学这段时间,十三区,珠溪中学,真的变天啦!现在到处抓人,许多世代农民、大字认不得几个,也被当做特务抓了。珠溪中学连老师也抓了。土改斗地主,分田地,人人拥护,感谢党和毛主席;有特务坏人就要抓,但不知怎搞,抓特务,斗地主,总是时兴打人,许多人被打致伤残,有人挨不住拷打而自杀,甚至一家老少几个人一起投井自杀,这是什么世道呀!我相信一定不是上级的政策,总是下面干部不按政策胡来。周校长,你是读书人,上头的大官你也认识,你一定要想想办法,让他们改变作法,搭救一些无辜的农民,搭救珠溪中学的老师和学生。许多学生家长都寄望你周校长呀!”
吴六叔一席感人肺腑的话,令周泰柏非常感动!有那么多善良的人都在看着他,对他寄以厚望,但他能否当中流砥柱挽狂澜于既倒吗?他自己有否这样的能耐呢,他自己都怀疑。周泰柏紧握吴六叔长布满老茧的手,无限激动地说:“六叔!请你相信人民政府,下面的人胡来,上头的人知道了,一定会出来纠正。周某没有能力去阻止他们,但一定会想办法向上头反映。”
吴六叔语重心长,更令周泰柏心情沉重。这是十三区广大朴实勤劳的农民的一片心底话呵!由于时势比人强,为免于无辜受罪,都把话藏在心底,不敢说出来。今天,吴六叔对他坦诚的要求,是六叔对他周泰柏的绝对信任和寄予厚望。可是,他周泰柏一介寒儒,回天乏力,他能有什么作为、有什么能力普救天下苍生呢!他想着,深感惭愧,眼中不由映出了泪花。
周泰柏心头像压着一块重重的大石,几乎透不过气来。他在海椰城做客时,珠溪中学的教务主任詹秉文、教师姜嫣兰、校医岳群被逮捕;他回来后,孙承俊、金仲贤、云大芹、姚婉华四位中青年教师,更是在他的眼皮底下被抓走。他到区公所去干涉,凌如泉、陈哲对他耍太极,诸多推诿和搪塞,不让他探望被捕的教师。听闻他们受尽法西斯般的酷刑,屈打成招,然后解送到县监狱。
他已给县文教科科长凌岸波去信,多天了,好像石沉大海,毫无讯息。他本来想亲自往县城走一趟,但现在珠溪中学全校师生,人心惶惶,他身为一校之长,必须亲自坐镇,稳住局面,一刻也不能离开。他准备再过两天,如果县里没有回音,他再给行署程德恭秘书长写信。他要问问程德恭,今天珠溪中学搞到如此混乱局面,叫他周某如何来施展教育兴国的抱负呢!如何对得住临终犹谆谆教诲的老朋友、已故的吴干桐处长呢!
周泰柏回到试榜村口,先碰到房东北山嫂。
周泰柏调到珠溪中学,带有夫人浦裳梅和二个尚小的孩子。学校的宿舍不够,单身青年教师尚需二人共一宿舍,周泰柏不愿将家眷安置学校,就到学校附近的试榜村租住村屋。
中年寡妇北山嫂,婚后丈夫去南洋,直到在南洋病死都未曾回来过。她无儿无女,守着一间有厅房、横廊、厨房的村屋,和两亩田地孤凄地过着孀居的生活。当周泰柏向她提出租赁部份房子安置家眷时,她曾因寡妇门前是非多而犹豫,后来还是应承了。结果,周泰柏向她租下大厅一边厢房和一间横廊厢房,厨房共享。
在北山嫂看来,周泰柏是备受社会尊敬的珠溪中学校长,周太太又是知书识礼的城里人。周泰柏,一天三餐在家里用膳,到晚上往往带着儿子回学校住宿。周太太晚上辅导女儿做功课,但在白天,她下田下地后,家里的家务,比如屋内外打扫,照料鸡鸭,厨房柴火,都是周太太一人来做。周家要吃个荤,加个菜,周太太总会给她预留一份。周太太为人随和,容易相处,北山嫂有空就和她聊家常。自从周家搬来后,北山嫂心情舒畅,逢人都夸,说周泰柏一家是大大的好人。
周泰柏见到北山嫂,就非常客气地打招呼:“大嫂!你下田回来啦!你辛苦啦!”
“我还要到后山看牛,周校长你先回去,周太太在家等着呢!”
北山嫂初时碰到周校长,总认为他是个有大学问的读书人,自己是个无知村妇,总免不少有点拘谨。渐渐相处下来,北山嫂和村人一样认识到,周校长平易近人,有礼貌,有修养,毫无架子;周太太虽然是城里人,但回来农村,出门碰到谁都是抡先笑吟吟打招呼,礼数周全。北山嫂对周泰柏就非常尊敬,也敢说话应对!
周泰柏离开北山嫂回家去,心想:吴六叔和北山嫂,都是勤劳朴实、心地善良的农民,他们身上传承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可是偏偏也有个别野心家和政客,为了一己之私而破坏他们的平静生活,甚至把灾难加到他们的头上,真是于心何忍,岂有此理!啊!周泰柏呀周泰柏!自己都将面临灭顶之灾了,他还去悲天悯人,真是十足之迂腐了!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正是:书生迂腐性何纯,不解风云屡祸身;千古奇冤临绝境,犹悯家国恤黎民!(真韵)
(https://www.biquya.cc/id29003/1550433.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