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刚刚过了芒种,南国的夏天提早到来。大白天,千里无云,纹风不动,令人感到闷热;忽然间,乌云密布,南风阵阵,大雨倾盆,雷电交加,摧枯拉朽,令人震慑。大自然忽晴忽雨,人间事也变化叵测。
丘逢清和柳从风在十三区开会归来,回到住所,已是深夜十二点。他们由于晚饭时多喝了两碗白酒,头昏昏,但一时还没有睡意。丘逢清和柳从风凭栏眺望,欣赏这富于诗情画意的夜景。由于“望月楼”和“读书斋”为龙潭村众多家宅的制高点,一望只见各家各户之人字屋顶,灰瓦鳞次栉比,四围的椰林、树丛,青黛灰黑。
下午下过一场雨,四围田野,蛙叫蛩啾,无比热闹;满天星斗,一弯下弦月,天穹蓝绽绽,显得空旷深邃;阵阵熏风,空气格外清新,挟带着望月楼前花园里,白玉兰,鸡蛋黄的清香,沁人心肺。丘逢清一个深呼吸,感到无比舒畅,刚才的酒气一下就消了几分。
今天,十三区的干部会议上,凌如泉传达了文昌县县委、土委的最新指示:继续深入进行“八字运动”。积极进行清匪反霸、镇压反革命份子,取缔一切“反动会、道、门”等封建反动组织,深入发动群众,挖出一切暗藏的匪特,为新一轮更加激烈、波澜壮阔的阶级斗争、土地改革运动中“划阶级”、“斗地主”、“分田地”,扫除障碍,铺平道路。上级正在抽调选拔一批有文化的青年干部,送去海椰城南方大学分校培训,培养土地改革运动的骨干。
丘逢清到十三区后,经凌如泉的推荐,他已增补为文昌县委候补委员,但由于十三区剿匪形势险峻,他这次没有到县里开会。
凌如泉在会后,单独找丘逢清和柳从风谈话,凌如泉认为,柳从风是个有文化素质、精明能干之人才,加以栽培,必是更上一层楼。凌如泉意是想推荐柳从风入南方大学分校培训,今后当名土地改革队伍中的骨干,他提出和他们商量。
丘逢清表示不赞成。他说,柳从风和他战时一直战斗在一起,出生入死,形同亲兄弟;在崖城剿匪时也是在一起,所有功绩都有柳从风的一份,这次调来文昌十三区也是他极力争取,组织才批准柳从风和他同来。丘逢清再三强调,目前十三区剿匪抓特务任务繁重,他不能没有柳从风的协助。
柳从风也心领神会,主动提出他愿意留下来协助丘逢清,肃清暗藏的匪特。由于十三区匪情比县里任何一区都严峻,凌如泉本来也不想把柳从风从丘逢清身边拉走,特别是剿匪、肃特、镇压反革命的关键时刻。既然柳从风自己表态,愿意留在十三区跟着丘逢清一起干,凌如泉也很高兴,笑着拍拍柳从风的肩膀,鼓励地说:“从风,配合好丘队长,好好干!今后我会向上级推荐提拔你。”
丘逢清刚才过于激动,在老首长凌如泉面前有点失态,见首长已改变主意,心中欢喜,赶快说:“谢谢首长!刚才逢清说话冲动,请首长见谅!”
“其实你们都是为我十三区,说起来,我凌如泉应该感谢你们!”
丘逢清面对着繁星残月,凭栏沉思,柳从风静静地伫立在他身边。丘逢清稍侧过头,平静地对柳从风说:“从风!你不会怪我把你留下来吧?”
“丘队长!我能够跟在你身边干革命,是我最大的荣幸。我不图名、不图利,永远在英雄背后,当名坚定支持者,唯丘队长的马首是瞻。”柳从风立正身姿,作出真诚表白。
“我们是战友,是兄弟,是生死至交。”丘逢清转过身,双手搭着柳从风的肩膀说,“我们既然来到十三区,自然要在十三区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来,我们共同进退,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柳从风激动地说:“只要丘队长开口,就是上刀山,下油锅,我都在所不辞。”
柳从风有他的想法,即使去南方大学分校培训,学的不是知识,而是一套革命大道理,出来当一名普通的土改队员,同贫雇农做“三同”,听任上级的驱使,不能有自己的主见。在十三区跟着丘逢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对着凌如泉,他不露锋芒,永远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柳从风表面是唯丘逢清马首是瞻,但丘逢清文化低,对他始终是言听计从,运筹帷幄,出谋献策,始终要靠他柳从风。好比下棋,当土改队员,他柳从风不过是一个卒子,过河前,还不是随意任对方吃掉;跟着丘逢清,他就可以执意调动车、马、炮,在楚河汉界,肆意纵横。又比如演大戏,当个普通土改队员,他柳从风不过是个站台角、先出后入、跑龙套不惹人注目的小角色;他跟在丘逢清身边,在一场大戏中,他是主角,是导演,他可以指挥千军万马嘶杀,他可以汇出惊世骇俗的杰作。那怕是血流成河、尸堆如山,流芳百代或遗臭万年,都是轰轰烈烈,气壮山河,这才是不枉入世走一遭的大丈夫之所为!
“好!你想通,我就放心了!”丘逢清喜孜孜又问柳从风:“你和颜强到陆家村为他说媒一事,成功了吗?”
“成功了!”柳从风高兴地说。“本来陆秀菊父亲不大愿意,但她母亲极力赞成,说颜强现在跟着丘队长,今后一定可以当个大干部,她还骂老头子封建思想,现在解放了兴自由恋爱。最后,陆秀菊父亲也同意了,把婚期定在年底。”
“从风!你做得好!你帮颜强除去单思之苦。”丘逢清非常高兴。
“颜强朴实单纯,头脑简单,今后我们可好好利用,是名很有用和信赖的棋子。”柳从风更多想到的是,今后如何利用颜强,为己効劳。
“你想得周到。今后要在各乡村摸清情况,必须抓住几个基干民兵为骨干,做我们的耳目和左右手。这样才能挖出敌人,抓一批,杀一批。如果没有敌人,我们就没有用武之地。”
“对!历朝历代,乱世出英雄,英雄都是在血和火中产生。英雄不问出处,谁有当英雄的胆识和手段,谁就会成为旷世的英雄,名垂靑史。为人处世,不流芳千载,亦要遗臭万年。”柳从风豪情壮志,干云蔽日。
“对!不流芳千载,亦要遗臭万年。”丘逢清也豪气万千地附和。
丘逢清兴奋万分,柳从风的话说到他的心坎上了!他紧紧握着柳从风的双手,不断的摇动,喜不自胜,决心和柳从风同心协力,同甘共苦。
柳从风读过高小,在当时被视为很有文化的人。人精明,点子多,丘逢清对他很器重。柳从风为创造丘逢清的“英雄”神话,立下不少汗马功劳。丘逢清心中非常感激,视柳从风为自己的军师和知己,自己的得力助手。柳从风对丘逢清毕恭毕敬、忠心耿耿,他自己内心深处也自命为辅弼明主的“军师”,张良、诸葛亮、刘伯温,是他崇拜的偶像。他常自叹:生不逢时,如果他是当年的吴用,决不会令“梁山英雄”,最后落得灰飞烟灭之下场。
凌如泉就是这么一念之差,在丘逢清身边留下这么一个助纣为虐的关键人物,为十三区日后发生的累累血案,埋下一颗定时炸弹,真是天意!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正是:类聚群分自古传,相投臭味必同船;灾星降世冥中定,互补奸佞铸罪愆!(先韵)
(https://www.biquya.cc/id29003/155035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