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海角迷雾 > 第96章 教育兴国表宿志

?前一个阶段,珠溪中学周泰柏校长的良师益友、行署文教处处长吴亁桐病重,他亲赴海椰城探望。

  

  吴亁桐和周泰柏是中学时至为深交的同学。周泰柏读北京大学,吴亁桐就参加地下革命,当中小学教师,掩饰身份。一个较长时间里,他们各奔东西,没有联系。解放前夕,吴亁桐探知,周泰柏在广州湾某中学任教,他就设法和他取得联系。吴亁桐还安排一些革命青年,到周泰柏任教的学校读书,为革命培养人才。

  

  解放后,吴亁桐当行署文教处处长,他就千方百计将周泰柏调回家乡,委他以珠溪中学校长之重任。在吴亁桐眼中,周泰柏是位耿直、爱国和有才华的教育家。

  

  周泰柏得到吴亁桐的器重,为发展家乡的教育事业,他毅然接受吴亁桐的邀请,回家乡出任珠溪中学校长。当时,吴亁桐曾歉意地说:“泰柏兄!真委屈你了,珠溪中学的教学设备,都比你在广州湾那间中学的条件差,学校资源也很不足。”

  

  “亁桐兄!我任教的中学一直得到天主教教会的资助,条件自然比较好。但这里是家乡,教的是家乡的子弟,条件差我也乐意。我们文昌县,向来是文化之乡,我自然也希望能为培育和造就家乡的人才,贡献绵力。”周泰柏坦诚地说,“亁桐兄!你信得过我,无论条件多差,我也要把珠溪中学办好。”

  

  周泰柏为发展家乡教育事业,所表露的忠心赤诚和无私奉献,吴亁桐很感动。他慧眼识英雄,找到这样一位爱国爱乡光明磊落的教育家感到高兴和钦佩。他说:“泰柏兄!只要我亁桐一天在其位,我就坚决支持你。”

  

  在行署,周泰柏还有一位老朋友,就是同为北大出身的程德恭。周泰柏和程德恭本来并不认识,经吴亁桐介绍,后成为挚友。程德恭离开北大后,曾赴延安,后派回南方局,再辗转回南琼,在海椰市中学当教师,因叛徒告密一度被捕入狱。后得到一位在国军中任要职的姓龙的中学同学相救,获释后才参加天涯纵队,任纵队司令部参谋长。解放后,任南琼行署秘书长。

  

  周泰柏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文化,却淡泊于军旅生涯,从政也没有兴趣,全心全意献身于教育事业。正因为这一点共通性,令周泰柏和当教师出身的吴亁桐和程德恭,保持长久之友谊,博得他们对他的无比尊敬和器重。

  

  吴亁桐患病,周泰柏专程去探望。病榻前,程德恭、周泰柏和吴亁桐经常在一起交谈。吴亁桐弥留时日不多,仍跟他们谆谆谈及教育兴国的心愿。吴亁桐说:“德恭兄!江山靠我们用枪杆子打出来。但治国却不能光靠枪杆子,要靠教育兴国。我们的同志,文化素质普遍低,要加强现有干部的培训。要不断培养有文化知识、有科学技能的人才,才能把国家建设好。泰柏是个人才,有几十年教育经验,更有一颗培桃育李的爱国心,你们今后一定要重视和支持他,还要好好保护他。”

  

  “亁桐兄!或者应该安排泰柏兄到教育战线的领导岗位。”

  

  程德恭征询吴亁桐的意见,周泰柏马上说:“周某自知不是当领导干部之料,周某已习惯于‘之乎者也’的苜蓿生涯,当个教书匠,此生于愿足矣!”

  

  在吴亁桐病逝后,周泰柏深感他知遇之恩,仍留在海椰城,帮其家属办理后事。之后,周泰柏发觉自己的疝气病发作,程德恭硬廹他不要急于回去,留在海椰城做手术。虽然是小手术,前后又耽误了十多天。

  

  周泰柏离开珠溪中学日久,一心系念学校的教学工作;暑假期也将结束,周泰柏急于在新学期开学前赶回学校去。临走前,程德恭邀请周泰柏共进晚飧,他们又作了一次推心置腹的谈话。

  

  “吴亁桐处长,一生清亷,光明磊落,为革命,特别是对教育事业竭尽心血,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和表率。他的去世,是国家人民的重大损失。他对教育事业未竟之心愿,就靠我辈之努力了。”程德恭念念不忘吴亁桐临终的嘱咐。

  

  “吴处长,为人谦恭,对周某有知遇之恩,周某毕生难忘。德恭兄,用得着周某的地方,一定効劳。”周泰柏坦坦荡荡,他为教育事业,愿意付出毕生之精力。

  

  “亁桐兄慧眼识英雄,才赏识到周兄这匹千里马。他对你寄予的厚望,也是我的厚望。不过现在是百业待兴的艰苦时期,教育经费很有限,发展教育将碰到许多实际的困难。”

  

  程德恭把吴亁桐当作伯乐,把周泰柏当作千里马,就是对周泰柏的充分肯定。行署领导的赏识,周泰柏很感动。他说:“德恭兄!困难自然有,物质缺乏,但主要还是人。我们要尽量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充分发挥现有教师的积极性。”周泰柏略作停顿,又说:“但是许多老教师,都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包袱,影响了他们积极性的发挥。”

  

  程德恭沉吟无语。他知道,当前轰轰烈烈的土改运动,许多知识分子,许多老教师,由于家庭是地主,或本人有历史问题而受到冲击,不少地区的土改,就有许多人受到伤害。他知道,文昌县土改肃特中,尤为激烈。程德恭看到新近的汇报材料,珠溪中学已有个别老师被捕,这事周泰柏还不知道,他也不能直接告诉说他。土改是当前压倒一切的政治运动,任何工作都必须以土改为中心。他虽为行署秘书长,但他也不能出面干预下面县镇的土改工作,搞不好他就会犯错误。

  

  程德恭明白,周泰柏满腔赤诚办好教育的良好愿望,目前无法兑现,只有待运动结朿后,才能慢慢把教育事业导上正轨。周泰柏虽是爱国的老知识分子,思想认识上却有偏见,看不到土改是推翻几千年的封建制度,觧放生产力,是强国富民之道,是得到广大群众拥护的,这是主流。而周泰柏对工作中之一些偏差,一些教师受到伤害,他就很执着,处处把教育兴国的理念排在首位。对于这一点,程德恭也不愿意当面批评周泰柏,怕挫伤他的积极性。

  

  “泰柏兄!你的见解正确,但在现实中,可能出现一些差强人意之事,令人嗟叹之事。不过,我们都要绝对相信党和人民政府。”

  

  周泰柏完全明白,程德恭有其难言之隐,有其力所不逮之地方。正因为玩政治有诸多身不由己之处,甚至要违背自己的良知,所以他周泰柏才坚拒从政,抱定决心,毕生贡献于教育事业。他笑着说:“德恭兄!我自然相信党和人民政府,没有人会蠢到杀鸡取卵。”

  

  一代教育家周泰柏,沉迷于教育,孔孟之道成为他一生做人的圭皋,他生性固执,认定的道理总是理所当然,因此对于当时波诡云谲的政治运动,完全缺乏警觉,看不到客观世界的发展趋势,把他心目中最神圣的教育事业独立于整个政治运动之外。周泰柏离开学校一个多月,珠溪中学已翻天覆地,他还一点都不知道。周泰柏即将回学校,等待他的是祸是福呢?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正是:惺惺相惜爱良才,伯乐良驹分不开;世态炎凉乏善变,沉迷死理究悲哀!(灰韵)

(https://www.biquya.cc/id29003/155042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